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表现:
初期鼓室黏膜充血肿胀,随之炎症渗出逐渐加重,鼓膜呈弥漫性出血。病变继续发展可进入化脓期,炎性渗出物转变成脓性。鼓室内脓性物质堆积,使鼓室内压升高,毛细血管受压小静脉发生血性栓子,导致黏膜坏死穿孔,鼓膜受压出血,导致脓液外泄。
预防护理:
1、儿童在吮奶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因此要掌握好喂奶技巧,避免平卧哺乳,提倡坐位姿喂奶。
2、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直至症状消退后5~7日停药,务求彻底治愈。不可症状消退后即停药,以免变成慢性中耳炎。
3、适当应用滴鼻药物治疗。
4.理疗,如红外线、超短波等,有助于消炎止痛。
5.全身支持疗法,注意休息,调节饮食。
6、局部用药时要遵守医生医嘱,不乱用药滴耳。
7、要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8、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53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急性化脓性中耳怎么护理
下一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