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厌食应先辨明证候
若仅见食欲不振,其他症状不明显者,多为脾胃不和证;若伴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者,为脾胃气虚证;若伴口干,舌红苔少,食少饮多,大便偏干者,为脾胃阴虚证。在治疗上以调理脾胃为总则,脾胃不和者运脾和胃,脾胃气虚者健脾益气,脾胃阴虚者滋脾养胃阴。
如何调理脾胃不和
此症状多见食欲不振,甚则厌恶进食,食少而不香,多食或强迫进食可见脘腹饱胀,形体略瘦,面色欠华,精神良好,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象细滑。此为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所致。为厌食病中常见证候。治法:运脾和胃。方用调脾散:苍术6克,陈皮5克,炒神曲10克,炒鸡内金9克,佩兰6克。若腹胀明显者,可加木香6克,炒莱菔子6克以消积理气。若舌苔黄腻者,可加藿香6克,薏苡仁15克以化湿醒胃。小儿厌食也可用以下验方:苍术10克,山楂10克,陈皮6克,鸡内金6克。
1、全身性疾病的影响
许多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都有厌食的表现,其中消化道疾病尤为明显,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肠炎、长期便秘等都可引起厌食。
2、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也可导致厌食。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也表现有厌食。一些抗癌药物更容易引起厌食。
3、微量元素缺乏
锌缺乏常表现有厌食,某些内分泌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可表现厌食。
4、气候影响
如夏天炎热也是引起厌食的原因。
5、喂养不当
这是当前最突出的原因,城市尤为明显。原因是家庭经济改善、市场儿童食品供应增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乱吃零食,过食冷饮,乱给“营养食品”,一些高蛋白、高糖食品(如巧克力等),反使食欲下降。
6、神经性厌食
仅指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一类厌食。发病因素与临床表现如下:
6.1、急性精神刺激 如小儿受到强烈惊吓之后,精神萎靡、活动受抑制,食欲降低。这种厌食,往往时间不会太长,恐吓心理过去食欲也就会恢复。
6.2、亚急性或慢性精神刺激 离开亲人及熟悉的环境进入托儿所或其他新环境时,对新环境不适应,情绪低落,食欲降低,有时饭后出现呕吐。家庭不幸或父母离异等。
6.3、错误教育的影响
6.3.1、家长对儿童要求过高,限制自由,阻止与其他儿童玩耍,或限制他想去的地方,影响其情绪,使食欲降低。
6.3.2、家长过分注意儿童进食,反复诱导或以威胁手段致反感而厌食。
6.4、顽固性神经性厌食 个别女孩神经性厌食可十分严重,病人极度消瘦,无力,与严重营养不良有类似之处。如体温偏低,怕冷,心率减慢,血压偏低,肢端发绀,年长女孩有闭经,贫血,并有维生素、蛋白质缺乏的特征。
孩子的脾胃健康,身体才能强壮,而脾胃虚的小儿特别容易患感冒,那么小孩子如何调理脾胃?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调理脾胃的方法,供大家学习借鉴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孩子调理脾胃的方法 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它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养分供身体利用。此外,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脾胃虚的小儿特别容易患感冒,表现面色萎黄,眼带青暗,鼻梁有?青筋?,身体瘦小,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常有腹泻。那么小孩子如何调理脾胃?
