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很多女性朋友都会发生的事情,有些人痛的死去活来,有些人会一阵阵的痛,提起痛经,相信所有的女性们都是痛苦的,那么,痛经怎么通过按摩的方式去缓解呢,下面,大道家园天然养生专家为大家介绍按摩穴位的方法,让大家摆脱痛经。
1.按揉合谷穴治痛经:合谷穴位置很好找,将右手大拇指弯曲,有内存横纹的地方就要去找左手了,将右手的内存横纹放在左手虎口上,拇指尖下按到的地方就是合谷穴了。大拇指尖边按边揉,以自己能忍受为宜,按摩此穴有缓解痛经、镇静止痛、通筋活络的功效。
2.按揉太冲穴治痛经:太冲穴位置在足背侧,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结合部前的凹陷处。按揉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按摩此穴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减缓痛经的效果。
3.按揉三阴交治痛经:三阴交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揉三阴交有酸胀感为宜,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按摩此穴有缓解经期疼痛、经期紊乱、白带异常、调节气血、妇科炎症的作用。
4.按揉血海穴治痛经:血海穴位置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部位,也就是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按摩的时候五指朝上,大拇指端下面对应的就是血海穴。按揉血海穴有理血活血、调经、健脾化湿、缓解痛经、改善月经不调、改善闭经的作用。
按摩穴位治痛经,痛经按摩哪些穴位缓解,就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了解了,痛经是女性朋友们最烦躁的事情,通过大道家园天然养生专家介绍的按摩穴位可以很好的解决,如果您也是痛经一员,那就赶紧按摩起来吧,让您的肚肚不在受痛。
1 关元穴
2 行间穴
3 水泉穴
4 气海穴
三阴交
中医有一个三阴交穴,又称女三里、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妇症甚有疗效,如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或过少,经前综合征和更年期综合征等。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有痛经问题的女性,可在平时轻轻用拇指揉按该穴,左右各指压3分钟;还可以用艾条灸疗。将从药店买回的艾条点燃放在靠近穴位处,以局部皮肤温热而不烫伤为度,每穴灸10分钟。要注意的是,月经来潮后不要强烈刺激该穴,否则可能引起经血增多。
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位置很好找,用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
此穴是生血和活血化淤的要穴,用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子宫穴
子宫穴,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背腹部按摩
1.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11节至腰椎第2节,并揉按两侧的肌肉。
3.用手指揉按腹部疼痛的肌肉。
4.用手指捏按下肢的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注:太冲穴_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按关元穴
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将大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并拢,以中指的中间关节为准的宽度就是3寸。以它为准,肚脐下面四指的地方就是关元穴。关元穴就像是人体的煤气罐,贮存人体的阳气。对于女性的月经不调,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调理,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
按足三里
足三里在人体当中可算是尽人皆知的明星穴。俗话说“常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指的就是这个穴。对于女性月经期间气血亏虚引起的倦怠乏力、胃部胀痛不适等,按摩它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足三里的定位方法是:小腿前面的骨头称为胫骨,又称刀背骨,以这块骨头为中心,用中指往小腿外侧量1寸(也就是中指指节的宽度)划一条垂直线,然后以犊鼻穴为起点,量3寸划一条横线,两条线相交处即是。
按合谷
握拳的时候,将食指和大拇指并起来,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最高点处就是合谷穴。按揉合谷20分钟,可以缓解偏头痛、牙痛及身体的酸痛,促进排便。
按三阴交
三阴指的是足部的三条阴经,也就是脾经、肾经、肝经。三阴交穴位于三条阴经的交叉点,所以称为三阴交。三阴交穴很好找,它就在内踝尖向上3寸的位置。每次按摩10分钟,每天一次,可以调经止痛。
按太冲
从第一、二脚趾的趾缝向上(脚背方向)量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冲穴,也叫“消气穴”。因为它是肝经的穴位,为了避免月经期间心情烦躁,用手指按揉这个穴位10分钟,可以疏理肝气。平时按揉此穴位对于降压也有帮助。
按命门
命门和我们腹部的神阙穴(也就是肚脐)是前后相对的。所以,我们在找穴的时候,只要以肚脐为水平线围绕腰部划一个圆圈,与后背脊柱的交点就是命门穴。平日需特别注意此处的保暖,不要穿低腰裤,以防寒邪侵入体内而加重痛经。
注意:
穴位位置的“寸”,是用读者的手指作尺子测量的,被称为“同身寸”。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的纹头距离为1寸;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也是1寸;将食指到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宽度为3寸。
百度来源网页链接
5 子宫穴位置: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
功效:主治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睾丸炎等。
做法: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6 三阴交穴位置: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这个穴位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点,可以滋阴补血活血,对妇症甚有疗效,如经期不顺、痛经、白带、月经过多或过少。
做法:用一侧手的拇指指腹,揉捻对侧“三阴交”穴大约1分钟左右,以自己感到有酸胀感为宜。这样做的方法作用原理是能够让经血下行。所以要在经前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会让瘀滞的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63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茵陈可以提高免疫力保肝护肝
下一篇: 脸上有痘痘是要避免这些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