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阴虚肾燥型子宫脱垂(秋分时节的饮食养生方案是什么?)

佚名 2023-12-14 02:10:01

阴虚肾燥型子宫脱垂

治疗方法:六味丸。

证候表现:阴挺痿痹而频数。

处方:六味丸。

出处:《赤水玄珠》·第二十二卷(卷)·子淋(篇)

原文:若阴挺痿痹而频数,用六味丸。

秋分时节的饮食养生方案是什么?

顺应秋分时节气候特点养生的饮食方案如下:

枣龙栗子羹

用料:大枣20~30枚,龙眼肉30克,栗子肉100克,蜂蜜适量。

制作:先将栗子肉研成粉末待用,然后将大枣与龙眼同熬,加入栗子粉,慢火熬成羹,加入蜂蜜即可。

适用范围:补中益气、补肾涩精、养血安神,适用于脾胃气虚之体倦乏力,食少便溏,及血虚面黄肌瘦,或妇女脏燥及肾虚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者。犹适用于血小板减少,贫血、慢性肝炎、营养不良者。

禁忌:大枣能助湿生热,令人中满,故湿热脘腹胀满者忌用。栗子一次不宜多食,多食易致食滞。消化不良、湿热内蕴、风湿痛者忌食。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栗子味甘、咸、性温,归脾、胃、肾经。可健脾补肾气。与大枣、龙眼同煮食,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尤适于脾肾气虚、心血虚者。

红枣木耳羹

用料:红枣10枚,黑木耳2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木耳用温水泡开,然后与红枣同煮,慢火熬成羹,加入冰糖即可。

适用范围: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润肺止血、补脑强心,适用于虚劳咳喘、痰中带血、慢性便血、痔疮出血、眼底出血及脾胃气虚之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面黄肌瘦者等。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木耳益气养胃、滋阴生津、润肺止血、补脑强心。二者配伍,重在补中益气、润肺,适于秋季常食。

牛奶芝麻羹

用料:牛奶200克,芝麻25—50克,冰糖或白砂糖适量。

制作:先将芝麻炒香,研成粉末,然后将牛奶煮开,加入芝麻粉、适量糖,边煮边搅。再煮开即可。

适用范围:补虚损、益五脏、强壮身体。延缓衰老,适用于体质虚弱、气血虚损、病后赢弱者。及呃逆、口干,大便干结及肝肾不足的眩晕、健忘、腰膝酸软、头发早白,肺阴虚的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症,脾胃阴虚的大便干结,阴血不足的产后少乳者。

禁忌:有些成年人食牛乳后易腹胀、腹泻,故应忌食。

牛奶与芝麻同食,共收延缓衰老、补益强壮之功。中、老年人常食可健康长寿,儿童常食可强健体格、增加智力,促进生长。

柏子仁粥

用料:柏子仁15~20克,粳米100克,蜂蜜适量。

制作:先将柏子仁去皮。稍捣烂。然后与粳米同煮成粥,加入适量蜂蜜即可食用。

适用范围: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益阴止汗,适用于心悸、虚烦失眠、阴虚盗汗,肠燥便秘者。

禁忌:腹泻者忌用。

柏子仁为柏科常绿植物侧柏的种仁,又名侧柏仁、柏子霜。其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神农本草经》说其“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名医别录》说其“益血,止汗”。《本草纲目》提到其“养心气,润肾燥,益智宁神”。柏子仁味甘而有油腻感,性平,人心经可养心血而安神、止汗;人大肠经可润肠通便;入肾经司益阴敛汗。本粥加入蜂蜜,更增润燥之功,对于秋燥滓液枯少、肠燥便秘又体虚者本粥最宜。

六神粥

用料:薏米20克,山药30克,莲肉30克,芡实10克,茯苓10克,糯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上述6昧加水同煮成粥。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适用范围:健脾益气、除湿止泻,适于脾虚之纳呆、食滞,四肢困重、慢性腹泻带下、遗精、遗尿及各种虚损者。

薏米微寒能清热,味甘淡能利湿,又可健脾。为清补之品,补而不腻。山药其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功能益气养血、补肺脾肾。莲肉,不但可治疗心,脾、肾盛引起的多种症候,还可补五脏及十二经脉气血,为体弱之人常食之佳品。茯苓,利小便又可以行湿。芡实,<本草纲目》说其“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以上几味同煮成粥,在补益的同时,又可化湿,中老年人常食之好。

