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感染
细菌是牙髓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细菌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杆菌,如链球菌、放线菌、乳杆菌等。
细菌感染的途径有:
(1)经牙体缺损处感染,如深龋、牙外伤、重度磨损等严重牙体缺损,细菌及毒素通过牙本质小管或穿髓点侵入牙髓。
(2)经牙周感染,细菌及毒素经过牙周袋,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而侵入牙髓。
(3)血源感染,细菌及毒素经过血液而侵入牙髓是十分罕见的,但并非不可能。
2.化学刺激
(1)药物刺激
制洞后消毒用药,如酚类可致牙髓受到刺激。
(2)充填料刺激
深洞直接用磷酸锌水门汀垫底,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等都可能刺激牙缝。
3.物理刺激
(1)温度刺激 制洞时如使用气涡轮机必须喷水降温,否则导致牙髓充血、出血引起炎症。
(2)电流刺激 口腔内如有两种不同金属的修复物接触,通过唾液可产生电位差,对牙髓有一定刺激。
(3)气压变化的影响 在高空飞机或深水潜泳时,气压变化可导致牙髓病变急性发作。
(4)创伤 如糖尿病等可引起牙髓退变,肿瘤亦可波及到牙髓,血源性感染引起的牙髓病极少见。
随着患者对美观要求的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美学修复材料,代替了大部分的传统银汞合金充填。强有力的粘接剂使得口腔医生可以尽可能少的磨除牙齿就可以将患牙补好,尽可能多的保留了您的牙体组织。现代的根管治疗技术代替了以前的干尸治疗及塑化治疗,使得对牙髓病的治疗更彻底,效果更有保障。
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不仅会延误病情,使小的没有疼痛感的早期龋延误成大的有疼痛感的中龋深龋,甚至引发牙髓炎,扩散到根尖会引起根尖周炎,而且对龋齿治疗或充填不当会引起继发龋坏,在充填物的周围或下方继续破坏牙齿,进一步引起牙髓炎。不彻底的牙髓治疗会引起根尖炎症,颌骨炎症。龋病
龋病发生在矿化程度很高的牙体硬组织,因此该病发展缓慢。开始时,龋病在釉质中进行,而釉质中无神经分布,故在相当长时间内无自觉症状,不易被早期发现而贻误治疗,所以应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龋坏。其次,龋病是一进行性疾病,不经治疗不会停止其破坏过程,而且治疗不彻底可再次发生,所以患者必须找认真负责的专业口腔医师进行治疗。第三,由于牙体硬组织的新陈代谢很弱,釉质内无细胞和体液循环,没有任何修复功能,一旦遭到破坏,不能通过细胞再生来恢复缺损的组织,必须用人工材料来修复。第四,从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来看,牙本质与牙髓可以说是一个整体,对牙本质的任何刺激都可引起牙髓的相应反应。从解剖关系来看,牙体组织与牙髓关系十分密切,如龋病早期未得到及时治疗,病变向纵深发展,可引起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的感染。所以,一旦发现龋齿,应尽早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对牙髓的刺激。
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过程,保护牙髓,恢复牙的形态、功能及美观,并维持与邻近软硬组织的正常生理解剖关系。随着龋病预防研究的深入及修复材料和技术的发展,龋病的治疗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更新,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龋坏牙齿的美学树脂材料充填,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包括牙发育异常、牙损伤和牙感觉过敏症。牙在生长发育期间,受到某些全身性或局部性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使牙在结构、形态、数目和萌出方面受到影响,致使牙发育异常。
