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食谱有哪些,怎么诊断是不是得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妙手生春 2024-05-19 14:23:29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食谱有哪些,怎么诊断是不是得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一、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哪些饮食食谱

溃疡性结肠炎,简单来说,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我们的结肠管腔由内至外分为四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而令人烦厌的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发生于结肠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

病人多以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有的还伴有腹胀、纳差、恶心、呕吐、肛周脓肿、肛瘘等症状。此外,约10%的病人可出现肠外症状:关节疼痛、反复口腔溃疡、皮下结节红斑、胆管炎、慢性肝炎等。部分病情较重的病人甚至会出现全身症状:发热、心率快、消瘦、贫血等。肠胃病也是要注意好的,及时治疗好才是主要,要吃好肠胃炎可以网上搜索下:陈丰保肠胃专家,治疗肠胃炎方法值得推荐。

对此为您介绍几种溃疡性结肠炎食谱:

溃疡性结肠炎食谱一:早餐:小米粥煮嫩鸡蛋肉松。加餐:蒸鸡蛋羹饼干。午餐:鸡肉丸龙须面烩豆腐。晚餐:白米粥馒头烩鱼片鸡蛋。加餐:冲稀藕粉饼干。

溃疡性结肠炎食谱二:早餐:乳酸奶250g,馒头50g。午餐:面片125g,肉末黄瓜(肉末100g去皮黄瓜100g),虾皮豆腐(虾皮10g豆腐50g)。加餐:冲藕粉(藕粉25g),苏打饼干50g。晚餐:小米粥(小米50g),花卷(面粉50g),肉丝炒圆白菜(白菜100g瘦肉丝50g)。

溃疡性结肠炎食谱三:早餐:小米粥煮嫩蛋肉松。加餐:去脂酸乳,饼干。午餐:烂挂面清蒸鱼烩豆腐。加餐:蒸鸡蛋。晚餐:米粥花卷肉丝烩鸡丝蒸鸡蛋。加餐:冲稀藕粉饼干。

疡性结肠炎的食疗食谱:溃疡性结肠炎食谱有很多,提醒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选择柔软、清淡、少渣、易消化、富于营养、有足够热量的食物,少量多餐。

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征象,在大多数病人中本病表现为慢性、低恶性,在少数病人(约占15%)中呈急性、灾难性暴发的过程。这些病人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30次/天,和高热、腹痛。

体征与病期和临床表现直接相关,病人往往有体重减轻和面色苍白,在疾病活动期腹部检查时结肠部位常有触痛。可能有急腹症征象伴发热和肠鸣音减少,在急性发作或暴发型病例尤为明显。中毒性巨结肠时可有腹胀、发热和急腹症征象。由于频繁腹泻,肛周皮肤可有擦伤、剥脱。还可发生肛周炎症如肛裂或肛瘘,虽然后者在Crohn病中更为常见。直肠指检感疼痛。皮肤、黏膜、舌、关节和眼部的检查极为重要。

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诊断方法

根据以下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有助本病诊断。

1、临床表现

除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外,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

轻型患者症状较轻微,每日腹泻不足5次。

重型每日腹泻在5次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8.5℃,脉率大于90次/分。

暴发型较少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腹泻量大,经常便血。体温升高可达40℃,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日久不愈,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障碍、衰弱等。部分患者有肠道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虹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小胆管周围炎等。

2、辅助检查

诊断上主要依靠纤维结肠镜检,因为90%~95%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因此事实上通过纤维乙状结肠镜检已能明确诊断。镜检中可看到充血、水肿的黏膜,脆而易出血。在进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溃疡,周围有隆起的肉芽组织和水肿的黏膜,貌似息肉样,或可称为假息肉形成。在慢性进展性病例中直肠和乙状结肠腔可明显缩小,为明确病变范围,还是应用纤维结肠镜作全结肠检查,同时作多处活组织检查以便与克隆结肠炎鉴别。

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也是一项有助诊断的检查,特别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在钡灌造影中可见到结肠袋形消失,肠壁不规则,假息肉形成以及肠腔变细、僵直。虽然钡剂灌肠检查是有价值的,但检查时应谨慎,避免肠道清洁准备,因为它可使结肠炎恶化。无腹泻的病例检查前给3天流质饮食即可。有腹部征象的病例忌作钡剂灌肠检查,而应作腹部X线平片观察有无中毒性巨结肠、结肠扩张以及膈下游离气体征象。

四、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1、中毒性结肠扩张

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是由于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以至肠壁张力低下,呈阶段性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急性结肠扩张,肠壁变薄,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诱因有低血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腹胀、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计数增多。X线腹平片可见肠腔加宽、结肠袋消失等。易并发肠穿孔。病死率高。

2、肠穿孔

发生率为1.8%左右。多在中毒性结肠扩张基础上发生,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出现膈下游离气体。

3、大出血

是指出血量大而要输血治疗者,其发生率为1.1%~4.0%。除因溃疡累及血管发生出血外,低凝血酶原血症亦是重要原因。

4、息肉

本病的息肉并发率为9.7%~39%,常称这种息肉为假性息肉。可分为黏膜下垂型、炎型息肉型、腺瘤样息肉型。息肉好发部位在直肠,也有人认为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最多,向上依次减少。其结局可随炎症的痊愈而消失,随溃疡的形成而破坏,长期存留或癌变。癌变主要是来自腺瘤样息肉型。

5、癌变

发生率报道不一,有研究认为比无结肠炎者高多倍。多见于结肠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

谁能为慢性结肠炎安排一个食谱

肠炎食谱概述炎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以前称为局限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等,主要见于回肠,病变呈节段性,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腹块瘘管的形成和肠梗阻等;因为肠道的受损面积较广泛,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表现为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电解质紊乱等;或者因为缺钙,出现骨质疏松,生长发育迟缓等。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主要局限于结肠的黏膜层,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泻后腹痛缓解等,有脓血便、食欲缺乏等。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营养原则炎性肠病属于慢性病,病程较长,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不注意及时的补充还会引起营养失调,所以炎性肠病患者需要高能量、高蛋白饮食;补充水和电解质以纠正水和电解质的失调;少渣低脂饮食。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主食以精制米面为主,如米粥、面条等,禁用粗粮,适当补充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等; 2、肉蛋奶的选择:瘦肉、鸡肉、鱼肉、动物肝脏、鸡蛋、去油肉汤等; 3、蔬菜水果的选择:蔬菜、水果的汁,避免食用纤维多的食物。 饮食禁忌 1、限用牛奶,以免导致腹胀; 2、禁用油炸的烹饪方式和浓调味品; 3、禁食产气、不易消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 4、严禁吸烟、喝酒。一日参考膳食早餐:大米、小米、豆浆、鸡蛋、胡萝卜、冬瓜等,如蒸鸡蛋、二米粥、胡萝卜汁、烧冬瓜;点心:苹果汁;午餐:紫米、粳米、豆腐、鲫鱼、菠菜、猪肝等,如紫米饭、豆腐炖鲫鱼、菠菜猪肝汤;点心:橙汁;晚餐:面条、丝瓜、海米等,如家常面条、丝瓜炒海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24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