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鱼类都是有胆囊的,很多人在杀鱼的时候会将鱼肚子中的东西去掉,其中就可以看到鱼胆,有些人经常是不小心将鱼胆刺破了,可能吃鱼的时候就会感觉到鱼肉是苦的,但是还是会吃下去,有人说鱼胆可以明目,但是有人说鱼胆有毒,那鱼胆有毒吗?鱼胆能吃吗?
鱼胆有毒吗
鱼胆是有毒的,鱼胆里含有“胆汁毒素”,当它进入人体后可以在半小时内产生胃肠道中毒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毒素随着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被带到肾脏,使肾内血管强烈收缩,痉挛,使肾脏出现缺血性坏死,最终导致肝肾功能上衰竭。
鱼胆能吃吗
鱼胆是绝对不能食用的,很多人误以为鱼胆能够明目,多吃鱼胆有好处。事实却不是这样,食用鱼胆不仅不能够明目,还会导致中毒,一般来说只要食用2.5g的鱼胆就会引起中毒。鱼胆的耐热性强,不容易被高温和乙醇破坏,所以无论生吃还是熟吃又或者用黄酒冲服都有可能导致中毒。
鱼胆的毒性作用
青鱼、草鱼、白鲢、鲈鱼、鲤鱼等多种鱼类的胆汁都是有毒的,它首先损害人体的胃肠道系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的症状,随着血液循环损害人体的肝肾脏,导致肝细胞、肾细胞坏死,引发肝肾功能衰竭,使其变性死亡。还可以损伤脑细胞和心肌细胞,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变。
鱼胆中毒的症状
误食鱼胆后0.5小时就开始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等,如果发现家中小孩误食鱼胆应该立即送往医院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减少毒物吸收等救治,当误食鱼胆24左右时便开始出现肝区疼痛、肝大、黄疸、全身浮肿、少尿无尿、肾区疼痛、神经麻痹、昏迷、抽搐等症状,最终导致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小贴士
对于鱼胆中毒暂无特殊的食疗缓解,发现小孩误食鱼胆,不管轻重程度,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鱼胆中毒会导致肝、肾等脏器损伤,引起肝脏变性、坏死和肾小管损害、集合管阻塞、肾小球过滤减少、尿流排出受阻,在短期内即导致肝、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叫作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严重时会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鱼胆中毒也可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出现低血压和休克等症状。需要提醒的是:鲤醇硫酸酯钠等胆汁毒素,能耐高温、耐酸,不易被胃酸、乙醇(酒精)所破坏。所以,鱼胆不论生吞、煮熟或用酒浸泡后吞服,均可能引起中毒,严重的还会置人于死地。
1、民间流传鱼胆有“明目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故而常被生食或和酒吞服,导致中毒时有发生,病死率接近16%。
2、鱼的胆汁中含有一种极具强毒性的胆汁毒素。它不易被乙醇和热破坏。其中的主要有毒成分为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可导致多脏器功能损伤。
3、鱼胆中毒的首发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患者多在吞服鱼胆后30~90分钟发病,迟者在8小时内发病。严重中毒者伴呕咖啡色液和排酱油色稀水便。6~12小时出现巩膜黄染、肝区胀痛、尿黄、食欲减退。8~12小时出现腰酸胀痛、少尿或无尿,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常规检查异常,肝、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酶升高,心电图出现ST-T改变、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其病情轻重与服鱼胆量有关。
4、目前临床上尚无对鱼胆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所以,对此类患者应及时彻底洗胃,服用鱼胆后24小时内求诊仍应洗胃,还需补液、利尿,以促进毒素排出。同时,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护肝、肾功能,危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
只要在食用前将鱼肉上的鱼胆洗净,那么鱼肉是没有毒的。但若吃了有毒的鱼,并且未将鱼胆洗净,那么就有可能有毒。
现代研究表明,胆毒鱼类的胆汁都含有一种叫胆汁毒素的成分。这种毒素不易为乙醇或加热所破坏,因此用酒冲服生鱼胆或吞食鱼胆仍有可能中毒。这种毒素的理化性质、中毒机理、分子结构等目前还不清楚。
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吞食鱼胆的量有关,一般一次吞食3.5斤鱼的鱼胆一个,中毒症状不十分明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530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下一篇: 甲沟炎有脓怎么排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