牙发育异常可包括牙釉质发育不全、氟斑牙、四环素牙、先天性梅毒牙、过大牙、过小牙、畸形中央尖等。对于这类牙齿要根据牙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治疗,像牙齿充填,美白治疗、根管治疗、牙冠修复等。
对于牙外伤患者,应注意查明有无颌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牙外伤可分为牙震荡、牙脱位和牙折,根据损伤程度进行固定、根管治疗、牙再植或拔除治疗。
牙齿的慢性损伤包括磨损、磨牙症、楔状缺损、牙隐裂和根折,这些损伤会引起牙齿敏感,严重的可导致牙齿无法保留。因此需要尽早治疗,去除病因,防止进一步的牙齿损坏。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牙髓是牙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位于由牙本质围成的牙髓腔内,仅借狭窄的根尖孔与根尖周组织相连。牙髓被无让性的牙本质包围,无有效的侧支血液循环,所以牙髓的损伤一般都难以恢复,且易产生疼痛。当发生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时需要及时进行根管治疗,有的还需要根尖手术。磨牙在接受根管治疗后建议牙冠修复,防止劈裂。牙痛的原因及防治
人们常说牙痛不算病,痛得要人命,它反映了牙痛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影响很大。但认为牙痛不算病是不正确的,牙痛是口腔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牙痛的原因很多,牙源性和非牙源性疾病都可引起。牙源性疾病中,疼痛可以是牙本质过敏症,牙髓疼痛根尖周疼痛,也可以是牙周区疼痛;非牙源性疾病中,临近组织的炎症、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等都可以表现为牙痛。
了解牙痛的常见原因,及时地进行防治有助于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牙体牙髓病学》图书信息
牙髓炎症最主要的病因就是感染,任何原因引起的细菌及其毒素侵入到髓腔都会引起牙髓的炎症。牙髓组织经根尖孔进入位于牙齿中央的牙髓腔内,被坚硬的牙本质和牙釉质所包绕,正常情况下不会受细菌侵袭,但当牙体硬组织因各种原因遭受破坏时细菌就可侵入感染牙髓。其中龋齿是引起牙体硬组织丧失的最常见病因,当龋损破坏了牙釉质、达到牙本质深层,甚至穿通牙本质到达牙髓腔后,口腔中的细菌就会感染牙髓导致牙髓发炎。其他原因包括牙齿发育异常造成的牙体缺损,意外事故造成的牙冠折断牙髓暴露,也直接损害牙髓。另外,重度牙周病时,牙周袋深达根尖部,细菌还可由根尖孔或者牙根部的一些细小分支进入到髓腔引起牙髓炎症。
祝学习进步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包括
1. 着色牙
2. 牙发育异常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y of teeth)
3. 牙外伤 (injury of teeth)
4. 慢性损伤 (chronic injury of teeth)
5. 牙本质过敏症(dentine hypersensitivity)
着色牙和牙发育异常
l 临床意义较大的发育异常包括釉质发育不全、氟牙症、四环素牙、牙内陷和畸形中央尖,要求掌握它们的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
