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养生误区:老年人没有自卑感(老年人该怎样养生保健?)

苹果养生 2023-06-01 09:46:05

养生误区:老年人没有自卑感

身边误区:

很多人都认为,老年人一生中经历了不少风雨,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社会的观察和判断能力要比青壮年成熟,所以老年人不会有自卑心理。其实不然。一些老年人也有自卑心理,这也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专家分析:

年龄老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年人要经受精力体力的不足、体弱多病等困扰,还可能因退休带来的社会地位的下降,及经济收入明显减少等,都会使老人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并由此产生自卑感。

另外,老年人闲暇时间比较多,精神无所寄托,长期的寂寞空虚也会引起性格的变化。如有的老人一生穷碌,历经坎坷,回忆过去的种种不幸,可能会更感消沉苦闷,郁郁寡欢,自卑感也会油然而生。这些变化对老人的心身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

专家支招:

老年人要想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就要消除失落感,多培养积极的爱好,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情,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专家解难:

问:老年人饭后听音乐能养生吗?

答:饭后听音乐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对老年人尤为有益。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美妙的音乐能让人体产生和谐的共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脑肝肾功能,增加胃肠蠕动和消化腺体分泌,有利于新陈代谢。不过,饭后听音乐也要考虑个人的心理特点及对音乐爱好程度等,只有根据个人爱好精心选择适当的音乐收听,才能收到养生效果。

老年人该怎样养生保健?

现在,很多老年朋友对自己的健康特别在意,毕竟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不少老年人在保健养生方面仍存在很多健康误区。老年人根本就没有留意到这些养生误区。那么,老年人如何养生才更健康科学呢?

误区一:习惯“闻鸡起舞”
中国人较勤奋,受“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影响,大多数爱锻炼的人都有晨练的习惯。但是清晨并不是中老年人较适宜的锻炼时间。
首先来看外界因素:一是植物在夜间吸氧,呼出二氧化碳。因此,树木多的地方,早晨集聚二氧化碳较多。二是夜间逆温层出现较多,致使清晨空气不佳。在夜间,风速较小,近地面数百米的空中出现逆温层,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滞留在地表上方,难以扩散。秋、冬、春三季,近地面逆温层使得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左右最不易扩散。三是寒冷刺激本身可诱发血管痉挛,在原有病变基础上,引发血管栓塞或梗死。
其次再来看人体内在因素:由于一夜没有饮水,清晨血液很粘稠,增加了血管堵塞的危险性;起床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心脏本身需要更多的血液;早晨9~10时还是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刻,因而早晨是中风、梗死的好发时间,医学上称之为“魔鬼时间”。
因此,中老年人,特别是具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和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宜在早晨做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早晨可做较轻量的锻炼,如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舞剑、散步等。
那么,什么时候是适宜的锻炼时间?下午4~5时左右最佳,其次为晚间饭后2~3小时。因为此时人体的适应能力和全身协调能力均较强,尤其是心率、血压都较稳定,最适宜进行体育锻炼。从外界环境讲,此时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氧气含量比较充足,气温也比较适中,利于锻炼。
上班族如不能在下午锻炼,可在晚上9~10点左右锻炼。此时锻炼,可使大脑彻底放松,缓解精神紧张。晚间锻炼还可消耗多摄入的热量,减少夜间脂肪的储存。
误区二:爬山是最好的锻炼方式
爬山对人的呼吸、心血管系统虽有很好的作用,但对中老年人膝关节的不利影响较大。“人老先老腿”。年过40岁的人,大多都有髌骨软骨软化。据调查,55~64岁的人85%都有一个或多个关节的老年性骨关节病,其最基本的发病原因是关节软骨的老化和磨损。
腿弯曲时,膝关节所负重量是身体重量的3~5倍。在关节软骨已发生退化的情况下,过多负重屈伸活动,会加剧关节软骨的磨损。
因此,中老年人应采取既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有较好锻炼作用,又不加重关节负担和磨损的运动形式。
误区三:身体不胖不瘦,不需要锻炼
身材看上去比较标准的一部分中老年人往往自以为身体健康,加上有了年纪自然产生惰性,不大高兴“动”,很容易就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专家指出,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人,体成分或其他健康指标如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骨密度等可能不正常。
体成分的不正常即体内脂肪的比重不合适。有些女同志外形看上去挺苗条,但一测成分,体脂占的比例仍过高。体脂比例过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脂肪的绝对量较高,另一方面是肌肉成分少,因而脂肪相对含量较高。而苗条的女同志主要是属于后一种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锻炼不够和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以后肌纤维逐渐减少造成的。
对体重指数正常者,锻炼可改变体成分及肌肉脂肪结构比,并提高身体各方面的机能。
误区四:鸡蛋内含有大量胆固醇,不宜食用
血液内胆固醇含量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人们对这点了解较多,但对胆固醇是维持人体生存的必需物质缺乏了解,所以出现了不吃鸡蛋的误区。
人体每日要有大量的细胞死亡和新生。以血液中红细胞为例,每天要更新0.8%.组成这些新生红细胞的细胞膜,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胆固醇还是合成肾上腺素、性激素的主要原料并参与维生素D的合成,因此,胆固醇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对于膳食中胆固醇的含量不要限制过严。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正常人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以不超过300毫克为宜;低密度脂蛋白高和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每日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克。
鸡蛋内虽然胆固醇的含量较高,但它也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建议正常人每天吃一个鸡蛋;低密度脂蛋白高、患糖尿病、心血管病者每两天吃一个鸡蛋比较合适。
误区五:植物油是“素油”,多吃点没关系
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营养过剩,摄入热量过多。许多人知道不能多吃肉,却忽略了过多食用植物油造成的问题。王陇德副部长说,其实,相同重量的植物油所提供的热量高于猪肉一倍多,是圆白菜的40倍。有专家做过测算,如每天多摄入5克(1/10两)油而不被消耗掉,10年后则多长10公斤。平均每年多长1公斤。
有位糖尿病患者,家属为其准备夜宵,为了让他少吃半个馒头,给他煎了两个荷包蛋。其实,这两个油煎荷包蛋比那半个馒头要多出500千卡的热量。使用这种食谱,糖尿病就无法控制。因此,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油脂类在最顶层,每天每人不应超过25克(半两)。
据北京市调查,北京居民平均每天食用植物油83克,大大超过了推荐的摄入量。按此统计,北京的居民每天从植物油中多摄入500千卡的热量,而要消耗掉这500千卡的热量,每天必须快走一个半小时或慢跑一个小时,否则,这些多余的热量就会变为脂肪储存起来,引致肥胖。因此,必须格外注意植物油的摄入量。
膳食宝塔还显示,碳水化合物(粮食)应是人类最基本的食物,是每天食物结构的主要成分。即使是糖尿病患者,每天进食谷物仍应占其摄入总热量的50%~60%。粮食吃得越少,食用肉类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越多,供给的热量越多,心、脑血管并发症就越多。

