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湿热重的人,头发、皮肤特别油腻且有污垢;眼睛分泌物多,非常爱出汗,皮肤总是黏糊糊的,有口臭、脚臭等浓重的体味,体胖,懒于运动,劳累后容易出现口苦,食欲不振,经常会腹胀、腹泻、大便黏腻不爽,易粘马桶,还有排便不净的感觉,小便赤,气味大,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白带较多。
2.体内湿气重是中医辩证的一种。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湿邪往往不容易祛除的。一般湿邪的症状为头昏头重、头重如裹,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这是常见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可以选择中药的调理治疗。还有可以配合按摩、针灸的治疗。建议保养,适当的运动,可以吃些祛湿的食疗。
了解了身体湿气重有哪些表现才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自身是不是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治疗,达到一个非常不错的治愈效果,盲目治疗是不可取的,我们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采取最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
1、体内湿气大=油性大火气不畅易长痘
人一般长痘痘的原因有二:一是体外因素;二是体内环境因素,体外因素一般对痘痘只是起到了秀发的作用,而体内环境才是长痘痘的决定因素。
从中医角度看,长痘痘是因为身体油性变大,油的粘性抑制了火气的排泄,从而导致体内热气堆积,从而诱发痘痘。而油性大,则是我们所说的“湿气重”。
2、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3、伤害关节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4、影响排泄
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中医说,“湿气如裹”,湿气重会影响细胞间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湿棉被盖在人的身上一样,会让你常常有头沉、无精打采的感觉。
? ? ? 一、食欲不振
? ? ? 如果总是没有缘由的没胃口,吃不下饭,那么就要考虑下,是不是体内湿气重的缘故。因为湿气重,会造成身体消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转,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更有情况严重的人,还会出现肚子发胀、消化不良的问题。因此,食欲不振的时候,还是应该及时查明原因,若真是湿气重造成的,还应该及时做除湿工作,尽早改善身体状况。
? ? ? 二、舌苔变厚变白
? ? ? 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出现了脾虚问题,那么不妨观察一下自己的舌头;如果你的舌苔是很红润的,并且还有光泽,并没有舌苔,舌头看上去很干净,那么则表明你的脾脏功能还是不错的。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舌苔有变厚变白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警惕是不是脾虚所造成的了。如果你的舌苔变厚变白,甚至舌头周围有较为明显的齿痕,那么这就是脾虚所引起的体内湿气无法正常被排出到体外,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舌头肥大,经常被牙齿给咬到。如果你出现了这些症状,那么还请注意对脾脏的调理。
? ? ? 三、大便粘腻
? ? ? 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下,很多人排便过程中会发现粪便异常的表现,例如大便黏腻也和湿气过重有关。湿气过重的人身体的水湿运化不当,因此大便容易不成形,出现大便粘腻这种表现,当察觉在排便过程中发现粪便粘腻,经常粘在马桶上的情况,需要警惕体内湿气过重,要及时通过合理的方式改善。
? ? ? 四、皮肤瘙痒
? ? ? 在冬天的时候,很多人会有皮肤瘙痒的感觉,多数时候都是认为皮肤太干燥所以才有瘙痒的感觉。但是,当体内寒湿进入,也会导致皮肤瘙痒,并且在用手挠过之后,皮肤上会出现很多凸起的小红点,但是过一会儿之后又会自己消失。另外,脸上总是长痘痘冒油,也都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中医理论中,身体湿气过重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状况,被认为与许多慢性疾病有关。一个人如果身体湿气过重,可能会导致以下方面的表现。
第一个方面是皮肤状况。身体湿气过重的人,通常皮肤容易出现油腻、发黄的情况。甚至在干燥的天气里,也难以让自己的肌肤保持干燥,因为湿气使得肌肤无法正常排泄水分。同时,湿气还会刺激细菌和病毒滋生,加重炎症和皮肤疾病的发展,例如痤疮、湿疹等。
第二个方面是呼吸系统状况。湿气重的人通常会出现气喘、咳嗽等呼吸系统问题。因为湿气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免疫力,破坏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气喘和支气管炎等病症。此外,湿气也可以导致流感和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第三个方面是消化系统状况。湿气重的人通常会出现不适、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问题。因为湿气会堆积在人体内部,影响消化道的正常运转,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同时,湿气重的人还容易患上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各种消化道问题。
第四个方面是精神状态状况。湿气重的人通常会出现心情抑郁、脾气暴躁等情绪问题。因为湿气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使得机体无法得到足够的能量供给,从而导致身体疲劳和心情低落。长期以往,还可能影响人的思维和判断能力等。
总之,身体湿气过重会对人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对于身体湿气过重的情况,中医理论通常采用清热解毒、祛湿排毒、调理脾胃等方法进行治疗,例如饮食调理、中药治疗、按摩理疗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多喝水、运动、保持干爽等方式帮助身体调节湿气,保持身体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48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有什么方法除肝火?
下一篇: 六淫风为首,风邪和寒邪的致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