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秋燥吃什么好(秋天适合吃些什么?)

佚名 2024-07-28 23:05:31

秋燥吃什么好

秋燥伤身不妨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也可以通过中药来调理一下。现在的气温仍旧比较炎热,再加上已经过了立秋节气,所以是燥热盛行的时候,要及时进补润燥的食物,如果是中药食疗,那么有哪些滋阴润燥的中药呢?

1、秋天干燥伤身

九月了,下了几天雨,而且还有些微风吹来,天气逐渐转凉,不像七、八月时,动不动就上看摄氏三十七、八度的高温;秋天来临,随着季节的变化,中医生提醒,入秋后,就要防范秋燥,尤其是过敏性疾病,很容易在此时节恶化,平常可服用一些中药来保养。

(1)过敏性疾病易在秋天恶化

长庚医院中医內科主任陈俊良表示,过敏性疾病最容易在秋天季节转变时恶化,过敏性鼻炎与气喘病人尤其要注意;平常可服用一些补气的中药,例如黄耆、西洋参、红枣等来补气,若是有鼻涕倒流容易因此而产生过敏性咳嗽,则可吃一些川贝及西洋参来保养。

(2)晚上不要超过十一点半睡觉 口干舌燥可吃清热中药

夏天时,由于天气热,再加上现代人多晚睡,很常会有口干舌燥的现象,再加秋燥,更会让人火气大。陈俊良主任建议,每天晚上睡觉,最好是不要超过十一点半,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有过敏疾病者很可能会使病况更加重;此外,若是有口干舌燥现象,也可服用清热中药例如黄连、金银花、决明子和菊花等。

(3)皮肤干燥是因为阴虚与血虚 这些中药可滋阴

入秋之后,早晚的温度下降很多,甚至还有些凉意,不像夏天时那么热,经常是汗流浹背的难以入眠;但是,皮肤却显得干燥。陈俊良主任指出,入秋之后,很多人会有皮肤干燥的问题,嘴唇也觉得很干,这都是因为阴虚与血虚,除了使用乳液保养皮肤之外,也可以服用中药麦门冬、百合与山药等来滋阴。

2、滋阴的中药有哪些

(1)麦门冬

其性微寒,味甘,功能润肺养阴,清心除烦,养胃生津,适用于肺阴不足,内有燥热的咳嗽,咯痰粘稠不畅,或干咳,痰中带血,心烦失眠,津少口渴,肠燥便秘等症。

用量:10-15克,但脾胃虚寒,湿痰内盛者忌服,因本品滋腻。

(2)天门冬

其性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适用于肺阴不足,干咳少痰,劳嗽咯血,热病伤阴,或阴虚内热,口渴舌干,消渴,肠燥便秘等症。

用量:6-15克,若将天门冬用水洗净,浸泡后去皮心,捣烂取汁,用砂锅文火煎,十成煎至三成,加白蜜,熬至成膏,贮瓶内,7日后服用,每日早晚空腹时,用白开水调1汤匙膏服用,久服可润五脏,补益身体。

(3)玉竹

其性平,味甘,功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适用于肺阴不足,燥热咳嗽,干咳少痰;胃阴不足,舌干口渴;亦用于糖尿病的消谷善饥,冠心病心悸胸闷。

用量:10-15克,但胃部胀满,不善饮水,痰多,苔厚腻等湿痰盛者忌用。

(4)女贞子

其性平,味甘、苦,功能补肾滋阴,养肝明日,适用于肝肾阴虚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两目昏糊,视力减退等。

用量:1-15克,若脾胃虚寒,泄泻便溏者不宜服用。

(5)旱莲草

其性凉、味甘、酸,功能养阴补肾,凉血止血,适用于肝肾阴虚之眩晕,须发早白,吐血,尿血,衄血,便血,血痢,带下,淋浊等症。

用量:1-15克,大便溏泻者不宜服用。

(6)山萸肉

其性平、味甘、酸,功能养肝肾,敛阴止汗救脱,为滋补肾阴要药,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证,适用于肝肾两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等症。