l 按病因分为:
(1) intrinsic discoloration病变或药物导致釉质牙本质着色常伴有牙发育的异常。原因包括:
1) 釉质发育期严重营养障碍或母婴疾病
2) 四环素类药物
3) 氟化物
4) 外伤
5) 牙体的磨损、磨耗
6) 龋损
7) 银汞修复
(2) extrinsic discoloration色素在牙表面的沉积牙齿组织结构完好。主要是食物和细菌的作用。包括:
1)生活习惯:如长期喝茶、咖啡、吸烟或咀嚼槟榔
2)口腔卫生不良: 菌斑滞留区如近龈缘处、邻接面是经常着色的部位
3)药物:长期用洗必泰或高锰酸钾溶液漱口
l 临床表现:牙面条状、线状或者块状的色素沉着。内源性着色还常伴有牙结构的发育缺陷。
l 治疗
(1) 外源性:改变饮食习惯,有效刷牙,超声洁牙术
(2) 内源性:漂白术、树脂修复、烤瓷冠
氟牙症(dental fluorosis)
l 概述:又称氟斑牙或斑釉(mottled enamel), 地区性慢性氟中毒(一种地方病)的一个突出的症状, 出现牙齿病变?氟牙症(釉质上白色的斑块和缺损: 氟斑牙、斑釉牙),出现骨病变?氟骨症
l 病因:釉质发育期间,氟摄入量过高。一般认为,水中含氟量以1ppm(1mg/L)为宜。饮用水是摄入氟的一个最大来源。7岁后迁入高氟区,不出现氟牙症。
l 发病机制:氟浓度过高时,抑制碱性磷酸酶(水解多种磷酸酯,提供磷作为骨盐形成的原料)的活性,造成釉质发育不良、矿化不全和骨质变脆。
l 病理:柱间质矿化不良,釉柱矿化过度。釉质多孔性。
l 类型
1. 白垩型(轻度):牙面失去正常光泽, 有白垩色斑块
2. 着色型(中度):牙面出现黄色、黄褐色或棕褐色斑块
3. 缺损型(重度):牙面出现浅窝或坑凹状缺损,或因磨损使牙失去正常外形
l 临床表现:
(1) 同一时期萌出的釉质上有白垩色到褐色的斑块,严重者伴釉质缺损
(2) 恒牙多见,乳牙少见(胎盘对氟有屏障作用)
(3) 氟牙症患牙耐磨性差,抗酸性强
(4) 严重的慢性氟中毒患者,可有骨骼的增殖性变化
l 防治
(1) 改善水源,降低氟摄入量,避免7岁以下儿童长期居住在高氟区
(2) 磨除、酸蚀涂层法:适用于无实质性缺损的氟牙症。磨除染色牙釉质??酸蚀患牙??涂粘结剂
(3) 复合树脂修复:适用于有实质性缺损的氟牙症。??修复??修复,抛光
四环素牙(tetracycline stained teeth)
l 在牙齿发育、矿化期间服用四环素族药物,牙齿的颜色和结构发生改变的疾病
l 发病机制:四环素离子和牙齿中的钙离子螯合成四环素正磷酸盐复合物??主要沉积在牙本质中,因为牙本质磷灰石晶体总表面积比釉质大??呈现带荧光的黄色致使牙齿变色,抑制牙本质细胞合成胶原,抑制矿盐沉积
l 临床表现
(1) 牙齿染色: 黄色??棕褐色??深灰色,恒牙列全口均可发生,染色以牙本质为主。
(2) 前牙着色比后牙深,乳牙着色比恒牙深
(3) 严重者合并不同程度的釉质发育不全
l 影响药物着色的.因素
1、药物种类:四环素、去甲金霉素所致着色深,土霉素、金霉素所致着色浅
2、用药总剂量和次数:牙着色程度与四环素疗程的长短、剂量的多少成正比;在总剂量相等的条件下,短期大剂量服用比长期给服影响大
3、用药时期:在婴幼儿早期用药,牙本质的着色越近釉牙本质界,临床见到的染色程度越明显
l 预防和处理
(1) 妊娠和哺乳的妇女以及8岁以下小儿不使用四环素类药物
(2)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3) 烤瓷冠修复
(4) 漂白
牙结构异常
釉质发育不全(enamel hypoplasia)
l 定义:指在牙发育期间,由于全身疾患营养障碍或严重的乳牙根尖周感染 ,所致的釉质结构异常
l 分类:
(1) 釉质发育不全:实质缺损
(2) 釉质矿化不良
l 病因:
(1) systemic factors:严重营养障碍、内分泌失调、婴儿和母体的感染性疾病
(2) local factor :由局部感染或创伤引起乳牙根尖周严重感染,导致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称特纳牙(Turner?s tooth),常见于个别牙
