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的常见的,并且还有很多的朋友们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会服用一些败酱草的,其实败酱草这种药材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也是可以和其他的药材搭配起来服用的,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败酱草的配伍应用。
1、配蒲公英
首先败酱草,这种药材是可以和蒲公英搭配起来服用的,败酱草这蒲公英搭配起来服用,药用功效也是非常不错的。二药均为清热解毒药。蒲公英善于散结消肿,败酱草长于化瘀、消肿、排脓,二药配用,对毒热血瘀之腹痛、腹胀、腹部有硬块等证均可应用。
2、配赤芍
当然,败酱草也是可以和赤芍搭配起来服用的,败酱草额赤芍搭配起来服用,更是可以有效的缓解一些疼痛病症的。本品清热散结祛瘀,赤芍活血化瘀止痛,二药合用,有清热祛瘀、活血止痛之功效,可用于产后血瘀有热的腹痛及心肠痈初起触之有块而尚未成脓者。
3、配金银花
其实败酱草和金银花搭配起来服用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败酱草和金银花搭配起来可以起到不错的清热解毒的功效。但败酱草善疗内痈、祛瘀排脓,金银花善散风热、凉血解毒,二药合用,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之功,可用于痈脓证。
现在我们大家也详细的了解了败酱草的一些配伍应用了,我们可以知道,日常生活中可以和败酱草搭配的药材也是非常多的,当然,不同的药材和败酱草搭配起来,药用功效也是不同的,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将不同的药材和败酱草搭配服用。
(1)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配蒲公英、金银花,用治急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痛;配茵陈、栀子等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2)本品药材来源较复杂,属于败酱科的败酱草,仅在民间应用,不见市售。据《中药志》说:今市售败酱草主要有两种:北方习惯使用菊科植物苣莳菜的带根全草;南方习惯使用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带草全果。又说:主治明目、目痛、泪出等病;败酱草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等病,二者效用不同。」这说明市上出售的败酱草恐非古代所用的败酱草,原植物即为菥蓂,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一两,煎服。菥蓂一药在临床上应用时常与清热解毒药与活血祛瘀药配伍同用,不作单味药使用,故菥蓂是否具消痈排脓的功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全国中草药汇编》
(3)败酱草性寒微寒,味辛苦,:“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败酱性辛散善降,其效可达上,中,下三焦。与公英,白及,徐长卿配伍,理气和胃,治胆汁反流性胃炎。与红藤,赤芍,莪术配伍,消热散瘀,治慢性盆腔炎。与薏苡仁,漏芦,虎杖配伍,清热解毒,治湿热痹症。究其药理,败酱草有抗病毒,抗肿瘤,利胆,利尿,促肝细胞再生等作用。
一、典籍摘要
《名医别录》: “主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神农本草经》: “味苦,平。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疸,痔,马鞍热气。”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咸,平、微寒,无毒。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腹痛。”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瘀血,最排痈脓。”
《本草纲目》: “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
《本草正义》: “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 消肿,破瘀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
《本草从新》: “解毒排脓,治痈肿,破凝血,疗产后诸病。
二、现代研究
成分: 主含黄花败酱皂苷A-F、常春藤、齐墩果酸、木犀草素、槲皮素、芦丁、异荭草苷、异牡荆苷、东莨菪内酯、七叶内酯,以及挥发油、环烯醚萜类、甾醇类等。
作用: 本品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镇静、保肝、止血、抗缺氧等作用。
药理: 败酱草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抗病毒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增生、防止肝细胞变性;其果枝能舒通门静脉循环,加速肝细胞再生,因而有降酶、降絮作用。大量应用,可引起暂时性白血球减少和头昏、恶心。
临床报导: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黄花败酱鲜叶适量,加生石膏共捣烂,再用1个鸭蛋清调匀,敷于肿痛处,24小时取下,重症需敷2次,有并发症时需加服其煎剂。治疗200例,90%例在局部敷药后24小时内症状消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48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芦荟胶究竟能不能治愈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