用量:3-9克,火旺者以及湿热易小便湿滞不畅或尿痛者忌用。

(7)沙参

其性微寒,味甘,功能润肺止咳,养胃土津,适用于肺热阴虚的干咳少痰,久咳声哑,劳嗽咯血及胃阴耗伤,津少口渴等。一般说北沙参养阴作用强,而南沙参清肺祛痰作用好。

用量:10-15克,不同藜芦同用。

(8)黄精

其性平,味甘,功能滋肺,滋肾养胃,适用于肺虚燥咳,肾虚腰酸,头晕,足软脾气不足,倦怠纳差,脾胃阴虚,口干食少及糖尿病等。

若蒸食,黄精与鸡肉同蒸,鸡熟食用。若炖食,黄精与猪肉炖食,可加蜜或冰糖食用。若水蒸,每剂量为9-15克,鲜者30-60克。

(9)灵芝

其性平,味甘,功能补脾肺,养肝肾,宁心神,强身体,适用于虚劳,咳嗽,心悸失眠,消化不良,腰膝酸软,耳鸣眩晕等症。

若酒浸,将灵芝切成块,浸于米酒中,20日后饮用,每次1小杯,1日2次。若水煎,剂用量为3—15克。若吞服,将灵芝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2-6克。

(10)柏子仁

其性平,味甘,功能养心安神,润肠通便,适用于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等症。

用量:3-9克,若隔间多痰及大便泄泻者,不用。

3、秋冬滋阴食物有哪些

(1)银耳,具有生津润肺,养气活血、补脑强身、滋阴养胃的作用。对胃肠燥热、肺燥干咳、便秘等症都有很好的缓解。

(2)百合,大家也都不陌生,百合具有补中益气、清心安神、清热利尿、利于大便等功能。对肺痨久咳、虚烦、神志恍惚等证都有很好的疗效。

(3)梨子,是最常见最普通的的水果之一。梨子有消痰、止咳、润肺等功效。对干燥气候引起的口渴、便秘、干咳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4)甘蔗,味道甘甜,无毒副作用。甘蔗能除心胸烦热、消痰止渴、主下气合中,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很好的改善咳嗽痰少,大便秘结等症。

(5)薏仁,性属平和,具有美白养颜之功效,补而不腻,爱美女性的最爱之一。同时还具有渗湿、健脾两大功能。

(6)牛奶,被中医学认为是性微寒,具有生津止渴,滋润肠道、补虚健脾、清热通道等功效。并且牛奶中所含有的钙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

秋天适合吃些什么?

秋天因为天气干燥,需要吃一些温润的食物。

秋天适合吃的当季水果

1.梨子

梨子绝对是秋天必吃的水果,梨子不仅鲜甜多汁,而且具有清热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秋天食用可以预防以及改善咽喉干燥、疼痛,并且梨子可以直接清洗干净后食用,也可以榨汁,或者蒸熟后食用,还可以将梨子洗干净后去皮切好和大米一块熬煮成粥,或者是煮成梨子水食用。比如冰糖炖雪梨,冰糖梨子水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梨子吃法,不仅甘甜美味,而且可以清热去火、止咳化痰,保护咽喉和嗓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梨子是寒性水果,因此对于身体虚寒的人不建议生吃,一定要隔水蒸之后再食用。

2.鲜枣

在秋季的时候比较有代表性的水果就是枣。鲜枣的维生素C的含量居水果之首,是山楂的6-8倍,弥猴桃的10倍,橘子的13倍,苹果的70-100倍,梨的140倍,被誉为“百果王”、“活维生素丸”。而且鲜枣中还含有黄酮类物质,有利于维生素C的保存。每百克的鲜枣可满足我们一天维生素C的需要,并且其中的膳食纤维可防止便秘。

虽然鲜枣营养价值较高,但一次最好别超过20枚,吃的过量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腹胀,有损消化功能,引起消化道疾病。

3.山楂

秋天是山楂收获的季节。一颗颗红玛瑙似的山楂,让人垂涎欲滴。山楂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山楂里因含三萜类烯酸和黄酮类,也被称为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小能手”。中医认为,山楂味酸甘、性微温,能消食健胃、行气活血、止痢降压。生山楂还有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减肥的人可以多吃。

长期吃生山楂可形成胃结石,增加发生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的风险。因此建议,最好将山楂煮熟或泡茶吃。将山楂切成片,用开水冲泡,这样可以大大稀释山楂的酸味。除了泡茶,山楂还可以入菜吃,比如煮粥或者是做肉菜时,放5~8颗山楂,既能调味,又可以保证山楂的营养成分的吸收。

4.柿子

俗话说,七月小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到了秋天,橙红色的柿子开始“冒头”,成为最时令的水果。柿子正是对付秋燥的最佳蔬果之一。它能养肺胃、清热去燥、健脾,加上其营养丰富,除了锌和铜的含量不及苹果外,其它成分均优于苹果,故在金秋时节又有“每日一苹果,不如每日一柿子”的说法。

