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对中药材都是不太了解的,虽然说我们都知道中药材能够对健康有好处,但是也不能去盲目的吃,如果我们在服用中药材的时候出现了混淆的情况,那么还会对我们健康造成威胁,白前和前胡就是这样的中药材,那么我们如何区分好,一起看看吧。
对白前和前胡来说,这两种中药材实际上是存在很大去区别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区分才行,首先对白胡来说,这是一种植物的根茎,大家完全可以在秋季的时候可以采挖这种植物,然后将其洗净,再将其晒干,它就变成了一种中药材。它的性质较为温和,而且由于白胡的味道有点苦,但是它可以用来治疗咳嗽、祛痰、气喘等等疾病,因此大家在生活中还是非常需要这种药材。不管是属寒属热,外感内伤,只要是咳嗽类的疾病,用白前是一定能得到好的治疗效果的,所以这还是我们吃白胡很不错,能帮助我们进行养生。
同时对前胡来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中药材,但是和白胡是存在不少区别的,由于前胡是一种伞形植物的根,这是它和白前之间的根本区别,我们应该学会区分才行。而且前胡的味道是比较苦的,同时性质微寒。大家可以用这种药材来散寒,它可以清痰止咳,还可以散风热。最重要的是,这种药材对我们的肺部有很多的好处,它可以清肺气,让我们的肺部健康得到保障,所以说这两种中药材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应该学会区分才行。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白胡和前胡的一些区别,可以发现这两种中药材虽然看似是比较相似的,但是实际上的区别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方法区分才行,这样才可以对我们健康有更大帮助,是大家服用白胡和前胡要注意的。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中药是有着不一样的效果,而且有一些中药对于我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1 一、清风散热
前胡味辛且性微寒,我们人体的内火在食用前胡后可以起到降火散热作用,还可以起到化痰止咳、疏散风热和宣发肺气、通气化痰的作用。前胡与其他中药材配伍还能治疗外感风热、身热头痛等症状。前胡有利于缓解急慢性支气管炎,对于小孩子常见的间质性肺炎、小儿疳气也具有一定功效,是治疗咳嗽的常用药物。
二、降气化痰
前胡是一种天然中草药,味辛、性寒清热,有利于促进呼吸道的分泌,可以治疗因外感风热而引起的咳嗽痰多,在祛痰方面效果很好。对于治疗痰热壅肺、咯痰黄稠量多、肺失宣降引起的咳喘胸满等症状有着重要作用。
三、保护心脏
相关试验表明,前胡含有能够增加人的心冠脉流量的营养物质,同时不影响心率及收缩力。在其它医疗器械的搭配下,还能促进心率正常、改善心脏跳动异常的症状。前胡对血小板有凝集的一个作用,能减少肌酸涩和心肌线粒体钙含量,有效保护心脏缺血、抑制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凝集。心脏不好者只要把晒干的前胡切片,洗净后煎水直接饮用即可。
四、抑制平滑肌
前胡含有乙醇提取物,对于乙酰胆碱导致的回肠收缩起到一定的作用,能有效抑制平滑肌。在中医上前胡还具备安胎的一个功效。
前胡的食用禁忌
前胡具有治疗咳嗽、头痛、祛痰等功效与作用。生活中,在炖汤时适量放入一些前胡还能起到保健作用。前胡跟其他中药材一样会有食用禁忌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前胡的食用禁忌有:
1.阴虚咳嗽、寒饮咳喇患者应该谨慎食用前胡。
2、前胡恶皂荚,畏藜芦,切记与之配伍。
3、阴虚火动、胸胁逆满人群切记忌用前胡,孕妇也不宜服用,孕妇对药物很敏感,食用前胡会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4.婴幼儿可以食用前胡,前胡可以治疗咳嗽痰多等症状,当小孩有发热咳嗽的症状时可以服用前胡,但用量要适中,最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食用。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2前胡为常用中药,《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别名 :信前胡。
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木植物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干燥根。多为野生。
