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和鸭趾草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非常的常见的,但是因为鸭跖草和鸭趾草的名字是非常的相似的,所以我们许多的朋友们总以为鸭跖草和鸭趾草是一种药材,其实鸭跖草和鸭趾草的区别也是非常多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鸭跖草和鸭趾草的区别。
鸭趾草属鸭跖草科春季一年生杂草。别名兰花草、竹叶草等。分布在云南、甘肃以东的南、北各省区,是北部各省重要的春季一年生杂草,在广东等南方各省则是多年生杂草。主要为害小麦、大豆、玉米、蔬菜等农作物。中药鸭跖草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各地均产。夏、秋二季采收,晒干切段用,或洗净鲜用。当然,鸭跖草的药用价值和药用功效也是非常多的,鸭跖草具有非常不错的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适当的服用一些鸭跖草,对我们人体的健康也是非常的有好处的。
鸭跖草这种药材则与鸭跖草的区别是非常多的,鸭跖草有非常不错的清热泻火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帮助我们治疗和缓解风热感冒等这些症状,效果更是非常好的,可配银花、连翘、薄荷等药用;治热入气分高热烦渴,可配石膏、知母、芦根等用。鸭跖草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用于热毒咽喉肿痛,常配板蓝根、玄参等药用;用于痈疮疗毒,可配紫花地丁、野菊花等药用。鸭跖草甘淡而寒,既能淡渗利水以消肿,又能清泄湿热以通淋。治湿热水肿尿少、热淋涩痛,可配浮萍、白茅根等药用。鸭趾草用于热病。本品功能清热泻火。有较强的退热作用。外感发热或热病高热,均可应用,可配金银花、薄荷等同用,以加强疏散风热之功,或配石膏、知母、芦根等,以加强清热泻火作用。用于咽痛,疮疡,毒蛇咬伤。
相信我们大家通过上面的这些介绍,对于鸭跖草和鸭趾草的区别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我们可以知道,鸭跖草和鸭趾草的区别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功效和作用方面,差别更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大家必须要对鸭跖草和鸭趾草加以区别。
1、鸭跖草
【处方用名】鸭跖草。
【别名】竹叶水草、萤火虫草、竹叶菜、兰花草。
【植物形态】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草本,高1尺左右。茎下部横卧地面,节上常生根,上部直立。叶互生,形似竹叶。茎梢开蓝花,花外面有心状卵形、折合的绿色苞片。果白色,多汁,成熟时3裂。8?10月开花。
【生长环境】生在田塍边、路旁,水沟、河边、树下、墙脚等阴湿处。
【采收加工】全草入药。5?8月采收,洗净,晒干,切断。防霉。
【性味功效】苦大寒。清热解毒,强心,利尿,消肿。
【主治用法】(1)急性热病发高热,或高热昏迷而有心力衰竭的现象;(2)尿道炎、膀胱炎、小便不利、水肿、腹水、脚气浮肿;(3)咽喉肿痛、疮痈肿毒、关节肿痛、痔疮肿痛及蛇咬肿痛等症;(4)痢疾、感冒、鼻炎、头痛等症。以上病症用量一两,必要时可用五两至七两,煎服。(5)流行性腮腺炎:鲜草二两,用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服。
2、筋骨草
【处方用名】白夏枯草。
【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雪里青。
【植物形态】唇形科,筋骨草属。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色软毛。茎方,基部平铺或倾斜。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波状粗齿,嫩时反面紫色。花白色,有时淡紫色,茎顶部的花轮生而密集,茎下部的花稀疏而腋生。果灰黄色,微小。4月开花,5月结果。
【生长环境】生于路旁、河岸等阴湿处。
【采收加工】全草入药。4?6月采收,洗净,晒干,切断。
【性味功效1苦寒。清热解毒,止血。
【主治用法I(1)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肺痈;(2)外伤出血、血瘀肿痛、鼻出血、咳血。以上病症用量三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鲜草适量,捣敷;或焙干研末加蜂蜜调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84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如何让婚姻保鲜,四个方法来教你
下一篇: 可以美容养颜的两道美味食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