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厥阴俞穴位位置图(足太阳膀胱经的准确位置图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

苹果养生 2023-06-03 02:31:26

厥阴俞穴位位置图

目录厥阴俞穴的位置及图片厥阴俞穴的名词解释厥阴俞穴的功效与作用厥阴俞穴的主治病症厥阴俞穴的按摩手法厥阴俞穴在人体的背部,大约是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厥阴俞穴具有治疗咳嗽、呕吐以及客服性格懦弱、失眠等作用。本篇我们就来说一说,厥阴俞穴的具体位置、功效以及按摩手法和主治病症。

厥阴俞穴的位置及图片

厥阴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厥阴俞穴的名词解释

厥阴俞穴,经穴名。亦称阙俞。出《千金要方》。属足太阳膀胱经。心包之背俞穴。

别名:厥俞,心包俞,关俞。

“厥阴俞穴”:“厥”,通阙,阙乃古代宫癜、陵墓等的卫外建筑,用于厥阴经之名,指厥阴经气血为心血的气化之气。“厥阴俞”名意指心室外卫心包中的干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关俞穴”:“关”,关卡也。“俞”,输也。关俞名意指心脏中的血液被关卡于内,而血液的气化之气则由本穴外输膀胱经。

厥阴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缓解治疗咳嗽、呕吐、胸闷等。

缓解治疗心跳过速、心率不齐、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等。

克服懦弱性格,缓解治疗失眠、肋间神经痛等。

厥阴俞穴的主治病症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外膜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

其它:胃炎,齿神经痛等。

厥阴俞穴的按摩手法

治疗咳嗽:不管是急性咳嗽还是喉咙有异物存在造成的咳嗽,只要用力按压厥阴俞穴位6秒钟(前提是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都会止咳。

克服懦弱性格:按摩厥阴俞穴位克服懦弱性格的手法,只要按压时挺起胸部,缓缓吐气,同时按压按摩厥阴俞穴位6秒钟,每次重复10次,就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足太阳膀胱经的准确位置图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

1足太阳膀胱经的准确位置图 足太阳膀胱经一侧67穴,左右共134穴,其中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项部,和腰背部督脉的两侧,剩下的18个穴位则分布在下肢后正中线上及足外侧部。

2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 足太阳膀胱经其余内眼角(睛明),向上经过前额,交会于巅顶(百会)。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达耳上角。巅顶部直行的支脉:从头顶入颅里联络大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肩胛内侧(大杼)挟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柱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内(委阳)。后顶部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向下(附分),通过臀部下行,沿大腿后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回合与膝关节腘窝中(委中),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处于外踝后方,至足小趾外侧端,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3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保健穴位 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谷,至阴穴。

4按摩足太阳膀胱经的好处 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主表,能统摄营卫,又为诸阳主气,生理状态下,太阳经气充盛,功能正常,卫气行于肌表,能统摄营卫,发挥其卫外而固摄肌表的作用;按摩膀胱经上的相应穴位,可以有效的防治泌尿系统疾患,最主要是可以梳理膀胱经在背部的4条经线,这4条经线上有着各脏腑的俞穴,与各脏腑相通,从而可以达到改善五脏六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衰老的目的;再者,按摩膀胱经可以使气血更好的流注于脑部,濡养脑髓,从而增强人的记忆力和判断力。

怎么判断是不是心悸

怎么判断是不是心悸

  怎么判断是不是心悸, 心悸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健康人只有在运动、或者过度紧张兴奋的情况下才有产生心悸,那么怎么判断是不是心悸呢?这应该很少人有所了解。

  怎么判断是不是心悸1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心前区不适感多在心跳加强、加快减慢或跳动不规则时产生,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体的心跳是相对规律的,通俗来讲心悸,当心脏跳动出现打破规律的跳动时,被患者感知到的心脏不规则的跳动。

  生理情况如运动、劳动、激动、害羞、恐惧、紧张等,以及病理情况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情况下都可以出现。心悸的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血常规、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

