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现一名里约奥运会的随团外籍教练,刚刚返回国之后,出现了恶心、发烧、肌肉肌肉痠痛症状,经登革热快筛呈现阴性反应,医院不敢掉以轻心,已将血液检体送中央检验。据了解,这名外籍教练是今天出现发烧、恶心、肌肉痠痛症状,他就医时有表达刚从巴西返国,院方马上为他做登革热快筛,初步快筛结果呈阴性反应。医生担心恐为寨卡病毒,为求慎重,已将这名教练的血液检体送中央疾管署检验,结果将由疾管署发布。那么,寨卡病毒到底是什么呢?其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1、寨卡病毒
一、寨卡原本是非洲乌干达南部一片丛林的名字,科学家们最早从生活在那片丛林里的一只猕恒河猴身上分离出了这种病毒,被称之为寨卡病毒,1952年又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出该病毒,1968年,在尼日利亚发现了人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例,并逐渐扩散到东南亚、西太平洋岛国等地区。
二、首次得到文件记载的寨卡病毒病暴发疫情于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发病185例。2013年10月开始,法属波利尼西亚也发生寨卡病毒暴发,发生病例大约有上万例。2015年5月,巴西发现首例本地感染病例,其后疫情持续发酵,直到发生了大规模疫情。
三、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目前本土居民感染的国家主要是美国以南的拉丁美洲地区,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洪都拉斯、法属圭亚那、委内瑞拉、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多米尼加等。
2、临床表现
一、发热,但寨卡病毒罕见高热,通常是低度热,在37.5度-38.5度之间。
二、斑丘疹。属于皮疹的一种。在丘疹周围伴有皮肤发红的底盘。
三、关节痛,主要是像手、足这样的小关节。
四、非化脓性的结膜炎,也就是有充血但很少有分泌物。
五、其他感染的症候群还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虚弱无力;腹痛、恶心呕吐、粘膜溃疡、皮肤瘙痒。
3、传播途径
一、寨卡病毒是一种能通过蚊虫传播的虫媒病毒,主要是通过伊蚊传播。伊蚊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埃及伊蚊(背部有四条线),主要在热带区域,另一种叫白纹伊蚊(头部有一条线),可以分布到温带区域。这两种蚊子的六条腿上都有黑白相间的花纹,所以也都叫花脚蚊。
二、寨卡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这种蚊子还会传播登革热、基孔肯亚热和黄热病。必须要有伊蚊的存在,才能把寨卡病毒传染给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寨卡病毒不会因为接触而传染。
三、国家卫计委2月3日印发的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介绍,被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寨卡病毒有可能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乳汁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但尚无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罕见血源传播和性传播。
4、如何治疗
一、虽然寨卡病毒引起广泛关注,但绝大多数临床症状也都是轻微的,可以在2-7天内自愈,真正需要住院的很少。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
二、寨卡病毒作为一种RNA病毒,目前没有抗病毒药物,且基本都是轻微症状,所以只能也只需对症治疗,主要是多休息,不用卧床休息,只需减少体力活动。另外,需要多饮水。
三、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来治疗寨卡病毒病。因为寨卡病毒病非常容易和登革热病毒混淆。登革病毒会引起血小板下降,在没有明确诊断以前就使用阿司匹林,如果同时或者其实感染的是登革病毒,就会加剧出血风险。
5、如何预防
如果你不是孕妇,近期又不得不去疫情爆发的地区,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目前主要是防蚊,避免户外活动。参加户外活动穿长衣长裤,喷洒驱蚊液。如果是长期在当地工作的话,要注意保证周围没有蚊虫孳生地、使用蚊帐等。
6、区分登革和寨卡
据国家卫计委网站称,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成功研制该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掌握了寨卡病毒的检测方法。诊断寨卡病毒主要依据:
一、血液中是否有寨卡病毒核酸,2-5天(宽泛一些3-7天)采血阳性率较高,超出这一时间范围的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
二、通过血清学诊断,在病人出现发热症状4天之后,检查寨卡病毒中和抗体。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为同属,会有交叉免疫反应。单纯寨卡病毒感染的中和抗体滴度会明显升高,大于登革病毒的4倍以上。
寨卡病毒由于其病毒特性,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通过一些方法来促进病症的康复。因此对于寨卡病毒,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感染寨卡病毒,对身体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寨卡病毒的治疗方法,以及防护措施,还有寨卡病毒的其他相关知识吧。
1、药物治疗
寨卡病毒感染后,身体由于病毒的影响,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还缓解或消除这些不适症状。皮肤出现丘疹、发痒等症状是,可以通过一些消炎、消肿的药物进行涂抹,可以有效消除皮肤不适症状。当身体出现炎症的时候,可以通过服用一些消炎的药物,也能有效的消除炎症症状。这样做可以减小病毒对身体的伤害,而且还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被其他病菌感染引起,这是有利于病情康复的。
2、预防方法
1)着装预防
如果在寨卡病毒感染区域内活动,特别是在晚上的时候出门,一定要做好周身的防护工作,着装一定要做到“密不透风”,也就是说不要将皮肤暴露在空气中,尽量穿可以包裹全身的衣服,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蚊子叮咬,也就可以预防感染病毒了。
2)纱窗防护
如果是在家里,如果通过包裹全身的方式来防止蚊虫叮咬,这未免太过于麻烦,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在房间里安装纱窗、纱门就可以了,然后将室内的蚊子消灭干净,就可以有效避免蚊子叮咬了,消灭蚊子后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以免接触携带病毒的蚊子后又通过其他方式被感染。
3)蚊帐防护
