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内翻指眼睑、特别是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的位置异常。当睑内翻达一定程度时,睫毛也倒向眼球。因此睑内翻和倒睫常同时存在。先天性睑内翻常为双侧,痉挛性和瘢痕性睑内翻可为单侧。患者有畏光、流泪、刺痛、眼睑痉挛等症状。检查可见睑板、尤其是睑缘部向眼球方向卷曲。倒睫摩擦角膜,角膜上皮可脱落,荧光素弥漫性着染。如继发感染,可发展为角膜溃疡。如长期不愈,则角膜有新生血管,并失去透明性,引起视力下降。
睑内翻可分为三类
1、先天性睑内翻:多见于婴幼儿,女性多于男性,大多由于内眦赘皮、睑缘部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所引起。如果婴幼儿较胖,鼻梁发育欠饱满,对可引起下睑内翻。
2、痉挛性睑内翻:多发生于下睑,常见于老年人,又称老年性睑内翻。是由于下睑缩肌无力,眶隔和下睑皮肤松弛失去牵制睑轮匝肌的收缩作用,以及老年人眶脂肪减少,眼睑后面缺少足够的支撑所致。如果由于炎症刺激,引起睑轮匝肌、特别是近睑缘的轮匝肌反射性痉挛,导致睑缘向内倒卷形成睑内翻,称为急性痉挛性睑内翻。
3、瘢痕性睑内翻:上下睑均可发生。有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性收缩所致。沙眼引起者常见。此外结膜烧伤、结膜天疱疹等病之后也可发生。
睑外翻从名字上看就可以看出来是眼睑外翻,那么眼睑外翻跟眼睑内翻有什么不同?它的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方法、流行情况跟睑内翻又有什么区别?作为爱宠的你对睑外翻了解多少?
患病狗狗
一:睑外翻
睑外翻是指部分或全部睑缘向外翻转,睑结膜显露和形成兔眼。下眼睑多发,但上眼睑也见瘢痕性外翻。
眼部图
一只圣伯纳犬(详情介绍)发生菱形眼,表现为严重的下眼睑外翻,而下眼睑内眼角内翻。上眼睑的内外眼角内翻,继发角膜基质溃疡,整个角膜水肿及伴有边缘血管新生和慢性角膜炎。图片来源:犬眼科学彩色图谱(基斯.巴耐特等编著,吴柄樵主译)
犬正常眼睛,右眼
二:发病原因
1 发育性外翻 ?与先天性遗传有关,常见于圣伯纳犬、血缇、大丹犬、纽芬兰犬和斗牛獒犬等。这些犬常见下眼睑松弛,可能因明显的阔睑和缺乏外侧收缩肌所致,也是这类品种犬的标准特征。
2 后天性外翻 ? 由于外伤或者慢性炎症引起,形成瘢痕、疲劳及老年犬睑裂松弛、睑神经损伤等均可引起本病。
三:症状
下眼睑外翻,睑结膜和球结膜暴露,呈红色或者暗红色。由于结膜长期暴露,引起结膜炎症、流泪,其眼内呲下被毛潮湿。
四:治疗
对于下眼睑外翻不严重的病例,慢性泪溢的犬可不必手术治疗,可用抗生素和皮质固醇类眼药水点眼(地塞米松等),以减少局部刺激和防止感染。如果分泌物异常增多,发生慢性结膜炎和睑痉挛,适宜做手术矫正术。本病矫正方法多种,但一般采用沃顿-琼斯氏(warton-Jones)睑形成术也就是V-Y技术。在外翻的下眼睑睑缘下方2-3mm处做一深大皮下组织的V形状皮肤切口,其V形基底部应宽于睑缘的外翻部分。然后由V字形切口的尖端向上分离皮下组织,逐渐游离三角形皮瓣。接着在两侧创缘皮下做适当潜行分离,从V字形尖部向上做结节缝合,边缝合边向上移动皮瓣,直到外翻的下眼睑睑缘恢复原状,得到矫正。最后结节缝合剩余的皮肤切口,即将原来的V字行切口变为Y形。手术常用4号或7号丝线进行缝合,保持针距2mm,术后10-14天拆除缝线。
?五:术后护理
术后需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点眼,每天3-4次,维持5-7天。消除因眼睑外翻继发的结膜炎或角膜炎症状;同时注意动物搔抓或摩擦造成术部损伤。
根据分泌物的黏稠度、颜色等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样、黏性、黏脓性、脓性、血性分泌物等。不同性质的分泌物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眼部疾病的大概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水样分泌物
为稀薄稍带黏性的水样液体,这种分泌物增多往往提示病毒性角结膜炎、早期泪道阻塞、眼表异物、轻微外伤等。儿童由于鼻梁骨发育尚未完全,部分孩子可能有内眦赘皮,伴有倒睫,常引起眼部刺激症状,并有水性分泌物增多。老年人若眼睑位置异常,如睑内翻、睑外翻等,也会引起水样分泌物增多。
◆
黏性分泌物
常出现在干眼症和急性过敏性结膜炎病人,常表现为黏稠白色丝状物质,与常用的胶水性状十分相似,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异物感、眼痒等症状。尤其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清晨醒来时,孩子常说可以从眼睛里拉出丝来,常常就是黏性分泌物。
◆
黏脓性分泌物
黏脓性分泌物,为较为黏稠的,略带淡黄色的物质,这类分泌物增多,应考虑慢性过敏性结膜炎、沙眼的可能。
◆
脓性分泌物
是最应引起重视的问题(!),脓性分泌物的出现常提示有细菌的感染,须及时到医院就诊。新生儿出生3—4天内,如果双眼发现大量脓性分泌物,高度提示淋球菌性结膜炎,俗称“脓漏眼”。化脓性泪囊炎的患者,也常出现脓性分泌物,一般集中在内眼角。
◆
血性分泌物
如果发现眼分泌物呈淡粉色或明显的血红色,应该考虑眼睛外伤。眼分泌物呈淡粉或略带血色,应考虑急性病毒性感染,这时患者同时会伴有眼睛红、耳前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45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睑缘炎
下一篇: 睑内翻倒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