1、日常饮食
中医中的脾胃指的是脾经和胃经。若是孩子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偏食偏嗜、饥饱不均等偶可能伤及其脾胃。建议注意日常喂养得当,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肉类食物,饮食要规律,最好定时、定量,还应让孩子少吃一些零食。
如果属于脾胃虚弱偏内寒,应养成孩子吃热饮的习惯,不宜喝冷水以及吃冷饮,另外酸奶也不要吃太多。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山药、芋头等,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如果属于脾胃虚弱偏内热,那么平时应少吃干燥、油炸、辛辣、寒凉食物,建议适当多吃海带、胡萝卜、南瓜等食物。
2、中药调理
小儿脾胃较弱,常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积食、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专家表示,考虑到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可以用中药调理孩子的脾胃,能保护儿童娇嫩肠胃,同时还能对症治疗。
3、推拿按摩
按摩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的效果。足三里位于两小腿外侧,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为全身性强壮穴。家长每日给小儿按摩足三里穴10-15分钟,可使小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消化吸收率增加,面黄肌瘦好转。
对婴幼儿可采用捏脊法。家长站在小儿右侧,让他俯卧,用双手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渐向上移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十多回,每天2次。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减少感冒,增强体质。
4、作息注意
在作息上,充足的睡眠对于增强小儿的体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爸爸妈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可使机体素质得到提高,在天气适宜时,多带孩子接触新鲜的空气阳光,多参加户外活动。
小孩子调理脾胃的食物 1、清淡食物配粗粮
开始时多吃点清淡的东西让肠胃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节后几天的主食要以谷类粗粮为主,可以适量增加玉米、燕麦等成分,要注意增加深色或绿色蔬菜的比例。同时,多喝粥和汤,比如新鲜的绿叶蔬菜、小米粥、面条汤等,不妨配点咸菜,这些汤汤水水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让你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道休息调整。
2、多喝白开水
假期大部分人都会出现脂肪摄入量过高的情况。利用两三天时间,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强迫自己多喝水,尤其是多喝开水,这样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使胃肠道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3、吃水果保平衡
节日吃的美食很多是煎炸或甜点,多吃自然苦了肠胃。要调整节日里失衡的消化功能,水果是相当有效的。橙汁和木瓜能很好地调整消化机能,它们都有去热滞的作用。此外,不妨买点银花、菊花、木棉花,加点蜜枣煲水喝,不但香甜可口,还有平衡消化功能。
4、绿色蔬菜补充纤维
绿叶蔬菜多含膳食纤维,多补充可促进肠蠕动增加排泄。
中医认为,小儿脾胃功能不好主要有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不足三个方面的问题,下面就教给大家几个食疗为主、药物为辅的针对性调理方法。
三道粥调理小儿脾胃 1、莲子山药粥补脾胃气虚
脾胃气虚的儿童常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不欲饮食、食后胀满、大便稀溏等表现,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等中成药来调治,平时食疗可选用莲子山药粥。
制作: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芯,加山药、粳米和水,煮粥食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食欲不振、消瘦的孩子。
2、芡实茯苓粥健脾阳
脾阳不足者,常见四肢冰冷、腹部冷痛,稍食生冷食物就容易腹痛腹泻。典型的脾阳虚可用理中丸来调治,日常食疗可用芡实茯苓粥。
制作:芡实15克,茯苓15克,大米适量。前两味入锅,煮成软烂,再加入大米适量,继续煮烂成粥,分顿服。有健脾祛湿、涩肠止泻的功效。
3、沙参麦冬扁豆粥补胃阴
胃阴不足的孩子平时总是口舌生疮,伴有口干唇红、手脚心热、没胃口、大便秘结等症状。中成药可用养胃增液汤来调治,食疗可用沙参麦冬扁豆粥。
制作:沙参、麦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约20分钟,滤取汤汁,加入粳米、扁豆煮成粥。
?
