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儿童佝偻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怎么预防儿童佝偻病(预防佝偻病的最好方法是)

佚名 2024-05-18 06:00:28

儿童佝偻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怎么预防儿童佝偻病

一、小儿佝偻病的4种早期症状

初期

多数从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此期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患儿有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出汗后头皮痒而在枕头上摇头磨擦,出现枕部秃发。

激期

除初期症状外患儿以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为主,用手指按在3~6个月患儿的枕骨及顶骨部位,感觉颅骨内陷,随手放松而弹回,称乒乓球征。8~9个月以上的患儿头颅常呈方形,前囟大及闭合延迟,严重者18个月时前囟尚未闭合。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子,称肋串珠。胸骨中部向前突出形似“鸡胸”,或下陷成“漏斗胸”,胸廓下缘向外翻起为“肋缘外翻”;脊柱后突、侧突;会站走的小儿两腿会形成向内或向外弯曲畸形,即“O”型或“X”型腿。

患儿的肌肉韧带松弛无力,因腹部肌肉软弱而使腹部膨大,平卧时呈“蛙状腹”,因四肢肌肉无力学会坐站走的年龄都较晚,因两腿无力容易跌跤。出牙较迟,牙齿不整齐,容易发生龋齿。大脑皮质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患儿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易并发感染、贫血。

恢复期

经过一定的治疗后,各种临床表现均消失,肌张力恢复,血液生化改变和X线表现也恢复正常。

后遗症期

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经治疗或自然恢复后临床症状消失,仅重度佝偻病遗留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二、预防佝偻病的常见饮食方式

1、田螺、酱油、醋各适量。将田螺漂洗干净,放于沸水锅中煮沸,挑取螺肉蘸调料吃,可以常煮食。

2、猪脊骨或腿骨150克,红萝卜 200克。将二者洗净共煲汤服食。本方适用于因肾脾虚弱所致的小儿佝偻病。

3、胎盘粉10克,醋炒鱼骨50克,炒鸡蛋壳20克,白糖30克。共研细末,每次0.5克,1日3次,宜久服。

4、虎胚骨(酒炙赤)、生干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白茯苓、辣桂、防风、当归、川穹、牛膝各等分。将药制成末,炼蜜和丸麻子大,每服5丸,酒吞下或木瓜汤下。

5、怀山药、牡蛎、生龟板、黑芝麻各15克,怀牛膝、熟地、茯苓各9克,制首乌12克,山萸肉、生白术、西党参、全当归各6克,益智仁3克,大红枣 3枚。水煎服,或将药研成细末,和匀,每日早晨、晚上用开水冲调4.5克。同时用炙黄芪9克,大红枣5枚浓煎,连汤带枣1次服完,每日1次。

6、多吃含钙多的食物、奶制品现在亦普遍被人们接受,如鲜奶,酸奶,奶酪等含钙丰富,是孕妇和小儿摄取钙质的优良食物;另外蔬菜也是钙质来源之一,如金针菜,胡萝 卜,小白菜,小油菜,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又可给人体提供钙质,在日常生活中应多食;鸡蛋在生活中不可缺少,其含钙量亦较高。每100克食物的钙含量。

三、生活中怎么预防佝偻病

1、佝偻病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比如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多晒太阳等。这其中最有效而简单易行的方法则是阳光浴。适量的紫外线不仅能使皮肤制造维生素D,帮助小儿对钙、磷的吸收,使骨骼长得结实,而且还可以活跃全身功能,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

同时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作用。每天晒太阳最好的时间是上午9点以后,下午4-5点钟以前。每天不少于2小时。夏天应在树荫下,避免日光直射。但不要隔着玻璃晒,因为玻璃、烟尘、衣服都能阻挡紫外线穿过,故接受日光照射时,尽量使皮肤更多地暴露在阳光下。

2、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产期开始,以一岁以内小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三岁,即作到“抓早、抓小、抓彻底”。应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母亲学到有关的知识。新生儿期加强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并尽早开始晒太阳。