养生被骗的人很多,为什么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呢?

首先看看为什么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从生理上讲,老年期各种身体功能开始退化,听力、视力处于下降的状态,身体虚弱,握力、速度下降,高血压、各种慢性病随之而来,这些身体功能的退化导致老年期鉴别能力下降,会导致老年人特别依赖人。从心里上讲,所谓“老小孩”就说明老年人在心理上会像小孩子一样单纯善良,也更容易亲信陌生人,导致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整个老年期是收缩退化走向死亡的时期,很多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和害怕,会过度依赖药物和保健品,老年人之所以如此喜欢购买保健品的原因所在。

目前城里老人大都是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老人,他们处在计划经济,都是非农业户口,端的是“铁饭碗”,都有很高的退休金,加上他们过过苦日子,知道勤俭节约,年老了,孩子有成家立业了,有了些余钱。他们的主要事情就是养生,养生的主要特点就是健康,所以,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城里老人这一心理,充分发挥不法分子的“聪明才智”,大肆忽悠,和传销一样,给老人洗脑,加上年龄大,孩子不在身边,就开始试着购买一些不法分子的所谓产品,接着不法分子源源不断的掏空城里老人的腰包,等到钱没了,也就知道被骗了,最多的城里老人被骗上百万元。

城里老人每天别看挺忙叨,又是广场舞又是旅游、同学聚会的,但其实都是空虚惹的祸。我的很多同学出国留学或直接定居了,包括姨妈家的表姐。留守老人空虚、寂寞才让一些口口声声喊爸、喊妈的保健品推销员有机可乘。记得电视采访过一个买了60多万元保健品的大爷,他说:“我知道他是骗子,但是我愿意听他喊爸。”遇到如此可怜又任性的大爷,估计骗子也没想到。还有些老人,因为孩子常年不在身边,所以骗子说病危、绑架、违法等,他们也无从判断

