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痉挛是常见的病症,如果想要达到痊愈,那么是需要在饮食上格外小心的,那么胃痉挛不能吃什么东西?胃痉挛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1、胃痉挛不能吃什么东西
(1)忌吃辛辣刺激
出现胃痉挛的人,要注意饮食上不宜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食物会食用后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肠痉挛、绞痛或是加重疼痛,像过辣、过冷、过酸等食物都是不宜食用的。
(2)忌冰凉饮料
冰凉饮料饮用后,过低的温度会强烈的刺激胃肠道,导致胃剧烈收缩,使得突发性胃痉挛的出现,像冷饮、冰啤酒等都是不宜饮用的。
(3)忌烟酒
患有胃痉挛的人群,是需要戒烟酒的,另外像咖啡、浓茶等,在胃痉挛期间都是不宜饮用的,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痉挛加重。
(4)忌油炸食物
有胃痉挛症状的人群,要注意避免食用油炸以及油煎的食物,这些食物是较难消化的,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多吃不仅会导致胃痉挛情况加重,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恶心、腹泻等情况的出现。
2、胃痉挛怎么缓解
(1)平躺缓解
当出现胃痉挛时,要让自己平静下来,最好在床上平躺着,再用一点热水捂在胃部来缓解。平躺能帮助放松,利用机体自己的作用,让痉挛慢慢消失。
(2)生葱外敷
取生大葱,去皮去叶留葱白及须根,和生姜一起捣烂加入到小米干饭中,放入到锅内炒热后洒酒,翻炒至烫手取出,然后用布包好,等温度稍微降下来后,隔一件衣服外敷在胃部,能较快的缓解胃痉挛。要注意温度适宜,防止烫伤皮肤。
(3)贴伤湿止痛膏
将伤湿止痛膏烘热后贴在胃脘疼痛处,取一个热水袋放在膏药上,温度以能忍受为宜,每天1次,有解痉止痛的功效。
(4)穴位按摩
按压梁丘穴
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可缓解治疗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浮肿等。
具体做法:坐姿,将虎口卡在梁丘穴周围,用食指和中指指端按压梁丘穴,尽量用力,每次按压下之后停留10秒,如此反复20次,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按压另一条腿上的梁丘穴,之后可以用拳头在梁丘穴上敲打,但不可过分用力。
按揉中脘穴
中脘穴是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即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可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等消化系统疾病,对于缓解胃痉挛有帮助。
具体做法:按摩中脘穴,先用拇指指肚按揉,然后用手掌摩擦中脘穴周围,以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宜。
按压足三里
足三里是位于胫骨外侧,膝盖下方约4横指宽处,可以用来治疗胃痛、腹痛、食欲不振、呕吐等不适。
具体做法:以拇指指腹着力,以顺时针方向稍微用力按揉足三里穴约2分钟,然后再以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分别做左右两腿,以局部感觉到酸胀为佳。
(5)刮痧缓解
刮拭部位:背部、腹部、上肢、下肢。
刮拭步骤:
1、先刮背部脊椎两侧膀胱经,从膈俞穴往下经肝俞、脾俞刮至胃俞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2、刮腹部正中任脉,从上脘经中脘刮至下脘处,然后再刮至腹部胃经,从不容穴经承满、梁门刮至天枢穴,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心包经内关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4、刮下肢胃经,从梁丘穴往下经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刮至丰隆穴;刮下肢脾经,从阴陵泉刮至三阴交穴;刮下肢足部肝经太冲穴,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功效:背部膈俞、肝俞、脾俞、胃俞可行气活血、疏肝健脾;腹部任脉及胃经所刮穴位位邻胃俯,可疏通局部气血,消食导滞,行气止痛。
(6)饮食缓解
生姜萝卜汁
材料:生姜、生萝卜的比例为1:10,少许食盐。
做法:将生姜和萝卜洗干净后,切成块,捣烂取汁,或是按照比例直接放入到榨汁机中榨汁,滤渣取汁,最后兑入少许食盐,饮用。
功效:具有和胃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胃肠痉挛性疼痛,胃痛气窜。
(7)就医治疗
如果胃痉挛比较严重,采取措施后仍然不见缓解,要及时的就医检查,查明导致胃痉挛的原因,对症治疗。
(8)注意事项
穴位按摩和刮痧,最好是能请专业的医生来操作,以保证正确性和有效性,不可自行随意操作。
胃痉挛一般是与饮食、体质等因素有关,平时要注意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不能大量的食用生冷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像冰冻冷饮、啤酒、雪糕、冰棍、过辣、过酸等食物。
3、胃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饮食习惯不好
经常暴饮暴食,或者忽饱忽饥,饮食无定时,常会引起消化不良,饮食积滞与肠胃就会引起胃脘部闷胀疼痛不适。
经常过量的进食和饮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浓茶、咖啡、过辣、过酸、过咸或者熏制、腌制、发霉变质的食物,均会引起胃黏膜发炎或者损伤,导致胃痛。
(2)情感刺激
由于受到感情上的刺激,如工作上的挫折,受到别人的指责,突然听到噩耗,或者失恋等,常会产生抑郁、愤怒、沮丧、惊恐、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导致发生应激性胃溃疡,或者胃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胃痛。
(3)起居不调
平时患有胃病的人,当遭受到雨淋风吹,寒气侵袭,或者进食生冷食品及饮料等,会引起气血凝滞,胃黏膜突然收到不良刺激,导致胃平滑肌痉挛,引起突发胃痛。
疾病因素,常见的可引起胃痛的疾病有消化道溃疡、胃炎等可直接引起胃痛不适,此外胆囊炎、胰腺炎等会造成胆汁反流,大量的胆酸能够破胃黏膜的屏障,造成幽门功能紊乱,而引起胃部疼痛。
(4)药物因素
许多药物能够破坏胃黏膜,为胃有刺激性,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肾上腺素等药物,过度服用,甚至少量服用也可以引起胃痛。
(5)不良嗜好
过度嗜好吸烟、酗酒,会使胃黏膜水肿、充血,甚至造成糜烂,刺激胃平滑肌诱发胃痛。
(6)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也可以引起胃肠疼痛,如口腔炎症感染,口腔溃疡日久不愈,咽喉部疼痛发炎、这时口腔的细菌会沿着消化道进入胃中,疫情胃黏膜的炎症产生胃痛。
(7)失眠
经常失眠,过度疲劳,会引起大脑皮质功能的失调,导致自主神经紊乱,造成胃平滑肌痉挛,引起胃痛。