  心悸是心脏强有力的、很快的、不规则的搏动。强烈运动之后心脏有几分钟的心悸是正常的,不必顾虑。吸烟、饮咖啡或饮茶太多,心脏受咖啡因或尼古丁的刺激,精神紧张,都会发生心悸的现象。

   1、症状:心情紧张,忧心忡忡。

  可能:紧张是促成心悸的主要原因之一。

  处理:去看医生。吃点镇静剂。突发的紧张恐惧感,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心悸,出汗等症状,很可能被误以为是心脏病发作。不论是不是心脏病发作,都应当立即去医院。

   2、症状:心悸之外,虽然吃得很多,体重仍然减轻。

  可能:甲状腺机能亢进。

  处理:去看医生,医生可能要为病人验血,必要时要做放射性同位素扫瞄。诊断确实后,可以用放射性碘治疗。极少数的病人要动手术治疗。

   3、症状:心悸之外,同时感觉疲倦,呼吸困难。

  可能:贫血。

  处理:去看医生。医生要为病人验血。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多种,如证实是缺铁性的贫血,医生会用铁剂为病人治疗。同时也要检查引起贫血是不是另有原因。

   4、症状:心悸,有身体不适的感觉,并有心脏病史。

  可能:严重的心律失常。

  怎么判断是不是心悸2   心悸的症状

   胸痛。 如果患有冠心病、心包炎、心绞痛、心肌病患者在发生心悸时就常常伴随着胸痛。像心绞痛,疼痛多位于胸骨后、向左肩、疼痛每次发作一般为4分钟左右,不超过15分钟。原因可能是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冷等因素。注意休息,疼痛便可缓解。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见于心功能不全造成的。呼吸困难比较轻的,比如心肌炎、心包炎、肺源性心脏病等。比较严重的像心源性哮喘。因为血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律不正常对心功能的影响有时可为查明病因提供线索。

   昏厥抽搐。 多为不同病因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心慌发热。 像出现心悸病症的.风湿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肌炎等发热性疾病都会出现发热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注意要观察热型及其他症状、以免耽误治疗。

   药物导致。 很多精神病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三环类抗抑郁药等都会导致心律失常,心律失常过速、过慢、跳动不齐都会导致心悸。

  怎么判断是不是心悸3   什么是心悸

  心悸,中医病证名。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多因体虚劳倦,情志内伤,外邪侵袭等,导致心神失宁而发病。其病位在心,根据病证的临床表现,应分辨病变有无涉及肝脾肺肾,是涉及一脏,或病及多脏,心悸病机有虚实之分。

  故治疗上应分虚实,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宁为其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入镇心安神之法。

   心悸的症状

  心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等常可发生心悸。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经常出现心悸。

  心悸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自觉心慌。临床上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都可引起心悸。窦性心动过速,心跳快而规则,成人超过100次/分钟,儿童超过120次/分钟,婴儿超过150次/分钟。多见于发热时、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等,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亦可发生。

  阵发性心动过速为突然发作、心跳很快且心律规则,每分钟达160~220次,可发生于正常人的心脏或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窦性心律不齐为心跳之快慢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加快,呼气时减慢,如暂停呼吸憋一口气,即自然会消失。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是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心悸吃什么好

   1、桂圆

  桂圆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是滋补的佳品,对有心悸的人也有很好的治疗的效果,可用桂圆肉泡茶喝,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安心神的用途,尤其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之人。

   2、酸枣仁

  宜用酸枣仁6~10克,芡实12克,龙眼肉6克,煮汤后睡前服食。酸枣仁可以宁心安神配合龙眼肉和芡实,对心血不足型号心悸颇有裨益。若无芡实或龙眼肉,亦可单用酸枣仁15克,捣碎后同粳米煮粥食用。

   3、荸荠

  荸荠可能有些人不相信它对心悸含有治疗的效果,其实荸荠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每日可用荸荠60~120克,配海蜇50~100克,煮汤分2次饮用。有清热化痰之功,适宜痰火上扰型心悸之人服食。

   4、柏子仁

  可用柏子仁10~15克,稍捣烂,同粳米汤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少少许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食用,宜作早晚餐服食。此法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因柏子仁本身有养心安神之效。