城里老年人文化水平高,人清闲,手中有退休工资,银行里又有存款,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他们天天是饮食节,旅游节,时装节,购物节,保健日。而且购物场所多,任她们自由选择,大家都拥手智能手机,家中有电脑,外界有推销员上门,把其产品吹得天花乱坠,老年人对保健品情有独钟,只要它吃了能消炎止痛,降血降脂,长寿美容美发,那不管它价格有多贵,暂时买一个疗程,几千块试试看吧。

但在农村,这种现象很少,大被骗的人数很多,主要是因为农村老人真的没有多少余钱,孩子结婚的彩礼、房子、车子等几乎被花的差不多了。但每年的农村养老金和地里的一点收入,也可以存一点钱,这是省吃俭用,只是为了防止有病而用,这是用在刀刃上。所以,想骗农村老人多的钱,这是不可能的,话多了,就需要向子女或者亲戚借,这样骗局就会被揭露。当然不法分子在农村行骗,心里有数,也有自己的底线和标准。

农村老年人就不一样了,一旦收了儿媳妇,嫁了女儿,身上包包早已空空是也,更不用说银行有存款,大多数老年人连银行帐号都没有,就是剩下几个钱,儿女们拿去买车买房,做小生意去了,还有的为了吃几块钱利息,把钱借亲戚朋友们了,还有一部老年人全靠儿女资助度日,有的跟着儿女吃住,要什么东西儿女安排购买,手中根本没钱,就是有几个零钱,你一个小商小贩,卖狗皮膏药之人,连雷打都支使不出来,看你们怎么去骗他们。

不要以为乡村就是宁静的世外桃源,现在农民腰包鼓了,老人们衣食无忧,也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精神提升。一些电话诈骗等远程手段无孔不入,也盯上了老人。南瓜原来在广西连江村采访人的一个退休老教师,曾向我求证,有号称北京三甲中医院的人员多次打电话希望他买特效药,还留了北京的网址地址,非常逼真,其实也是诈骗团伙。此外,乡村非法集资诈骗农民的新闻在河南等地也多有发生。

其次现代社会老年人独居和空巢的比例非常高。由于城市化和人口流动性增强,老年人空巢比例逐年提高,据2015年小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将近50%的老年人处于空巢状态,现代老年人要么单独居住,要么与老伴居住,子女都不在身边。空巢比例高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情感孤独,老年人空余时间多,没有子女和孙子女陪伴,老年人会非常寂寞,有事了连个商量、说话的人都没有,这个时候,这些骗子乘虚而入,给些小恩小惠,送鸡蛋,量血压,甚至拉老年人免费去旅游,最终导致了老人认为这骗子姑娘小伙子比直接亲闺女、亲儿子还亲,陪聊,按摩捶背等等本该子女尽孝的,骗子全替代了。最后出其不意推销产品,怂恿老人买保健品的时候,好多老人不仅相信是真的,为他们好的,甚至都不好意思拒绝。二是子女不在身边,做决定的时候没有人商量,真正受骗了也不敢告诉子女,怕子女担心或被子女骂。

这就是为什么陈红那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所有老年人的心声。再次呼吁天下所有的子女经常回家看看,一老一小,老人代表家庭的过去,孩子代表家庭的未来,不能只看将来,天天围着孩子转,而忽视过往,老年人在家族精神传承、凝聚兄弟姐妹情感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老人的现在就是我们的将来,所以保护好、爱戴好家里的老人,尽量和老人住在一起,不仅能对自己将来的生活有所预期,而且有助于保存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故事。

骗子一族,专门研究哪里钱多。能干骗子这活的人也不是一般人。机敏,嗅觉好,心黑。曾经一个郊区拆迁补偿款多达几百万。听说在这个地方聚集着形形色色的骗子什么六合彩。赌博。推销保险。推销这个娱乐的裸演,那个的无数。让经不起诱惑的人房没买。钱也没了。过去教育有钱人多,什么理财。保健品如果有底档查查材料。都是几位数的消费。骗子日日在思索钱在哪里。改革钱十年老年人没事吧!因为那时候有更多的骗钱的机会。有骗子专查处级以上的名单,然后要钱。听说一般都能给。而且不报警。因为骗子知道他们的钱都不是好来的。骗子善于发现商机。眼下。没有什么可骗了。他们发现了有工作的老年退休工作者。他们省吃俭用的攒钱。就让骗子们看见了。骗子们还真好得手。后来所有想钱想疯了的一齐骗老年人。所以老年人成了受骗的重灾区。

