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增进气血缓解便秘

苹果养生 2023-06-03 03:53:53

增进气血缓解便秘

便秘可以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人,年纪越大,便秘的情况越多,而且女性要多于男性。曾经有人作过统计,有超过1/3的老年人长期受到便秘的困扰。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所以有不少人认为便秘不是病,不需要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比如,长期便秘的老年人可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失眠等;老年便秘者排便时间较长,站起时可能会发生晕厥而发生意外;长期便秘者还容易发生结肠癌。因此,早期预防和合理治疗便秘,将会大人减轻便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肠胃好,身体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肠胃是直接跟“吃”相关的。食物被吃到肚里,一般经过约四个小时才会被胃分解消化,之后胃部将食物输送到小肠,经过进一步的分解吸收,身体需要的成分被吸收,不需要的就会被送到大肠,再经过肠道的蠕动将其排出体外。晋朝的医学家葛洪说过:“若要长生,肠中常清。”正常地排出肠内粪便,可以清除体内毒素,保持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从而使脏腑器官及时得到营养补充,既对保持日常生活中的良好情绪和提高工作效率有莫大好处,也有利于健康长寿。但是,一旦这一条“交通线路”出现堵塞,那些人体不需要的物质排不出去,后果便可想而知出现“堵塞”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脾胃功能不足,气血生化无源,使得大肠传导无力,从而不能自然排泄出体内的“垃圾”。因此,患有便秘的人在饮食方面应适当增加山药、玉米、粳米、糯米、红枣、蜂蜜、黑芝麻、松子、红薯等具有益气养血、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的摄入量,适当减少梨、黄瓜、冬瓜、橙子、西瓜等寒凉性果蔬的摄入,这些凉性水果的摄入无异于“雪上加霜”,不仅会增加老年人便秘的症状,还会诱发或加重畏寒、腹中冷痛等阳虚症状。

以前有不少人用番泻叶泡水喝,据说还有一些效果。但是长期服用番泻叶可致依赖性,容易形成习惯性便秘,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少用,尤其是年龄偏大的老年人更应慎用。

如何让便秘远离我们的健康呢?药王孙思邈早在1000多年前就指出:“年高者气血双虚而秘结,治则益气荣血为根本”,明确地指出治疗老年便秘必须要“补气养血,以补为通”。而补气养血最大的诀窍就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两点。所以要用口来把好第一道门,尽量食用那些有益于滋养气血的膳食放,让我们的肚子真正成为我们身体获取全面均衡营养物质的营养基地。

气虚型便秘者可取人参5〜10克,黑芝麻15克,白糖适量。将黑芝麻捣烂,人参用水煎,去渣留汁,加入黑芝麻及适量白糖,煮沸即可,可作早晚餐或点心食用。或者用红薯150克,白米和蜂蜜各适量,将红著洗净去皮、切成小块,与白米加水一同煮粥,粥熟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每日早晚各吃1次。

血虚型便秘者可用炒松籽60克,蜂蜜40克,加入到糯米粥内服用。或者用桑葚500克,生地黄200克,蜂蜜适量,将桑葚、生地加水煎煮,每30分钟取煎汁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2次;合并煎汁,再用小火熬煮至比较黏稠时,加蜂蜜1倍的量,煮济停火,冷却后装瓶。每日食用2次,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

阴虚型便秘者可用白木耳6克,冰糖适量,大枣10枚。先把白木耳浸泡洗净后放入碗中,加冰糖、大枣隔水蒸1小时,早晨空腹食用,每天一次。或者用蜂蜜60毫升,香油30毫升,将香油兑入蜂蜜中,加沛水冲调饮用。

阳虚型便秘者可将核桃仁、黑芝麻捣成糊状,临睡前用开水冲服。或用松子仁20克,核桃仁40克,柏子仁20克,将这三仁捣烂,用蜂蜜拌勾食用。

便秘是个顽症,想要根治它还得从调养肠胃之本开始,按摩在这方面有极好的功效,经常练习一定会收到效果。

具体做法是:平卧,双目微闭,舌抵上腭,平静腹式呼吸3分钟,每分钟6次。同吋,将双手重叠,从右下腹开始绕脐以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按摩,用力要均匀,绕脐一周10秒钟并呼吸6次。每次按摩5分钟后,再平静腹式呼吸3分钟,每日2〜3次。

用这种按摩方法可以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气血不通,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肠胃功能,疏通便秘。一般按摩10天后,便秘症状便会有所减轻。不过仍然耍坚持继续每日按摩最少一次,这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肠胃功能人人增强,便秘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精神也由此充足。

