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患者体温异常升高时该怎么办?

佚名 2023-06-22 06:56:52

我们在健康状态下体温都是正常的,如果出现生病的症状可能就会有体温异常的情况,多数情况下面可能就是体温升高,发烧等等,但是也有体温偏低的时候,体温偏低症状可能就会更加严重了。那么,一般患者体温异常升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1、常见病因鉴别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均可出现发热。对神经科医生而言,除了神经系统感染外,由于瘫痪或意识障碍的患者较多,他们长期卧床,身上留置各种导管,还需特别警惕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以及导管感染。

(2)非感染性发热

(1)中枢性高热:为发热的少见原因,但在神经科病房需重点考虑。多由于下丘脑、脑干及上颈髓病变或损害所致,常见于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蛛网下腔出血、癫痫、脑水肿、脑外伤等。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

(3)药物所致发热:一些抗生素,抗过敏药物等均可引起药物热,神经科医生还需警惕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恶性综合征。

(4)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疾病等。

2、病史采集

(1)了解患者原发疾病(本次入住神经科的主要病因)。

(2)回顾最近一段时间的体温,以判断发热持续时间与程度。

(3)观察发热的伴随症状与体征。

(4)询问病前传染病接触史、宠物接触史、工作史和旅游史等。

(5)掌握患者近阶段的用药和导管留置情况。

3、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评估,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神经系统查体(特别是脑膜刺激征),仔细检查皮肤(特别是留置导管部位)有无破溃、脓肿、皮疹等。

4、辅助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培养、尿常规、痰涂片、导管培养、脑脊液化验、胸部CT等,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5、处理原则

(1)对因治疗;

(2)物理降温(冰敷,酒精擦浴等);

(3)退热药物(吲哚美辛栓塞肛,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复方氨林巴比妥肌注等);

(4)热退汗出可能导致血容量不足,必要时适当补液;

(5)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6)必要时相关科室会诊。

6、测量体温的最佳方法

腋窝、耳朵和前额的温度比直肠或口腔温度更容易测量,但它们有时并不准确。

以下是测量口腔温度的方法:

在你进食任何热或冷的食物至少30分钟后。

先用冷水和肥皂清洗温度计,然后冲洗。

将温度计的顶端放在舌头下面。用你的嘴唇固定温度计,请记住不要用牙齿固定。

保持你的嘴唇紧闭。玻璃温度计需要测量大约3分钟。大多数的数字温度计需要测量至少1分钟。

你自身感觉比温度计的读数更为重要。如果你觉得自己发烧了,医生或护士会仔细测量你的口腔温度或腋窝温度。

孩子体温高怎么办?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我的原则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
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
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
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
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
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
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
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

我的孩子有一回发烧,也是的,退烧药才吃下去,不一会就退下去了,过了几个小时又烧起来,如此反复。送去医院看了,验了个血,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病毒性感染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复发烧。

医生并没有开退热针,也没吊瓶,只是开了3针抗病毒针,打了3天果然就没再高起来过。

发烧吃了退烧药后还反复发烧怎么办?

切记以下方法!

连续发烧说明体内病菌没彻底消除,但发烧热度不同有不同对策:

1.体温在37.5~38.5℃时,不必用药,休息好、多喝水;对有高热惊厥史的患者,体温达38℃时应用退热和镇静药;

2.体温在39.5℃以上

(1)应松解衣被,不可厚捂,以便散热。

(2)物理降温,可用温水浴(水温低于体温1~2度)或温湿巾擦浴。

(3)药物降温,常用百服宁、泰诺、对乙酰氨基酚等。常用的退热药-阿斯匹林、感冒通、速效伤风感冒胶囊可给患者用。

不过,既然感冒了,做好预防是上策!

(1)首先勤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感冒最为简便、有效的办法。

(2)提倡科学护理,勿过度保护,平时衣着穿盖保暖适度。

(3)经常户外活动,坚持每天空气浴、日光浴增强体质和耐寒能力。

(4)在冬春季呼吸道疾病流行期,要避免带患者去人群聚集的共公场所。

以上都是科学做法,感冒患者要合理地去做,希望尽快康复!

(5)平日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不吃、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547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