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对应取穴”法

夏枯草 2023-07-25 18:44:44

免费学习中医针灸知识!传承中医文化!

“对应取穴法”,主要是从与病侧相对应的健侧部位取穴并针刺之,包括左右对应,上下对应、阴阳经对应、邻经对应等几种情况。左右对应,系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用针者,从阴引阴,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及《灵枢·宫针》“巨刺”、《素问·缪刺论》“缪刺”之“左取右、右取左”的理论,而采取左右对应取穴。《针灸大成·标幽赋》所谓"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缪刺者,刺络脉也。右痛而刺左,左痛而刺右,此乃交经缪刺之理也”。与此基本同义。上下对应及阴阳经对应则是根据《灵枢·终始篇》“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的理论,以及《黄帝内经太素·三刺篇》“手太阴下接手阳明,手阳明下接足阳明,足阳明下接足太阴,以其上下相接,故手太阴、阳明上有病,宜疗足太阴、阳明,故曰下取之;足太阴、阳明之下有病,宜疗手太阴、阳明,故曰高取之”之注。邻经对应则据三阴、三阳经脉相通,表里同归一气的原理。术者经临床反复实践验证逐渐形成此“对应取穴法”。“对应取穴法”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左右对应即人体左侧病变,取右侧相应部位之经穴;右侧病变,取左侧相应部位之经穴。

如左腕痛,取右腕相应经穴;反之亦然。躯干部疾病之治疗亦常用此法。上下对应即上肢病变取与上肢部位相似的下肢经穴或相反。如掌指对掌趾、腕对踝、肘对膝、肩对髋、上臂对大腿之类。上下左右交叉对应即上二种对应的综合。如左腕手厥阴心包经大陵处病变,取右脚内踝足厥阴肝经之中封穴等等。阴阳经对应局部病变较广泛,为加强疗效,可在配合上述几种对应取穴法时,根据经脉循行的表里关系,以相接经脉对应取穴。如足阳明经病患,取足太阴相对应穴位,能透穴者更可对应透穴。邻经对应即以针刺或透刺邻经脉的并行穴位。常与上述几种对应取穴法配合,应用于病变较广的病例,以加强疗效。注意:一、对应取穴,必须遵循“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原则,以经为主,以穴为次。左右对应时,取穴部位应相同。临床反复观察证明,凡对应好,疗效就高,反之则较差。故对应取穴,强调对应。二、患部较大,超过一经循行部位时,除阴阳经对应及邻经对应取穴外,也可选与患处敏感点或阿是穴相对应的部位取穴。三、严重病例对应取穴效果不很满意者,除对应取穴外,患侧亦可选穴,并要求健侧与之对应。四、常用的对应穴少商对隐白,太渊应商丘,尺泽阴陵泉,侠白箕门求。少府对然谷,神门应照海,通里配太溪,阴谷合少海。劳宫对太冲,大陵应中封,曲泽曲泉并,天泉五里通。商阳厉兑取,合谷陷谷匹,阳溪配解溪,手足通三里(手三里与足三里相对应)。少泽取至阴,养老对昆仑,支正承山配,膈俞秩边寻。阳池丘墟通,中渚临位同,环跳肩髎共,外关绝骨宗。五、针灸手法“对应取穴”针剌手法与一般针刺手法相同。即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先小幅度捻转提插,得气后则施以强刺激,使针感循经传导,约十分钟左右即可出针。针刺部位及对应部位出现热胀感,效果常较满意。每日或间日一次。一般2~5次即可,病程长者,可适当增加针刺次数。“对应取穴”的机理: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机体任何部位遭受损害,机体“稳态”,即内外、上下、左右、气血以及阴阳的动态平衡均会失常,可导致病态出现。若积极治疗,包括通过远处针刺输入信息,经机体自控系统的反馈调节,而使经脉气机通畅,损害消除,机体“稳态”恢复,疾病随之痊愈。“对应取穴法”综合了左右交叉取穴、上下交叉取穴、同名经脉相应配穴、接经取穴、邻经取穴以及局部取穴等法之长,变单级单路反馈调节为多级多路反馈调节,对于系统的相对稳定,机体“稳态”的恢复,是有意义的。这也可解释“对应取穴”为什么往往较通过局部机能调整而取效的局部取穴收效更为满意。目前,“对应取穴法”的临床应用,还非常局限,经验也不多,它能否广泛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尚待进一步探索。病例一:患者不慎扭伤,不能步行。

经查:右内踝下缘,足太阴脾经商丘穴处,肿痛拒按,活动受限。

随即按对应取穴原则,针刺左手太阴肺经太渊穴,强刺激,10分钟后出针。病者疼痛很快消失并能步行。

病例二:患者右腕工作劳累后肿痛,活动困难,曾贴伤湿止痛膏,内服止痛药,效果不明显。

检查:右腕明显红肿,手少阳三焦经阳池穴处拒按。

当即针刺左足少阳胆经丘墟穴,强刺激,右腕出现热感,数分钟后疼痛明显减轻,能用力握物。次日复针一次,即告痊愈。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有机会免费获得纸质教材“识别”关注

明天下午3点,精彩继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动动手指转发到你的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收获知识与健康喔!

《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针灸减肥针灸甲乙经中医针灸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91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