老年人应该只吃素不吃肉,别再被“养生误区”坑了,教您健康吃肉

不知各位小伙伴,是否有自己的家族群呢?家族群里面的长辈们,是否都会分享一些 养生 文章呢?如果有的话,那么你肯定看过老年人应只吃素,不吃肉的文章。但事实上,这是一个“ 养生 误区”,希望大家不要再被坑了,肉可以适量地吃,但需要在 健康 的前提下。


与其说容易被长辈相信,不如说容易被三高患者相信,特别是得了高血脂的人。通过这种疾病名称,就知道是 血液中脂肪水平过高,而肉类食物中含有的脂肪又比较多 。所以就会让患者们,很容易相信不吃肉,对身体有好处。

但这其实是个误区

其实在 养生 方法上,有很多误区,都是通过一些片面的逻辑,让人听上去有一定道理。但是从其他角度分析的话,就能击垮这个说法,就拿不吃肉可以降血脂来说。血脂包括 甘油三酯、胆固醇,这两种物质大多是由肝脏合成 ,而饮食中摄入的脂肪,并不是合成它们的原料。

导致血脂升高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患有 肾脏疾病、糖尿病 等,但是这类疾病,并不能通过不吃肉的方式治疗。需要提醒大家,多吃肉的确有可能会使血脂升高,只能说吃肉太多是该病的病因之一,并不能说是唯一病因。

虽然素食中,含有一定的营养元素,但肉食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可能是素食中没有的,或者是很少的。若是长期不吃肉只吃素,可能会导致 营养不良 的情况出现。但完全不吃肉的危害,不仅仅只有这一点,还有以下3种危害:

1、缺铁性贫血

这种疾病一般发生在女性的身上,一旦发生,通常会出现 脸色苍白、容易疲劳、浑身乏力 的症状。通常情况下,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铁元素的缺乏 ,而肉类中就含有大量铁元素,自然就有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情况。

除此之外,肉类食物中,还含有较多 钴胺素 ,这种物质是红血球生成的重要组成,若是缺乏可能会出现 红细胞生成不足 的情况,因此也就会造成恶性贫血的情况产生。

2、降低身体抗病能力

保持这样饮食习惯的老年人,可能还会存在 蛋白质缺乏 的状态,这就有可能导致 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 的情况。此时老年人的身体抗病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增加各类疾病的患病风险。

3、心血管问题高发

尽管胆固醇偏高,可能会导致高血脂的产生,但同时它也是身体必需的物质。其是神经纤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能 帮助修复血管 。若是体内胆固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可能会使 血管变脆 ,继而可能会出现 血管破裂 的问题,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高发的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老年人容易相信的“ 养生 误区”——只吃素不吃肉,其实是错误的理解。而且从上述分析来看,长期不吃肉,反而更不利于身体 健康 。所以希望各位老年人,能够正确看待饮食, 健康 吃肉。

首先,应 适量食用, 上文提到了肉类食物不能完全不吃,但这并不表示能够放肆的吃,还是应当控制一下摄入量。建议大家每天摄入的 禽畜肉、鱼虾等,分别保持在40-75g以内。

其次, 更替食用,保证肉类多样化 ,可能对于很多长辈来说,知道自己能吃肉后,就长期食用最便宜的肉。但 健康 饮食的标准中,就有一项均衡的膳食原则。所以希望大家,应购买多种肉类食物,轮换着食用。

再者是 红肉少吃,白肉多吃 ,红肉指的是畜肉,例如猪牛羊肉,而白肉指的是禽肉、水产品,例如鸡肉、鱼肉等。 相较之下,白肉的营养更丰富,脂肪含量更少 。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遵循红肉少吃,白肉多吃的原则。

最后是 要吃新鲜的肉 ,建议大家尽量当天购买当天食用,避免大量购买后放在冰箱内冷藏。另外,加工类的肉制品,例如 火腿肠、腊肉等,应避免食用

老年人是可以适当吃肉的,没有必要完全不吃肉。虽然说可以吃肉,但是也不能放肆的吃。在老年人吃肉这方面,其实也有一定的学问,以上提到的4点,希望各位上了年纪的人,可以借鉴到生活当中,保证身体保持在 健康 状态。

