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中药敷脐配方的做法和功效

苹果养生 2023-06-02 15:57:53

中药敷脐配方的做法和功效

辛香药物除了本身具有治疗作用之外,还能够削弱脐部表皮角质层的屏障作用,让药物的渗透性加强。用水、唾液调敷能够增加药物和皮肤的水合作用;用醋、药汁调敷能够增加脂溶性成分的溶出和吸收,同时还能起到引经的作用,让药物能够直接到达患处,增加疗效。本篇,我们就来说一说一些中药敷脐配方的做法和功效。

干姜散阴方:

【原料】:干姜、肉桂、厚朴各15克,散阴膏1帖。

【做法】:把干姜、肉桂和厚朴混合在一起研成细末,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取3克药末,加入少量温开水调和成膏状,敷在患者的脐孔,用散阴膏封贴。每2一3日换药1次。

【功效】: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寒型呕吐。

附子当归方:

【原料】:附子、半夏、陈皮、当归、炮姜、厚朴、川椒各3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混合一起碾成细末,在锅内炒热,用布包裹起来,趁热熨患者脐上,药物冷却之后再炒再熨,持续40分钟。每日2次或3次。

【功效】:本方适用于脾胃阳虚所致的纳呆、胃痛、呕吐等病症。

附子丁香方:

【原料】:干姜、木香、羌活、附子、丁香、小茴香各12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上述药材混合碾成细末,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取适量药末,用温开水调和成糊状,敷在患者脐孔上,盖上纱布,用胶布固定,再将食盐炒热,用布包裹,趁热熨脐处,药物冷却后再炒再熨,持续40分钟。每日2次或3次。

【功效】:本方适用于阳气不足、寒气犯胃所致的呃逆,症见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适,得热则减少,遇寒更甚,渴不欲饮,苔白润,食少,脉迟缓。

黄芪苍术方:

【原料】:玄参7克,生石膏5克,知母2克,炙甘草1克,生地黄、黄芪各0.6克,黄连0.5克,怀山药、葛根、苍术各0.3克,天花粉0.2克,粳米少许。

【做法】:将上述药材一起研成细末,放在阴凉处保存备用。取15一25克细末,加2.5一4克盐酸二甲双胍,混合均匀敷脐中,按紧,外用敷料顶盖,用胶布固定,勿泄气。每5一7日换药1次,6次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益阴,培土补气,降低血糖。主要治疗脾胃阴虚所致的消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症。

便秘偏方外敷肚脐大黄

  便秘是很常见的疾病,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当饮食不规律、天气干燥时,都很容易发生便秘。这种疾病虽然不严重,但是如果连续几天不能排便,就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了。下面,我们来了解下? 便秘偏方外敷肚脐大黄 ?是怎么回事?

便秘偏方外敷肚脐大黄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和妇女,有没有较好的中药外治法?外敷肚脐大黄是一个中医推荐的,此药方共用大黄粉30克,每次取大黄粉5克,用蜂蜜或75%酒精调匀外敷脐部及其周围皮肤,用胶布固定,持续敷10~12小时,每日换药1次。便秘多因大肠积热、气滞、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引起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我们临床体会用大黄贴肚脐治疗便秘,治疗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效果较好。

  中医学认为,脐为任脉之神阙穴,在脐部外敷药物,可通络活血,畅通气机,消除腹胀。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晚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内有丰富的血管及大量淋巴管与神经,故渗透性强。 生大黄味苦寒、泻下,可以荡涤肠胃,通利水谷,它所含大黄酸类物质,能刺激大肠壁引起肠管收缩、分泌增加,使大肠内容物容易排出,从而达到泻下通便作用。大黄神阙穴位贴敷起到了穴位刺激和药物局部吸收双重作用。

  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可以试试外敷肚脐的方法。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产后便秘怎么调理  产后便秘时,各位妈咪要少吃辣椒,胡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要多食用胡麻油和蜂蜜,其具有润肠通便作用。在产褥期,多喝一些下奶的汤,可以让肠道更润滑,使排便通畅。注意保持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1、注意饮食方面,尽量的做到主食的多样化,要多喝汤,多饮水。粗细粮的搭配要合理化,吃肉类以及蛋白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多吃点水果以及蔬菜,不要吃一些辛辣的有刺激性的食物。

