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劳宫穴位位置图(艾灸这四个穴位,让你好好睡觉)

苹果养生 2023-06-02 22:51:00

劳宫穴位位置图

目录劳宫穴位位置图劳宫穴的名词解释劳宫穴的功效与作用劳宫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劳宫穴的按摩手法劳宫穴位位置图

劳宫穴的位置,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即: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点于掌心的位置。)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劳宫穴的名词解释

劳宫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厥阴心包经。荥(火)穴。穴位含义为,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

别名:五里穴、掌中穴、鬼路穴。

“劳宫穴”:“劳”,劳作也;“宫”,宫殿也,指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本穴物质为中冲穴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行至本穴后,此高温之气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亦随之气化,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之劳作付出一般,故名。

“五里穴”:“五里”,指穴内气血场的履盖范围如五里之广也,无它意。

“鬼路穴”:“鬼”,与天相对,指地部。“路”,道路也。鬼路名意指穴内气血来自于地部。本穴物质主要为脾土中所含水湿的气化之气,气血物质是来自地部,故名“鬼路”。

掌中:掌中名意一指本穴位于手掌,二指穴内气血来自掌中。理同劳宫名解。

心包经荥: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的气血变化不光是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天部的水湿之气亦同时散热冷降,冷降之液形成极小的水流,故为心包经荥穴。

本穴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此气性干燥,随中冲穴传来的热燥之气直上天之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劳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和缓解昏迷,晕厥,中暑,呕吐,心痛,心悸,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善怒,发热无汗,两便带血,胸胁支满,黄疸。心绞痛等。

劳宫穴治疗可清心热,泻肝火。故由肝阳上亢、化生风和上挠心所造成的中风,或心神志病症均可治疗。劳宫穴治疗风火牙痛疗效甚捷。

功效:提神醒脑、清心安神、助睡眠。劳宫穴亦有凋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之功效。

劳宫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

【劳宫穴的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劳宫穴的按摩手法】:右手拇指指腹点按于左手劳宫穴上,按而揉之,使穴位产生局部酸胀痛感,并活动左手手指,以加强指压的感觉,再指腹轻揉局部放松。左右交替,反复操作,每次约10分钟,每日1—2次。

【劳宫穴的针灸疗法】:直刺0.3—0.5寸,针灸时,禁灸。针刺时较痛,年老体弱者及孕妇慎用。

【劳宫穴的艾灸疗法】: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劳宫穴的按摩手法

糖尿病患者自我按摩疗法:按摩劳宫穴的手法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每天2—3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也可借助小木棒、笔套等钝性的物体进行按摩。

点压劳宫穴,治疗血压骤升症:高血压患者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按压手心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亦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

艾灸这四个穴位,让你好好睡觉

艾灸这四个穴位,让你好好睡觉

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实就是说人在白天思虑太重,心火就会比较亢进,到了晚上,自然睡觉就容易做梦。不过,睡觉也是一种神智活动,心主神智,多梦与心火旺盛有关,因此,想要睡好觉,就要降心火。

降心火的四个穴位

①、劳宫穴

劳宫穴是手阙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心包经起于胸中,联系着心,并且连着上臂内侧中间,经过掌心的劳宫穴,劳宫穴是一个荥穴,荥穴的特点就是可以泄热,所以,艾灸劳宫穴可以泻心火、泻心热。

②、少府穴

少府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少府穴属心经荥穴,不断地进行散热冷降的运行规律,艾灸少府穴具有发散心火的作用。

③、大陵穴

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和原穴,大陵穴是输送心包经元气的重要通道,艾灸大陵穴具有很强的清心泻火的功效。

④、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神门穴为心经气血物质的对外输出之处,故为心经俞穴。具有补益心气、镇静安神、清心泻火的作用。心火旺盛的人经常点按或艾灸神门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心火的目的,有效改善睡眠问题。

涌泉穴、劳宫穴、气冲穴,肾俞穴具体在那

涌泉穴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
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即腹股沟动脉处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手上各穴位的作用及缘由有哪些呢?