   5、百合

  选用新百合50~60克,或干百合30克,煎水后加入适量冰糖食用。此法适宜心气不足型或阴虚火旺型心悸,包括体质虚弱,妇女更年期,以及神经管能症所致的心悸之人服食。

   6、莲子

  莲子是很好的滋补品,有许多人都比较喜欢洗它,她对于治疗心悸也是有很好这样做能有效的缓解心血不足型心悸者食用。

   7、麦门冬

  选用干麦冬20克,前水代茶饮。或再配合沙参30克,一并煎汤饮用。此法适宜阴虚火旺之心悸病人常饮。

   8、西洋参

  单以西洋参片3~5克,泡茶常饮。适宜心气不足或阴虚火旺之心悸者食用。

   9、薤白

  即小蒜,一名野蒜。每次用干薤白10克,配合瓜萎仁10克,煎汤喝,每日2~3次。此法适宜气滞血瘀型心悸,包括冠心病心绞痛之人心悸心痛者食用。

   10、山楂

  可用野生山楂10~15克,每天煎水代茶饮。此法适宜气滞血瘀型心悸,包括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以及阵发性心动过速者心悸时服食。

   心悸按摩什么穴位

   1、心悸按摩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2、心悸按摩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3、心悸按摩郄门穴

  郄门穴此穴位于手臂上,以线连结手腕内侧的横纹中央和手肘内侧的横纹(小指方向)的边缘。距此线的中央约2厘米,靠近手腕方向之外即是。

  用手指一压,连手腕部分都会感到刺痛,很容易找到。一发生心悸,压痛(压时的痛感)会增强,会更好找,此穴以大母指加压刺激。心悸时,稍稍用力压郄门穴,可止住症状。此穴也以刺激左前臂者效果较佳。

   4、心悸按摩少冲穴

  一天刺激少冲穴2、3次,每次指压20秒左右。但是,突然心悸的很厉害时,可用牙齿稍稍用力咬小指,用以刺激此穴。在咬住的期间,心悸会受到抑制。

  少冲穴虽两手皆有,但消除心悸较有效的是左手的少冲穴。

   5、心悸按摩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6、心悸按摩神门穴

  位置:掌心向上,腕关节靠小指侧之腕横纹上。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一手拇指掐住被按摩者神门穴约1分钟,至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7、心悸按摩内关穴

  位置:手臂的内侧中间,腕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左手拇指点按内关穴2分钟,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发散为佳。

人体十二正筋

  手太阴肺经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手厥阴心包经(1穴于胸前.为天池.8穴于上肢内侧: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手少阴心经 (极泉 青灵 少海 灵道 通里 阴郄 神门 少府 少冲)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足厥阴肝经(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 曲泉、 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海、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足少阳胆经(瞳子髎、听会、上关、颌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液、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郄、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 、秩边 、合阳、 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奇经八脉

  督脉 (长强(少阴所结)、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阳会)、大椎(足三阳会)、哑门(阳维会)、风府(阳维会)、脑户(足太阳会)、强间、后顶、百会(足太阳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足太阳、阳明会)、素髎、水沟(手、足阳明会)、兑端、龈交)

  任脉 (会阴(督脉、冲脉会)、曲骨(足厥阴会)、中极(足三阴会)、关元(足三阴会)、石门、气海、阴交(冲脉会)、神阙、水分、下脘(足太阴会)、建里、中脘(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会)、上脘(手阳明、手太阳会)、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阴维会)、廉泉(阴维会)、承浆(足阳明会))

  冲脉 (会阴(任脉)、气冲(足阳明经)、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足少阴经)、阴交(任脉)、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

  带脉 ((带脉同名穴位)、五枢、维道(足少阳经)

  阴跷脉 (照海、交信、睛明左右共6穴)

  阳跷脉 (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髃、巨骨(手阳明经)、天髎(手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睛明(足太阳经))

  阴维脉(筑宾(足少阴经)、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经)、期门(足厥阴经)、天突、廉泉(任脉)。)

  阳维脉(金门(足太阳经)、阳交(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天髎(手少阳经)、肩井(足少阳经)、头维(足阳明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经)、风府、哑门(督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95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