  2、适当的下地进行运动,不要长期的卧床休息,在室内要多走动走动,有效的促进肠道的蠕动,可以很有效的促进便意。另外,躺在床上的时候,要多做做提肛的运动,促进肛门部位的血液的循环。

  3、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产生过多的不良的情绪,因为不良的情绪会导致胃酸的分泌量下降,很有可能会导致便秘。

  4、养成良好的排便的习惯,女性在产后最好每天清晨起床在喝一杯清水,滋润肠道之后进行排便。

精彩推荐:

男性手淫处女膜射精无力拔牙后注意事项更年期刮痧的好处和坏处蜜蜂蛰了怎么办花椒水泡脚乳头痒

中医教你治小儿腹泻:不打针不吃药,贴贴肚脐就能好

神阙穴是经络的总枢纽,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和它紧密相连,十二经脉都在此会聚,在神阙穴上敷上中药,可以说一举两得,既能刺激腹部的穴位,也能让药物的作用迅速吸收。对于不愿意喝苦苦的中药的孩子来说,肚脐敷中药可说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孩子由于脾胃虚弱,又天性爱吃零食,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很容易就会出现各种肠胃问题,经我的手诊治过的腹泻的小孩真不知道有多少了。每次开中药,妈妈们都一脸的为难,中药倒好说,可是要让孩子们吃下去,那真是“服药之难,难于上青天”。

直到我当了爸爸之后,才亲身体会到这一痛苦。记得有一次,孩子的奶奶过来,带他出去玩,大概是吃多了冰激凌,回来之后就拉肚子。看着孩子不停地跑厕所,哭闹的样子。奶奶心疼得不得了,不断自责。煎好了药,硬是没有办法倒进孩子的嘴里,那情景,就像电视剧里面逼着某人喝毒药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思前想后,我想起了以前学习的时候,老师讲过的中药敷脐。就去药房配了1克肉桂粉、1克车前子粉以及1克吴茱萸粉,然后用黄酒将它们调成糊,敷在孩子的肚脐上,用医用胶布粘上,过了四五个小时,揭下来,孩子的腹泻就好多了。连着用了三天,就再也没有复发了。

后来,再遇到小孩问题,比如厌食、便秘什么的,我都尽量将中药贴在肚子上,而不是让他们从嘴里喝下去。很多妈妈一开始不太敢相信。其实,认真想想,道理也挺简单的,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外治法,清代外治法名医吴师机在他著作的《理瀹骈文》中就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就和很多人痛经的时候,用个热水袋放在肚子上面,通过温经通络,活血化淤来缓解疼痛的作用一样,敷脐疗法也是将药物敷在患者的肚脐上,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肚脐中央是任脉的“神阙”穴,任脉是统领全身阴经气脉的,而且它和督脉相表里,奇经八脉的冲脉也循行于此,刺激任脉,本身就能够培元固本、滋补肾精。而神阙穴更是这些经络的总枢纽,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和它紧密相连,十二经脉都在此会聚,在神阙穴上敷上中药,既能够刺激到这些穴位,药物的作用也能够迅速吸收。对于不愿意喝苦苦的中药的孩子来说,肚脐敷中药可说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小孩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现在最常见的除了上面说的吃坏了肚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凉了,孩子睡觉不踏实,晚上蹬掉被子,致使腹部着凉发生腹泻,这样的情况可以切一片生姜片,敷在肚子上,然后用医用胶布固定,贴两天之后取下,再贴一片。一般来说,贴两次就可以治愈了。

不过,最根本的还是要从生活中注意,不要让孩子随便吃东西,睡觉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弄个肚兜,以防腹部着凉。发生腹泻之后,也要让孩子多喝一些温水,吃点流质食物,以防脱水。如果拉肚子很厉害的话,还是及早送医院,因为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79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