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为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所引发的病变,病情严重的会出现血管堵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心脏疾病,时刻威胁着患者生命。
该病的显著表现之一为胸部疼痛,也叫心绞痛,倘若疼痛消失,是病情好转的表现吗?
因冠心病导致的心绞痛,症状分为四级:
1级心绞痛,日常活动无痛感;
2级心绞痛,疼痛较轻,轻度影响日常活动;
3级心绞痛,对日常活动影响很大;
4级心绞痛,任何体力活动都会引发疼痛。
倘若冠心病的疼痛消失,还需根据血管堵塞情况判断:
1,2级心绞痛疼痛消失,可能与未进行体力活动有关,病情其实并未有改善,所以并不是好转的迹象;
3,4级心绞痛疼痛消失,同样不是好转的迹象,相反是危险的信号,因为很可能心肌已经坏死,因为坏死的心肌是不会产生疼痛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马上就医救治,否则将有生命危险。
此外,冠心病会有哪些症状?
1、心绞痛。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使血液通过量减少,影响心肌供血供氧,引发疼痛,疼痛位置为心前区,表现为憋闷感、绞痛或压榨痛,有时会放射至肩背部、无名指或小指等,适当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可缓解。
2、其他症状。冠心病未发作时没明显症状,容易忽略,不过发作时也有可能不会出现心绞痛或心绞痛不明显的症状,可能会伴随出现出汗、惊恐、乏力、心慌、恶心、呕吐症状,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冠心病如何治疗好?
1、药物治疗。治疗冠心病以改善血管堵塞为主,常见药物:
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链激酶、尿激酶等;
抗血板凝集药品,如阿司匹林;
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2、手术治疗有两种方法:
一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法,包括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斑块旋磨术以及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能够为冠心病患者重建血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
二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利用自身大隐静脉,移植重建患者冠状动脉。
通过上文可以了解到,冠心病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主要为胸痛,也就是心绞痛,倘若胸痛症状消失,很有可能不是一件好事情,相反可能是疾病恶化的征兆,需引起重视,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两种,病情较轻者适用于药物治疗,病症较重应该尽快采取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想要预防冠心病,就需要养成饮食均衡、作息规律、戒烟戒酒、控制情绪等良好的习惯。
冠心病临床症状
冠心病有5型,分别有如下临床症状:
(1). 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尤其在老年人。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使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 心肌梗塞型: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分钟以上,常达数小时。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诊。
冠心病的预防
即在没有冠心病证据的人群中减少发生冠心病的危险。主要是针对易患人群,控制易患因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要从儿童、青少年及年轻时就开始积极有效的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
1. 不吸烟;
2. 保持血压正常稳定, 理想血压是120/80mmHg.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包括保持正常体重,限制酒精,食盐摄入,保持适当钾,钙和镁摄入,以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
3. 维持血脂正常,防治高脂血症,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低脂饮食,运动,和服用降脂药。
4. 避免精神紧张。
5. 运动过少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规律地锻炼有助于保持体重,减少高血脂和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6. 维持血糖正常,防治糖尿病。
7. 对已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高危病人,建议长期服心血康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病人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病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病人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
(4).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 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1). 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 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 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 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在男性>=27.8,女性>=27.3.BMI与TC,TG增高,HDL-C下降呈正相关。
(7). 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 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冠心病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1). 心绞痛:应立即停止体力活动,就地休息,设法消除寒冷,情绪激动等诱因;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消心痛1片,如未缓解,隔5到10分钟再含化一次,连续3次含化无效,胸痛持续15分钟以上者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应立即送医院等急救场所;可口服安定3毫克,有条件者应吸氧10到30分钟。冠心病病人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药物,一旦出现胸痛立即含服,并注意不要使用失效的药物。稳定型心绞痛在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后心绞痛会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个严重而潜在危险的疾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和严密观察。