产地 :
白花前胡、紫花前胡:主产于浙江、湖南、四川、安徽等地,江苏、湖北、江西亦产。
性状鉴别 :
白花前胡:主根性状不一,圆锥形、圆柱形或纺锤形。稍弯曲或有支根,细根多数已折断除去,长约3~9厘米,直径1~1.5厘米,根端有茎痕,外围有多少不等的残留叶鞘。木质部较小,肉质,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外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棕色圈。具香气,味先甜后苦辣。
紫花前胡:主根分歧或有侧根,主根长约3~15厘米,直径约0.8~1.7厘米。顶端有残留茎痕,表皮粗糙,褐色或黑褐色,有浅直的细纵皱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中心木质部较大,黄白色,气微芬香,带油腥气,味淡而后苦辣。
以根条肥状,黑皮、白肉、中心木质部黄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及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下气化痰,疏散风热。
(1)祛痰。动物实验证实有显著增加呼吸道分泌的作用,祛痰效力与桔梗相当,但无显著镇咳作用。
(2)增加冠脉流量。离体心脏实验证明,白花前胡丙素能增加心冠脉流量,但不影响心率和心收缩力。
此外,还观察到有镇静作用。
炮制 :切片生用。
性味 :辛苦微寒。
归经 :入肺经。
功能 :散风清热,下气消痰。
主治 :外感咳嗽,痰热喘满。
临床应用 :
(1)治肺热咳嗽,表现痰稠气逆、胸闷烦热、舌苔黄腻(可见于急性气管炎等情况),用前胡祛痰,配桑白皮、贝母、杏仁等,方如前胡散。
(2)治风热感冒,有头痛、发热、鼻塞、涕流、咳嗽者,取其有疏散风热作用,常配牛蒡子、桔梗、薄荷等,方如感冒热咳方。
附 :与柴胡比较。两者都能驱风邪,解胸腹胀闷。但前胡长于祛痰而降气,故感冒而咳逆明显者适用;柴胡长于解表舒肝,感冒而有寒热往来者适用,一般外感风邪如表现有咳嗽、气逆、痰粘稠、寒热往来、可前胡、柴胡合用。
用量 :3~9g。
处方举例 :
前胡散(《证治准绳》):前胡6g,桑白皮6g,贝母9g,麦冬6g,杏仁6g,甘草3g,水煎服。
感冒热咳方:前胡9g,牛蒡子9g,桔梗6g,薄荷4.5g(后下),桑叶9g,荆芥9g,野菊花9g,北杏仁12g,甘草6g,水煎服。
注 :
(1)前胡采收季节性很强,春季采者肉虚而瘦,秋季采者硬肉少,故以深秋及冬季收者肥壮结实为佳。
(2)全国大部分地区习用的前胡,主要为上述两种。由于生长形状、大小的不同,商品规格分为长条前胡、前胡头和统前胡三种,前一种多供出口。
(3)前胡有品种复杂,除上述白花、紫花前胡外,有些地区尚以多种同科同属和不同属植物的根作前胡用,如前胡属、当归属、牛防风属、藳本属......。在商品上,仅四川就有信前胡、光前胡、全胡、毛前胡、云前胡、白前胡等六种,性状各有不同。京津地区习销品,多来自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地,与正文所述品种性状想符。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3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3~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下气,化痰,止咳,宣散风热,下气消痰。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1.降气祛痰(痰热咳喘)用治痰热壅肺,肺失宣降之咳喘胸满、咳痰黄稠量多,常配伍杏仁、桑白皮等同用,如前胡散;因性微寒,也可用治湿痰、寒痰证,常与白前配伍为用。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2.疏散风热(风热咳嗽)用治外感风热,身热头痛,咳嗽痰多等,常配伍桑叶、牛蒡子等同用;用治风寒咳嗽,配伍荆芥、紫苏等同用,如杏苏散。能宣能降是本品之特点。
A2型题
(1) 男,26岁,胃脘疼痛时作,进热食时疼痛加剧,心烦口干,舌红苔黄,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A. 木香
B.香附
C.川楝子
D.高良姜
E.佛手
答案C
(2) 患者女28岁,肋胀痛腹胀痛,攻窜不定,时轻时重,郁闷加重,苔白脉弦。宜选:
A. 茯苓
B. 猪苓
C. 青木香
D. 陈皮
E. 川楝子
答案C
(3) 患者女32岁胁腹胀痛,攻窜不定,时轻时重,苔薄脉弦。宜选:
A. 猪苓配青木香
B. 茯苓配青木香
C. 川楝子配延胡索
D. 川楝子配车前子
E. 延胡索配伏苓
答案C
(4) 患者女40岁,脘腹胀痛,得温则减,乏力少尿,喜热饮,舌淡苔白,脉细弦。宜选:
A. 延胡索配青木香
B. 木香配茯苓