朋友你好,首先祝你身体早日恢复健康。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最养胃的,是面条。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饭。 如果熬粥,少放点苏打进去,对胃有好处。 小米粥就馒头(不是包子),可以养胃 。少油腻,牛奶也要少喝,因为它是性寒的 胃不好,要少食多餐。 花生,生吃最好,饭前吃个4到6粒,吃太多反而伤胃。 #胃不好的请注意: 1、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这同时会对睡眠时间产生影响,因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块吃的,这种习惯必须要改,并不是说晚上吃夜宵可以弥补过来的,因为人的生物钟虽然可以前后移动,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差别。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去查一下相关人体生物钟的资料。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状是吃一点点就会饱,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特别在晚上多吃的话,还会因为胃部滞胀而影响入睡。硬的、纤维类的东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议少吃多餐,如果还没到正餐时间,可以补充一些食物,但不宜过多,一定要记住这不是正餐,正餐还是要按正常来吃。食物以软、松为主,一些比较韧性、爽口的东西不宜多吃,因为这些东西最难消化。汤最好饭前喝,饭后喝也会增加消化困难。入睡前两三个小时都最好不要吃东西,否则容易影响入睡,如果觉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胃病的人应该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是最伤胃的。胃的脾性喜燥恶寒,因而冷饮和雪糕也必须要戒,食物以热为好,这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个考验,特别是酷暑时节。有两种饮料应该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热水。牛奶可以形成一层胃的保护膜,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牛奶,在吃东西,是再好不过的。多喝水,特别是热水,因为人在大部分情况下会把缺水误认为是饥饿。 4、豆奶虽好,但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 5、馒头可以养胃,不妨试试作为主食。 6、其他蔬菜水果类的食物是人体不能缺乏的,所以应该足量。但最好煮得软一点再吃,这样胃会好受一点。菜和果皮的纤维比较多,可以适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对多吃。 7、有胃病的人饭后不宜运动,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对消化比较好,总之,餐后不宜工作。 8、非急性情况下,不提倡吃药,因为长期吃药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愈。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医,中医的良方对于养胃特别有效。 9、木瓜适合胃的脾性,可以当作养胃食物,不过对于胃酸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记住,胃喜燥恶寒,除了冰的东西以外,其他寒凉的食物像绿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10、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养”,急不来,只能从生活习惯的改良中获得。我们都需要一个好的胃,这些习惯的改变都是必需的。 得了胃病饮食上要注意以下11条原则: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下面是食疗方子 1、木瓜鲩鱼尾汤 用料:番木瓜1个,鲩鱼尾100克。 制法:木瓜削皮切块,鲩鱼尾入油镬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许,放适量水,共煮1小时左右。 功用:滋养、消食。对食积不化、胸腹胀满有辅助疗效。 食物功效: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对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均有疗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成脂肪酸,有利于对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还能够促进和调节胰液的分泌,对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疗作用。 鲩鱼,味甘,性温。功能暖胃和中、消食化滞。 2、参芪猴头炖鸡 用料:猴头菌100克,母鸡1只(约750克),黄芪、党参、大枣各10克,姜片、葱结、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制法:将猴头菌洗净去蒂,发胀后将菌内残水挤压干净,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入炖盅内,加入姜片、葱结、绍酒、清汤,上放猴头菌片和浸软洗净的黄芪、党参、大枣,用文火慢慢炖,直至肉熟烂为止,调味即成。 功用:补气健脾养胃。 食物功效:猴头菌又名猴头菇,有助消化及利五脏的功能。适用于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 母鸡益气养血,健脾胃,疗虚损,善补五脏。 黄芪能补气固表,敛疮生肌,促进造血,抗溃疡、抗炎等。党参补中益气,益血生津。大枣能健胃补血,滋养强壮。 3、砂仁黄芪猪肚 用料: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个。 制法: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 功用: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食物功效:砂仁能行气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滞。临床服用砂仁适量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猪肚能健脾胃、补虚损。 4、黄芪内金粥 用料:生黄芪12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鸡内金粉7克,金橘饼1个,糯米80克。 制法:将生黄芪加水煮20分钟,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鸡内金粉即可。 功用:消食和胃。用于脾虚湿滞食停所致的脘腹胀闷、食欲不振、体困便溏等。 食物功效:黄芪能补气固表,敛疮生肌。薏米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赤小豆能利湿退黄,清热解毒。鸡内金消食健脾,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加,胃的运动机能增加,排空加速。糯米能补中益气。 5、淮山蜂蜜煎 用料:淮山30克,鸡内金9克,蜂蜜15克。 制法:淮山、鸡内金水煎取汁,调入蜂蜜,搅匀。日1剂,分两次温服。 功用:健脾消食。用于脾胃虚弱,运化不健之食积不化、食欲不振等。 食物功效:淮山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用于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淮山所含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故有增进食欲的作用。蜂蜜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对创面有收敛、营养和促进愈合作用。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548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