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儿童腮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腮腺炎怎么预防(腮腺炎的预防和治疗)

佚名 2024-05-06 08:15:39

儿童腮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腮腺炎怎么预防

一、儿童腮腺炎的传播途径

1、飞沫通过空气传播

腮腺炎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等都可引起腮腺炎,同时这些病毒都能通过空气传播,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距离太近,说话时的飞沫、打喷嚏等就能通过空气传播。

2、亲吻或共用餐具等通过唾液传播

腮腺炎患者在出现症状前3天和治愈后9天唾液中都能检查出病毒,这段时间若是与患者亲吻或共同使用餐具,病毒就能通过唾液传播,引起腮腺炎。

3、创口感染细菌通过血液等进入腮腺

腮腺炎除了病毒能引起外,细菌感染也能引起,这种叫化脓性腮腺炎。如果外伤创口感染,并且距离腮腺部位很近,细菌可通过细胞液、淋巴液、血液等进入腮腺,可引起腮腺炎。

和腮腺炎患者接触不一定就得腮腺炎

腮腺炎的传播是有很多条件限制的,接触患者了也不一定就会感染,尤其是病毒性的腮腺炎,传染性虽然很强,但若是患过一次就会终身获得免疫,因此,大多数成年人都不会出现症状,而小孩却是有高风险。

二、腮腺炎我们要怎么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当隔离至腮肿消退为止;在春季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对接触过腮腺患儿 的孩子要密切观察,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春季腮腺炎容易在幼儿园和小学校流行,对儿童较密的场所可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半小时。

2、切断传播途径

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学校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放学后可用百分之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宜举行大型集体活动。

3、保护易感人群

出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接种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偶有在接种后1周发生腮腺炎者。此外,还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

三、腮腺炎的危害表现有多少

1、睾丸炎:发病率占男性成人患者的百分之十四到百分之三十五。一般13~14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高。常见于腮肿后一周左右,突发高热、寒战、睾丸肿痛、伴剧烈触痛,重者阴囊皮肤显著水肿,鞘膜腔内有黄色积液,病变大多侵犯一侧,急性症状约3~5日,全程10日左右。病后约1/3~1/2的病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由于病变常为单侧,即使双侧也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很少导致不育症。

2、卵巢炎:发生率约占成年女性患者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症状较轻,不影响受孕。主要表现为骤起畏寒、发热,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月经周期失调,严重者可触及肿大的卵巢,伴有压痛。不影响生育力。

3、脑膜炎:发病率百分之五,局部地区可达百分之三十五。一般认为系该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腮腺肿前6天或肿后2周内出现,一般多在1周内发生。临床表现为急性高热伴剧烈头痛、呕吐、嗜睡或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等,脑脊液检查均呈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的改变。一般预后良好,个别重者可致死亡。

4、肾炎:早期尿中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故认为腮腺炎病毒可直接损害肾脏,轻者尿中有少量蛋白,重症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相同,个别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但大多数预后良好。

腮腺炎可并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给患儿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要注意病情观察。脑膜炎多于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发生,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应立即送往医院。

四、孩子患有腮腺炎需要检查的项目

1、外周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百分之九十,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但其增高也可能与胰腺和小肠浆液造酶腺病变有关。

3、血清学检查

(1)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即提示现症感染。近年来应用凝胶溶血试验(gelhemolysistest),与中和试验基本一致,而比中和抗体的检测简便迅速,但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2)补体结合试验:对可疑病例有辅助诊断价值,双份血清(病程早期及第2~3周)效价有4倍以上的增高,或一次血清效价达1∶64者有诊断意义。如条件许可,宜同时测定S抗体和V抗体。S抗体增高表明新近感染,V抗体增高而S抗体不增高时仅表示以往曾受过感染。

(3)血凝抑制试验:受病毒感染的鸡胚,其羊水及尿囊液可使鸡的红细胞凝集,腮腺炎患者的恢复期血清有强大抑制凝集作用,而早期血清的抑制作用则较弱,如两次测定效价相差4倍以上,即属阳性。

4、病毒分离

早期病例,唾液、尿、血、脑脊液以及脑、甲状腺等其他组织中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手续较繁,目前无条件普遍开展。

5、尿常规检查

尿肾脏受累时尿中可出现蛋白尿,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的尿的改变。

6、心电图检查

合并心肌炎时心电图示:心律不齐、T波低平、ST段压低。

腮腺炎的预防和治疗

  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腮腺肿痛。除侵犯腮腺外,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约8%)、睾丸炎(约6%)、卵巢炎(约5%)、胰腺炎(约10%)等。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有时可发生流行,好发于人群聚集处,如幼稚园、学校、集团宿舍和军营等。本病患者主要为儿童及青少年。1岁以下婴儿因有母体获得的抗体存在,发病者少。大多数患者是14岁以下儿童,但成人中亦可发生。儿童患者性别无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本病除个别有严重并发症外,大多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症状]:
  1.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
  2.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边缘不清,压痛明显。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受累肿痛。
  3.颧骨弓后(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进食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
  4.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无脓性分泌物。
  5.除腮腺炎外,病者可出现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为腮腺炎病毒侵犯不同器官所引致。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并发症。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牛蒡子8 板蓝根10 川连4 夏枯草10 薄荷6 金银花10 桔梗9
  射干8 赤芍8 玄参9 蒲公英10 紫花地丁10 连翘9

  http://www.xyxy.net/zyys/zyek/bdxl/200404151020203423.htm

腮腺炎的预防

1.化脓性腮腺炎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预防其发病的重要环节。一些体质虚弱、长期卧床、高热或禁食的患者常可发生脱水,更应加强口腔护理(如认真刷牙、常用洗必泰溶液嗽口等),保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及抗感染治疗。
2.流行性腮腺炎
(1)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勤通风、勤晒被子。
(3)保护易感人群被动免疫: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一般的球蛋白对本病的预防效果可疑。自动免疫:目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属于国家免疫规划接种,初种对象为8月龄和18~24月龄各1剂次,皮下或肌肉注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420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