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神藏穴的配伍和功效有哪些

苹果养生 2023-06-01 08:30:39

神藏穴的配伍和功效有哪些

健康,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我们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所以保健养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中医养生是很不错的一种方法,穴位可以治疗疾病,今天介绍神藏穴的功效和配伍,让你了解中医的精髓。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之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的天部汇入本穴。

【功能作用】收敛神气,安神定志。

【神藏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呕吐、咳逆、胸痛、烦满、肋间神经痛、不得饮食等。神藏穴可以有镇咳的作用,对于出现的咳嗽啊或者是呕吐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和效果哦。同时也可以有缓解神经痛的效果。

【作用功效】神藏穴,收敛神气,安神定志、宽胸利气。

【临床运用】现代用于治疗胸膜炎、肋软骨炎、心绞痛。

【穴位配伍】神藏穴配心俞穴、玉堂穴治胸痹、噎嗝、冠心病、心肌梗塞;神藏穴配天突穴、内关穴、太冲穴治梅核气。神藏穴要懂得和其他的穴位来配伍,这样的话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达到更好的效果。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针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神藏穴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艾灸方法】神藏穴,艾条灸5-10分钟,神藏穴,艾炷灸3-7壮。

【补充:按摩肺俞穴止痰】咳痰时,一边吐气一边强压肺俞穴6秒,重复三次,就会感觉喉咙处的异物消失了。小孩不能按压太强,应该增加次数。

神藏穴的配伍以及功效,你都知道了吧,其实神藏穴的配伍方法和功效都是比较简单的,大家只要懂得如何去区分和找穴位就可以了。神藏穴可以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对于出现的咽喉疾病有调理的作用,大家可以试试。

穴位导引这样做!5招按出好心情

好睡操进入尾声,第六部分──好心情导引,让绷紧的心,也能放松。操作时间大约为一到二分钟。

从穴道的名字「神封」、「灵墟」和「神藏」可知,中医认为灵魂之我主司思虑的部位──心神,就寓居、封藏在这几个穴道间。心情不好、精神不济时,按压会感觉痛、酸,表示该处气滞不通、气血不足。想改善不只要透过 *** 或锻炼,更要时时留意自己的心情,练习保持轻松愉悦。

按压、摩擦至不痛:先按压胸口的神封、灵墟、神藏穴,然后由下往上沿着神封、灵墟、神藏三个穴道的连线来回摩擦三十六至七十二下。按压处若感到疼痛,就持续按压、摩擦到不痛为止。

1.神封穴:膻中穴(两个 *** 连线的中点)外开二寸,就是神封穴。

2.灵墟穴:神封穴垂直往上,越过一根肋骨后的凹陷处,就是灵墟穴。

3.神藏穴:灵墟穴垂直往上,越过一根肋骨后的凹陷处,就是神藏穴。

4.按压:每天起床和睡前,按压神封、灵墟、神藏三穴。气不通则痛、气血虚则酸,若按压时感到疼痛表示该处气滞不通,需忍耐揉压至不痛,让气血畅通为止;若感到酸表示气血不足,当更重视饮食营养充足,以及勤加锻炼穴道导引、太极拳等能放松心身、长养真阳之气的功夫。

5.摩擦:每天起床和睡前,由下往上沿着神封、灵墟、神藏三个穴道的连线来回摩擦三十六至七十二下。若感到疼痛可一直 *** 到不痛为止。 二寸(2个拇指宽)

足少阴肾经的穴位都有什么?

足少阴肾经穴,归属足少阴肾经的腧穴,左右两侧共54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以下详解足少阴肾经穴位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足少阴肾经穴,归属于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少阴肾经所属穴计有:涌泉穴、然谷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复溜穴、交信穴、筑宾穴、阴谷穴、横骨穴、大赫穴、气穴、四满穴、中注穴、肓俞穴、商曲穴、石关穴、阴都穴、腹通谷穴、幽门穴、步廊穴、神封穴、灵墟穴、神藏穴、彧中穴、俞府穴。
足少阴肾经一侧27穴(左右两侧共54穴),其中10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后缘,其余17穴位于胸腹部任脉两侧。首穴涌泉,末穴俞府。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根据《足少阴肾经穴国家标准部位表》,以下详解足少阴肾经穴位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俞府穴疼痛怎么治?

