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病人的肠胃负担,影响疾病恢复。脾胃虚的病人,更应少食该类食物。热性疾病应禁食或少食酒类、辣味、鱼类、肉类等,因酒类、辣味食物性热,鱼类、肉类食物有腻滞、生热、生痰作用,食后助长病邪,使病情加重;服解表、透疹药宜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因冷物、酸味均有收敛作用,会影响药物解表透疹功效;服温补药时应少饮茶,因茶叶性凉,能降低温补脾胃的效能;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前后,不宜喝茶,更不能用茶水送服这些药物。
二、服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时,不宜吃辣物。中医辨证为热证的病人(如便秘、尿少、口干、唇燥、咽喉红痛、舌干红、苔光剥等症状),吃辣的食物会加重热象,从而抵消清热凉血药(如石膏、银花、连翘、山栀、生地、丹皮等)及滋阴药(如石斛、沙参、麦冬、知母、玄参等)的作用。
清热安胎用黄芩
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妇科借用作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与下列诸安胎药配合同用。
和胃糯米与砂仁
妊娠早期常见有胃气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恶阻之证。和胃安胎是首选之法。砂仁芳香和胃,善于安胎止呕,故以临床所常用。轻者单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亦同与其他药伍用。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糯米多胶黏之性,既可养胃又能安胎,民间有用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食之,可常用食疗保胎法。
健脾安胎用白术
孕妇的脾胃健强,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反之,若孕妇脾胃虚弱,易于损伤胎气。健脾安胎比和胃重要。白术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备急千金要方》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后世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方,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补气黄芪与党(人)参
母体元气充沛,胎气自然牢固。如果孕妇元气不足,会出气中气不足,小腹有下坠感,或见小便不通等症状。补气安胎是常用大法,黄芪、党(人)能是常用的补气首物。香砂六丸中就由人参、白术、砂仁等药配合而成,既可健脾、和胃,又能补气安胎,故为治妊娠恶阻的中成药。
有些女性朋友身体非常虚弱,免疫力也比较差,在怀孕的时候,即使是特补营养,对身体的调理还是收效甚微,这不禁让人担心准妈妈肚子的胎儿,因此有些准妈妈会想到去看中医,调理身体帮助安胎,那么安胎中药有哪些?安胎中药配方有哪些呢?
1、安胎中药
一般来说,流产之前会有一定的预兆,比如先兆流产表现女性私处会有少量的出血,症状严重的话会表现为下腹坠胀感,出现这样的征兆时候,需要安胎。如何选择安胎中药也需要根据孕妇体质以及引发流产症状的原因来制定药方。
安胎中药主要分为清热安胎中药,健脾安胎以及和胃安胎,养血安胎等各种类型,清热安胎中药用黄芪,作为安胎基础药方,搭配各种安胎中药使用,以便发挥各种不同的功效。
胎儿主要通过母体吸收营养物质,因此孕妇的脾胃强健才有利于胎儿吸收充足的营养,我们需要通过健脾和胃来达到安胎的作用,而能够给予孕妇健脾和胃功效的安胎中药为白术,糯米以及砂仁,白术是健脾安胎的主要中药材料,而糯米砂仁更是常用的安胎食疗膳食。常用于孕期反应激烈,不思饮食,呕吐恶心症状导致的胃口不良,可以用和胃安胎中药来调理安胎,糯米软糯可口,既有安胎的功效,还能养胃,减少呕吐对于胃粘膜的伤害。
另外,母体补气养血对于胎儿是生长也是很重要的,气血不足容易引发流产先兆,养血补气的安胎中药在临床上是最常用的药方,主要包括地黄,芍药,当归以及阿胶,人参等材料,比如我们在经期也可以服用的妇科四物汤就是很好的补气血的药方。十全大补汤也是女性安胎中药的良好选择,但是毕竟安胎中药也是由药材组合而成的,没有流产预兆的孕妇并不建议长期食用安胎中药。
2、安胎吃什么
1、柠檬、土豆。在怀孕期间,妈妈们都是有想要呕吐的柑橘,多买一些柠檬和土豆,能够有效止吐,帮助妈妈们度过前三个月的呕吐频繁期。
2、菠菜。菠菜是叶酸最为丰富的一种蔬菜,因此,妈妈们可以选择菠菜作为安胎食物。其实,类似于菠菜的食物还有很多,只是菠菜中的营养是比较丰富的。
3、绿茶。孕妇喝一点绿茶是可以的,因为绿茶中含有的锌比较丰富,对预防胎儿畸形有一定效果。不过孕妇最好不要喝太多的绿茶,因为在所有安胎食物中,绿茶是不能够多喝的。
3、安胎配方
1.保胎散
【处方】归身、川芎、茯苓、玉竹、续断、杜仲(炒)、黄芩(酒炒)、白术(土炒)、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安胎。主孕妇出痘腰痛。
2.安胎散
人参川芎(各五分)黄芩当归头(各七分)白芍黄(各六分)白术熟地蛤粉(炒)甘草(三分)食远服。如腹痛。加杜仲。(去粗皮炒断丝)砂仁(各五分
安胎气。孕后可常服。
3.金匮当归丸
川芎当归白芍黄芩(各四两)白术阿胶(各二两)人参(一两五钱)砂仁(一两)
十丸。空心米汤下。此方养血清热。补脾燥湿。补血安胎。顺气止痛。且去胎毒。服之临产易生。胎儿易育。
胎至九月后。服十余帖。
4.达生汤
全当归(酒洗一钱五分)川芎牛膝(酒浸一宿各六分)益母草(不犯铁器)冬葵子(炒研)一钱)车前子(炒研细)枳壳(面炒各五分)大腹皮(酒净四分)炙甘草(三分)广木香(忌火。研末。和服三分。)姜(一片)食远服。如腹痛加白芷。沉香。(各五分)
将产催生神效。
5.催生益母丸
益母草(五月五日采茎阴干。不令见日。忌铁器。研末半斤。)车前子(一两研)冬葵子
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临产以酒和童便化送。米汤亦可。如体气不顺。腰痛阵痛。
加川芎当归生地(各二钱)煎汤磨木香(二钱入药)如虚晕加人参(五分)夏月热产加滑石(一钱五分)甘草(三分)
煎送。冬月冷产加官桂(三分)煎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20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气血亏虚如何治疗
下一篇: 冬季老年人的保健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