老年人如何做好自我保健

2018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了《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报告中称: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国际标准占比为7%)。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4.9%。这也标志着中国社会已经全面开始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随着年龄的增大,和中青年时期相比,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也很容易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和四高等各类慢病困扰。

如此庞大的老年基数,做好日常的自我保健,尽可能保持身体功能,减少慢病痛苦,让自己后面几十年的生活过得更有品质、有尊严,相信这是每一位老人的希望。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了解:

1、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2、老年人的保健误区

3、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4、如何保持美好心情

PART1.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根本我国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关爱老人健康,从关心老人生理变化开始。

因为年龄增加,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比如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心脑功能衰退,视觉和听觉及味觉等感官反应迟钝,肌肉萎缩,瘦体组织量减少等等。

这些变化可以明显影响老年人的摄取、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让老年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体重异常和肌肉衰减的问题,也会极大的增加各类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1.老年人消化功能的减退

表现为牙齿脱落或明显的磨损,味觉和嗅觉降低,粘膜萎缩、消化功能减退,肝细胞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多,所以身体的解毒能力和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食物消化不全,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造成便秘。

2.老年人的心血管硬化、机能减退

表现为心血管生理性硬化,出现心肌萎缩、心肌硬化等疾病;血管壁生理性硬化渐趋明显,管壁弹性减退,脆性增加,此时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发病率增多。

3.老年人的代谢功能降低

代谢组织减少约30~60%,代谢能力下降约15%-20%,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胰岛素受体减少和结合能力下降,葡萄糖耐量,成骨细胞减少,破骨细胞增多;对低钙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代谢综合征问题。

4.老年人的身体成分发生改变

如脂肪组织增多,由肢体逐渐转向躯干,机体细胞数量减少,肌肉组织减少,容易发生肌肉萎缩,身体水分减少,细胞内液减少,组织萎缩,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减少,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症、关节炎出现人群较多。这一阶段开始,老年人对外界的温度、湿度适应能力也在降低。

5.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

许多脏器开始老化,免疫组织减少,免疫细胞数量下降,容易造成老年人的抗病能力降低。

6.老年人易患贫血

老年人贫血的常见原因包括:

由于老年人骨髓内红骨髓的数量减少,黄骨髓数量增多,骨髓的造血功能下降,就会出现老年性贫血的情况。

由于老年人胃肠部功能下降导致缺乏叶酸和B12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由于老年人消化功能下降,对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吸收功能减退,容易造成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不足,最终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部分老年患者由于患了胃肠道溃疡或肿瘤等疾病,引起胃肠道慢性失血的情况,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因此如果发现贫血,需要从自身骨髓造血功能、是否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是否缺乏铁元素等原因找起,予以对症治疗。

在饮食上,尤其需要充分补充铁剂、维生素B2、叶酸及优质蛋白等合成红细胞的材料,促使机体合成红细胞。最后,是要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注意适当锻炼,提高机体耗氧量。注意规律饮食、提升睡眠质量。

老年性贫血的发病率较高,但多不严重。只需要平时多加注意,饮食得当,基本上可以规避老年性贫血。

7.老年人心理发生变化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着机体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心理状态也随之容易出现异常,比如惶恐遗弃感、孤独寂寞感、焦虑抑郁感、多疑、啰嗦,自卑感等一些列心理问题都很容易出现。再加之如果出现丧偶、空巢、退休等原因,都会造成心理上的寂寞孤单,影响睡眠和食欲等。

PART2.老年人的保健误区

误区1:滋补药有益无害

不少老年人,特别是有些退休后享受公费医疗的老年人去医院看病,往往要求医生开营养滋补类药物来吃,以为凡是滋补药都能强身健体,多吃有益无害。

其实不少老年人所患的疾病并非全都是“虚证”,如果滥用补药,反而会引起新陈代谢失调,导致各种疾病。比如血压偏高及血粘度高的老年人,长期服用人参、鹿茸之类的补品,还会引起血压升高,甚至流鼻血等,这无异于火上加油,助纣为虐。因此“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才是滋补的基本原则。

看上了一些保健品宣称能够预防癌症等效果,因此很多老年人都中了虚假广告的圈套而买来大量的吃,这不仅经济受到损失,还容易伤害肝肾功能。

误区2:饮食越清淡越好

生活中,有些老年人为饮食清淡索性吃素,其实,这是走向极端,不少吃素的老人常出现消瘦或虚胖,并伴有全身乏力、肢体疼痛、情绪低落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又查不出什么大的疾病,其实这是营养不良所致。营养专家提醒老年朋友,饮食应荤素搭配,不偏重于荤也不偏向于素。样样都吃一点,这才是人体收支平衡的最佳状态。