患有便秘的老年人平时还应多活动,避免久坐久卧,促进气血流通,上床睡觉前做下蹲10次的动作,可有效地缓解便秘。排便时要注意力集中,不听音乐或看报纸。并且要多喝水,尤其是在每天早晨喝一杯温开水或盐开水,每晚临睡觉前喝一杯蜂蜜水。早饭一定得吃,吃完后站立15分钟,以加速胃肠蠕动。必须养成每天早晨排便的习惯,即使没有便意,也要定时去冼手间,久而久之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气虚便秘的合理膳食

对气虚患儿,平时应注意饮食如:
1.甘平
为主食,如葡萄、柠檬、木瓜、草莓、李子、苹果、菠菜、红萝卜、茼蒿、花椰菜、包心菜、豌豆、四季豆、花生、黑木耳、白木耳、玉米、栗子、橄榄、豆浆、白米、糙米、黄豆、黑豆、赤小豆、冰糖……等。

2.甘温
油菜、大头芥菜、番瓜、龙眼、荔枝、樱桃、番石榴、金桔、杨梅、桃子、杏子、李子、糯米、红糖、麦芽糖、香菜、生姜、茴香、醋、淡菜。

3.甘凉
菱角、莲藕、香菇、冬菇、蘑菇、瓢瓜、绿豆、豆腐、茶、麻油、生姜皮、莲雾、西红柿、甘蔗、香瓜、柳丁、无花果、枇杷、菠萝。
以上食物轮流食用。尽量不要常吃冰冷寒凉或未熟食品,如西瓜、香瓜、水梨、柚子、葡萄柚、椰子、橘子、杨桃、柿子、香蕉、芒果、桑椹、奇异果、黄瓜、苦瓜、空心菜、筊白笋、豆芽、紫菜、海带、西洋菜、豆豉、荸荠、白砂糖、蛤蛎、蚌类,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当不可避免时,尽量在白天食用,因当外界阳气旺盛时,身体也较有抵抗寒气入侵的能力。
补气食材
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韩氏医通》还说: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足见牛肉补气之力,尤为显著,故气虚者宜常食之。
鸡肉
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无论气虚、血虚、肾虚,皆宜食之。民间对气虚之人,有用黄芪煨老母鸡的习惯,更能增加补气作用。
鲢鱼
性温,味甘,能入脾肺而补气。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鲢鱼温中益气。清代食医王孟英也认为:鲢鱼暖胃,补气,泽肤。故气虚者宜食。
鳜鱼
俗称桂鱼。可以补气血,益脾胃。《日华子本草》云:鳜鱼益气。《开宝本草》认为益气力,令人肥健。尤以气虚兼脾虚者最宜。
大枣
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
樱桃
性温,味甘,既能补气补血,又能补脾补肾。《滇南本草》中记载: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
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一种补气血果品,除有益气作用外,古代医药文献还认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如《本经》说它益气倍力。《滇南本草》认为葡萄大补气血。《随息居饮食谱》亦记载: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所以,凡气虚伴有肾虚、肺虚和脾虚者,皆宜食之。

花生
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图说》称花生补中益气,不仅如此,花生还有补脾和补肺的作用,这对气虚而兼有肺虚或脾虚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为妥。

山药
为补气食品,凡气虚体质或久病气虚者,宜常食之,最为有益。山药可以补肺气,补脾气,补肾气,故凡肺气虚或肾气虚或脾气虚的方药中,都常用到它。
人参
性温,味甘微苦,为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也是众人皆知的补气食物,它能大补元气。《药性论》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医学启源》还认为,人参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元气。气虚者食用人参,颇有功效,对气虚兼有阳虚或脾虚或肺虚者,食之更宜。同样的道理,党参和太子参也有人参相同的作用,也适宜气虚体质服食。《医学衷中参西录》亦云:能补助气分,并能补益血分。故气虚者宜食。由于西洋参性偏凉,且有养肺阴和降虚火作用,所以,对气虚而兼有肺阴不足者更为适宜。

黄芪
性微温,味甘,也是中医极为常用的补气中药,是民间常用的补气食品。不少医书都称黄芪补一身之气。《本草求真》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根据医家习惯,黄芪常与党参或太子参或人参同服,则补气之力愈佳,气虚体质食之更宜。

紫河车
性温,味甘咸,是笔者最常用的补气之物,它有着显著而有力的补气强壮作用。明代医家吴球说它益气补精。《本草再新》认为它能大补元气。凡气虚体质者,经常少少服食,确有卓著的补气效果。
此外,气虚者还宜食用糯米、粟米、玉米、青稞、番薯、南瓜、白扁豆、黄豆、牛肚、熟菱、海松子、胡萝卜、豆腐、豆浆、马铃薯、香蕈、草菇、平菇、红糖、白木耳、白术、甘草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98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