(3) genetic factor
l 临床表现:
(1) 轻症:白垩状釉质,形态基本完整,无实质缺损
(2) 重症:带状或窝状,棕色缺陷,切缘变薄,牙尖消失
(3) 乳、恒牙均可发生
(4) 受累牙常对称出现
(5) 易磨损、易龋坏??牙齿敏感,不美观
(6) 根据釉质发育不全发生的部位推断致病因素作用的时期
l 预防
(1) 注意妇幼保健,预防全身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
(2) 早期治疗乳牙疾病
l 治疗:根据缺陷的程度和症状
(1) 抗过敏
(2) 改善外观,美容修复:复合树脂修复、贴面、冠修复
牙形态异常包括
畸形中央尖(abnormal central cusp)
牙内陷(dens invaginatus)
融合牙、双生牙、结合牙
釉珠(enamel pearl)
过大牙、过小牙、锥形牙
畸形中央尖
l 病因:牙发育期间,牙乳头组织向成釉器突起形成的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畸形
l 临床表现
(1) 多发生在下颌前磨牙,特别是第二前磨牙
(2) 对称性发生
(3) 颌面中央窝处圆锥形突起
(4) 中央尖折断或被磨损后,临床上表现为中央窝处有直径2mm的圆圈,中央有一深色小点,为暴露牙本质和畸形尖的髓角
(5) X线检查可见髓室顶中心有向咬合面中央凸起的畸形部分,并常见未发育完成的根尖部(中央尖折断致牙髓感染坏死,影响根尖发育),这种终止发育的根尖呈喇叭形。
l 治疗
1. 圆钝和接触无碍的可不作处理
2. 尖而长的易折断或被磨损而露髓:行一次性盖髓术或分次调磨刺激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保护牙髓
3. 已引起牙髓或根尖周病的可行根管治疗术或根尖诱导形成术(apexification)
4. 牙根过短伴尖周严重感染者??拔牙
l 根尖诱导成形术(apexification):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而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在消除感染或治愈尖周炎的基础上,用药物诱导根尖部的牙髓和(或)根尖周组织形成硬组织,使牙根继续发育并使根尖继续形成的治疗方法:
(1) 根管预备
(2) 根管消毒
(3) 药物诱导:根管侧壁沉积类牙骨质和类骨质,延长牙根,封闭根尖孔
(4) 暂时充填窝洞,随访观察:1次/3~6月
(5) 常规根管充填
l 三氧化钙无机聚合物(MTA)
(1)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利于牙髓修复
(2) 独特的硬固和封闭性能:约3~4h硬固
(3) 强碱性可以抑制细菌生长
(4) 用于:乳牙活髓切断术、年轻恒牙的直接盖髓和根尖诱导形成、穿孔修补、根尖倒充填、牙根内吸收的修补
牙内陷(dens invaginatus)
l 病因:牙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中所致
多见于上颌侧切牙
l 临床表现:根据牙内陷的深浅程度及形态变异,临床上分为
(1) 畸形舌侧窝:最轻较常见,囊状深陷的窝洞
(2) 畸形根面沟:与上同存,一纵形裂沟越过舌隆突向根方延伸
(3) 畸形舌侧尖:舌侧窝内陷+过高圆锥形舌隆突突起
(4) 牙中牙:最严重的一种。x线:深入凹陷部好似包含在牙中的一个小牙
l 治疗
(1) 牙内陷的治疗:早期按深龋处理,如去腐质时露髓则根据牙髓状态和牙根发育情况选择治疗方法;并发牙髓病、根尖周病者应做牙髓治疗
(2) 畸形根面沟的治疗:根据沟的深浅、长短以及对牙髓牙周的波及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翻瓣术、沟磨除修整术、充填术、根管治疗术
