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鼻息肉诊断与治疗

祝由网 2023-12-18 06:43:11

鼻息肉诊断与治疗

当鼻内的粘膜肿胀时,它可使鼻腔膨胀、产生的隆凸就是鼻息肉。鼻息肉看起来就像小的珍珠状的葡萄,可以是单个的或成簇状。他们尽管无害,但常常阻塞鼻道,引起呼吸困难和影响嗅觉。如果鼻息肉阻塞了鼻腔和窦道间的任一开口,可引起头痛。

病因

鼻息肉是由于鼻内的粘膜产生的液体过量所引起,慢性过敏和窦道感染者最易发展为鼻息肉。囊性纤维化的儿童也具有发展或鼻息肉的倾向。而且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类药也可在一些敏感人群中引起息肉。

症状如下:

鼻道的慢性阻塞。用鼻呼吸困难、嗅觉障碍、头痛、鼻衄

出现以下情况应去就医:

a.你怀疑自己有鼻息肉(当一束光射入你的鼻孔时你也许能看到息肉。它们看起来像灰色珠块)

b.你已鼻子不通气2周余,这可能是过敏或窦道感染(鼻窦炎)的症状,需要药物治疗。

c.发热伴鼻子不通气,这可能是感染的症状,它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d.鼻引流物是脓的,有色的,这表明可能有鼻感染,也需要药物治疗。

诊断与检查

如果你怀疑自己有息肉,医生将用一种特殊的医学仪器一鼻窥器检查你的鼻子内部;如果一个孩子被诊断为息肉,应进一步试验以排除囊性纤维化。治疗

使你彻底摆脱鼻息肉的唯一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因为息肉经常复发,所以设法采取措施阻止或控制引起息肉的慢性过敏或窦道感染是重要的。

常规治疗

为了暂时缩小息肉,医生可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既可直接向息肉内注射,也可向鼻孔喷药。还可用药物治疗息肉的潜在原因:用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或用抗生素治疗窦道感染。

如果息肉引起严重不适或呼吸障碍,医生可能建议你手术切除。这种手术是用一种鼻息肉绞断丝钳除息肉,通常在局麻下完成的小手术。因为息肉经常复发,所以需要重复手术。在非常持续的病例,息肉处的窦道粘膜也必须切除。这种手术需要全麻。

辅助治疗

替代鼻息肉治疗的许多方法目的在于控制鼻息肉的潜在原因——过敏和感染,它们引起鼻粘膜水肿。

1.芳香疗法

茶油、核树剂和薄荷经常被用来通畅鼻塞。你可以在每次温浴中加2滴浸泡15分钟或以上,也可以在组织上放一滴,需要时深深吸入。

2.家庭治疗

为了减轻鼻塞、抑制粘膜肿胀和形成息肉,可以尝试热浴和淋浴,或尝试蒸汽吸入:使非常热的水在洗涤槽中流动,直到产生蒸汽。随着水的流动,倾斜洗涤槽,并在头上披盖一条毛巾以捕获蒸汽。用口和鼻深呼吸 5-10分钟。一天重复7次。

你也可用一个家里做的盐水鼻喷雾器减轻鼻充血:在l升凉白开中混合 1茶匙的盐和1茶匙小苏打,用这种溶液充满来自药店的喷雾器,并且在必需时随时使用。预防

如果你有过敏症,应限制对过敏源的暴露,并且一有过敏征象即服用抗组胺药。

避免使用可刺激鼻息肉形成的阿司匹林。

大量喝水以保持异粘膜湿润和健康。

避免啤酒、葡萄酒和香酒,它们含有起鼻粘膜肿胀的成分:酪氨酸和鞣酸。

鼻息肉中医可以治疗吗?

希望对你有帮助

疾病名称
鼻息肉nasal polyp

疾病分类
耳鼻喉科

疾病概述
发生于鼻腔内的赘生物。中医称鼻痔。鼻息肉多因平素嗜食辛辣炙煿厚味,蕴生湿热;上蒸于肺,结滞鼻窍;或风热邪毒侵袭肺经,肺气不得宣畅,积聚鼻窍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鼻窍内有一个或多个赘生物,表面光滑,色淡白或淡红,触之柔软而不痛 ,伴有持续性鼻塞 ,嗅觉减退,鼻涕增多,头痛 ,头昏等 。治疗以外治为主,可用硇砂散、明矾散等,以水或香油调匀,敷于息肉根部。内治宜清热泻湿,宣肺散结,方用辛荑清肺饮等。

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分为三型:(1)过敏性息肉。(2)炎症性息肉。(3)鼻后孔息肉。鼻息肉有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

鼻息肉(nasal polyp)为鼻部常见病,是由于极度水肿的鼻腔鼻窦粘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垂而形成。多数认为慢性感染和变态反应是致病的可能原因。近年发现与阿期匹林耐受不良,内源性哮喘等全身性疾病有密切联系。

病名。系指鼻中赘生肉瘤,闭塞孔窍,气不宣通的病证。又名鼻痔、鼻瘜、鼻中息肉等。所谓息肉、有两种解释:
①《说文解字》认为:“息者,身外生之也。”这是认为鼻中赘生乃身外之物。
②《圣济总录》:“附着鼻间,生若赘疮,有害于息,故名息肉。治宜宣肺开窍,可用苍耳子散或辛荑清肺饮加减。外用硼砂散点息肉上。息肉久治不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息肉与现代医学之息肉同名。