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降低,甚则拒食的一种病症。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体内缺锌、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正确的喂养方法及急慢性疾病的影响等,均可导致厌食的发生。临床主要症状为食欲减低,不思饮食,腹胀,面色萎黄,精神不振,便溏或大便不成形,舌淡苔黄,脉软。
中医认为小儿脾胃娇嫩,胃肠消化功能不全,若受冷暖刺激、饥饱失调或贪吃生冷,就会损伤脾胃,引起小儿胃口不好,饮食不下。本症中医称之为“纳呆”、“恶食”。病久不愈可转为“疳积”。
(一)起居调养法
厌食的产生大多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正确的喂养方法有关,因此应纠正不良习惯,不能偏食、挑食,饭前禁止零食和水果,以免影响食欲。孩子进食时,家长既不能无原则地迁就,也不可过分勉强,更不能因孩子不愿进食而打骂或恐吓,避免造成心理创伤而加剧厌食症。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鸡内金粉,每日2次,每次1.5克,吞服。
(2)生黄芪6克,白术6克,茯苓6克,木瓜6克,石斛5克,谷芽5克,神曲3克,冰糖8克,水煎服,7剂为1疗程。
(3)生谷芽15克,荷叶6克,香橼皮6克,佛手6克,白芍15克,甘草3克,使君子15克,冬瓜子12克,水煎内服。
(4)生姜250克,党参250克,山药250克,蜂蜜300克。生姜取汁,党参、山药研末,搅匀后慢慢熬成膏。每次服5克,每日3次,连服数日。
2.中成药方
(1)香砂养胃丸,每日2次,每次3 6克。
(2)枳术丸,每日2次,每次3 6克。
(3)人参健脾丸,每日2次,每次3 6克。
(三)针灸调养法
(1)毫针速刺中脘、足三里、内关、脾俞、胃俞。三棱针点刺四缝穴,挤出少量黄白色液体。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也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 10分钟。
(2)耳穴贴压法:取脾、胃、大肠、内分泌、胰、交感穴,采用贴压王不留行籽法。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
(四)推拿调养法
主要采用捏脊方法,捏3 5遍,每捏3下将脊背的皮提1下。亦可辅以揉按足三里、内关、中脘诸穴。
(五)饮食调养法
患厌食症的小儿食欲很差,可在饭前服山楂片或山楂酱以开胃,同时注意避免吃油腻、坚硬、过甜、过冷的食物和饮料,合理安排饮食。并可配合下列食疗方法:
(1)大枣肉250克,生姜50克,生内金60克,白术120克,桂皮9克,白糖适量。将上药焙干,研末和匀,加糖和面粉做成小饼,烘熟。每次服2 3个,空腹作点心食。
(2)鲫鱼100克,薏米15克,羊肉50 100克。鲫鱼去鳞及内脏,羊肉切片,与薏米同煮汤后调味食。隔日1次。
(3)大枣10 20枚,鲜橘皮15克。将大枣炒焦,与橘皮加沸水冲泡,饭前代茶饮。每日1次。
(4)山楂50克,炒麦芽50克,大米100克,红糖15克。先煎山楂,再入麦芽、大米、红糖煮粥,每日服2次。
(六)敷脐调养法
对于服药困难或不愿接受其他疗法的患儿,可采用药物敷贴肪部的方法,简便易行,无痛苦。选方如下:
炙黄芪、鸡内金、焦白术、五谷虫各6克,炒山药10克。研末,调成糊状,敷贴于脐部,以胶布固定。每周2 3次,10次为1疗程。
【导读】:小儿厌食是指长期食欲不振,见到食物没兴致甚至拒食的一种表现,当宝宝发生厌食了,家长第一个想到的是应该带孩子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导致厌食的原因有很多,缺锌或铅中毒都会有厌食表现,另外还要从替他方面想...
孩子厌食了怎么办?