融合牙(fused teeth)由两个正常牙胚融合而成;牙本质相通;独立的髓腔和根管;乳牙恒牙均可发生;常见于下颌乳切牙
双生牙(geminated teeth):由一个内向的凹陷将一个牙胚不完全分开而成;有一个共同的牙根和根管 ;乳牙恒牙皆可发生;双生乳牙常伴有继承恒牙的先天性缺失。
结合牙(concrescence of teeth):由两个发育完成的牙粘连在一起而成;牙本质分开,牙骨质粘连
釉珠(enamel pearl)牢固附着于牙骨质表面的釉质小块,,呈球形,多位于磨牙根分叉内或附近
过大牙(macrodontia)
过小牙(microdontia) (全口性过小牙可发生于外胚层发育不良、Down综合征、 先天性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
锥形牙(conic shaped teeth)
牙数目异常
额外牙(supernumerary tooth)(?正中牙?最多见)
先天缺额牙(congential anodontia) (个别缺牙多见于恒8 ,2,下恒5,多对称)
无牙畸形:全口或全口多数牙缺额(常伴有外胚叶发育不全,可能找到遗传关系)
牙萌出异常
l 早萌:
(1) 乳牙:牙胚距口腔粘膜过近
(2) 恒牙:乳牙早脱
l 迟萌、异位、萌出困难:
(1) 乳牙:很少异位或萌出困难,迟萌与感染或外伤有关
(2) 恒牙:迟萌、异位与乳牙滞留有关,萌出困难与乳牙早脱有关
牙慢性损伤
磨损abrasion
楔状缺损wedge-shaped defect
牙隐裂cracked tooth
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
磨牙症bruxism
酸蚀症erosion
l 牙齿慢性损伤是指牙齿在长期行使功能的过程中不断接受不利的或过度的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导致的牙齿硬组织的损伤,表现为牙体硬组织的渐进性丧失、劈裂、折断、吸收等,并可激发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的疾病。
l 牙齿慢性损伤疾病的治疗原则均包括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和修复牙体缺损。
1. 磨损
l 定义:由于单纯机械摩擦作用而造成的牙体硬组织渐进性丧失的疾病。
l 分类:
(1) 咀嚼磨损:亦称磨耗(attrtion),在正常咀嚼过程中造成的磨损,是生理性磨损,由被动萌出代偿。
(2) 非咀嚼磨损:不是正常咀嚼过程造成的磨损,是一种病理现象
l 病因:
(1) 牙齿组织结构不完善
(2) 咬合关系不良,牙合力负担过重:深覆合、对刃合或有合干扰的牙齿磨损重
(3) 硬食习惯
(4) 不良习惯
(5) 全身性疾病
l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1) 从表面到深层
(2) 牙釉质:露出黄色牙本质或出现小凹面??牙本质过敏症
(3) 牙本质:牙髓渐进性坏死、钙化、髓腔闭锁??牙髓病,根尖周病
(4) 不均匀磨损??锐利釉质的边缘和高耸的牙尖??
A. 上颌颊尖,下颌舌尖??创伤牙合
B. 充填式牙尖??食物嵌塞,牙龈乳头炎,邻面龋,牙周炎
C. 刺激颊粘膜??创伤性溃疡,白斑
(5) 邻面磨损??食物嵌塞??牙周病,邻面龋
(6) 全口牙重度磨损??牙冠变短,残根状??颌间距离变短??颞下颌关节病变
(7) 并发症:牙本质过敏,食物嵌塞,牙髓和根尖周病,颞下颌关节病变,牙合创伤,创伤性溃疡
l 治疗
(1) 无症状的生理磨损者无需处理
(2) 去除病因:如改变不良习惯、调整咬合、修复缺失牙、治疗引起牙齿磨损的全身疾病等
(3) 对症治疗:脱敏,调牙合,根管治疗
(4) 缺损严重者可在牙髓治疗后用高嵌体或全冠修复,多个牙齿重度磨损可用 牙合垫适当恢复颌间距离
2. 楔状缺损
l 定义: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而形成类似楔形的组织缺损