提起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手上各穴位的作用及缘由有哪些呢?,另外,还有人想问头痛按手上的哪个穴位,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头痛怎样找手上穴位治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手上各穴位的作用及缘由有哪些呢?,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

1、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手上各穴位的作用及缘由有哪些呢? 鱼际穴:鱼际穴处于人们常说的大鱼际之处,即大拇指与手腕的连接之处;经常它,能缓解**咽喉之病、感冒引起的咳嗽、扁桃体发炎、头疼头晕等病症;鱼际穴与呼吸密切相关,如果发现大鱼际,那得就当心,因为这说明此处血液供应不足,这是一些呼吸疾病的反应。鱼际穴的方用另一只手点按,也可在此处刮痧。

劳宫穴:

手臂内侧中间线是心包经的位置,劳宫穴属心包经,将五指握拳,中指对应之处便是劳宫穴位置;劳宫穴的功能是散热燥湿,主治中暑、心脏劳累等病症;有的人心脏不好,突然要晕倒时,或者中暑时,劳宫穴,顿时给心脏补充了血,就会慢慢恢复。当然,如果是昏厥,不仅需劳宫穴,还要人中穴。

头痛怎样找手上穴位**

阳谷穴:

阳谷穴属小肠经,它的位置在小指连线与手腕横纹之处;阳谷穴的主要功能是阳气,主治头面病证症,如牙疼、头痛、眼睛发红、耳鸣、耳聋、舌下腺囊肿等病症,阳谷穴可点打、艾炙,高血压的人经常阳谷穴也很有好处,能降低血压。

合谷穴:

合谷穴估计没学过中医的知道,它很有句,属大肠经,它的位置在大拇指与食指间肉较多的位置,合谷穴别名虎口;合谷穴的作用太多了,凡是头面部的疾病都可合谷穴,减少病症,如头痛、目赤、流鼻血、牙疼、中风、耳聋耳鸣,经常按按它,自有好处。

十宣穴:

十宣穴很少有人知道,它是经外奇穴,它的位置在十个手指尖上,离指甲约0.1寸的距离。经常十宣穴对高血压、失眠、中暑、手指麻木很有好处;“十指连心”,十宣穴下面神经众多。十宣穴要逐个,或者用十个手指尖敲打桌面。

2、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头痛按手上的哪个穴位 1.整个头部疼痛头疼点在手上的反射区。

选穴:合谷穴手上哪个部位治头疼。

如果你的整个头部都一跳一跳地疼痛,那么合谷穴能帮助你。而且由于头痛与肩部血流不畅有关,所以配合肩井穴的,效果会更好。偏头痛手上哪个部位。

位置:合谷穴在手背上,手指张开的时候,拇指和食指之间褶皱靠近拇指一侧,拇指轴关节手指一方。

要点:将拇指的指肚放在另一只手的合谷穴上,沿着拇指的骨头边缘按

压,你会觉得很舒服,但又稍微觉得有点疼,没关系,你可以再加点力气按压。头痛在手上的反射区。

3、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头痛怎样找手上穴位** 可以列缺试试

4、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按哪个什么穴位么可以去缓解偏头痛? 阿是穴。首先偏头痛,肯定有痛点,这个痛点在中医上讲叫做阿是穴,没有固定的穴位,疼痛点即是穴位所在。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也是阿是穴,像梳头那样进行飞快的,每次梳摩个次左右,每天三次,早、中、晚各做1次,即可达到止痛得出目的。

揉太阳穴。每天早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前,用双手中指或者食指按着太阳穴,顺着揉10圈,再倒着揉10圈,如此反复,接连数日,偏头痛可大大的减轻症状。手上按哪里能缓解头痛。

按合谷穴。合谷穴又叫虎口穴。偏头痛发作时,可将双手浸没于热水之中坚持浸泡半个小时左右,便可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液相应减少,这时按合谷穴,左右手交替进行,从而使偏头痛逐渐减轻。

捏印堂穴。位于眉心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反复。手上哪个部位治头疼图片。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取双耳交线中点处。用手掌轻轻叩击,有通经活络之效,缓解头部胀痛很是有效果。

阳白穴。位于瞳孔正上方,眉骨上一寸。按压阳白,清头明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偏头痛。

神庭穴。位于发际线正中向上0.5寸微微凹陷处,长按神庭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有效缓解头痛,可以提神醒脑对**偏头痛有一定得效果。头疼手上哪个部位图解。

以上就是与手上各穴位的作用及缘由有哪些呢?相关内容,是关于手上各穴位的作用及缘由有哪些呢?的分享。看完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元、劳宫、涌泉分别在哪?

 关元,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 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功用】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昏迷,中暑,癔病,精神病,小儿惊厥,吞咽困难;   2.消化系统疾病:黄疸,食欲不振;   3.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齿龈炎;   4.其它:手癣,手指麻木,高血压等。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昏撅、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痿、遗精、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88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