彧中穴 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胸部,在“俞府穴”正下方,下一肋间隙中。(详见此胸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为:气喘突然发作的时候,可以指压胸骨旁的“俞府”及“或中”可达到效果。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彧中穴 Yù zhōng(KI26)(“或中”即“彧中”) 〖取穴方法〗位于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一肋间神经,皮下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痰壅,胸胁胀满,不嗜食。 〖人体穴位配伍〗 配风门穴、肺俞穴治外邪袭肺;配天突穴、间使穴、华盖穴治咽喉肿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别名〗彧中穴。 〖穴义〗肾经的寒湿水气在此化为天部阳气。 〖名解〗彧,茂盛的样子。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彧中名意指肾经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化为充盛的阳气。本穴物质为神藏穴上传的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而化为充盛于穴内的阳气,肾经气血在此重又恢复其茂盛之状,故名彧中。彧中名意与或中同,或为或之讹传。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循肾经上传于俞府穴。 〖功能作用〗生气壮阳。 〖治法〗寒则补针多留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璇玑简介,有什么功效?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出处5穴名解6所属部位7璇玑穴的定位8璇玑穴的取法9璇玑穴穴位解剖 9.1层次解剖9.2穴区神经、血管 10璇玑穴的功效与作用11璇玑穴主治病证12刺灸法 12.1刺法12.2灸法 13璇玑穴的配伍14特效 *** 15文献摘要16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璇玑 1拼音 xuán jī

2英文参考 Xuánjī CV21 [中国针灸学词典]

xuánjī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V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N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

穴位 璇玑 汉语拼音 Xuanji 罗马拼音 Hsuanchi 美国英译名 Rotating Machine 各


号 中国 CV21 日本 21 法
国 莫兰特氏 VC21 富耶氏 VC21 德国 KG21 英国 Cv21 美国 Co21

璇玑为经穴名(Xuánjī CV21,RN21)[1][2]。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旋机。属任脉[1]。璇同旋,玑同机,璇玑,有旋转枢机之意,此穴对气管,为气管与肺气转运之枢机,故名璇玑[1]。璇玑穴主要治疗胸肺、咽喉疾患等:如胸胁支满,哮喘,支气管炎,喉痹,咽肿,水浆不下,胃中有积,贲门痉挛,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咳逆上气,喘息,水浆不下,小儿喉中鸣,呕吐,泄泻,支气管哮喘,食管痉挛,喉痹咽肿,胸胁之满,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胸膜炎,胃痉挛等。

4出处 《针灸甲乙经》:璇玑,在天突下一寸中央陷者中,任脉气所发,仰头取之。

5穴名解 璇同旋,玑同机,璇玑,有旋转枢机之意,此穴对气管,为气管与肺气转运之枢机,故名璇玑[1]。

璇,《说文》:“璇,美玉也。”玑,浑天仪,可旋转,故曰机。衡,其中横筩。以璇为机,以玉为衡。璇玑,星名。《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北斗第二星为璇,第三星为玑,乃北斗七星中天璇天机之合称。北斗自转,而璇玑随之。故测天文之仪器,名曰璇玑,又名混天仪。仪上枢轴,亦名璇玑。其轴总摄全仪,旋转动力之源。人之胸腔,犹混天仪之笼廓。养生家以璇玑为喉骨环圆动转之象,文学家以璇玑为珠玉之别称,均喻其圆润光滑也。人之胸腔,犹混天仪之笼廓。本穴居天突之下,胸腔之上,如斗运于天,机运于身,犹璇玑持衡,故名之。[3]

6所属部位 胸[4]

7璇玑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璇玑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天突下1寸[5]。