l 患病率和缺损的严重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l 病因:
(1) 刷牙:唇颊侧牙面横刷法导致了楔状缺损的发生
(2) 牙颈部的结构:釉牙骨质界处的结构比较薄弱牙龈的炎症和萎缩,导致根面暴露
(3) 酸的作用
(4) 牙体组织的疲劳,应力疲劳??内因
(5) 牙合力:错牙合,磨牙症
l 临床表现:
(1) 楔状缺损由浅凹形逐渐加深形成楔形缺损,楔形的两个斜面光滑,边缘整齐,为牙齿本色,舌侧少见
(2) 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的`前磨牙,其次是尖牙和第一恒磨牙,有时范围涉及第二 恒磨牙以前的全部牙齿,常伴牙龈退缩
(3) 楔状缺损达牙本质后??牙本质过敏症;深及牙髓??牙髓病、根尖周病;缺损过多??牙冠折断
(4) 根据缺损程度,分为浅形,深形,穿髓形
l 防治原则:
(1) 消除病因:调除患牙的牙合干扰,纠正偏侧咀嚼习惯,均衡全口合力负担;使用正确刷牙方法;纠正口腔内的酸性环境,改变饮食习惯,治疗胃病
(2) 颈部缺损应尽早修复以改善该处的应力集中状况
(3) 患牙出现并发症,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4) 纠正横刷方法,选用软毛牙刷
(5) 缺损少,无牙本质过敏??无需处理
(6) 牙本质过敏??脱敏
(7) 缺损较大??充填
(8) 牙髓感染或根尖周病??牙髓治疗或根管治疗术RCT
(9) 牙横折??RCT后,桩核冠修复
3. 牙隐裂(cracked tooth)
l 定义:未经治疗的牙齿表面由于某些因素的长期作用而出现的临床不易发现的细小裂纹??牙痛、 成年人牙劈裂而丧失
l 病因:
(1) 牙结构薄弱环节(内在条件):窝沟、釉板
(2) 牙尖过于陡峭(易感因素):牙尖斜面的存在使窝沟底部同时收到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分力作用,即劈裂力的作用,牙尖斜度愈大,所产生的水平分力愈大
(3) 创伤性牙合力(致裂因素):窝沟底部劈裂力明显增加 ??釉板向牙本质方向加深??裂纹向牙髓方向加深
(4) 温度作用:在与牙合力关系较小的唇、颊侧牙面上发生的裂纹与此有关
l 临床表现:
(1) 好发牙位: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的后牙咬合面, 以 上颌6(近中腭尖)最多见。上颌磨牙最多,其次是下颌磨牙和上颌前磨牙
(2) 常见主诉:长时间的咀嚼不适或咬合痛
(3) 隐裂位置:裂纹多与发育沟重叠,向一侧或两侧延伸(近远中),越过边缘嵴达邻面
(4) 较轻症状:冷热刺激敏感和(或)咬合不适;较重:牙髓、根尖周病
(5) 隐裂患牙X线片:某部位牙周膜间隙加宽或无表现
l 牙隐裂分度
1.隐裂纹仅在釉质内,没有临床症状,裂纹不能染色。
2.隐裂纹达牙本质浅层时,裂纹处有牙本质过敏症状,染色浅。
3.隐裂纹达牙本质中、深层时,出现可复性牙髓炎或牙髓炎症状,裂纹染色明显,可伴发龋损,咬楔测验阳性。
4.隐裂纹达牙髓腔,出现牙髓炎,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症状,裂纹染色明显,咬合痛明显。
5.患牙因隐裂而劈裂,可出现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症状。
l 临床检查:
(1) 探诊:尖锐探针??裂隙处加压或撬动 ??痛(较深裂纹)
(2) 叩诊:各牙尖和各方向叩,叩痛显著处 为隐裂所在位置
(3) 温度测验:患牙对冷敏感时,隐裂纹处最明显
(4) 裂纹的染色检查:染色药物渗入隐裂,裂纹处染色较深
(5) 咬楔法:可疑牙咬棉签,疼痛
(6) 透照法:用光导纤维照明器的光源透照牙齿,强光不能透过与光源垂直的牙折线
(7) X线:某部位的牙周膜间隙增宽,相应的硬骨板增宽或牙槽骨出现透射区;也可无任何表现
l 诊断:
(1) 病史和早期症状:较长期的咬合不适和咬在某一特殊部位时的剧烈疼痛
(2) 临床检查