(2). 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高,其中半数以上病人是在住院前死亡的,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发病后1小时内,一般由心室纤颤引起。所以就地急救措施和迅速转送医院至关重要。在高危病人(高血压,糖尿病,既往有心绞痛发作者)中一旦发生以下情况:胸部不适,极度疲劳,呼吸困难,尤其伴有大汗,头昏,心悸,濒死感时,要高度怀疑发生了心肌梗塞,应立即送距离最近的,有条件作心电图,心电监护,直流电除颤,静脉溶栓的医疗机构。同时保持镇静,不要引起病人的惊慌和恐惧,并含化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冠心舒合丸等,有条件可肌注罂粟碱,或杜冷丁,以及安定,并保持通风和吸氧,如无禁忌症,立即口服阿斯匹林300毫克。如发生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立即予直流电除颤。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进行心肺复苏。
(3). 急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和缺血型心肌病都可能发生急性心衰,由于大面积心肌坏死所致.多为急性左心衰,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伴烦躁不安,窒息感,面色青灰,口唇紫绀,大汗淋漓,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
坚持中长期治疗
目前国际上非常重视冠心病的中长期治疗,其目的就是减少冠心病病人严重冠心病事件和死亡事件的发生。所以选择一种有效的中长期药物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在儿童和成年早期就开始,在中年期出现症状,是一个长期的,逐渐进展的疾病,所以需要坚持中长期治疗防治病变进展,即稳定粥样斑块和使斑块消退.急性发作时病情稳定后,进一步治疗目标有两方面(1).近期目标是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生活质量;(2).远期目标是减少心肌梗塞,再梗塞和死亡发生率。研究表明,积极治疗危险因素是中长期治疗的主要部分,和一些针对病变本身的治疗使冠心病的死亡率得到明显降低。
包括:
1. 戒烟:是防止病变进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且是最便宜的.戒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增加药物疗效,减少不良事件包括梗塞和死亡的发生率。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借助于医疗手段完全停止吸烟。同时还要杜绝吸二手烟.
2. 降脂治疗:包括饮食,生活方式的调节和药物治疗。控制饮食以保持合适的体重,降低过高的血脂,改善其他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如限制食盐量。具体包括:控制总热卡量;减低脂肪,尤其是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人量;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减少饮酒和戒烈性酒。其他非药物治疗措施如运动锻炼,至少每周锻炼3---4次,每次30---60分钟,最好坚持每天锻炼,以及适当体力劳动,病情严重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锻炼。Tc>200mg/dl,Ldl-c>120mg/dl的冠心病人均应服用药物降脂,目标是将Ldl-c降到<100mg/dl.他丁类降脂药可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
3. 降压:冠心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与血压升高程度关系明确,降压能改善症状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冠心病的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节:血压>130/80mmHg者应低盐低脂饮食,多食蔬菜水果,适当运动,戒酒,减少紧张和焦虑;血压>140/90mmHg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
4. 降低血糖:糖尿病增加冠心病死亡率,应严格控制血糖至正常范围。
5. 抗血小板:血小板活性增高会促进冠心病进展,长期服用阿斯匹林能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只要没有禁忌症如近期内曾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目前有大出血情况,以及对阿斯匹林高度过敏,都应该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稳定型心绞痛每日一次服50---100毫克,病情加重或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应每日一次服用325毫克,一个月以后如病情稳定改为每日50---100毫克。对阿斯匹林有禁忌者可服用氯吡格雷和噻氯吡啶。
6. ?-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心绞痛发作,降低血压。心肌梗塞后病人长期服用可降低死亡率。只要没有严重心衰和缓慢性心律失常,血压过低,支气管哮喘,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变异型心绞痛均应服用,以将心率控制在50---60次/分为宜。常用药物有倍他乐克,氨酰心安等。
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有心肌梗塞后病人都要使用,对于稳定的高危病人(前壁心梗,既往心梗,心功能不全)要尽早使用,所有冠心病和其他血管病患者如无禁忌要长期使用。禁忌症有低血压,肾动脉狭窄,重度肾功能不全。
8. 血运重建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CABG是用自体动脉或静脉从主动脉根部绕过阻塞区接至阻塞远端的冠状动脉,已证实它可降低心绞痛高危患者死亡率和改善症状;PTCA是指在X光下把一种特制的气囊导管插入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进行扩张,从而解除或部分解除狭窄,增加冠脉灌流,改善心肌缺血,PTCA能明显改善症状,但对于减少死亡并不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由于操作比CABG方便,对病人损伤小,手术死亡率低,效果明显,应用越来越广泛。
你好,以下是冠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都占陶北京天健医院中医心脑血管科主任医师讲解:冠心病的症状
心前区疼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当可引起患者的重视.但少数患者不典型的冠心病症状,使到患者掉以轻心,也常使医生误诊,从而延误了冠心病的诊治.
(1)有些冠心病者,无胸痛发作,仅表现为房颤、室早、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或以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为首发症状,临床称之为“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是冠心病较少见的一种类型.