临床表现
1.持续性鼻塞,鼻塞原因是因为鼻腔内毛细血管流通不畅,导致毛细血管膨胀引起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 2.可有流涕,头痛,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 3.粘液性息肉,颇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红色,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触之柔软活动。 4.出血性息肉(较少)表面光滑,充血,触之软而易出血。 5.纤维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触之较实不易出血。 6.多发性息肉常来自筛窦,单个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坠入后鼻孔称“后鼻孔息肉。” 7.鼻息肉增多变大,长期不予治疗,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

症状体征
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等症状均可出现,其程度视息肉大小和部位而异。鼻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此时鼻分泌物较多,且常有头痛。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鼻阻塞感。若阻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

疾病病因
学说甚多,仍无定论。但现在多趋于多因素病因学,即鼻息肉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又以变态反应和鼻粘膜的慢性炎症最为重要。
1、变态反应 由于变态反应在鼻部多次发生,在组胺、白细胞三烯等化学介质的作用下,鼻粘膜小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增加,使得鼻粘膜极度水肿,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以致形成息肉。
2、慢性炎症 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致使鼻粘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鼻粘膜发生水肿而逐渐形成息肉。近年又发现鼻息肉与阿斯匹林不耐受、支气管哮喘有密切联系。阿斯匹林不耐受的病人易致鼻息肉和支气管哮喘发生,一般认为是阿斯匹林等非类固醇药物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所致。

病理生理
鼻息肉为一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组织间隙明显扩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组织中有嗜酸细胞、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尚可见有浆细胞、肥大细胞等。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鼻息肉组织中的血管和腺体均无神经支配。失神经支配的腺体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这种病理变化更易促进息肉的发展。

诊断检查
鼻镜检查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色或淡红色的如荔枝肉状、半透明肿物,触之感觉柔软、不痛,可移动,一般不易出血。早期息肉因其体形小,故有时须用l%麻黄素生理盐水将下鼻甲收缩后方能发现。后鼻镜检查和鼻内窥镜检查对明确鼻息肉的部位和范围有重要意义。x线鼻窦拍片也属必要。

诊断依据
1.常见于变态反应性鼻炎及慢性鼻窦炎患者。 2.有以上症状和体征。 3.X线摄片可发现鼻腔软组织影,鼻窦内密度增高、粘膜增厚。无骨质破坏及颅底缺损。

治疗原则
1.小息肉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 2.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功能性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 3.多发性或复发性息肉行常规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未经治疗的小息肉,如无禁忌症可用激素治疗。 2.息肉摘除术后予抗炎及抗过敏治疗预防息肉复发。

辅助检查
1.一般病例检查专案以框限“A”为主。 2.需鼻腔鼻窦肿瘤或脑膜脑膨出进行鉴别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框查框限“A”及“B”。

治疗方案
本病有复发倾向,故现多主张综合治疗
1、类固醇激素疗法 该疗法适用于
(1)初发息肉:当息肉较小时,以皮质激素类气雾剂(如倍氯米松)鼻内喷雾,每日3—4次,每次50—l00μg,可阻止息肉生长甚至消失。
(2)堵塞总鼻道的大体积息肉:为便于手术摘除。先口服强地松。每日30—60mg,连服2周,可使息肉体积明显缩小。
(3)鼻息肉术后:术后以类固醇激素气雾剂喷入鼻腔,每日2次,坚持1—2月,可防止和延续息肉复发。
2、手术摘除 对于明显引起鼻塞或对鼻周造成侵袭性损害的大息肉,在以类固醇激素控制2周后可手术摘除鼻腔及鼻窦内的息肉组织,在鼻内窥镜下行筛窦开放彻底清除窦内病变粘膜,对防止息肉复发十分重要。

疗效评价
1.治愈:息肉摘除,创面愈合,症状消失。 2.好转:息肉变小,症状改善。

专家提示
鼻息肉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但早期单发性鼻息肉症状较轻者,药物治疗有时可获得控制。鼻息肉切除术后给予抗感染及抗过敏治疗有利于减少息肉复发。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1)鱼腥草煲猪肺:鲜鱼腥草60克,猪肺约200克,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猪肺。
(2)米醋煮海带:海带(干)60克,加米醋适量煮吃。注意: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者忌用。
(3)辛夷花煲鸡蛋:辛夷花l0.12克,鸡蛋2只,加清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时,饮汤吃蛋。
2.预防调护
应积极防治各种慢性鼻病,如鼻鼽、鼻渊等,以预防变生息肉。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力,预防伤风感冒,以免症状加重。 注意饮食起居有节,戒烟酒,忌辛辣厚味,预防术后息肉复发。
尤其长时间的感冒不愈情况下容易发生。鼻中隔弯曲程度大的人更容易患此病,对于息肉较大者,长久吃药不好的,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因为药物下去作用不能集中于病变处,故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对于比较轻的可以用微波手术。

用药安全
中医认为鼻息肉多因肺经湿热壅结鼻窍所致,所以在饮食营养治疗方面宜清肺宣气,泻湿散结。另外由于鼻息肉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及鼻窦炎关系密切,所以要预防鼻息肉发生,就要积极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以减少发生的几率。在饮食预防方面,应多吃些能治疗上述疾病的食物,少吃油腻肥厚之物,避免过食生冷、鱼虾等腥荤之物,戒除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食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62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