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一起看看给老年人捶背的好处(经常捶背有什么好处?)

苹果养生 2023-06-01 04:20:53

一起看看给老年人捶背的好处

腰疼背困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尤其是我们老年朋友们,身体的体质本身就不好,如果生活中再过于的劳累了,那么很容易出现腰疼背困的现象了,所以适当的捶背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那么给老年人捶背的好处有哪些?其实经常给老年朋友们捶背,对于老年人的身体的健康是非常的有好处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其实我们人背部的穴位是比较多的,尤其是老年朋友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按摩捶背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保健功效,适当的按摩和捶背,可以很好的按揉这些穴位,这样对于老年人的健康也是有好处的。中医学认为,按摩捶背可以行气活血、舒筋通络。因为背部脊柱两旁共有53个穴位,这些穴位是联络脏腑的通路,按摩可以刺激调节脏腑的功能。老年人常会出现腰酸背痛和肌肉紧张,此时如接受轻柔的按摩捶背,不仅有利于肌肉放松,消除疲劳,还能预防慢性病及腰肌劳损的发生。

2、按摩捶背还可以刺激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晚上临睡前按摩能助人宁心安神、催人入睡,并且还能够帮助我们老年朋友们很好的放松身心,对于老年朋友们身体的健康非常的有帮助,还鞥能够起到治疗和预防失眠的作用。

上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了给老年人捶背的好处了,我们可以知道,老年朋友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捶背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经常按摩捶背不仅可以促进我们老年朋友们的血液的循环,并且还有非常不错的保健功效,对于我们老年朋友们的身体的健康是非常的有好处的,所以老年朋友们可以经常捶背。

经常捶背有什么好处?

祖国医学认为,捶背可以行气活血,舒筋通络。因为背部脊柱两旁共有53个穴位,这些穴位是联络脏腑的通路,捶打可以刺激调节脏腑的功能,可治疗某些疾病。而且人的背部皮下有大量功能很强的免疫细胞,由于自己的双手平时不容易触及背部,所以这些有用的免疫细胞处于“休眠”状态。捶背时刺激这些细胞,激活了它们的功能,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功能,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捶背的正确方法通常有两种,但要用手来捶,不要用捶子代替。这两种方法是拍打法和叩击法,均沿脊柱两侧进行。前者用虚掌拍打,后者用虚拳叩击,手法要均匀,宜轻不宜重,力求动作协调、节奏均匀和着力富有弹性。如此自上而下或由下向上轻拍轻叩。可自己操作,也可请别人帮忙,每分钟60至100下,每日一至二次,每次以不超过20分钟为限。

给老人捶背前要做什么准备?

捶背的优点

1、夫妇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3396433互相捶背,能使双方神经系统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延年益寿,特别是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捶背可以防治多种慢性疾病。

2、不仅可以防治腰酸背疼,对于有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及感冒风寒等病,捶背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每天捶背可以振动呼吸器官帮助排出痰液和肺泡中的废气,从而防治坠积性肺炎。

4、捶背简单易行,不受时间的约束。白天利用工作间隙捶背,可以使人保持头脑清醒和精神振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晚上临睡前捶背能助人宁心安神、催人入睡,是医治失眠的良方之一。使你能睡一个好觉。

捶背的方法

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方法,均沿脊柱两侧进行。前者用虚掌拍打,后者用虚拳叩击,手法均宜轻不宜重,力求动作协调、节奏均匀,着力富有弹性。如此自上而 下或自下向上轻拍轻叩,可以自身捶打,站着和坐着都可以,也可由他人捶打,接受者可站可卧。捶背的速度以每分钟60-100下为宜,以不痛为度。每日 1-2次,每次捶背时间以30分钟为限。

捶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是应握空心拳,不要把力量用在握拳上。

2、是捶打速度要快慢适中,刚柔相济,捶击的力度以不感到痛为宜。

3、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法。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患有虚损的疾病可用轻而缓的手法;如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或邪实为患的疾病可用强而快的手法。

4、是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病、尚未明确诊断的脊椎病变以及晚期肿瘤的患者,则不要捶背,以防加重病情或引起意外。

中医学认为,捶背可以行气活血、舒筋通络。因为背部脊柱两旁共有53个穴位,这些穴位是联络脏腑的通路,捶打可以刺激调节脏腑的功能。老年人常会出现腰酸背痛和肌肉紧张,此时如接受轻柔的捶背,不仅有利于肌肉放松,消除疲劳,还能预防慢性病及腰肌劳损的发生。捶背还可以刺激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功能。

捶背是举手之劳,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达到健身的效果。注意,捶背必须每天坚持才能见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38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