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人不注意生活的方式,就会出现各种健康的问题出现。高血脂这种疾病,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多和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有关,还有就是因为遗传的因素。其实平时的不良饮食是可以影响血脂的高低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偏食挑食
偏食挑食往往造成营养素摄入不全面。如果绿叶蔬菜吃得少,常会发生维生素C缺乏,而维生素C可以降低胆固醇,减轻或防止动脉硬化。如果在饮食中豆制品吃的比较少的话中老年人就会有胆固醇不容易排泄的问题,如果是大蒜和洋葱吃的比较少的话也会影响血脂出现增高的情况。
多吃少餐
有关专家调查了1400位60-64岁的老人,大部分的男人都不是很健康。发现每日吃两顿饭者有1/3患心血管疾病,每日吃五顿饭者(总热量与每日吃两顿饭者持平)只要1/5患病。有营养专家介绍说,如果空腹时间比较长的话很容易形成脂肪堆积的情况,而且时间长了会出现血脂升高的情况。
晚餐过迟
晚饭时间过迟,并且是进食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速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而且还有一部分人比较爱吃精细的食物,殊不知这样的食物含有的营养素比较少,缺乏了微量元素和纤维素,这样的食物身体摄入比较少会出现胆固醇升高和诱发动脉硬化的发生,造成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好粗细搭配才健康。
人到了中老年的时候血糖血压血脂是非常难控制的,而且很容易出现异常的现象。为了我们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须要从饮食中做起,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晚餐的时候不要吃太多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粗粮,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血脂,减少高血脂的发生。
高血脂是“三高”之一,肥胖者最容易出现血脂偏高的现象。再加上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中老年人如果不注重养生,每天吃大鱼大肉等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会加重高血脂的症状。既然是“吃”出来的病,那我们就从饮食入手来降血脂。
血脂偏高的人常会有胸闷的现象,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下面这3种食物高血脂患者尽量别吃。
1、肥猪肉
肥猪肉饱和脂肪酸过多,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过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并有加速血液凝固作用,促进血栓形成。
2、高血脂患者应该尽量少饮食含糖量过高的食物,比如糖果、蜂蜜、蜜饯、蔗糖、甜品等等,避免坏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指数升高。
3、墨鱼
墨鱼含胆固醇较高,多食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不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应慎食。
那么高血脂吃什么好呢?
绿豆具有降低血脂、保护心脏、防治冠心病的防病养生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绿豆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实践也证明,高脂血症患者每日适量食用绿豆有明显降胆固醇作用。
近年来高血脂患者的人数一直在逐渐上升。有些人还没有体会到高血脂所带来的危害,所以总认为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其实体内血脂水平持续过高,对人体的健康有着比较大的影响,还容易引发一些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因此,一旦被查出血脂高,应当要引起重视。
那么如果被查出血脂高,应该如何应对呢?如果被查出血脂高,饮食上尽量少碰三物!
血脂高少碰胆固醇过多的食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养成了每餐必吃肉,要多放油多放盐的不良饮食习惯,其实这些大鱼大肉、多油多盐的食物胆固醇含量比较高。而食用过多的胆固醇食物,会让血液变得黏稠,血脂水平持续升高。因此,被查出血脂高的朋友,尽量少碰这类食物。
血脂高少碰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最大摄入量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正常人都有此注意事项,那么被查出血脂高的人,为了心血管健康,更应当尽量少碰这类食物。提醒您一下,反式脂肪主要存在于下列食物当中:珍珠奶茶、冰激凌、炸薯片(薯条)、蛋黄派、起酥油、人造奶油(黄油)等等。
血脂高少碰烟酒
吸烟有害健康,长期大量吸烟会让血细胞凝集起来,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再来说喝酒,小酒怡情,大酒伤身。对于男人尤其是经常需要应酬的男人来说,只喝小酒的人太少了,每次一聚会就喝个烂酬。而这样的喝酒方式容易增加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的含量,从而导致血液粘稠。有人说喝啤酒不容易醉多喝也没事,但是啤酒热量很高,长期喝啤酒容易导致肥胖,也是不利于血脂健康的。因此,一旦被查出血脂高,就要少碰烟酒。
降血脂,尽力做到这四点:
1、少坐多动
长时间久坐容易导致身体血黏稠,也是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帮助降低血液中血脂的水平,改善血液的黏稠度。因此,平常避免久坐,经常动一下身体有助于降血脂。
2、保持优质睡眠
经常熬夜、失眠伤身体,而且和身体脂质代谢紊乱都息息相关。而保持优质的睡眠,对于控制血脂有非常大的作用。血脂高的朋友不要熬夜,每天晚上十点准时睡觉,有利于降血脂。
3、经常听音乐
有研究表明:如果血脂高的患者每天坚持听半个小时他们喜欢的音乐,患者不仅精神上能得到放松,还有助于血管扩张和清理血管,从而降低患高血脂的风险。建议选择听一些旋律优美、曲调柔和的抒情音乐。
4、经常用火麻仁泡水喝
经常用火麻仁泡水喝,有助于保持和恢复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增强血管的弹性,还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有效防止血管壁中脂肪的沉积,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因此,被查出血脂高的人群非常适合经常用火麻仁泡水喝。
注:图片来自网络
误区一
“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是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的。不少人把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看作是多吃少动带来的“富贵病”。周玉杰教授指出,胆固醇异常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病。它虽然与饮食运动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只要忌口、多运动就能解决的。在导致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素中,年龄、性别、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不可改变。在可以改变的因素中,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过高。此外,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吸烟习惯也是导致胆固醇沉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很多体重较轻的瘦人与严格素食者以为自己绝不会发生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问题,其实,只要他有上述危险因素,都可能因此出现冠心病。
误区二
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黏度高、血流缓慢。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引起严重危害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过高。研究显示,甘油三酯的增加未能显示与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而如果血液中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就会形成粥样斑块。有斑块的血管狭窄或破裂就直接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目前最重要的血脂检测指标,并非甘油三酯。
误区三
体检化验单没有“箭头”就是正常。如今很多人都格外关注体检结果中的胆固醇指标,但鲜有人发现自己有胆固醇异常问题,因为化验单上并未发现有“箭头”。为什么流行病学专家的统计数据却如此之高呢?周玉杰教授介绍说,一般人群和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的患者,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与化验单上显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他们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要低于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即“坏”胆固醇LDL-C需低于80mg/dL或者2.1mmol/L。重点人群,即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胆固醇指标也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不高于3mmol/L”这一指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此类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误区四
胆固醇异常是慢性问题,即使不达标也不会有大碍。胆固醇异常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慢性问题,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一时半会儿不会导致健康出大问题。实际上,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它的特征是:慢性进展、急性突变、全程炎症。“坏”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被阻塞住。并且,这些斑块就像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心梗、中风。如果不尽早控制,年纪轻轻的患者也同样会遭遇斑块破裂带来的恶果。近年来,影视明星中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者中就不乏中青年人。在2004年公布的一项报告中,仅在短短15年内,35~44岁之间的北京男性居民因冠心病而死亡的比率就增加了111%,45~54岁之间女性死亡率增加了40%。
误区五
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黏度,服用无副作用。对于顽固型血脂高患者,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主导药物,在临床医师的严密指导下,“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39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茺蔚子是什么,帮你了解茺蔚子
下一篇: 牙齿能矫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