璇玑穴位于胸部,胸骨上窝下1寸,前正中线上。仰卧或正坐仰靠取穴[1]。

璇玑穴位于胸正中线,平第一胸肋关节,当天突穴下1寸处[6]。

一说在天突穴下1.6寸(《针灸大成》)。

璇玑穴在任脉的位置

璇玑穴在胸部的位置

璇玑穴在胸部的位置

璇玑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

璇玑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

8璇玑穴的取法 璇玑穴位于胸部,胸骨上窝下1寸,前正中线上。仰卧或正坐仰靠取穴[1]。

在胸骨中线上,仰卧或正坐仰靠,约当胸骨柄中点取穴。

仰卧或仰靠位,于胸骨中线,第1胸肋关节之间处取穴[7]。

快速取穴:仰卧,从天突(仰卧,由喉结直下可摸到一凹窝,中央处即是天突穴)沿前正中线向下1横指处即是璇玑穴[8]。

9璇玑穴穴位解剖 璇玑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起始腱、胸骨柄。主要布有锁骨上内侧神经和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

9.1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起始腱→胸骨柄[1]。

皮肤→皮下组织→胸骨[9]。

9.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第1肋阃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9]。

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并有 *** 内动、静脉的前穿支通过[6]。

10璇玑穴的功效与作用 璇玑穴有宽胸止咳,清咽利喉等作用[1]。

璇玑穴具有宽胸利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璇玑穴所治诸症,为喉痹、咽肿、胸满、涩痛等等,是因其功能富于滋润滑利,有通滞去瘀消肿之能,以治干涩枯燥之症。[3]

11璇玑穴主治病证 璇玑穴主要治疗胸肺、咽喉疾患等:如胸胁支满,哮喘,支气管炎,喉痹,咽肿,水浆不下,胃中有积,贲门痉挛,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咳逆上气,喘息,水浆不下,小儿喉中鸣,呕吐,泄泻,支气管哮喘,食管痉挛,喉痹咽肿,胸胁之满,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胸膜炎,胃痉挛等。

璇玑穴主要治疗胸肺、咽喉疾患等:如胸胁支满、哮喘、支气管炎、喉痹、咽肿及水浆不下、胃中有积、贲门痉挛等[1]。

璇玑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10]。

璇玑穴主治咳逆上气,喘息,胸胁支满,咳嗽,气喘,胸痛;喉痹,水浆不下,小儿喉中鸣;胃中有积,呕吐,泄泻[7]。

璇玑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食管痉挛等[6]。

喉痹咽肿,咳嗽,气喘,胸胁之满;胃中有积。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胸膜炎,胃痉挛。

12刺灸法

12.1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1][6]。

平刺0.3~0.5寸[7][10],局部沉胀[7]。

12.2灸法

可灸[1][7][10]。

艾炷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6]。

13璇玑穴的配伍 璇玑穴配大椎、定喘、肺俞治哮喘[1]。

璇玑穴配合谷、鸠尾治咽炎[1]。

璇玑配鸠尾,有清热化痰的作用,主治喉痹咽肿,咳嗽胸痛。

璇玑配气海,有扶正培本,化痰平喘的作用,主治喘促 ,畏寒。

璇玑配足三里,有理气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主治胃中有积。

璇玑配神藏,有宽胸利气,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胸闷,膈满,心悸,失眠,健忘。

璇玑配中脘、膻中,治食积性胸膈满闷、胀痛[7]。

璇玑配天突、膻中,治吞咽不利[7]。

璇玑配气海,治羸瘦气喘[7]。

璇玑配中脘、足三里,治食滞胃痛[7]。

璇玑配中脘、支沟,治胁肋满痛[7]。

14特效 ***用拇指指腹直接点压璇玑穴,有酸、胀、麻感觉时为宜,每次3~5分钟,可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8]。

15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满痛,璇玑主之。喉痹,咽肿,水浆不下,璇玑主之。

《针灸大成》:主胸胁支满痛,咳逆上气,喉鸣,喘不能言,喉痹咽痈,水浆不下,胃中有积。

《席弘赋》:胃中有积刺璇玑,三里功多人不知。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49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