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日讯 需要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活方式的西澳大利亚糖尿病患者可能很快就会不用打针了。
这是科廷大学开发的尖端的微胶囊技术,意味着超过10%的西澳大利亚糖尿病患者可以口服胰岛素。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疾病和生活问题必须每天随身携带注射剂和血液监测设备监测身体状况。在不合适的时期和不合适的地方他们注射胰岛素也可能面临尴尬的局面。每日胰岛素注射也引发了患者其它健康问题,如胰岛素抵抗、低血糖(血糖水平低)和高血糖(血糖水平高)。
新的治疗会提供给患者新的希望,因为它会以类似的方式对非糖尿病胰腺输送胰岛素到体内。Hani Al-Salam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与uwa合作进行一个项目设计和测试微胶囊对1型糖尿病患者是否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治疗法。
“这种微胶囊包含胰腺细胞,可植入人体中并传输胰岛素到血液中。”Al-Salami博士说。“自1923年以来,新的治疗方法进入人体试验是针对1型糖尿病首次尝试这种新的胰岛素输送系统。”他说。“在模拟人体长期过程中胶囊试验成功。该胶囊不仅可以促进细胞存活,而且也对细胞的生存和炎症有所改善。”Al-Salami博士说。
长期以来,注射胰岛素促进β细胞进入体内在几十年的实验中一直是失败的,他和他的团队偶然发现,通过添加天然胆汁酸成分的胶囊不仅可以支持细胞在胶囊内生存,还可以减少炎症的发生。
胰岛素简介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其分子量为5808道尔顿。胰岛素应用于临床数十年,从抗原性较强的第一代动物胰岛素到基因重组但餐前需要等待30分钟的第二代人胰岛素,再发展到现在可以很好模拟生理性人胰岛素分泌模式的胰第三代胰岛素类似物。目前更好模拟正常人体生理降糖模式的胰岛素是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1921年7月27日,胰岛素分离成功。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腺中胰岛总数约有100——200万个。
当然可以!!!!
我打了十四年的胰岛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注射胰岛素的好处主要有六点:
第一,降糖作用强于口服药;
第二,迅速达到降糖效果,解除高血糖造成的组织毒性;
第三,早期补充,可减轻胰岛负担,有助于β细胞功能恢复;
第四,有效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第五,营养神经、调节免疫及预防骨质疏松等;
第六,对肝、肾、胃肠副作用少。
但由于糖尿病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导致相同的人使用不同种类的胰岛素,或不同的人使用相同种类的胰岛素治疗,在效果上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胰岛素的使用非常强调差别化,也称为个体化。专家建议,每个人必须按照自己的病情选择胰岛素的种类和调节胰岛素剂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是由于我们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以持续性高血糖为表现,并可伴有多组织器官并发症发生的综合征。对于诊断糖尿病明确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同时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变化和定期复查。
糖尿病的治疗应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降血糖药物,降血糖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降血糖药物和胰岛素替代治疗,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一经诊断,建议长期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其降血糖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要综合评估病情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般而言,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部分缺乏,常有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所以,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口服降血糖药物,其中二甲双胍是首选药,而对于餐后血糖高者,可考虑使用阿卡波糖,根据病情,也可选择胰岛素促泌剂或增敏剂,对于口服降血糖治疗效果差或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副作用或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等人群,建议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图片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要严格控制每日总热量,三餐要定时定量,多吃新鲜蔬菜、粗粮;要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讲求循序渐进,避免空腹或服用降糖药物后立即运动;要积极戒酒、控制体重。我们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
图片
二者对应病症不同1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绝对缺乏,靠口服降糖药是无法降糖的,必须依靠胰岛素进行治疗,而且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进行替代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尚存,胰岛素并非绝对缺乏,可以通过饮食及口服降糖药进行血糖控制。如血糖效果不好或者出现糖尿病并发症,这时需要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进行治疗或者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二者作用机理不同胰岛素是体内唯一一种可以降低血糖的生理激素,在胰岛功能丧失的时候补充胰岛素进行替代治疗;口服降糖药的功能发挥必须依赖于残存的胰岛功能,如胰岛功能已完全丧失,则口服降糖药不起作用。
二者使用方法及副作用不同口服降糖药使用方便,依从性好,但有些降糖药长期口服对肝肾功能会有损伤;胰岛素本来就是人体的激素,对身体影响小,但是操作稍麻烦,依从性会差一点。
所以,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各有优劣,具体用哪种还得由主治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具体决定。
1、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有成瘾性吗? 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并不是糖皮质激素,而糖皮质激素是可以使人发胖(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降低血糖的。
2、外源性胰岛素,从来源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代胰岛素,动物胰岛素:比如猪源胰岛素、牛源胰岛素、羊源胰岛素,其中猪源胰岛素结构和人体自身分泌胰岛素的结构是最相似的,但同样会发生过敏反应。
第二代胰岛素,人胰岛素:人们通过基因工程(重组DNA)(转基因)酵母(啤酒酵母.毕赤酵母或汉逊酵母)或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表达出高纯度的合成人胰岛素,其结构和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一样。过敏反应、皮下脂肪萎缩等不良反应大大减少。
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更适合人体生理需要的胰岛素类似物,此类胰岛素同样不良反应较少,且起效迅速,一般用于餐食。
外源性胰岛素注射入体内是帮助或替代体内胰岛素降血糖的,你用或者不用,你体内都是存在这种物质的。且这种物质并不会让人产生欣快感、幻觉等,所以并不会产生成瘾性!
3、何时开始启用胰岛素治疗呢? 一般来说,对于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 同时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可考虑实施短期(2周至3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
这样可以让胰岛得到一段时间的“休息”,胰岛功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胰岛素
1型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胰岛功能很差,几乎不能分泌一丁点胰岛素,只能靠外源性的胰岛素帮助降糖!
新发的病情比较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状态的患者等,这时候先用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避免血糖过高影响生命安全,然后再制定个体化的降糖方案。
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但是从临床症状、血糖值等表现很难区分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这时候也可以先用胰岛素治疗,待完善检查确诊分型后,再更改治疗方案。
当糖尿病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口服药物治疗的方案不能达到降糖目标时,尤其是已经服用了四五种药物血糖还是很高的患者,可以开始小剂量胰岛素配合口服药物的方案。
糖尿病患者近段时间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这时候也建议使用胰岛素降糖。
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为了快速降糖和胎儿安全,首选胰岛素降糖。
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的患者
4、何时可以停用胰岛素? 一般来说当我们胰岛素日剂量用到10单位以内时,而且经评估后胰岛功能尚有一部分功能时,我们可以换用口服药物降糖。但是,对于很多病程较长胰岛功能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胰岛素是否使用,除了根据病情,还要遵从患者本人的意愿。
艾派乐胰岛素泵
胰岛素不是毒品,患者对他没有精神和生理上的依赖,当然,当我们胰岛功能丧失殆尽的时候,胰岛素确实是最佳方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494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活检完后没有白带异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