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太白、隐白是养好脾的两大护法

苹果养生 2023-06-03 05:41:41

太白、隐白是养好脾的两大护法

点揉太白穴,远离脾虚烦恼

人体的脾出现问题时,一般多表现为:大便稀溏或便秘、肠鸣、腹胀、胃痛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人体上有特殊的穴位可以方便人们治疗吗?当然有了,这个穴位就是位于足内侧偏前方赤白肉际处的太白穴。对于脾虚带来的烦恼,只要按揉太白穴就能帮你解决。此穴集脾经的原穴与腧穴于一身,不但能治疗上述脾功能异常时出现的症状,而且还能治疗身体各种疼痛。

具体操作方法为:两腿盘坐,以一手大拇指指腹点揉太白穴。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深达深层局部组织,以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两侧太白穴交替点揉。

按揉隐白穴,治疗各种出血症

隐白穴为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中医认为“脾统血”,意思是脾可以统摄血液,使血液运行于血管内,而不溢出于血管外,故对于各种出血,该穴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女子以血为本”,当女性发生妇科疾病诸如月经过多、崩漏等出血症时,要及时掐按隐白穴。不但在月经期,在月经间隔期也应当经常掐按,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消除这些烦恼。该穴不但对治疗妇科出血有效,对治疗诸如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症也有特效。

具体操作方法为:两腿盘坐,以一手大拇指指尖掐按隐白穴。掐按的力度以能耐受为度,注意不要掐破皮肤。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两侧隐白穴交替掐按。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经10穴常按揉,少生病、精神足、人欢喜

在中医的理论中,脾的功能非常巨大,被称为是“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运用经络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

任何疾病,都是在人体内有淤血的情况下生成的,而脾正具备了生成气血和运送气血两大功效。只要把脾养好了,就可以百病不生,即使有病也会很快痊愈。

通过饮食来健脾,的确是不错的方法,但是好多人不适应或不吸收,怎么办呢?其实,最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方法就是揉按脾经。

1、隐白穴

脾经的循行是从脚到胸,隐白穴是其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趾甲旁约1毫米的位置。隐白穴最主要的功能是止血,对各种出血症状都能有效地缓解。通常是用艾灸的方法,如果没有,可以用一根香烟代替,同样有止血的效果。

隐白穴还有一个功效,就是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鼻出血。治疗鼻炎的时候可以点按。这个穴不太好找,因为它特别小,通常要用指甲掐一掐才能掐到这个穴。用指节尖点它,或者找一个细一点的按摩棒来点按,效果都很好。

2、大都穴

从隐白穴往上,大脚趾根的位置就是大都穴。

大都穴对老年人来讲特别重要,这是一个补钙的要穴。吃钙片会有些效果,但是为什么还会缺钙?不是因为补的少,而是因为体内不吸收,这才是缺钙得真正原因。只要揉一揉大都穴,就能帮您吸收钙了。大都穴相当于租地反射区的甲状旁腺,而甲状旁腺正是吸收钙的。

大都穴除了补钙,还能治疗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痛。有颈椎病的人也要经常揉一揉大都穴,再在这个穴的旁边找一找最痛地点去揉,这样珠联璧合地配合起来治疗,效果就会更好。

3、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都强。

脾虚的症状:睡觉流口水、舌两边有齿痕、消化不良,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因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等等。这些症状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

脾虚的症状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揉太白穴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内侧多硌它,这样健脾的效果才好。

另外,按揉太白穴还可以调节血糖,治糖尿病。

4、公孙穴

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它的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调动脾脏、脾经的运血能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去,是一个输送点,一个枢纽;又可以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瘀滞造成的各种症状,综合起来,就是通气、活血、解淤。

有妇科方面的问题,请每天揉揉公孙穴。另外,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您出现吐酸水的情况,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

公孙穴还可以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如果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

5、商丘穴

在内踝骨的前缘偏下一点,就是商丘穴。正好对应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同时它又揭示了一个医理:炎症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但为什么揉这个学还能消除炎症呢?这是因为脾是管运血的,它能把新鲜血液运到病灶上去,脏东西被清走后,炎症自然就消除了。

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都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去,所以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6、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三阴交”就是肝、肾、脾3条阴经交会的点,所以这一个穴位就可以治3条经上的病症,真可谓一穴多用。

三阴交穴还是妇科病的通治要穴。无论妇科问题发生在附件、子宫、卵巢还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而且有病时按揉该穴会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三阴交穴,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三阴交穴还可以缓解痛经。

7、漏谷穴

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漏谷”是谷子漏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东西,没能得到很好地消化,营养没吸收,又排出来了,这叫做“完谷不化”。而多揉漏谷穴就可以治疗。

它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对男性前列腺问题很有疗效。

8、地机穴

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的意思。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