——治疗孩子厌食的6种办法
1. 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对厌食原因不明的孩子,应及时带他去医院做相应检查。
对于生理性原因导致的厌食,应及时给以治疗。
对于由缺锌或铅中毒所致的厌食,可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补锌、驱铅等。
对于由胃肠功能紊乱、腹胀所致的厌食患儿可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以消除食滞、促进胃排空,这样可使孩子产生饥饿感。
对于因脾胃功能弱而厌食的孩子,可给予开胃健脾的中药进行调理。
2. 创造愉快融洽的进餐环境
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愉快的进餐环境,让他们感到吃饭是一种乐趣。爸爸妈妈们不要为吃饭的问题给孩子心理上增加压力,不要在饭桌上训斥甚至体罚孩子。无论孩子吃多吃少,对其都应坦然处之,孩子这顿吃得少,下顿就可能吃得多了。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不挑食,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由于偏食习惯不同,可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一起进食,当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把自己不爱吃的东西吃得津津有味时,也会产生尝试的欲望。
3.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定时、定量给孩子进餐,减少孩子两餐间的零食,让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吃得杂、吃得全的习惯。吃饭时应该让孩子安心专心吃饭,不要在吃饭时走来走去,更不要一边吃,一边玩或看电视,这样会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导致消化不良。
4. 用食物诱导食欲
给儿童吃的食物应该新鲜和品种多样化,荤素搭配,并以清淡食物为主(如米、面、蛋、奶、蔬菜等),以脂肪食品为辅,还应有各种蔬菜瓜果。
另外,烹制食物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食物的色彩、味型的调配也很重要。如胡萝卜泥蒸嫩蛋、蛋黄玉米糊、葱油蒸肝片、蔬菜牛肉土豆浓汤、肉末青豆炒黄鳝末、果汁豆奶、柠檬汁牛奶、奶粉拌草莓等,这些食品会 *** 厌食孩子的食欲。对不爱吃蔬菜的孩子,可以将蔬菜切碎做成菜粥或菜饭,或做成菜肉馅,包水饺、馄饨,孩子就会喜爱吃。
5. 增加孩子的活动量
根据年龄适当增加孩子的活动量,特别是多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能促进孩子的新陈代谢,加快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只有孩子有了饥饿感,才会“饥不择食”。但不能让孩子在饭前活动量过大,以免因过度兴奋、安静不下来而影响食欲。
6. 顺其自然
对已经有厌食习惯的孩子可以给他们一个吃饭的时间限度(例如15分钟或20分钟)。若到时孩子吃不完饭,家长不要大惊小怪,而要不动声色地把食物拿开。孩子少吃一点或不吃一餐,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当他喊饿时,绝对不要给他零食吃。然而,运用这种方法时,家长的意见必须统一,共同执行,有一个家长迁就或让步,就很难奏效。“饥饿是最好的厨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吃饭了。
在平日的饮食中,吃些什么能增加孩子食欲呢?
1. 酸奶
酸奶中的乳酸菌可以抑制肠道中有害细菌的产生,调节肠道机能,促进消化,长期食用的话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有效预防孩子厌食。
2. 食醋
碰到孩子不想吃饭时,做菜时添加一些香醋、米醋等佐料,可使孩子胃酸变浓增多,起到生津开胃、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进而增强孩子的食欲,使孩子由“不想吃饭”变成“想多吃饭”。
3. 多吃含锌食品
微量元素锌的缺乏可引起孩子味觉功能和胃黏膜消化功能的降低,使孩子没有食欲、消化能力减弱。爸爸妈妈这时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锌的食品,比如海产品、坚果等,此外也可适当给孩子服用补锌的保健品。
4. 萝卜
白萝卜消食、顺气。《本草纲目》中记载,萝卜生吃可止渴、消胀气,熟食可化瘀、助消化。萝卜中含有芥子油和淀粉酶,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
5. 番茄
番茄也是厌食孩子的佳品。番茄果肉中含有助消化的柠檬酸、苹果酸,常吃有开胃作用。最常见的烹饪方法就是番茄炒蛋或番茄蛋花汤。
中医有哪些治疗孩子厌食的方法呢?
1. 针刺
针刺四缝穴是民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手段。用三棱针在孩子双手四缝穴上快速点刺,再用手挤压点刺的部位,使之出血或渗出黄白色液体。
2. 艾灸
艾灸灸法治疗小儿厌食在民间被广为采用。一般取神阙穴和中脘穴,可切厚度4毫米、直径2厘米的姜片,把艾条点燃放在姜片上,使穴位局部有温热感。
3. ***
*** 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小儿厌食的方法,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一般以中脘、神阙穴周围为中心,顺时针 *** 100~200次,每日1次,1月为1个疗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13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盛夏宝宝中暑的四步处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