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体的穴位是非常多的,当然,不同的穴位,作用和功效也是不同的,并且还有非常不多的治病作用,比如太白穴这个穴位,对于我们人体的很多的病症都是有着非常好的治疗作用的,尤其是对于缓解流口水和肚子胀气的作用,更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详细的看看太白穴的这些保健功效。
睡觉流口水——按太白穴
入睡后流口水,醒来舌头两边有齿痕,并出现饭后腹胀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脾虚的征兆。在足内侧大趾根部稍微突出的骨头后面,有一个太白穴,点揉此处可刺激足太阴脾经经气,促进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从而帮助我们达到治疗和缓解流口水的作用,所以大家如果晚上睡觉有流口水的情况,那么我们建议大家经常性的按揉太白穴这个穴位,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宝宝胀气可以按太白穴
宝宝们的身体的抵抗能力和抗病能力都是比较低的,所以许多的宝宝们很容易出现肚子胀气的症状了,这对于宝宝的身体的健康是有着很大的危害的,如果宝宝吃饭的时候总觉得刚吃一点就胃胀,甚至还不断打嗝,有想呕吐的感觉,不妨在平时多按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对调理脾气虚弱有好处。它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另外,常按太白穴还能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感。
通过我们上面的这些介绍,我们可以知道,适当的按揉太白穴,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来说是非常的有好处的,还能够缓解许多的症状了,所以我们大家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流口水的症状,或者是宝宝们出现了肚子胀气的情况了,那么都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按揉太白穴来缓解病情的。
六大穴位的作用,按一按,轻松解决疼痛
止痛穴位
按一按穴位,病痛消
牙痛:合谷穴
胃痛:足三里
脚痛:太白穴
背痛:后溪穴
头痛:列缺穴
腰痛:委中穴
合谷穴
作用:若不是牙齿本身的器质性病变,可掐按合谷穴来快速止痛。
取穴:食指、拇指并拢,肌肉Z高点即是。
操作:揉穴时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1分钟。按揉合谷穴治疗牙痛一般采取交叉按揉的方法,就是左侧的牙痛按揉右侧的合谷穴,反之亦然。
足三里
作用:吃了冷饮/风、吃得不恰当等引起胃痛时。
取穴:小腿前外侧,膝盖凹陷处距离四指长的地方。
操作:掐按时可用手指或用梳子背、笔尖等用力按压,力度以有酸痛感为宜,维持3分钟左右,可快速地缓解胃痛。
太白穴
作用:走路走多了脚部疼痛。
取穴:足大脚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后下方掌背交界线凹陷处即是。
操作:用拇指指端按压太白穴,力度以有酸痛感为宜,维持3分钟左右。
后溪穴
作用:长期伏案、姿势不恰导致的背痛频发。
取穴: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操作:用一手的拇指指尖抵住另一手的后溪穴,边按压边揉动,按摩3~5分钟,感到有酸痛感为佳。
列缺穴
作用:受风感冒而突发剧烈头痛、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导致头痛。
取穴:两虎口交叉,食指落下的位置能感受到脉搏跳动。
操作:剧烈头痛时,用指尖点按列缺穴,力度要有疼痛酸胀的感觉,维持点按3分钟左右,可以有效缓解头痛。
委中穴
作用:气血运行不畅或受了寒导致的、突然发作的腰背部剧烈酸痛,俯身仰身都很痛。
取穴:膝关节后,胴横纹的中点(膝盖窝)。
操作:用双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
穴位养生的好处其实是数不胜举的,但是人体穴位有很多,如何穴位养生大家都了解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穴位养生的好处,希望对你有用!
穴位养生的好处
太白穴:缓解脚痛
位置: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走一段路后会发现脚部疼痛,回家就脱掉鞋捏捏脚,可有效缓解脚部疼痛。其实,这是因为您按摩刺激了脚掌前面的太白穴,因此会有减痛的效果。
专家指出,刺激太白穴除了用手按摩外,可采用脱掉鞋袜,将脚立起,用另一只脚的后跟来踩踏的方法刺激太白穴,这样刺激穴位的效果更佳。
这是因为除了脚部更好使劲外,是取身体左右平衡的原理。身体长得很对称,左右脚、左右手都是两两相对的,就像天平的两边。
在按摩时,有意识地用身体的一侧来按摩另一侧,可以更好地调节身体的平衡。
委中穴:缓解腰背痛
位置: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后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
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浊。此外,肩周炎患者还可试试把右手指从后背尽量对左手指尖,再反过来。通过这样交叉,类似搓澡的动作,对缓解疼痛效果很好。
阳池穴:保护腕
位置:阳池穴和大陵穴分别在手腕的背面和内面,也就是腕背横纹的中点处。
在中医中,许多穴位是两两相对、互相匹配的。阳池穴和大陵穴就是这样一对穴,都在手腕上,一前一后保护着腕关节。
关节是身体当中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损的地方,尤其是手腕。
打电话时可以按摩这两个穴位:用肩膀夹着话筒,站起来,一手刺激另一手的穴位,既避免了久坐的坏处,还可以保护手腕。
内关穴:改善心脏功能
位置:内关穴位非常好找,在腕横纹上面两横指,我们稍微用点劲,有两个大筋,在两个大筋之间就是内关穴,轻轻按压有一种很酸胀的感觉。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经常按摩内关穴,就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心脏的作用。
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
按摩内关穴时,可沿着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币侧轮滚动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时。
阴陵泉穴,帮助腿部消肿。
位置: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顺着骨头的下方和内侧摸,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
很多中老年人做了一天家务后,会发现自己的小腿肿胀。这是小腿长期在同一姿势下,气血无法顺行而导致的肿胀。
这时候要用“小腿消肿穴”阴陵泉。每天在这个穴位刺激3-5分钟,让气血顺利通行。另外,尽可能不要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有利于全身的气血循环,避免身体的僵硬。
曲骨穴:消除前列腺炎
位置:在小腹部,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耻骨,在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曲骨穴和膀胱泌尿系统的关联最大。但凡与之相关的疾病,如通利小便、调理月经等,都可以找曲骨穴,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
每天按摩曲骨穴50至10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前列腺的压力,解决尿频尿急等小便问题。
有效祛斑的养生穴位
脾俞
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1.5寸)处。
功效:主要用于健脾和胃、利湿升清,对于消化不良、胃炎、贫血、月经不调等都有一定效果,进而达到美白去斑的目的。
肾俞
在第2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功效:具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的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贫血等症,从而杜绝由此而产生的色斑问题。
阴陵泉
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功效:常按此穴,可以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淡化祛斑。
地机
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
功效:可健脾渗湿,调经止带,对于腹痛、月经不调、乳腺炎等均有效果,并可对抗由此而引发的色斑。
气海
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月经不调、大便不通、脘腹胀满、腰痛等症,可以起到祛斑的功效。
膻中
胸前第4肋间隙与前正中线之交点。
功效:此穴募集心包经气血,主治心悸心烦、胸部疼痛、呃逆等症,常按摩对色斑有一定效果。
关元
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效:可培补元气、导赤通淋,对于生理不顺、神经衰弱、失眠、眩晕等均有疗效,在美容方面可以淡化色斑并祛斑。
三阴交
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指同身寸,即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每天晚上9点到11点,可按摩三阴交穴几分钟,可以调节月经,保养子宫和卵巢,祛斑祛皱。
足三里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功效:此穴补中益气、通经活络、调理脾胃,可以强身健体、抗击衰老,祛斑美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36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注射隆鼻可以永久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