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

9、阴陵泉穴

顺着胫骨一直往上走,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10、血海穴

血海穴又称百虫窝,意思是有一百个虫子在那儿扎窝。它是专门治痒痒的穴。老年人身上经常瘙痒,用艾条灸一灸血海穴就能很快止住。这个方法效果最好,而且很方便。

“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先,所以她们身体里的血一定要充足。血海穴可以调配人体的血液,把多余的血分配到少的地方去,把淤滞的地方给疏散开,其功效相当于足三只不过一个是补气的,一个是调血地,但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治本大穴。

11、推小腿脾经

如果在推小腿脾经的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真正管用,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经上的阴陵泉穴、地机穴、漏谷穴、三阴交穴这4个穴位上去推。如果找不准,也不想记得那么详细,您就索性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哪个穴敏感,哪个穴痛,您就多揉哪个穴。

实际上,揉脾经既管胖也管瘦。揉它可让瘦的人长胖、胖的人减肥。总之,揉完后任何人都会感到欢喜。

足底穴位图脚底的各个部位详细图

1、详细脚部穴位图解2、脚底按摩穴位图3、脚上有哪些穴位 哪些穴位代表身体健康详细脚部穴位图解 人体穴位多如牛毛,而每一种穴位都对应身体某一部位,平时对一些常见穴位进行按摩,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那么接下来向介绍大家一下脚部的穴位。

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

主治病征: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

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

主治疾病: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

主治病症: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

主治病症: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

太白穴

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

主治病症: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

里内庭穴

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

主治症状:食物中毒、荨麻疹等。

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

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申脉穴

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

主治病症: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丘墟穴

丘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丘墟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

主治症状为:可以使头脑清晰、能使自己情绪稳定,能承受不幸等心理压力等。

昆仑穴

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主治疾病: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下痢穴

下痢穴位于足背部位,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用力压6秒钟,左右脚各1次,如此重复15次。

主治病征:痢疾。

脚底按摩穴位图 ;

01

常做脚底按摩足底穴位图,能缓解人体的疲劳紧张足底穴位图,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下面是脚底穴位图。

02

涌泉穴是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推搓涌泉穴能防治各种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便秘等病效果较明显。

03

失眠穴又被称作为“百敲穴”,它位于足底跟部,在当足底中线与内外踝尖连线相交处,即脚跟的中心处。按摩此穴可以帮助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04

窍阴穴在四个脚趾最外侧小脚趾那边,距离趾甲根脚的一手指四分之一处。如果我们出现偏头痛、目眩、耳聋、耳鸣、胸胁痛、足跗肿痛、多梦、热病等症状的时候,可以掐按窍阴穴,可以很有效的治疗头痛的症状。

05

内庭穴位于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内庭穴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说它是胃火的克星。 如果出现口臭、便秘、胃部灼热、牙龈肿痛等都可以通过按摩次穴位来缓解。

特别提示

按压时要用力,要感受到酸痛感。脑出血、内脏出血及其他原因所致的严重出血者,严重肾衰、心衰、肝坏死者,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频发心绞痛的人不适宜做脚底按摩。

脚上有哪些穴位 哪些穴位代表身体健康 足底穴位图你们都知道脚上有哪些穴位吗足底穴位图?哪些穴位表示着我们足底穴位图的身体健康呢?这些穴位怎么怎么按摩呢?今天我就告诉大家脚上足底穴位图的这些穴位按摩来帮助我们身体健康!

脚上有哪些穴位

1、厉兑穴:通调肠胃

厉兑穴在第二脚趾趾甲旁,靠近第三脚趾侧,按摩该穴,有清热利湿、通调肠胃的功效。用大拇指,指端点压脚趾上的厉兑穴,力度可慢慢增大,以有疼痛感觉就可以了。

2、太溪穴:补养肾脏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头,生命的原动力。每天只要坚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3、大敦穴:清醒头脑

足厥阴肝经,此穴在大拇趾外侧(小脚趾那边)趾背上,由趾甲根正中致趾关节的外侧趾背上。主治肋胀痛、胸满、呕吐、腹泻、疝气、尿闭、腰痛、妇女小腹痛等。脚拇趾是一般所说“肝经”的起始处,肝经由此到生殖器、肝脏、脑、眼等依序。因此指压“大敦”的话,能使头脑清晰、眼睛明亮。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指压时要强压7-8秒钟,才慢慢吐气,每日就寝前重复10此左右。指压大敦有速效性。因此迟醒的早上,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压。

4、照海穴:缓解咽喉干燥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地方,“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按摩此穴位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症状。

5、内庭穴:祛胃火

在第二趾与第三趾的分叉处,对手脚发冷,体虚多汗,脸部神经比如牙疼有显着缓解效果。内庭穴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说是胃火的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内庭穴。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平时也可多用指端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

6、丰隆穴:祛湿化痰

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7、隐白穴:健脾回阳

足太阴脾经,此穴在大脚趾内侧,距指甲跟脚一分处。主治舌本强、食则呕,善意、倦怠乏力、身体困重、食不下、脘腹胀痛、大便溏泄、下肢内侧肿痛或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黄疸等。以拇指指尖或棒状物压迫此穴,或是以拇指与食指捏住脚趾两侧,加以揉捏,间接刺激穴位。