C. 川楝子配延胡索
D. 苓配青木香
E. 茯苓配青木香
答案B
(5) 患者女,17岁,小便频数,遗尿不止,舌淡,脉沉弱,宜选:
A 益智仁配莲子
B 益智仁配乌药
C 益智仁配山楂
D 益智仁配五味子
E 益智仁配五倍子
答案B
(6) 患者,女,45岁,胃脘冷痛,轻时绵绵不止,重时拘急剧痛,得温则减,
口淡不渴,泛吐清水,呃逆呕吐,舌淡苔白腻,脉弦迟,宜选:
A 生姜
B 香附
C 茯苓
D 延胡索
E威灵仙
答案B
(7) 患者,女28岁,胁肋疼痛,往来寒热,嗳气太息,食欲不振,苔薄脉弦,
宜选用:B
A 煨姜
B 香附
C 川芎
D 猪苓
E延胡索
答案B
(8) 患者,男,25岁,胃脘冷痛,得温则减,时轻时重,口淡不渴,泛吐清
水,舌淡苔白腻,脉弦迟,宜选:
A生姜配茯苓
B 生姜配延胡索
C 茯苓配香附
D 香附配高良姜
E 煨姜配香附
答案D
(9) 患者,女,32岁,胁肋疼痛,善太息,食欲不振,月经不调,苔薄脉弦,
宜选用:
A香附配柴胡
B 柴胡配茯苓
C 香附配木通
D 香附配木香
E 香附配通草
答案A
(10) 患者男,26岁。胃皖疼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用消积导滞法治疗,应:
A. 麦芽
B. 陈皮
C. 木香
D. 枳实
E. 谷芽
答案D
(11) 患者女,41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时常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暧气,月事不行,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用疏肝理气,解郁法治疗,应:
A川栋子
B香附
C沉香
D青木香
E大腹皮
答案B
(12) 患者女,31岁,胸满胸闷,咳痰色黄,不易咯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宜:
A. 白前
B. 前胡
C. 枳实
D. 木香
E. 枳壳
答案C
(13) 患者男,29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失调,苔腻微黄。宜(E)
A. 前胡
B. 桔梗
C. 竹茹
D. 枳壳
E. 枳实
答案E
(14) 患者女,23岁,胸膈痞满,痰稠色黄,不易咯出,甚则气急呕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宜:
A. 海蛤壳
B. 桔梗
C. 竹茹
D. 枳壳
E. 枳实
答案E
(15)患者女19岁,脾虚气滞,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失调,苔腻微黄。宜:
A. 竹茹
B. 贝母
C. 枳实
D. 竹沥
E. 木香
答案C
(16) 患者男29岁,胸膈痞闷,痰稠色黄,不易咯出,甚则气急呕恶,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宜:
A. 枳实配木香
B. 枳实配枳壳
C. 枳实配香附
D. 枳实配川栋子
E.枳实配瓜蒌仁
答案E
(17) 患者男,33岁,倦怠乏力,腹满腹胀,不欲饮食,大便失调,苔腻微黄。宜:
A. 枳实配枳壳
B. 枳实配厚朴
C. 枳实配荔枝核
D. 枳实配木香
E.枳实配青木香
答案B
(18) 患者男23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出咳平,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濡滑,宜选:
A. 枳实
B. 木香
C. 香附
D. 陈皮
E. 青皮
答案D
(19) 患者,男25岁,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润,脉滑,宜选:
A. 木香
B. 佛手
C. 青木香
D. 川楝子
E. 陈皮
答案E
(20) 患者女28岁,阴虚内热,烦燥不安,不思饮食,呃逆,口干舌燥,舌质红嫩,脉虚数宜选:
A. 佛手
B. 陈皮
C. 荔枝核
D. 青木香
E. 薤白
答案E
(21) 患者女32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出咳平,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濡滑,宜选:
A. 陈皮配木香
B. 陈皮配白茯苓
C. 陈皮配青木香
D. 陈皮配香附
E. 陈皮配佛手
答案B
(22) 患者女34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出咳平,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濡滑,宜选:
A. 陈皮配半夏