3、婴幼儿期的预防:此期生长发育速度快,较易发生佝偻病,必须坚持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小儿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节,应用维生素D预防仍是重要方法。多晒太阳是防治佝偻病的简便有效措施,应广泛宣传大力推广。

尽量暴露皮肤并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平均每日户外活动应在一小时以上。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节,应用维生素D预防仍是重要方法。

4、儿童期至青春期可出现晚发性佝偻病。对于经常易疲劳、乏力,两腿酸软、腿痛、关节痛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应进一步检查并给予防治。VD预防方法、剂量与幼儿期相同。在应用VD预防时,母乳喂养小儿一般可不另给钙剂。但对6个月后断乳的婴儿,人工喂养、食欲低下、生长过快、青春期儿童或有急慢性疾病者可补充适量钙剂。

四、儿童佝偻病注意这7点

1、佝偻病的保健需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小儿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2、佝偻病的饮食忌过食谷类食物,如大米、小米、高粱、小麦、玉米等。谷类食物含维生素D和钙、磷不足,长期食用这类食物会使本病加重。这是常见的佝偻病的饮食禁忌。

3、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节,补充富含维生素D,利于吸收的体恒健钙之缘片,以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这也是对于佝偻病的保健措施。

4、佝偻病患儿应多到户外活动,接受日光和新鲜空气,必要时可用紫外线灯照射,不要久坐、久站或多走,更不要勉强学站、学走。

5、多汗、烦躁、易惊、枕秃是佝偻病特异性表现。诊断小儿是否患有佝偻病,仅依据临床表现,其准确率是很低的。哪一个表现都不是特异性的,正确诊断必须源自对病史资料,临床表现,血生化检测结果和骨骺X线检查的综合判断。血清25-(OH)D在早期即明显降低,是可靠的诊断标准。

6、多晒太阳是佝偻病的保健中很重要的措施,应广泛宣传大力推广。尽量暴露皮肤并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佝偻病患儿平均每日户外活动应在一小时以上。

7、多晒太阳是佝偻病的保健中很重要的措施,应广泛宣传大力推广。尽量暴露皮肤并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佝偻病患儿平均每日户外活动应在一小时以上。

预防佝偻病的最好方法是

提到“佝偻病”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是说起“软骨病”很多人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其实佝偻病俗称局势软骨病。佝偻病主要是由小儿体内缺乏维生素D导致。如不进行有效治疗,患儿就可能出现骨骼畸形问题。一般佝偻病多发生在2岁以内的孩子中,佝偻病的潜伏期一般较长,由于其发病较慢,不易及时发现。因此,对于家长来说,要积极做好佝偻病的预防工作。

佝偻病就是维生素D缺乏症,一般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得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通过骨骼病变显现出来的营养性疾病,佝偻病发病缓慢,多发生于2~3岁前的孩子。那么,小儿佝偻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主要是维生素D摄入不足,造成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1.一般食物中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喂养不当,就很容易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2.因为紫外线照射可以补充维生素D,很多婴幼儿不经常出去活动,就得不到充足的维生素D,所以导致维生素D的缺乏。3.其他因素,比如说慢性疾病,像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肝肾疾病等都会影响洗、吸收。

那么,佝偻病有什么症状呢?初期佝偻病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如不活泼、爱急躁、睡不安、易惊醒、常多汗。因为多汗,当然就有可能出现枕秃。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骨骼的变化。婴儿一般会有颅骨软化、方颅、囟门过大、囟门闭合晚、出牙晚等症状,以及以后还会出现鸡胸、罗圈腿、X型腿等症状。根据以上的一些症状,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早发现早治疗。

佝偻病患儿自身抵抗力较差,容易引起肺炎、腹泻等疾病,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所以家长们要注意预防佝偻病的发生。首先孕妈妈们要注意孕期保健,在孕期要加强营养,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多晒太阳。2.母乳中含丰富的营养,还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所以要积极进行母乳喂养,可以减少佝偻病的发生。3.勤晒太阳,老人们常说晒太阳补钙,这不是没有根据的,所以无乱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坚持出去晒太阳。4.可以到医院给宝宝检查,看是否缺少维生素D,如果维生素D缺乏可以在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以免患上佝偻病。

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宝宝一定不会得佝偻病的,如果已经得了佝偻病的宝宝,家长们也不要担心,及时的到正规的公立医院检查和治疗,并且在医生的帮助下补充维生素VD,勤晒太阳,相信宝宝很快会康复。

怎么样预防孩子得佝偻病?孩子有佝偻病会出现什么症状?