误区3:能吃能睡身体好

能吃能睡固然是健康的表现,可有时候又是疾病的反应。有的病并不影响食欲和睡眠,相反还有使食量增加,睡眠时间延长的现象,如甲亢、糖尿病、肥胖症等就是这样。因此,如果发现食量和睡眠时间短期内的异常,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误区4:运动越多越好

“生命在于运动”,许多老年人由此误认为运动越多越好。其实,老人生理已衰老、退化,过多或过量运动对老人并不是有益的事。应该说,四分动,六分静,对老人健康有益。

尤其爬山类的运动,有一个腿从曲到伸直的过程,在伸直的过程会造成一些关节断裂,或者是关节软骨软化,过度负重活动加速其退化和磨损。所以,如果本身就有关节退化的问题,中老年人尽量少登山、爬楼。应选择关节负重少的运动如游泳、平地步行等运动。

运动是养生的最实惠的方法,但是最忌讳过犹不及。千万不要不考虑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反而伤害到了膝关节,造成腰腿疼痛。

老年人的保健养生更需要科学的知识来进行武装,不然不仅达不到养生的目的,反而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身为子女一定要帮助老年人把控这件事,不要让老年人深受奸商欺骗。

PART3.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了解了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常见的一些保健误区,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适合于老年人的简便易行的自我保健措施。

总体来说,老年人的日常需要避开以下这九个问题:

饮食上避免:过饱,过甜,过咸,厚腻,烟酒,

心理上避免:大喜大怒,

运动上避免:久坐,懒散,

还要防止:便秘

1. 饮食是基础

饮食上的自我调整,主要是为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身体功能的改变,努力做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减少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时间。

为了预防贫血和骨质疏松,老年人的饮食需要留意以下部分:

1. 每天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这些食物当中有消化吸收率高的优质蛋白和多种微量营养素;每周吃 1~2 次动物肝脏、血等。这些对于维持老年人的肌肉合成、预防老年人贫血十分重要。

2. 天天喝奶,牛奶当中的乳清蛋白对促进肌肉合成,预防肌肉衰减很有益处,而且钙的吸收利用率也很高,如果乳糖不耐受,可以考虑用低乳糖奶或者食用酸奶。

3. 每天吃大豆和豆制品。老年人应该每天进食一次大豆及其豆制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4. 均衡饮食结构。具体来说,每天应至少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比如早餐配合1~2种以上主食,一个鸡蛋一杯奶,再配一些蔬菜和水果。午餐和晚餐配两种以上主食,1~2种荤菜,1~2种蔬菜,一个豆制品。

可以再配合每日一小把坚果、一个水果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

5. 高钙食物除了奶制品以外,还可选用豆制品、海产类、高钙低草酸蔬菜(芹菜、有才、紫皮洋葱、苜蓿)、黑木耳、芝麻等天然食物。

吃粗粮在老年人养生群体中非常的流行,大家都认为是粗粮能够补充b族的维生素,并且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消化和预防便秘很有帮助。但是如果脾胃功能虚弱,吃粗粮过多反倒会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所以一定要留意自己身体的反馈,注意把握好度。

考虑到不少老年人牙齿缺损,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减弱,容易出现食欲下降和早饱现象。进餐当中,更要细嚼慢咽,预防呛咳和误吸。这样可以增加身体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刺激胃肠消化液的分泌。

在食物的烹调方法上,对于容易出现呛咳、哽噎、疼痛等吞咽障碍的老人,可尽量把食物切小、切碎、切细,或者延长烹调时间,采用炖煮蒸烩焖烧等方法,把饭菜烧得软烂一些。避免煎炸和熏烤类食物。

如果是高龄老人和身体虚弱、或体重明显下降的老人,正餐摄入量可能有限,就需要特别注意,增加餐次常换花样。可以尝试安排为三餐两点制或三餐三点制。

老年人的身体对缺水的耐受性下降,所以要积极主动饮水,首选是温热的白开水或者是淡茶水。每天的饮水量达到1500~1700毫升,要少量多次。睡前一小时不建议用餐喝水,以免影响到睡眠。避免浓茶,咖啡,这些都会干扰对食物当中铁的吸收。

