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非洲肆虐的埃博拉病毒来势汹汹。今年的埃博拉疫情已造成近1000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因此将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定性为国际紧急事件。2014年7月30日,一名香港女子到肯尼亚游玩后,出现发烧、头晕及呕吐等情况,类似埃博拉病毒的初期症状,不过最终化验结果呈阴性,引发一场虚惊。8月10日,香港再次现一例埃博拉病毒疑似感染个案,目前,这名香港埃博拉疑似患者已被确认未感染该病毒。
患者是一名32岁从尼日利亚来港的男子,该男子来港后曾入住香港重庆大厦的宾馆,10日早上表示不适,曾经呕吐并向保安求助,其后由救护车送往伊丽莎白医院,之后再转送玛嘉烈医院。这名香港埃博拉怀疑个案化验结果为阴性,显示其未感染埃博拉病毒。
香港特区卫生防护中心早前提醒旅客,如非必要,不要前往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以及利比里亚、几内亚及塞拉利昂等三国。特区政府卫生署发言人表示,卫生署已采取一系列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预防策略,并会继续留意海外情况发展和世卫组织的最新建议。发言人建议市民如非必要应尽量避免到访受埃博拉病毒影响地区。
据悉,埃博拉病出血热无药可医的历史有可能成为过去,美国两例埃博拉病毒患者在使用尚处试验阶段的药物zmapp后,病情好转痊愈有望。zmapp是三种抗体混合,所需抗体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编码抗体基因导入烟草,由烟草大量生成。
埃博拉疫苗有望明年上市
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埃博拉病毒疫苗产品,但很多机构都在加紧研制,明年疫苗有望投入使用。
世卫组织疫苗研发部门负责人称,在埃博拉疫情紧急的情况下,他们将为疫苗的审查、试验开通“快速通道”,使疫苗产品更快面世。由于受试人群样本数量可能会比较少,研究人员仍将对可能的副作用进行密切监视。
目前,美国科学家研发的一种疫苗已经在灵长类动物体测试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该疫苗计划最早今年9月进入人体测试阶段。如果一切顺利,明年年底,人类就有希望研制出第一款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此外,英国一家公司也宣布,下月将对他们的埃博拉疫苗产品展开临床试验。
埃博拉病毒并不会在全球蔓延,它基本上只是在非洲范围内肆虐。
01、非洲人员流动程度比较低。影响一个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我觉得有两个,一个是它本身具有的传染性,另一个是患病地区的人员流动性,只要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会造成病毒的大规模传播,就像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样,正是因为它具有高传染性,再加上正值春运,人员流动量大,所以传播速度非常快。而在非洲,首先是没有这么便利的交通,而且在人员的流动性上也是比较小的,虽然埃博拉具有很高的传染性,但是因为流动性比较低,所以它也只能是在固定的人群中传播。
02、埃博拉病毒发病快,死亡率高。埃博拉病毒本身的传染性还是很强的,没有造成大规模传播其实是还有原因,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短,最快是两天左右就会爆发,并且发病的时候非常明显,所以人们能够很快分辨出来,并且可以及时将当地的居民进行隔离,防止产生大规模的传播,一些其他地方的听到这里有埃博拉病人之后,大概率也不会再来这里了,虽然在非洲穷是穷了点,但是命还是非常重要的。
还是拿新冠肺炎来和埃博拉病毒做对比,新冠肺炎在初期的时候只是感冒的症状比较多,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只是感冒了,然后当作感冒去处理,再加上不戴口罩,就容易造成传播,而埃博拉发病的时候就是全身发热,身体极度虚弱,呕吐、腹泻都是非常常见的症状,这症状相对于新冠肺炎来说要明显很多,再加上是非洲,所以,人们想不联想到埃博拉都不行。
03、埃博拉又是蝙蝠惹的祸。为什么非洲的埃博拉疫情久攻不下?一个原因是当地环境问题,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当地人民吃果蝠。在非洲的卫生环境和医疗条件都是非常差的,再加上气温比较高,所以对病毒的传播是非常有利的。一些人患上埃博拉病毒后,并不懂得基本的防护措施,所以就会出现非常的人传人情况的发生。
果蝠对非洲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食物,他们吃果蝠就和我们吃鸡肉、猪肉差不多,想要禁止非洲人民吃果蝠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当地经济发展比较弱,食物并不充足,所以,果蝠就成了他们的食物来源,如果没了果蝠,非洲又会有很多人饿肚子,所以,目前来说,想让非洲人民禁食果蝠还是非常困难的。
总结: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北方永久性冻土正在不断融化,在病毒中存在了几千年、几万年的病毒也将再次出现,我觉得未来的病毒感染要比埃博拉和新冠肺炎要可怕许多, 我们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噫吁埃博拉,本是一河流。深藏非洲西,其名动环球。非因航运畅,亦非景美妙。非因水能丰,亦非水质好。只为有病毒,出自该流域。其凶也汹汹,其恶也昭昭。三月至如今,已夺命数千。苦煞了良医,急坏了百姓!