(3) 凡出现上述症状而未发现患牙有深龋或深牙周袋、牙面上探不到过敏点 牙隐裂的可能
l 治疗
(1) 对因治疗:调牙合 ; 均衡全口牙合负担:诊治其他部位的牙齿疾病,修复缺失牙等
(2) 早期隐裂尚未波及牙髓:沿裂纹备洞,氢氧化钙垫 底,光固化修复
(3) 对症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做相应处理
(4) 防止劈裂:大量调磨牙尖斜面+带环修复+树脂充填+ 全冠修复
(5) 5度隐裂患牙根据牙位和劈裂位置,可做截根术、半切除术或拔除
4. 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
l 定义:是指未经牙髓治疗的牙齿根部硬组织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平行于牙长轴的,沟通髓腔与牙周膜间隙的纵向裂纹。未波及牙冠。
l 牙髓治疗后牙根纵裂:
(1) 无髓牙:脆性大,抗折力降低;根管预备时去除牙体组织过多,根充时垂直或侧压力过大;固位桩不合适(锥形桩)
(2) 早期可无症状,晚期出现牙周症状
l 病因:
(1) 慢性持续性的创伤牙合力:6最高,6次之
(2) 牙根发育缺陷:磨牙近中根多发
(3) 牙周组织的局部炎症:牙槽骨的降低使临床牙冠变长,改变了牙齿的受力支点,使牙齿更容易遭受咬合创伤;暴露在牙周袋内的牙根表面可发生吸收
(4) 无髓牙
l 临床表现
(1)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多以咬合不适或咀嚼疼痛就诊
(2) 温度刺激痛、自发痛、咀嚼痛、有的伴有牙龈反复肿胀和瘘管形成
(3) 患牙一般为承担咬合力的主要牙齿,未做过牙髓治疗,无龋,冷热刺激敏感或疼痛等急、慢性牙髓炎症状;叩痛、松动,牙龈红肿或扪痛,牙周袋,牙槽骨破坏
l X线检查:髓腔特有的X线片表现是诊断牙根纵裂的主要依据
(1) 纵裂牙根:根管影像从根尖部到根冠口长度不等的直线状均匀增宽,晚期可见裂片从牙颈部断裂分离或有移位
(2) 牙周组织:患根周围牙周膜间隙增宽,局限性牙槽骨骨质疏松
l 治疗
(1) 松动明显的均拔除
(2) 无松动磨牙且牙周病变局限于裂缝处的,根管治疗后行牙体半切除术或截根术
5. 磨牙症
l 定义:睡眠时有习惯性磨牙或白昼也有无意识地磨牙习惯者
l 咀嚼系统的功能异常运动,上下颌牙接触时间长,用力大,对牙体、牙周、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等组织都能引起损害
l 临床表现
(1) 磨牙型;紧咬型;混合型
(2) 典型的磨牙或紧咬牙动作,并伴有嘎嘎响声
(3) 全口牙磨损,前牙明显
(4) 可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牙髓病、根尖周病以及牙折
(5) 牙合创伤,出现牙松动,食物嵌塞
(6) 颌骨或咀嚼肌的疼痛或疲劳感,下颌运动受限,颞下颌关节弹响
l 治疗
(1) 去除病因
(2) 牙合垫
(3) 调磨咬合
(4) 修复治疗
(5) 肌电反馈治疗
(6) 并发症治疗
6. 酸蚀症
l 定义:酸雾或酸酐作用于牙造成的牙硬组织损害
l 病因:无机酸:盐酸、硝酸,严重胃酸上逆
l 临床表现:
(1) 初期感觉过敏,后期实质缺损。
(2) 多在前牙唇面
(3) 盐酸??刀削状的光滑斜面,硬而无变色,易折断;硝酸??白垩状,染色黄褐或灰色的脱矿斑块,质地松软,易崩碎形成实质缺损。
l 预防和治疗
(1) 改善劳动条件
(2) 局部药物脱敏
(3) 缺损严重者,充填法,修复法,牙髓病变者先做牙髓病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63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牙髓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下一篇: 牙髓病有哪些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