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知道的人会说附子有毒,大家听说附子有毒肯定都不敢食用。大家看过电视剧都知道里边有些人就能用毒救人,可以这么说,附子用好了是治病救人的良药,用不好就是毒药。存在就是道理,有毒的附子到底对人们有什么好处,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附子合理使用的好处。
1、附子有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能治疗人体很多疾病,如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等。
2、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3、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血液新陈代谢快有助于身体健康。
4、附子对血压具有调节作用,既能升压又能降压,与其所含成分有关。
5、附子回阳救这之功效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
6、附子有显着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7、附子煎剂对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
看了上边介绍,大家对附子的看法是不是有所改观啊,合理使用附子确实是功效卓著。但是,有一点还是要特别提醒大家,附子确实是有毒的,大家一定不能私自使用,必须在医生的帮助下使用,避免意外。如果中毒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附子是一双刃剑,希望大家合理使用。
1、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
2、附子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
3、江油附子还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煲汤可以补阳、驱寒、除湿,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功效。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因此,一般都认为乌头为母根,附子为子根。下面就由生活小常识我为大家介绍下附子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附子的功效和作用
散寒止痛
即能温中,又能温经。广泛的温里散寒。温中,用于胃寒,脾胃虚寒,也用于实证的寒邪过重,脘腹冷痛;温经,经脉受寒,出现的冷痛、头痛可用,还有类似于乌头的祛风湿的作用,对于风湿寒痹,尤其是兼阳虚的它祛风湿,散寒止痛,但祛风湿不如乌头。只要有寒无论虚实均可用。实证就是温里散寒止痛,虚症就是温补阳气。
用于痹痛
本品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以寒湿偏盛、周身骨节疼痛较甚者为适宜,可与桂枝、白术等同用,如甘草附子汤。
回阳救逆
用于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逆冷,脉微欲绝。主要是肾和心的阳气绝。本品能上助心阳以通脉,
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单用,力量不够,常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强回阳救逆之功效,即四逆汤(干草、生姜降毒,杀附子毒,又增强回阳救逆效果,附子回阳较干姜迟缓,所以有的书讲,干姜偏走,附子偏守)。临床往往兼阳气脱,若阳衰气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者,这时仅回阳,对元气虚脱没有针对性,所以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以回阳固脱,即参附汤。
补火助阳
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命门之火就是人体的元阳、肾阳。用于阳虚证。本品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如肾、脾、心诸脏及卫阳虚弱者均适用。若肾阳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见阳痿宫冷,畏寒身冷,腰膝冷痛,生长发育迟缓,早衰;肾不主水而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遗尿者,每与肉桂、熟地、山茱萸等同用,如桂附八味丸。肾主生殖,生殖、性功能降低等;肾不纳气,呼吸急促,出多进少,虚喘;肾不温煦脾阳,脾肾阳虚,腹泻,久泻不止,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用之有助阳化气之功,
常与健脾利水药白术、茯苓等同用,如真武汤。心阳不足,而见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可与人参、桂枝等同用。卫阳虚自汗出者,可与黄芪、桂枝同用。但最有效有用的是改善不能温煦形体。还有脾阳虚,寒湿内盛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食欲不振,它脾肾双补,常与党参、白术、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汤。心阳虚,轻的自汗,心悸或胸痹疼痛,有寒象,也可用,和活血化瘀的或温心的肉桂、桂枝配伍,另外,卫阳不固,自汗不止,与黄芪一起用。
附子的禁忌
凡患阴虚阳盛,或真热假寒者,以及孕妇都应忌服。本品有毒,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都可引起中毒。 生品外用,皮肤溃破者忌用。
以上就是我为您介绍附子的功效和作用,
希望能帮助到你哦!
1、附子副作用:表现有心律紊乱,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呼吸抑制,肌肉麻痹,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等。
2、附子的功效:
(1)附子可以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祛风寒湿邪,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2)可以加快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心肌耗氧量及心肌输出量,起到强心的功效,还可以升高血压,收缩或者扩张血管,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3)附子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延缓衰老。
(4)中医认为,附子可以温脾阳、补肾阳、补元阳,可用于治疗阳虚证及肾阳不足之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28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一起看看水沟穴的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