B. 陈皮配青木香
C. 陈皮配川楝子
D. 陈皮配香附
E. 陈皮配木香
答案A
(23) 患者男32岁,阴虚内热,烦燥不安,不思饮食,呃逆,口干舌燥,舌质红嫩,脉虚数,宜选:
A. 陈皮配半夏
B. 陈皮配木香
C. 陈皮配竹茹
D. 陈皮配香附
E. 陈皮配香橼
答案C
(24) 患者男34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宜选:
A.香附
B. 青木香
C.乌药
D.佛手
E. 薤白
答案C
(25) 患者女30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宜选(B)
A.香附配木香
B. 木香配乌药
C.乌药配郁李仁
D.乌药配青木香
E. 乌药配陈皮
答案B
(26) 患者女32岁,胸胁痞满,口苦咽干,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苔黄脉弦数,顺气行滞,宜选:
A.青皮
B. 乌药
C.川楝子
D.柿蒂
E. 丁香
答案B
(27) 患者女30岁,胸胁痞满,口苦咽干,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苔黄脉弦数,顺气行滞,致脉弦数,宜选:
A.青皮配乌药
B. 乌药配川楝子
C.川楝子配柿蒂
D.乌药配栀子
E. 柿蒂配丁香
答案D
(28) 患者女28岁,胸膈胀闷,上气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腹满胀痛,大便秘结,嗳气、脉弦,宜选:
A.乌药
B. 青皮
C.柿蒂
D.丁香
E. 青木香
答案A
(29) 患者男25岁,胸膈胀闷,上气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腹满胀痛,大便秘结,嗳气、脉弦,宜选:
A.乌药配青皮
B. 青皮配柿蒂
C.乌药配枳实
D.柿蒂配香附
E. 乌药配青木香
答案C
(30) 患者女35岁,胸膈胀闷,上气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腹满胀痛,大便秘结,嗳气、脉弦,宜选:
A.乌药配槟榔
B. 乌药配柿蒂
C.乌药配青皮
D.乌药配青木香
E. 乌药配香附
答案A
(31) 患者女39岁,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苔腻脉滑,宜通阳,下气豁痰,宜选:
A.木香
B. 香附
C.青木香
D.薤白
E. 荔枝核
答案D
(32)患者女42岁,胸痛彻背,感寒痛甚、心悸、胸闷气短,甚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腻,脉沉细,宜选:
A.荔枝核
B. 薤白
C.青木香
D.甘松
E. 川楝子
答案B
(33) 患者男43岁,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苔腻脉滑,宜通阳,下气豁痰,宜选:
A.半夏配薤白
B. 薤白配木香
C.薤白配香附
D.薤白配青木香
E. 薤白配甘松
答案A
(34) 患者男45岁,胸痛彻背,感寒痛甚、心悸、胸闷气短,甚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腻,脉沉细,宜选:
A.薤白配荔枝核
B. 薤白配附子
C.薤白配川楝子
D.薤白配香附
E. 薤白配青皮
答案B
这样看来,药物主要目的是以治疗感冒为主的兼有止咳化痰的功效,调理食欲不明显。
头晕如果就一过性的,也不太难受的话就别管他了。药物里面没有明显会导致头晕的药(一定要说的话,有两个要多少有点这个功效,但很弱)。而且《黄帝内经》也有“服药目不眩者病必不除”,说明服药后头晕也有可能是药物发挥作用的表现。建议继续服用试试看。
至于胃部太舒服,有两方面原因考虑。一是令千金可能年纪小、吃中药的次数不多,对药物苦、辛等特性不能适应,因此会觉得难受。二是药物偏于寒凉,小儿脾胃较能可能不能消化这个寒气,也会导致难受。如果产生腹泻的话,基本就可以断定是后者导致的了。建议您可以跟诊治大夫反应一下这个情况,他或许会酌情减轻药量(因为我不清除您千金的病证,所以不好说加减什么),或者放一小片薄薄的大如拇指指甲盖的生姜,两三枚红枣下去与药物同煎,又护胃的功效。但是最好也跟您的诊治大夫商量一下,我不清楚他的用药思路,不知道这样放姜枣是否会影响治疗。
等感冒治疗好之后医生应该会改变药方治疗食欲和血压的。中医讲外感时候不宜补,所以感冒好了之后才能调理那两方面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37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怎么避免减肥瘦胸
下一篇: 长期喝保温杯的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