秋天适合吃的蔬菜

1.白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不用医生开药方。从这句话中大家就能出秋冬季节吃萝卜对身体有多么大的好处,白萝卜一直被视为小人参,秋冬季节吃萝卜可以驱寒保暖、温中养胃,清热止咳,白萝卜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两种不同的吃法也具有不同的养生功效,比如生吃白萝卜可以清热去火、生津止渴、止咳化痰,特别适合咳嗽痰多,患有咽喉炎的朋友食用。而熟吃更能健脾养胃,促进吸收和消化。不过气虚的人食用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2.荸荠

荸荠就是我们平常百姓吃的马蹄,拥有洁白多汁,脆爽香甜的口感,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也是秋天常见的营养时令佳品,并且荸荠被称之为地下雪梨,刚才我们提及了梨子的养生功效,荸荠既然有地下雪梨的名号,代表它也一样拥有梨子的清肺利咽、止咳化痰的功效,秋天吃荸荠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导致的咳嗽痰多,咽喉疼痛、口干舌燥。

荸荠也和梨子一样可以生吃,也能熟吃,不过需要注意荸荠不容易消化,因此不能多吃,而且脾胃虚寒的人,以及有消化不良的人不建议多吃。如果是生吃一定要把表皮彻底清洗干净,或者直接去皮,否则表皮上面集聚的那些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寄生虫会危害身体健康。

秋燥吃什么好?滋阴润燥中药有哪些?