念悠悠人类,其科技雄哉!航天早实现,潜渊不再难。纵地深六千,亦能作测探。核能早可控,基因亦能转。噫噫!今小小病毒,科学家手忙,政治家脚乱!
大自然亿年,其奥妙无限。莫自满,路莫歪偏。多民生项目,少武器研发。莫嫌人口多,荒乱年代惨。若因生物战,罪责岂可免!
尽管早在1976年,埃博拉病毒就已经出现,但是直到最近一个月,该病毒才被全球所关注,并开始担心病毒是否会蔓延.
埃博拉病毒已经在西部非洲四个国家蔓延,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6日最新声明称: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目前已经达到1711例,死亡人数上升至932人.这是非洲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灾难,埃博拉病毒被称为非洲的死神.
埃博拉病毒,离我们究竟有多远?昨天,本报记者连线了我省派往非洲马里援助的医疗队队长郭良,讲述了他们在非洲防控埃博拉病毒的情况,希望能给国内的人一些借鉴.
连线马里
正值雨季的非洲,"三病"碰头
最近的杭州,气温节节攀高.而远在非洲马里的援非医疗队总队长郭良教授说,非洲虽然有埃博拉,但是天气很凉爽,因为目前这个时节刚好是雨季,每天气温在2O至30℃之间.
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郭良教授和我省30名医务人员,组成了中国第23批援马里医疗队,于2013年7月19日启程前往非洲马里,转眼一年过去,和以往援助马里的医疗队相比,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传染病考验.
"大约今年3月份,我们就接到通知,说非洲出现了埃博拉病毒."郭教授说,这种病毒之前在国内还没有发现过,所以医疗队高度重视对该病的防控.
马里属于西部非洲,这次出现疫情的国家就集中在西非四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马里和这四国之一的几内亚刚好接壤.
"截至目前,马里还没有发现一例埃博拉感染者."郭教授说,1976年埃博拉病毒首次在非洲发现,当地对于埃博拉病毒就比较关注.
在3月份疫情开始蔓延后,马里就做好了与几内亚接壤边境的控制工作,现在从首都巴克马机场进入的旅客都要测量体温.
事实上,埃博拉病毒的疫情,在非洲当地已经持续了近5个月,但是直到7月29日,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首席医生舍克·汗因感染病毒不幸离世,以及我国香港误传发现有感染病例以及美国派出专机接感染的医生回国治疗后,埃博拉这一病毒,一夜之间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虽然我们和病毒很近,但是当地人并不紧张,我们的防范工作重点是高度关注发烧患者."郭教授说,8月份是当地雨季,每年这个季节是霍乱、疟疾的发病高峰,典型的症状表现就是高热,麻烦的是,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也有高热情况,可以说,这个时间段,非洲是"三病"碰头,加大了防范的难度.
我省在非企业做好防范工作
"非洲的医疗条件不是很好,我们目前的自我防范工作,就是戴手套、戴口罩."郭教授说,埃博拉疫情出现后,全体队员陆续接到各种途径传递过来的关心,要大家做好防范工作.
"担心是有一点的,不过作为医务人员就要奋战在抗击疾病的第一线."郭教授说,目前,这个病毒主要还是接触传播,所以只要不直接接触病患者,做好个人防护,总体上还是安全的.
非洲的雨季景色很好,大雨过后经常见到彩虹,不过援马里的医疗队队员并没有时间去欣赏这些风景,虽然处于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威胁下,他们仍开展正常的医疗工作,而且已经陆续在当地创造了许多个医学纪录,填补马里医疗空白,为中马医疗合作作出贡献.