如果觉得纱窗不保险,还可以再使用蚊帐进行防护,在睡觉休息的地方安装蚊帐,可以有效将蚊子隔绝在外,从而起到防止被蚊子叮咬的作用。蚊帐使用方面,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避免皮肤接触蚊帐,否则也可能会被蚊子叮咬。
4)治理环境
蚊子的繁殖需要水源,而且污染越严重的水源蚊子繁殖越快。因此需要将周围的水源治理干净,这样可以减弱蚊子的繁殖效率,从而可以减少周围蚊子的数量,也能减少蚊子携带病毒的几率,因此可以有效预防蚊子叮咬,也就可以预防感染寨卡病毒了。
5)避免接触他人
寨卡病毒虽然不能通过空气传播,但是仍然会通过体液传播,因此如果与感染后寨卡病毒的人进行亲密接触,则很可能也会感染寨卡病毒。因此在预防寨卡病毒的时候,也要避免与其他人进行过于亲密的接触。
3、感染症状
1)皮肤
皮肤上会出现大量的丘疹,而且丘疹的根部皮肤会出现发红的症状。并且伴随这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
2)眼睛
眼睛部位会出现结膜炎,而且眼眶皮肤也会出现不适症状,伴随有疼痛的症状,而且视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关节
关节部位也会受到很大的很想,手脚小关节部位会粗线疼痛的症状,而且会随着疾病的加重而变得更加严重。
4)肌肉
身体的肌肉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出现肌肉无力、易疲倦等现象,而且还会出现不自主痉挛的情况。
5)消化系统
寨卡病毒感染后,消化系统功能会受到极大影响,从而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
6)神经系统
病毒还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破坏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导致其功能紊乱。而且人体受到病毒影响,很容易出现精神倦怠,易疲倦等现象。
7)免疫系统
寨卡病毒会对免疫系统造成很大的刺激,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出现异常,而且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弱,从而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寨卡病毒主要依赖感染病毒的伊蚊类蚊媒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以及血液和性传播。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寨卡病毒?
“寨卡”是乌干达语“Zika”,意思是“杂草”。1947年,科学家们在乌干达抓来一些猴子放在笼子里,准备用于黄热病的研究。其中一只猴子突然出现发热的症状。科学家们从这只猴子体内分离到一种病毒。由于这些猴子生长在乌干达的杂草丛中,科学家们把这种病毒命名为“寨卡病毒”。1948年初,人们从当地非洲伊蚊体内分离出寨卡病毒。血清学研究证实,人类也会被感染。“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家族,与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近亲。1956年,动物试验证明寨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后来的调查发现,寨卡病毒在非洲和亚洲南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动物特别是猴子中广泛流行。
寨卡病毒在人间的流行情况如何?
1954年,奈及利亚首先证实了3例人类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但这种病毒以前很少感染人类,从病毒被发现至2007年以前,被证实的人类感染病例仅14例。2007年4-7月,位于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Yap岛上185例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结膜炎和关节痛的症状,其中49例以实验室证实为寨卡病毒感染的确诊病例,59例被诊断为寨卡病毒感染疑似病例,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寨卡病毒人类感染爆发事件,但没有导致住院或死亡的严重患者。
2007年以后,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几个国家在太平洋常有一些散发病例,但没有大流行的疫情。2014年以来,寨卡病毒再次受到人们关注。2013年-201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寨卡病毒爆发流行,估计当地11%的居民被感染。从此,寨卡病毒开始在非洲和亚洲以外的多国流行,造成多起人类感染流行的疫情。最近的疫情主要发生在南美洲,巴西、哥伦比亚等国都发生了疫情,2015年11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又通报了苏利南共和国证实的4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寨卡病毒感染有什么表现?得病后如何治疗?
寨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在人和动物间传播,属于人-畜共患疾病,引起的人类疾病被称为“寨卡热”。蚊虫叮咬人后,大约经过3~12天的潜伏期后发病。寨卡热的主要表现为轻度发热、头痛、疲乏、皮疹、关节痛和结膜炎,手掌和足底红肿,口唇干裂,舌红如草莓。其临床表现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十分相似,且均为蚊虫叮咬传播,流行地区也相似,因此很容易造成误诊,往往需要通过实验室血清学检查才能确定诊断。
寨卡热为自限性疾病,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发病后主要依靠对症治疗和休息,症状一般持续2~7天自行好转,无需住院治疗。人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终生免疫,目前没有感染后再次感染的报道。
如何预防寨卡病毒感染?
寨卡病毒感染的预防与登革热相似,主要是消灭蚊子,防止蚊虫叮咬。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为伊蚊,最爱在室内外犄角旮旯的锅、盆、瓦、罐或坑洼地的积水中孳生。因此,要“翻缸倒罐,清除积水”,消灭伊蚊的孳生地。
目前我国还没有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报告,但去寨卡病毒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旅游者,应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的人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544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小金桔有什么好处?小金桔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 安眠药吃多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