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中,其实根本就没有“糖尿病”这个概念,但是医学上有“消渴症”,经过考证,这就是类似糖尿病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外感邪毒所致的脉络不通、脏腑阴阳失衡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医认为,下列体质的人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胃经亢奋体质(胃热体质)的人,这样的人容易饿,吃很多;肾经虚弱体质(肾虚体质)的人,这样的人容易身体虚弱,而且还很容易感觉疲倦,最容易得糖尿病;还有肝经亢奋体质(肝旺体质)的人,这样的人容易发脾气或表是高血压患者;还有胆经堵塞体质(肝郁体质)的人,这样的人总缓生闷气,老是闷闷不乐,也非常容易患糖尿病;还有脾经虚弱体质的人,这样的人消化系统不好,也容易患糖尿病。这些人都是脏服阴阳失衡的人。
中医诊断消渴症有肺阴虚之上消,即多饮;胃阴虚之中消,即多食;肾阴虚之下消,即多尿,这三种典型的消渴症症状,与西医的三多症状不谋而合。根据病症的分期来看,糖尿病的病症处在不同的时期,其治疗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
中医将糖尿病分为两类。糖尿病早期的症状为:气阴两虚,夹杂燥热,经脉不和。除了有三消症状外,白天因气虚而流汗,夜间因阴虚而盗汗。治疗方法比较适合以天花粉来滋阴清热、益气养阴,从而改善病症。糖尿病晚期的症状表现为,体内痰疲互结,气血阴阳俱虚,浊毒内停,从而造成多重器官严重受损,例如视网膜病变、中风、肾功能衰退、末梢肢体坏死等症状。治疗上述病症除了祛痰浊毒邪、活血化瘀外,还要补肾培元、益气养血,这样才能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医病因
1.饮食失节糖尿病人多消食善饥,若不加控制饮食,长期恣啖酒醴膏梁;或控制太严格,过度饥饿;或饮冷太过,则致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津液不化,聚留为水,水邪渍肾,引起关门不利,产生水肿。如《内经?奇病论》日:“……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 《景岳全书?水肿》说:“大人小儿素无脾虚泄泻等证,而忽尔通身浮肿,或小便不利者,多以饮食失节,或湿热所致。”
2.久病劳伤糖尿病是一终身性疾病,病程较长,病久劳伤。劳伤指饥饿、劳役、营养不良,脾胃元气损伤,土不制水或房劳太过,真元暗损,命门火衰,不制阴寒,水邪泛滥,产生水肿。
3.失治误治糖尿病失治,高血糖长期损伤肾脏,影响肾脏气化功能,水湿内停,泛于肌肤,产生水肿。或糖尿病误治,降糖药使用不当,伤及肾脏。李梃《医学入门?水肿》云:“阴水多因久病……,或误服凉药以致肿者,危证也。
中医病机 考试大网站整理
病变的部位与五脏均有关,但主要与肺、脾、肾有关,尤其以肾为主。本病由于“消渴”缠绵不愈,致使津液亏耗;或入病服用温燥之品,致燥热内生,阴津不足。由于阴亏兼有湿热及瘀血存在,所以病机初为正虚邪盛正衰。
大家知道,病跟症是一字之差就差之千里,因为中医是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纯哪个器官出毛病就只去治哪个。为什么现代西医学告诉你糖尿病没得治,因为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胰腺分泌胰岛不足或是不分泌胰岛了。这是病吗?这只是症状,在没有发生病变的时候,西医对症状是没有对治方法的。这种症状其实是脾脏分泌胰岛的功能在衰退,中医是通过全面调整人体的整体运作,来恢复你脏器原有的功能。
因此中医不叫治病,只是调整你的身体,把机能恢复正常,糖尿病在中医不叫"病",叫"症"的原因,是因为出现这种症状,脾脏机能还没有产生器质性病变,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脏器机能来恢复的。
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病因一:喝酒、肥甘过度
"肥"是指肉类,"甘"是指甜味,这个甜不仅是糖,是指有甜味的食物,好像大部分的水果都有甜味,都属于甜食。这并不是说以后就不喝酒、不吃肉,不吃甜食了,凡事只要不过度就行。
很多人有一种坏习惯,闻风而动,只要大家说这个东西好,都抢着要得到它。建议大家最好不要跟风,那往往是倒霉的开始,实际上药效并不是那样的。世界万物没有绝对的好东西,也没有绝对的坏东西。例如酒,喝少了舒筋活血,喝多了就伤肝。因此老祖宗告诉我们: 万事万物都要适度 。
到了最近这几年,生活水平日益增长,人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好吃的就多吃一点,不好吃的就少吃一点,这就是饮食无度,脾脏功能会受到伤害。
大家回想一下,三十多年前看今天吃的菜是什么,基本上就可以知道这个月都是吃什么,因为除大米、白面之外剩下的都是杂粮。而现在,大家一定不知道明天吃什么,这就说明过去的饮食是很有规律的。仅仅过了三十年,我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变化太大,速度太快了,而我们身体几千年遗传下来的脏器机能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迅速改变的。
喝酒、肥甘过度,实际上就是暴饮暴食形成了食火。很多人认为所谓的暴饮暴食就是大口喝酒和大口吃肉吗?不仅是这样,实际上是指打破了饮食的正常规律,饮食无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电视上经常会采访百岁老人,问长寿有什么秘诀,发现各位老人家说的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生活作息和饮食都很有规律。
病因二:情志郁结
现代西医把人的精神情绪异常都归到精神科、心理科去治疗,但往往只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中医在大量临床实证基础上,结合人的精神、思想、意识、知觉和运动全面分析致病的因素,提出情志致病的理论。
情志郁结是什么?就是压在内心深处不被外人而道知。
我举一个例子,很多婆媳一起住,如果婆婆和媳妇打起来了,谁最受气?是儿子吗?差不多,虽然不受气,但是两头说瞎话,因为只有儿子可以解决问题。一般都是先劝妈,说媳妇是好意的,然后又劝媳妇,说妈妈是好意的。儿子其实知道是谁错了,但是两边都不能说,这就是情志郁结。女性经常在一起聊家常,聊天都会说婆婆不好,而男性在一起聊天就不会说家里的问题,怕别人不理解,往往是压在内心深处不被外人而道知,这就是情志郁结。
七情所伤,肝气郁结,久郁化火伤阴,上耗肺津,中伤胃液,下损肾水为消渴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之一,这与现代医学有关心理应激状态下,可诱发糖尿病的观点颇有相似。紧张刺激可引起内分泌紊乱,促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与胰岛素相拮抗。研究进一步证实,当处于焦虑状态时,血浆胰岛素含量显著降低。可见,心理因素可促发糖尿病的发生,并使症状加重,与中医七情致病的理论颇为一致。
总之,消渴病之所以发生,不外乎先天不足,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因素,耗伤肺胃肾之阴,导致阴虚燥热而发为消渴病。
了解发病原因,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影响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各种危险因素,有助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温馨提示:
可以说,现在有糖尿病的人不少。很多人不明其中的道理,导致投医无门,调治无效。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所有糖尿病患者看到
最后,我还想提醒各位朋友, 健康 人生拒绝糖尿病,每天锁定这里,关爱身体 健康 从阅读一篇有价值的中医知识开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82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夫妻需要掌握健康卫生的性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