补虚正气粥

用料:炙黄芪30—50克,党参30克(或人参3~6克),粳米100~1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炙黄芪与党参(或人参)加水煎,先用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寓1小时左右,去渣留汁,加入粳米煮成粥,再入适量白糖即可食用。适用范围:补正气、疗虚损、健脾胃、抗衰老,适用于脾气虚之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小便不利、水肿,中气下陷之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气虚不足之疮疡内陷、久溃不敛或脓成不溃,气不摄血引起的便血、崩漏等,以及肺气虚之呼吸短促、咳喘、言语无力、声音低弱者。

禁忌:阴虚火旺。表实邪盛及疮疡初起者忌用。胃热、湿热者慎食用。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根。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既能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又能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为补气升阳之要药,表虚症者尤宜。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之功。若用人参,其补气之力更强,正所谓“大补元气”。本粥中芪、参同用,长于补脾气、肺气,秋季脾肺气虚者最宜。

炸蟹丸子

用料:蟹肉300克,鸡蛋1个,面粉50克,葱、姜末25克,肥肉膘100克,精盐1克,味精1克、料酒5克,芝麻油5克,花生油1000克(约耗油120克),花椒盐少许。

制作:①肥肉剁成粗泥,蟹肉改刀盛入碗内,加上葱姜末、精盐、味精、料酒、芝麻油,打入鸡蛋,倒上面粉拌匀,然后挤成直径为1厘米的丸子;②锅内加上花生油1000克,烧至5—6成热时,盛入盘内。吃时带花椒盐。

适用范围:增强体质,预防秋燥,人人均可食用。

香菇板栗

用料:水发香菇150克,板栗200克,鲜汤150克,豆油40克,酱油30克,

味精、葱、姜、白糖、淀粉少许。

制作:①先将香菇切片,板栗用刀砍一下,刀人栗肉3/5,皮壳要相连,放入清水锅内烧开约1分钟,栗壳裂开时。趁热剥去外壳和内皮,栗肉用刀切成厚片;②锅烧热放人豆油,将香菇、板栗片同时下锅煽炒,随即加入酱油、糖、姜末,鲜汤烧开后,改成小火焖3分钟,再改用旺火,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淋人香油,即可装盘。

适用范围:益智补肾,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人人皆宜食用。

全福豆腐

用料:豆腐2块,鲜蘑50克,青菜芯10棵,香菇30克,素油50克,酱油20克,白糖3克,精盐1克,湿淀粉10克。

制作:①香菇入沸水中泡软,去蒂。青菜留菜芯,修去叶根,烫至碧绿,凉水冲凉;②炒锅上火,烧热,用油少许滑锅,舀入素油烧热,每块豆腐用刀切5片,人锅煎至两面金黄,添酱油、白糖、精盐、清水一碗,放入香菇、鲜蘑、菜芯,焖烧至汤汁浓稠,离火;③取大圆盘一只,用筷子将菜芯装入盘中铺底(根向外),豆腐放在菜心上,再将香菇摆豆腐上。最后摆上鲜蘑,成绿、黄、黑、黄四层。炒锅继续上火,将汤汁用湿淀粉勾上芡,浇在全福豆腐上即成。

预防因营养不良所致的秋季各种疾病,人人均可食用。

白汁五柳鱼

用料:白鲢鱼1条(500克左右,活鲜鱼最佳),胡萝卜、黄瓜,葱各50克,姜、蒜、精盐、味精、胡椒粉、水淀粉各适量。

制作:①把鱼收拾干净,胡萝卜、黄瓜、葱都切成3厘米长的细丝,姜、蒜适当切丝,用精盐、味精、胡椒粉和水淀粉兑汁待用;②锅中放适量水,烧开,鱼下锅煮熟,捞出放盘中,鱼汤待用;③锅烧热,放适量油,把葱、姜、蒜下锅稍炒,再把胡萝卜、黄瓜入锅,烹入兑好的汁,炒熟,浇在鱼上即可。

适用范围:治疗秋燥,健脾益胃,人人均可食用。

桂花炖鸭

用料:光鸭1只(约重1000克以上),桂花糖50克。料酒、精盐各适量。

制作:①光鸭内外用盐擦匀:②将料酒、桂花糖放入大碗内调匀,把碗置于炒锅内。碗外注清水过半,上搁一井字形竹架,将鸭的破腹处覆于井口上,防止弄翻碗中佐料;③沙锅置旺火上煮1小时,改用小火炖30分钟,蒸至香味扑鼻为止;④开锅,取掉大碗,放鸭于锅中(锅中存水很少),将碗中余汁浇于鸭面上即成。

适用范围:滋补阴气,预防秋燥。人人均可食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14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