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相信大家都吃过,也不陌生,因为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水果,大家都知道草莓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味道也极好,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很难保鲜,甚至不能压迫,否则很容易变质,因此很多卖草莓的都是弄采摘游,既可以吃到新鲜的草莓,也可以体验采摘过程的乐趣,但就是比较麻烦,比较远,那么草莓如何才能延长保鲜时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冰箱保鲜
低温保鲜几乎适合任何食物,草莓也一样可以用冰箱来保鲜,将草莓用清水洗净之后用保鲜膜密封好,在冰箱里和蔬菜放在一起,温度在0~10度之间即可,这样保存草莓可保存2~4天左右,需尽快食用。
注意:草莓不适合冰冻,冰冻后的草莓口感极差。
泡沫盒保存
平时在市场上买草莓时经常看见商家都是用泡沫盒来存放草莓的,其实这种方法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泡沫盒具有恒温效果,把新鲜的草莓放进泡沫盒中,然后适当的用二氧化碳降温处理,盖上盖子密封,能保存2~3天,打开之后保鲜效果消失。
草莓酱保存
草莓很容易腐败变质,但经过加工之后的草莓酱却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因此,喜欢吃草莓的人可将多余的草莓加工成草莓酱,保存效果较好,想吃时打开就能吃。
食材:草莓500g,白糖150g,柠檬汁20g。
做法:
1.草莓洗净沥干后切开,把草莓和白糖拌匀,放进冰箱中冷冻半天,使草莓汁流出来。
2.把冷冻好的草莓和汁液一起放进锅中,不盖盖子,用大火烧开,转中火慢炖,炖至草莓汁液粘稠时添加柠檬汁即可装瓶保存。
草莓变质了还能吃吗
草莓变质了不能吃。在平时吃草莓时总会有那么几个草莓开始腐败了,有时看其只有一个小小的灰色点,挖掉之后洗净继续吃,其实这种草莓根本不适合食用,草莓的果肉在成熟之后比较柔软,只要开始腐败,几乎整个草莓都遍布了菌群,不适合食用。
吃草莓的注意事项
1.草莓容易腐败变质,因此,草莓最好是现摘现吃,避免长期保存,开始变质的草莓不适合食用。
2.草莓性凉,寒性体质的人群和经期的女性不适合食用草莓,会加重寒气,影响身体健康。
3.草莓糖分含量不是很高,但是其主要糖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因此,肥胖症和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大量食用。
草莓吃多了的危害
1、加重寒性体质
草莓性凉,味酸甘,无毒,入脾、胃、肺经,因此,草莓不适合多吃,尤其是寒性体质的人群和经期的女性,食用过多会加重身体的寒性,女性痛经明显。
2、腹泻
草莓属于凉性的水果,本来就有一定的致泻作用,并且草莓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很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食用过多可引起腹泻。
3、缺钙
草莓中含有很多的植物酸,比如草酸、鞣酸、苹果酸、水杨酸等,这些酸性成分和在胃肠道内和食物中的钙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钙质的不容易被吸收,长期食用或大量食用可引起缺钙。
4、口腔溃疡
草莓性凉,正常来说食用草莓是清热去火的,但是吃太多就不一样了,草莓吃太多可引起口腔溃疡,主要是草莓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植物酸,这两种成分对口腔黏膜有刺激作用,尤其是吃过酸或过甜的那种草莓,很容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出现口腔溃疡。
草莓可放冰箱冷藏保存。
草莓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且有保健功效。
草莓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PP、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鞣酸、天冬氨酸、铜、草莓胺、果胶、纤维素、叶酸、铁、钙、鞣花酸与花青素等营养物质。
尤其是所含的维生素C,其含量比苹果、葡萄都高7至10倍。而所含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到4倍。?
保护视力
草莓中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维生素A,可缓解夜盲症,具有维护上皮组织健康、明目养肝,促进生长之效。
助消化、防便秘
草莓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胃肠道内的食物消化,改善便秘,预防痤疮的发生。
草莓食谱
草莓养乐多
食材:
草莓6个,养乐多2瓶,糖适量
做法:
草莓洗净去缔,将草莓切小块,倒入养乐多,用料理机打碎,再倒入杯子中,放入一些冰块就可以喝了。
草莓酸奶饮品
食材:
草莓100克,酸奶1杯,蓝莓10个,白糖适量,蓝莓适量
做法:
草莓部分切成草莓丁,扔进料理机加少许酸奶和白糖打成酸奶草莓液,剩下的草莓咱们把它们切成两瓣儿,用来装饰杯子,把草莓瓣儿贴着杯壁码整齐,可以用手轻按一下草莓就可以轻松沾在杯壁上,然后倒入酸奶,在酸奶上面放上蓝莓和其他水果,加上薄荷叶装饰一下即可。
草莓班戟
食材:
低筋面粉90克,牛奶200毫升,鸡蛋1个,鸡蛋黄1个,淡奶油200毫升,草莓适量,黄油15克,糖粉45克
做法:
草莓清洗干净,去蒂,用厨房纸巾吸干表面水分备用。鸡蛋加一个蛋黄,加20克糖粉,搅拌均匀之糖分融化,加入200毫升的牛奶,拌匀,筛入低筋面,搅拌成顺滑无颗粒的面糊,加入黄油拌匀,将调好的面糊过一遍筛,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至少15分钟,取一无水无油的盆,放入200毫升的淡奶油,放入入25克的糖粉,用打蛋器将淡奶油打发至可以拉出小尖钩,盖上保鲜膜待用,平底锅保证无油无水,不开火,放入适量冷藏后的面糊,将面糊晃匀成圆形,开小火,待面糊中部变色开始有鼓泡的时候关火,借助硅胶铲将煎好的班戟皮取出,取班戟皮一张,放入适量打发后的淡奶油,放一颗草莓,再在草莓上覆盖一些淡奶油,将班戟皮的左右两边往中间对折,再将班戟皮上下往中间对折,倒扣,放好。冷藏30分钟再吃更美味。
草莓大福
食材:
草莓6个,糯米粉110克,玉米淀粉30克,绵白糖30克,豆沙60克,水140克,油20克,椰蓉适量
做法:
糯米粉110克,玉米淀粉30克,白糖30克,放入碗中,加入140克清水,搅拌成均匀的面糊,再加入20克植物油,搅拌均匀,搅拌好的面糊冷水入锅,开锅后,蒸20分钟,蒸好的面糊,用勺子搅拌一下,放凉备用,草莓去蒂,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在草莓的外面裹一层薄薄的红豆沙,露出尖尖即可,取一小块凉透的糯米团,用手碾成中间厚、四周薄的面饼,再把裹好豆沙的草莓放在中间,一点点包起来,包好的草莓大福,可以滚上一层椰蓉防粘。
草莓的保存方法有:保鲜膜保存法、密闭容器保存法、通风保存法、冰箱保鲜层保存法、冰箱冷冻层保存法等。
1、使用保鲜膜保存
家里吃不完的草莓,可以用保鲜膜封起来,这样能保证一天不缩水不变色。在使用保鲜膜时要包结实了,不要留着缝隙,会影响草莓保鲜的效果。
2、放在密闭的容器里
保存草莓之前,要把草莓擦拭干净,先要把碰坏的草莓挑选出来,这样的草莓会坏的比较快。冬天的话,把草莓放到密闭的容器里保温,需要保证草莓的保存温度在0度左右。
3、放在通风的地方
要是天气不冷也不热,把草莓放到通风的地方一般都能保存个1到2天。
4、放在冰箱保鲜层
到了天气比较热的时候我们会把草莓放到冰箱里储存,记得要把草莓装入大塑料袋中,防止失水,扎紧袋口,干缩变色,然后在0-3℃的冷藏中贮藏,切忌温度忽高忽低,需要恒温保持。
5、放在冰箱冷冻层
把草莓洗干净,之后把水汽尽量晾干。然后把干净的草莓放到碗里或者玻璃容器里,最后再用保鲜膜密封起来放到冰箱的冷藏层冰冻起来。
草莓保鲜期短,确实是一种保鲜很困难的水果。这是因为草莓含水量高,组织娇嫩,容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在常温情况下,草莓1-3天就开始变色、变味。
方法一:放在通风的地方。如果天气不冷不热,可以把草莓放在比较通风的地方,一般能保存1--2天。
方法二:放在冰箱里。如果天气比较热,可以把草莓放到冰箱里储存,要把草莓装入大塑料袋中,扎紧袋口,防止失水,干缩变色,然后在0-3℃的冷藏中贮藏,保持一定的恒温,切忌温度忽高忽低。
方法三:使用保鲜膜。如果吃不完的草莓,可以用保鲜膜封起来,能保证一天不变色不缩水。在使用保鲜膜时要包结实了,不要有缝隙,否则会影响效果。
方法四: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贮存草莓之前,要把草莓擦拭干净,而且不要把草莓碰坏了,要不然草莓会坏的比较快。如果是冬季,要把草莓放到密闭的容器里保温,尽量保证草莓的贮存温度在零度以上。
草莓的保存时间和温度
无论是何种保存方式,草莓最多也就能保存2天左右就必须要拿出来吃掉,不然营养还是会流失,不建议长时间地保存草莓,吃水果吃的就是新鲜,所以一开始最好还是适量购买。
保存草莓不宜放在温度高的地方,草莓适宜在10度以下、0度以上的阴凉处保存,温度过高会使草莓容易腐烂变质。草莓采后于-3℃下贮藏4天即可发生冻害,而温度>5C时腐烂严重,接近冰点-1.0℃时,可贮藏1个月左右。
因此,草莓同其他大多数果实一样,在不受冻害的情况下,贮藏温度越低越好。湿度对草莓贮藏来说十分重要,高湿或积水对草莓贮藏极为不利。其组织幼嫩,极易产生机械伤,高湿极易腐烂,并产生异味。
以上内容参考:-草莓 (蔷薇目蔷薇科植物)
1、放在通风的地方。如果天气不冷不热,可以把草莓放在比较通风的地方,一般能保存1--2天。
2、放在冰箱里。如果天气比较热,可以把草莓放到冰箱里储存,要把草莓装入大塑料袋中,扎紧袋口,防止失水,干缩变色,然后在0-3℃的冷藏中贮藏,保持一定的恒温,切忌温度忽高忽低。
3、使用保鲜膜。如果吃不完的草莓,可以用保鲜膜封起来,能保证一天不变色不缩水。在使用保鲜膜时要包结实了,不要有缝隙,否则会影响效果。
4、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贮存草莓之前,要把草莓擦拭干净,而且不要把草莓碰坏了,要不然草莓会坏的比较快,尽量保证草莓的贮存温度在零度以上。
扩展资料:
草莓的营养价值:
草莓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是“水果皇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PP、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鞣酸、天冬氨酸、铜、草莓胺、果胶、纤维素、叶酸、铁、钙、鞣花酸与花青素等营养物质。
尤其是所含的维生素C,其含量比苹果、葡萄都高7-10倍。而所含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到4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533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缺什么营养头发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