秋燥伤身不妨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也可以通过中药来调理一下。现在的气温仍旧比较炎热,再加上已经过了立秋节气,所以是燥热盛行的时候,要及时进补润燥的食物,如果是中药食疗,那么有哪些滋阴润燥的中药呢?
1、秋天干燥伤身
九月了,下了几天雨,而且还有些微风吹来,天气逐渐转凉,不像七、八月时,动不动就上看摄氏三十七、八度的高温;秋天来临,随着季节的变化,中医生提醒,入秋后,就要防范秋燥,尤其是过敏性疾病,很容易在此时节恶化,平常可服用一些中药来保养。
(1)过敏性疾病易在秋天恶化
长庚医院中医_科主任陈俊良表示,过敏性疾病最容易在秋天季节转变时恶化,过敏性鼻炎与气喘病人尤其要注意;平常可服用一些补气的中药,例如黄耆、西洋参、红枣等来补气,若是有鼻涕倒流容易因此而产生过敏性咳嗽,则可吃一些川贝及西洋参来保养。
(2)晚上不要超过十一点半睡觉口干舌燥可吃清热中药
夏天时,由于天气热,再加上现代人多晚睡,很常会有口干舌燥的现象,再加秋燥,更会让人火气大。陈俊良主任建议,每天晚上睡觉,最好是不要超过十一点半,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有过敏疾病者很可能会使病况更加重;此外,若是有口干舌燥现象,也可服用清热中药例如黄连、金银花、决明子和菊花等。
(3)皮肤干燥是因为阴虚与血虚这些中药可滋阴
入秋之后,早晚的温度下降很多,甚至还有些凉意,不像夏天时那么热,经常是汗流_背的难以入眠;但是,皮肤却显得干燥。陈俊良主任指出,入秋之后,很多人会有皮肤干燥的问题,嘴唇也觉得很干,这都是因为阴虚与血虚,除了使用乳液保养皮肤之外,也可以服用中药麦门冬、百合与山药等来滋阴。
2、滋阴的中药有哪些
(1)麦门冬
其性微寒,味甘,功能润肺养阴,清心除烦,养胃生津,适用于肺阴不足,内有燥热的咳嗽,咯痰粘稠不畅,或干咳,痰中带血,心烦失眠,津少口渴,肠燥便秘等症。
用量:10-15克,但脾胃虚寒,湿痰内盛者忌服,因本品滋腻。
(2)天门冬
其性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适用于肺阴不足,干咳少痰,劳嗽咯血,热病伤阴,或阴虚内热,口渴舌干,消渴,肠燥便秘等症。
用量:6-15克,若将天门冬用水洗净,浸泡后去皮心,捣烂取汁,用砂锅文火煎,十成煎至三成,加白蜜,熬至成膏,贮瓶内,7日后服用,每日早晚空腹时,用白开水调1汤匙膏服用,久服可润五脏,补益身体。
(3)玉竹
其性平,味甘,功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适用于肺阴不足,燥热咳嗽,干咳少痰;胃阴不足,舌干口渴;亦用于糖尿病的消谷善饥,冠心病心悸胸闷。
用量:10-15克,但胃部胀满,不善饮水,痰多,苔厚腻等湿痰盛者忌用。
(4)女贞子
其性平,味甘、苦,功能补肾滋阴,养肝明日,适用于肝肾阴虚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两目昏糊,视力减退等。
用量:1-15克,若脾胃虚寒,泄泻便溏者不宜服用。
(5)旱莲草
其性凉、味甘、酸,功能养阴补肾,凉血止血,适用于肝肾阴虚之眩晕,须发早白,吐血,尿血,衄血,便血,血痢,带下,淋浊等症。
用量:1-15克,大便溏泻者不宜服用。
(6)山萸肉
其性平、味甘、酸,功能养肝肾,敛阴止汗救脱,为滋补肾阴要药,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证,适用于肝肾两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等症。
用量:3-9克,火旺者以及湿热易小便湿滞不畅或尿痛者忌用。
(7)沙参
其性微寒,味甘,功能润肺止咳,养胃土津,适用于肺热阴虚的干咳少痰,久咳声哑,劳嗽咯血及胃阴耗伤,津少口渴等。一般说北沙参养阴作用强,而南沙参清肺祛痰作用好。
用量:10-15克,不同藜芦同用。
(8)黄精
其性平,味甘,功能滋肺,滋肾养胃,适用于肺虚燥咳,肾虚腰酸,头晕,足软脾气不足,倦怠纳差,脾胃阴虚,口干食少及糖尿病等。
若蒸食,黄精与鸡肉同蒸,鸡熟食用。若炖食,黄精与猪肉炖食,可加蜜或冰糖食用。若水蒸,每剂量为9-15克,鲜者30-60克。
(9)灵芝
其性平,味甘,功能补脾肺,养肝肾,宁心神,强身体,适用于虚劳,咳嗽,心悸失眠,消化不良,腰膝酸软,耳鸣眩晕等症。
若酒浸,将灵芝切成块,浸于米酒中,20日后饮用,每次1小杯,1日2次。若水煎,剂用量为3—15克。若吞服,将灵芝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2-6克。
(10)柏子仁
其性平,味甘,功能养心安神,润肠通便,适用于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等症。
用量:3-9克,若隔间多痰及大便泄泻者,不用。
3、秋冬滋阴食物有哪些
(1)银耳,具有生津润肺,养气活血、补脑强身、滋阴养胃的作用。对胃肠燥热、肺燥干咳、便秘等症都有很好的缓解。
(2)百合,大家也都不陌生,百合具有补中益气、清心安神、清热利尿、利于大便等功能。对肺痨久咳、虚烦、神志恍惚等证都有很好的疗效。
(3)梨子,是最常见最普通的的水果之一。梨子有消痰、止咳、润肺等功效。对干燥气候引起的口渴、便秘、干咳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4)甘蔗,味道甘甜,无毒副作用。甘蔗能除心胸烦热、消痰止渴、主下气合中,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很好的改善咳嗽痰少,大便秘结等症。
(5)薏仁,性属平和,具有美白养颜之功效,补而不腻,爱美女性的最爱之一。同时还具有渗湿、健脾两大功能。
(6)牛奶,被中医学认为是性微寒,具有生津止渴,滋润肠道、补虚健脾、清热通道等功效。并且牛奶中所含有的钙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

秋季养生食谱有哪些

秋季饮食宜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梨、藕、菠菜、乌骨鸡、豆浆、鸭蛋、蜂蜜等。“少辛增酸”,可多吃些酸味食物,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以补肝气收肺气。

最佳水果——梨。秋季空气干燥,水分较少。而秋梨鲜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适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称为“天然矿泉水”,自古尊为“百果之宗”。如果每天坚持食用适量的梨,能缓解秋燥、生津润肺。

扩展资料:

最佳吃法:吃生梨能明显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的咽喉干、痒、痛,声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将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滋阴润肺、止咳祛痰,对痛风、风湿病及关节炎也有防治功效,对治疗肺热咳嗽和喉咙痛等效果更佳。

最佳肉类——鸭肉。秋季是鸭子最肥壮的季节,更重要的是,鸭子是凉性食品,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可防秋燥。

中医称鸭为“药”“滋补上品”。这是因鸭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脂肪含量适中,约为7.5%,比鸡肉高、比猪肉低。喝鸭汤进补,最好结合自身体质状况、配合中药或食物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秋季养生七个“最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50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