和医护人员相比,我省许多在非洲经商的人,则采取了一些趋利避害的保护措施.
昨天,记者联系到了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吴杰,他们在非洲的业务已经开展了十多年,今年3月份,得到埃博拉疫情的消息后,公司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我们一直在关注当地的疫情进展,我们在非洲的国内员工大约有100多人,随着疫情的发展,我们已经把利比里亚的国内员工都撤离到了尼日利亚,我们建议员工,尽量减少与外部接触,做好自我防范工作."吴杰说.
权威发布
我省未发现埃博拉病毒感染者
昨天,记者从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省未发现一例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者.据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处长严德华介绍,我省已经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部署,进行了全省防控工作的安排.
7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埃博拉病毒的防控方案,我省各级疾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感染科、传染科的医护人员,都参加了业务培训.
"从省级到县级,三级医疗系统的人,都进行了埃博拉病毒防控知识的培训."严处长说,省卫生计生委还和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手做好防控工作,主要针对从疫区旅游、经商、学习等活动回来的人,进行严密监测,同时对义乌等外籍人士来往频繁的地区做好重点监测工作.
"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例感染者.我们也制定了疾病防控的预案,一旦发现感染者,将紧急启动防控隔离工作."严处长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在过去20多天的时间里,到过西非疫区国家,回国后出现发热的情况,请马上到医院感染科就诊,并说明自己的情况.目前,该病还主要是接触性传播,广大省内居民不必恐慌.
"上海收治一名埃博拉病毒携带者"为谣言
昨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上海发布"消息:有传言称浦东收治一名由尼日利亚抵沪的男性,为埃博拉高度疑似病例.经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核查,此为谣言.
通报称,浦东人民医院8月2日收治一名中国籍发热病人,自尼日利亚返沪,但无消化道症状,无出血、无红疹,未怀疑感染埃博拉病毒.目前病人已出院,医院工作照常.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
关于埃博拉病毒,迄今为止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这次非洲埃博拉病毒蔓延,更是被称为埃博拉病毒的复活,因为该病毒在沉寂十多年后,在非洲再次出现并迅速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更是紧急发出通知,召开关于埃博拉病毒的防范工作会议.
本报根据专家说法、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防控方案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总结了一些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常识和防控信息,供大家参考.
问:埃博拉病毒是从哪里来的?
答:埃博拉病毒会导致埃博拉出血热,这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非洲国家流行.所以,非洲之外的普通人,对该病毒很不熟悉,我省尚未发现过该病毒的感染者.
科学界认为,埃博拉病毒最早从动物传染给人,是因为人接触了雨林中感染埃博拉病毒动物的血液、体液或尸体.因此,在出现埃博拉疫情的地区,人们一定要减少与黑猩猩、猩猩、蝙蝠、野猪等高危动物的接触,特别是不要捡起死亡动物的尸体或对它们的生肉进行烹饪.
问:埃博拉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答:埃博拉病毒从动物传染给人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就成为埃博拉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这种接触不是通过空气,而是通过接触体液,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体液(尿便、唾液、精液)和血液中都存在病毒,具有传染性.尤其是健康人的皮肤或黏膜破损时,接触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衣物、床单或使用过的针头也可能感染这种病毒.
问:刚从疫区旅游或者经商回来,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几率高吗?
答: WHO对于个人旅行和交通的风险评估结论是:从感染国归来的旅行者和商人风险极低,探亲访友人群感染风险低(除非直接接触患者/死者尸体/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与患病的人共同乘坐交通工具感染风险低(但要对接触者进行追踪),如果按照基本医疗规范进行防护,在疫区工作的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很低.
问: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
答: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潜伏期2-21天.病人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病人在潜伏期内没有传染性.
如果你从疫区回来,或者接触过疫区回来的人,出现了高热症状,请及时就医.
问:埃博拉病毒有防范办法吗?
答: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性强,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而疫苗也因为该病毒的特性,迟迟没有研发出来.埃博拉病毒也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
不过该病有预防的方法.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抵抗力,60℃下(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紫外线照射两分钟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品敏感,乙醚、福尔马林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及其感染性.
请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勿食用未煮熟食物,勿饮用生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06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为什么说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