另外戒烟限酒对于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来说也是必要的举措,也可尽量减少对于健康的影响。

2. 运动来提升

对老年人来说肌肉萎缩是健康的大敌。肌肉多慢性病少。美国有研究显示,如果不去刻意锻炼,30岁开始人的肌肉便逐年减少,到75岁时会消失50%,这时慢性病你是想防也防不住了。老年人应加强肌肉锻炼,维持健康体重。

老年人的身体BMI指数不低于20kg/m2,更有研究表明,老年人体重超出标准体重的 10%以内,是最长寿的体重范围。

美国心脏学会的一期保健指南就提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议每周做2次8~10种力量锻炼。有一些简便易行的办法是:拿两个矿泉水瓶子,在家里可边看电视边做,平举、侧举、上举等。

此外,平衡训练可以激活小脑,延缓衰老。建议可闭眼单腿站立,先在平地上,然后在不平的地上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保护身体、注意安全。也可以打太极拳、八段锦、站桩等。

对老年人推荐的运动来说,除了走路以外,尤其推重太极拳或八段锦等传统锻炼方法。

国外科学家指出,练15分钟太极拳后,发现免疫细胞有明显提高。国内医学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练一次太极拳可使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液增加16mg/100。证明太极拳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药物不易达到的效果。

另外一个实验更发现,如果太极组的人也接受疫苗注射,他们的免疫指数是只注射不打拳人的两倍,这证明太极拳可以增进免疫系统功能,同时不和任何药物抵触。

中老年人坚持练太极拳对增强免疫力尤其好。太极拳运动具有消耗脂肪、调节体重,促进消化吸收,增强新陈代谢,增强心血管功能、改善血糖的作用。

另外,北京广安门中医院的国医大师路志正就非常看重8段锦的养生效果。而且广安门中医院在八段锦对改善肠道功能、缓解疼痛等方面申请了不少国家项目基金,并和国外研究机构展开了深入的量化研究。

太极或八段锦引起运动的缓和性,也尤其适合老年人。

对老年人来说,要保持健康,运动是非常必要的部分。越是天冷越不能躲在屋子里不运动。老年人经常会受到便秘的困扰,多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这个麻烦。

在老年人运动上,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进行户外运动,以能够更好的接受紫外线照射,同时也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

PART4.如何保持美好心情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从自己位置服务几十年的社会舞台退出、转入生活舞台,角色的巨大转变,很容易为老年人带来了很多心理问题:

1、孤独感:步入退休生活没了工作,开始有大片时间在家休息,这样的突然改变完全打破了自己长时间的生活习惯,让生活中多了很多空白,很容易会使人感到孤单、空虚。

2、失落感:不再担任社会职务,金钱来源发生变化,容易引发老年人感觉不能继续为家庭贡献力量、个人价值缺失,因而产生失落感,由此可能衍生诸多其他问题,如心理畏缩、急躁、多疑、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

3、恐惧感:面临亲友的病痛,自己身体机能的退化,很容易产生对病痛和死亡的恐惧。

这时候,步入了漫长退休生活轨道的老人们,自然需要重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

老年生活,也是我们人生轨道的必然切换,和出生、成长、工作、结婚、生子一样,是每个人人生中必然面临的自然阶段。一个完整的生命,并非只有一个向度而已。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积极转变心态,照顾好自己,发展能够陶冶自己性情的兴趣和爱好,提早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规划,让自己过上有尊严、有品质的老年生活同样是人生的重要环节。

衰老是我们每个人终将走向的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我们总可以通过努力来减轻衰老的症状,并推迟它的发生,把病痛压缩在临终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

最美的人生应当是同时具备100岁时的人生境界,80岁时的宽广胸怀,60岁时的智慧才干,40岁时的坚毅拼搏,20岁时的激情无畏,再加上2-3岁的天真无邪,这才是最美妙的人生!

毕竟,我们在乎的不仅是生命中的岁月,更在乎的是岁月中的生命!

最后,保健的本质,最终是帮助老年人养成一种轻松自然的生活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让它成为自己轻松、自然的生活习惯,时刻融入生活之中就好。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关于《老年人如何做好自我保健》的所有分享内容。最后送给我们每位老年人一段话:

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

动用你的脑,操练你的手,

平衡你的心,陶冶你的情,

戒烟又限酒,鹤发童心活到九十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52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