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北大科研团队:低剂量IL-2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佚名 2024-06-05 14:45:41

2016年08月27日讯 IL-2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细胞生长因子,能调控免疫系统中白血球的细胞活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团队近期在国际上首次应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与传统的免疫治疗相比,这项低剂量IL-2治疗并未增加感染的风险。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严重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患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案为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常伴有感染和肿瘤等多种不良反应。

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栗占国课题组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合作开展的此项研究,揭示了IL-2调节免疫平衡、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失衡,主要表现为效应性和调节性CD4+T细胞的免疫失衡,而这些CD4+T细胞亚群受IL-2调控。

研究发现,低剂量IL-2抑制了狼疮患者体内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减少了自身抗体对脏器组织的攻击。因此,该治疗的意义在于通过多种免疫机制下调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将为临床免疫性疾病的诊疗带来全新的理念。这一重要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自然·医学》。

课题组专家表示,与传统的免疫治疗相比,这项低剂量IL-2治疗并未增加感染的风险。他们已开始研究其免疫机制,并根据不同免疫病特点,着手将这种方法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其他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简介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伤的表现,如皮肤、关节,浆膜、心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出现,患病率为4/10万——25/10万,亚洲及黑人患病率较高,我国的患病率为70/10万——75/10万。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约为10∶1,育龄妇女为发病高峰,老人及儿童也可患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23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