(2)心绞痛部位发生在胸部以外,表现为头痛、牙痛、咽痛、肩痛、腿痛,常需要与相应器官所引起的不适相鉴别.
(3)少数冠心病人,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时,仅出现脑血管病的表现,如头晕、肢体瘫痪、突然意识丧失和抽搐等脑循环障碍,原因在于心肌梗塞时,心排血量下降以致脑供血减少,严重心律失亦常致脑供血减少.故老年人有脑血管表现时,应作心电图检查并短期内随访,以排除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4)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等胃肠道症状,特别是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
(5)若冠心病同时合并其它急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外科急症,即使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症状亦常被掩盖.故病人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生反映所患冠心病的病情,给医生提供参考.
(6)由于老年人常记忆减退,感觉迟钝,对症状又不善表达,易被家人及医生所忽视,所以,在给老年人做有关检查时,别忘记了做个常规心电图.一旦发现有心肌缺血的证据,即应对症治疗并进一步检查确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方案
北京天健医院都占陶表示: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再灌注治疗(溶栓、心脏搭桥手术和心脏支架手术)和心脏移植手术。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法的依据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治疗方法不同,费用也不同。心脏搭桥手术一般5-6万,不管搭几支桥。
以下是冠心病治疗方法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冠心病的治疗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和预防严重并发症出现。
北京天健医院都占陶表示:冠心病的治疗以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同时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为原则。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再灌注治疗(溶栓、心脏搭桥手术和心脏支架手术)和心脏移植手术。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法的依据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之一:药物治疗冠心病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基础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病情,在医师的指导下单用或者联合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某些药物也可以延缓或减轻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积极控制引起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达到既治疗又预防的作用。
1、治疗冠心病之心绞痛发作时的药物治疗
心绞痛发作时可以服用硝酸甘油或心痛定,以迅速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的现状,防止心肌因缺血发生坏死。硝酸甘油:硝酸甘油1片(每片0.3~0.5毫克)嚼碎后舌下含服,1至2分钟后心绞痛即可缓解,如5分钟后疼痛仍无缓解可再含服1片。心痛定:可治疗和预防心绞痛发作、抗心律失常作用。用法为每次1至2片,每日3次症状减轻后改为1片。
2、治疗冠心病之缓解期药物治疗
冠心病缓解期的治疗可以用下列药物治疗:
① 硝酸酯类和中药合剂等扩张冠脉;
② 应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组织剂缓解冠脉痉挛、降低心肌耗氧量;
③ 应用ACEI类减低心脏后负荷;
④ 应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
⑤ 应用降心率药物,如倍他乐克,减少心肌氧耗等。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之二:再灌注治疗
再灌注治疗方法是采取办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改善血液动力学,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有三种方法。
1、再灌注治疗冠心病之溶拴治疗
是通过静脉滴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使血栓溶解,达到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的目的。
2、再灌注治疗冠心病之介入疗法
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将球囊导管通过血管穿刺置入狭窄的血管内,在体外将球囊加压膨胀,撑开狭窄的血管壁,使病变血管恢复畅通。1-2处狭窄且放支架容易可选择介入治疗。
心脏支架介入医疗(PCI)的适应症(1-2处狭窄且放支架容易可选择介入治疗)
1.急性心肌梗死
2.心绞痛(稳定性和不稳定性)药物医疗效果欠佳,冠状动脉造影提示血管有75%以上狭窄。
3、再灌注治疗冠心病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主要原理是使用自身血管(乳内动脉、桡动脉、胃网膜右动脉、大隐静脉)在主动脉和病变的冠状动脉建立旁路(“桥”)使主动脉内的血液跨过血管狭窄的部位直接灌注到狭窄远端,从而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CABG)的适应症
1.左主干病变
2.左主干加三支病变
3.急性心肌梗死6~8小时内,血管解剖适合接收冠脉搭桥术
4.急性心肌梗死出现乳头肌断裂、心室游离壁决裂等并发症
5.急性心肌梗死出现顽固性心律失常,积极内科医疗无效,血管解剖适合接收冠脉搭桥术
6.PCI诊断或医疗出现夹层、心脏或血管决裂、心包填塞等
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搭桥手术)的适应症
1.左主干病变
2.累及左前降近端的大多数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
3.左心功用不全的三支血管病变
4.合并有意义的瓣膜病、室壁瘤等病变
5.合并有糖尿病的多支血管病变
6.慢性完整闭塞的部分单支和双支病变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之三:心脏移植手术