佝偻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其实患病之后对患儿的身体以及生活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家长要注意预防。小孩子正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所以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缺乏一些元素的。那么,一般小孩子患佝偻病都有哪些症状呢?该怎么预防呢?
1、佝偻病是什么病
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2、发生佝偻病的原因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佝偻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在肠道内的吸收不良,使钙、磷无法沉着在骨头上所致。
3、佝偻病的主要症状
1、哭闹、多汗、夜惊、食欲减退、头部和后枕部脱发。
2、3个月以下婴儿颅骨软化、前囟大;一岁以上幼儿出现方颅、牙齿长出迟缓。
3、两侧肋骨和软骨交界处呈节状突起,类似一串珠子;胸骨呈明显突出,形成鸡胸;腹部膨隆如蛙腹,脊柱后凸形成龟背。
4、病儿行走、站立都比正常小儿要晚,站立行走时可见两腿呈“X”型或“O”型。
5、病儿易患感冒,严重者还伴有贫血、生长迟缓,有的病儿肝脾肿大。
4、佝偻病的预防
1、安全有效地使用维生素D。
2、服维生素D强化食品。
3、让婴幼儿多晒太阳。以满月起,每天晒太阳从10分钟慢慢增至2小时以上,但要注意防止阳光直射婴儿眼晴。
4、用母乳喂养时,母亲也应多晒太阳,以增加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
5、未经医生确诊缺钙,不要随便给婴儿服钙片。
5、佝偻病的护理
1、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及感冒。
2、多食用含维生素D多的食物,如鱼类等。
3、多晒太阳,积极参加室外活动。
4、在治疗期间取俯卧位睡眠,以纠正胸廓畸形。
6、佝偻病食疗
食材: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
做法:猪腿骨(连骨髓)500克,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人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一剂可分1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
功效: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
7、佝偻病危害
1、引起孩子生长迟缓
患佝偻病的小儿,坐、站、走、出牙、说话等体力和智力的发育都可延迟,身材比正常的同龄小儿矮小。小儿患佝偻病如果不治疗,让疾病自然痊愈的话,其身高可能要比本来可以达到的高度少3-4厘米。
2、引起孩子骨骼畸形
小儿患佝偻病可影响孩子骨骼生长,因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以至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位,最终发生骨骼畸形。如下肢畸形,双腿可变成O形腿或X形腿,有时四肢还可以发生骨折。胸背部也可变形,形成鸡胸或龟背,这可使心脏和肺脏受到压迫,以致影响心和肺的功能。
3、影响全身器官的功能
小儿患佝偻病时全身器官的功能可发生障碍。例如,免疫功能下降,能使抵抗力变差,小儿容易患其他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腹泻、传染病等,并且病情往往较重、迁徙不愈。
4、注意事项
总之,小儿佝偻病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较大,家长要引起重视,加强孩子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尽量母乳喂养,生后2周开始每天口服维生素D400单位。如果每天食乳400-500毫升,即不需补钙。

佝偻病的症状和治疗

?早期症状
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烦躁、多汗,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出汗多的可以湿枕头,孩子翻来覆去、睡不踏实、易夜惊。
?骨骼改变
此外,还有骨骼改变,如方颅、囟门闭合慢、冠状沟、肋外翻、郝氏沟、鸡胸、漏斗胸。会站、会走的孩子可能出现X形腿、O形腿。
?尽早治疗
骨骼改变的症状较偏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烦躁、多汗、夜惊、惊叫、睡眠不踏实,建议尽早去医院诊治,以免骨骼改变的症状加重,佝偻病造成的骨骼畸形很难恢复到正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92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