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概述及病因

苹果养生 2023-06-02 14:10:15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概述及病因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黏膜的美克尔(MECKEL)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

近年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的形成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存在有关。本病绝大多数(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等,通过不同途径或机制,导致上述侵袭作用增强和或防护机制减弱,均可促发溃疡发生。

1、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袭:胃酸一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尤其是胃酸的作用,在溃疡形成中占主要地位。幽门螺旋杆菌系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之一。

2、神经精神因素:持续、过度的精神紧张、劳累、情绪激动等神经精神因素常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因素。

3、饮食、药物、吸烟因素:食物和饮料对胃黏膜及其屏障可以有物理性(过热、粗糙等)或化学性(如过酸、辛辣、酒精等)损害作用、多种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利血平、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4、全身性疾病的影响:全身性疾病的影响包括肝硬化术后、肺气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5、消化性溃疡中医病机:中医认为该病病因主要与情志不遂、饮食失节、感受外邪、素体脾胃虚弱四个方面密切相关: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不降则滞,反升则逆。以上诸因素使胃纳腐熟水谷功能失常,胃失和降,不通而痛。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饮食原则

  消化性溃疡病人应戒烟,不饮烈酒、浓茶、咖啡等。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少服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等。饮食提倡一日三餐,每顿不可过饱,不主张多餐,以免增加胃的负担。因此胃病患者饮食应遵循下述原则。

  1、宜少宜精:宜少是指不可过饥再吃东西,且吃东西一次不可过饱,不宜极渴时饮水,饮水一次不宜过多。晚饭宜少。宜精是指少吃粗纤维多的食物,尤其对于有消化不良的病人,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

  2、宜温宜洁:宜温是指胃病患者不可过食冷瓜果,也不能因畏凉食而吃热烫饮食,这对食道和胃的损伤也很大。宜洁是指有胃病的人胃抵抗力差,应防止食物被污染,并注意食用器具的卫生。

  3、宜鲜宜淡:宜鲜是指吃适量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水果可防癌,同时也指吃新鲜的食物,不食腐烂变质的食物。宜淡是指宜吃清淡的素食。

  中医认为淡味食物可以养胃,清淡素食既易于消化吸收,又利于胃病的恢复,而且可使人长寿。新鲜蔬菜五谷都为健胃佳品,但食用不可过量。

  4、宜软宜缓:宜软是指主食、蔬菜、鱼肉等食物宜软烂,不宜食油煎、油炸、半熟之品及坚硬食物。坚硬的食物不仅难以消化,而且有刺伤胃络之弊端。宜缓是指细嚼慢咽,充分地咀嚼,唾液大里分泌,既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有防癌和抗衰老的效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中医饮食原则,一定需要遵循上述四条所说。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身体康复,且不再被消化性溃疡所困扰。希望本篇的学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胃炎的中医病因分析

燥热内结中医认为过食辛辣厚昧,过服温补之品等可致阳盛灼阴;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耗伤津液;或湿热下注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胃炎,这种胃炎又称为热秘。

气机郁滞情志不舒、忧愁思虑、久坐少动、久病卧床等引起气机郁滞,致使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秘结,即所谓“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不结燥,但排出困难是此型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气秘。

液不足久病、产后、老年体衰、气血两虚;脾胃内伤、饮水量少,化源不足,病中过于发汗、泻下伤阴等。气虚则大肠转送无力,血虚津亏则大肠滋润失养,使肠道干槁,便行艰涩,所以称为虚秘。

脾肾虚寒年高久病,肾阳虚损,阳气不运则阴邪凝结;或素有脾阳不足,又受寒冷攻伐,而致脾肾阳衰,温照无权则寒凝气滞,肠道传送无力,大便艰难,称为冷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74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