对于以下情况:冠心病发展至晚期,经药物治疗无效;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无法矫治、修复、疏导;出现顽固的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危及生命,估测1年内死亡风险极高,均应及早施行心脏移植手术。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北京天健医院都占陶表示:有的冠心病患者的阳气虚衰类型的,这类患者的年龄大都四十岁以上,进入中年阳气不足,心之阳气衰弱,运血无力,所以血流不畅,导致心悸、心痛。患者如果脸色较为苍白,平时比较怕冷,手脚比较凉,容易出汗,在较为寒冷的天气心绞痛会发作或者病情会加重,就应该是这一类。治疗方法就是用姜、葱白煮粥喝,首先用纱布袋装好等量的干姜和高良姜,然后按照正常步骤煮粥,只是在里面放进装好的姜和葱白,这样每天喝两碗,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
有的冠心病患者是痰浊阻滞类型的,这类患者主要因为肥胖而导致关心病的,而且平时会觉得痰多气短,经常觉得疲倦乏力,四肢沉重,食欲不振。这类患者的治疗妙方是四味饮,就是用山楂、葱白、薏苡仁、荷叶煎水服用,每天早晚一碗。
冠心病还有一类是久病入络类型的,主要是中老年患者,患病时间比较长,除了冠心病症状,还伴有失眠烦、心悸头晕、腰和膝盖酸胀等症状。这类患者应该多食用麦冬粥,具体做法是先将生姜片、麦冬、薏苡仁和生地黄一起煮水,煮好后留下水,用这水来煮粥,每天使用,可以有效缓解冠心病症状。
方法1、益气养阴法,是常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临床观察,冠心病不同程度,存在气阴不足的情况,近年来,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较大进展。适用于 冠心病气阴两虚者, 临证中可根据气虚与阴虚的程度,灵活调补气药与滋阴药的比例。
方法2、中医治疗冠心病,常用方法有芳香温通法: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正常与否,与寒热关系密切。血遇寒则凝,遇热则通。冠心病为寒气客于心脉,脉络卷缩 绌急,血气不得流通所致。芳香温通即针对此而设。使气血流通,疼 痛缓解。适用于冠心病寒凝血脉,特别是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发作,可收到快速止痛的效果。
方法3、活血化瘀法,是最常见冠心病中医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瘀症。鉴于血瘀与冠心病的密切关系, 活血化瘀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治疗冠心病的中药
药方1、黄芪通痹汤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很有效果: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 9克,地黄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药方2、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有通脉宁心汤:细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 全瓜蒌5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水 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药方3、舒胸益气汤,也是常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药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赤白 芍各10克,川芎10克,降香10克,枳壳10克,红花10克,麦冬20 克,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北京天健医院都占陶表示:通过上述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的分析,相信你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已经有所了解。治疗冠心病,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冠心病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心虚管疾病,有不少老年人可能会出现冠心病,一般我们认为和心血管相关的疾病是比较难治疗的,冠心病也是一样,所以只能靠药物控制,平时的生活习惯注意防止发作,那冠心病的症状有哪些?冠心病症状明显吗?
1、胸闷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轻者感觉不明显,重者感觉难受、呼吸费力或者气不够用如被石头压着胸膛,甚至可出现呼吸困难。可能是人体器官功能性的表现,也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的最早症状之一。
2、心悸
心悸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慌,是由于人的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健康人可有精神紧张或者剧烈运动后感觉到心悸。冠心病患者常可在劳累后自觉心中悸动,心跳快而前,可伴有心前区不适感,甚至不能自主。
3、劳累性心绞痛
在劳累或者精神激动时出现胸骨后或者心前区疼痛、或者紧缩样疼痛,也可由烧灼样疼痛。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可横贯前胸,界限不清楚。常向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呈放射性疼痛,一般可持续3-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4、自发性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没有明显关系。和劳累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十分钟,胸痛在休息时也可能发生。发作时常伴有新的相关症状发生,如出汗、恶心、呕吐、心悸或者呼吸困难,一般程度较重,而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难以缓解。
5、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部分患者既往有心绞痛发作病史,后由于病变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而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如气紧,水肿,乏力等,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症状。
6、猝死
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表现为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约有1/3的患者首次发作冠心病表现为猝死。
7、温馨小提醒
冠心病人要注意合理饮食,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戒烟酒。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冠心病分为药物治疗,内科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具体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61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