8、涌泉穴:滋阴降火

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就是此穴。《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9、窍阴穴:治疗偏头痛

此穴在四个脚趾最外侧小脚趾那边,距离趾甲根脚的一手指四分之一处。主要治寒热、嘴里发苦、偏头疼、臀部、膝盖、小腿外侧、四个脚趾。

10、至阴穴:清热散风

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趾外侧,趾甲角外约一分处。湿热过盛易引起小便黄臊臭、尿频、尿急、尿涩痛。点按去火点至阴穴,可在15点到17点,此时是膀胱经最旺盛的时候,用大拇指按压此处,并坚持1~2分钟,然后再换另一只脚,每日2次。有清热散风、通利下焦的作用,对尿黄涩痛等症有很好的排泄效果。

脚底穴位疼是怎么回事

1、脚底上就是涌泉穴,脚底穴位疼痛应该就是足跟痛,足跟痛最常见的是因为骨刺引起的;

2、还有就是走路比较多,关节的磨损比较多的时候,足跟也会疼痛;

3、此外还有就是有些女性喜欢经常穿高跟鞋,在高跟鞋的磨损下,包括脚的前弓也有可能会疼痛。

足部养生五字口诀

一、摸-摸脚自诊病,防患于未然经常用手指触摸您双脚的各个部位,如触摸到皮下组织有结节、硬块或水疱样的感觉,且感到疼痛时,说明该处所对应的内脏器官已发生病变或功能不正常,应及时诊治,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全息医学认为,人的双足恰似整体的缩影,人体内脏的生理机能正常与否,都会在脚部各自的“反射区”反映出来。

二、按-按摩病灶区,祛病又健体,在触摸到有结节、硬块且有疼痛的部位上,采用各种手法适时的进行按摩刺激,使其结节逐步消失、痛感逐步减轻或消除,经络就会逐步的畅通,积病隐患也就会自然消除。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血行旺盛,可使更多的代谢产物从肌肉组织以及脏腑器官中排泄出去,使机体恢复健康。中医叫它“通则不痛”。

三、搓-经常搓涌泉穴,百病不沾染 “涌泉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也是全息医学中肾脏在脚部的“反射区”。《外台秘要》说:“按涌泉,养生之要也。”《石室秘录》中说:“擦足心,乃长生之法。”

四、温-寒从足下生,温足保太平祖国医学认为“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所以,经常保持双足的适当温度是预防疾病从脚底入侵。足部保温法常用的有:揉搓法、温水泡洗法、运动双足法。

五、走-以步代车走,活到九十九双足,现代医学称之为“第二心脏”。这是因为人们在走路时,由于双足肌肉的收缩、松弛能导致静脉血管的扩张与收缩运动,使带有代谢产物的血液经静脉上升到肺部,经充氧后再回流到心脏。由于行走时脚部肌肉的收缩与松弛,能使静脉血管的流速增强,确保血液循环的畅通无阻,以便将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各个脏腑器官。

脚底穴位按摩方法

方法:自购脚部穴位图一张。泡一盆热水,水温在60℃左右。把脚在热水中泡5-10分钟后用毛巾搽干。从足底穴位图找出找出胃部_甲状腺_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区,在每个部位按上1-2分钟,左右脚各按3次。

按摩甲状腺及其它上述反射区乃是非常有效的消脂法,因为甲状腺主要功能乃治疗肥胖症及情绪不安等症状;而按摩胃部可以减少食欲;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区则是帮助增加免疫力及排毒功能。

连续做完一个星期之后,因为人体的整体的循环转好了的关系,身体会觉得比以前轻快,皮肤也会变得漂亮而有光泽。

1、如果想美容的话,那就搓按肺(左右都要)和横行结肠-下行结肠-S状结肠,两个部位各按摩5分钟,有排毒的功效!

2、如果有高血压、心脏病等,那就揉按大拇指下的内关节处和心脏处,有疏通血管的功效;

3、如果有经常性头痛、风寒等,那就揉按大拇指内两侧,有加深脑部供氧的作用。

4、如果颈椎-背椎-腰椎-尾椎疾病,那就搓按大拇指下的外侧一点开始到脚躬,注意,不是脚背,也不是脚掌,是脚的内侧部位!有通经络的功效;

5、如果晕车,那就经常揉按无名指和小指指根下1CM;

6、如果孩子厌食,成人食欲不振,那就揉按图所示的胃的部位;可以增强胃液分泌;

7、如果睡觉后,肩膀疼,那就按摩无名指指根出外侧,可以适当扩大范围揉按;

8、肾不好,就按肾,但是力度不能大,否则伤内脏!

脾之大络与脾经

足太阴脾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1),过核骨后(2),上内踝(3)前廉,上踹(4)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5)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6),连舌本(7),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本经穴] 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原),公孙(络),商丘(经),三阴交(足三阴之会),漏谷,地机(郄),阴陵泉(合),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
[交会穴] 中府(手太阴),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下脘、关元、中极(任脉)。
【注释】
(1)白肉际——指四肢掌(蹠)面与背面交接的边缘。掌(蹠)面的皮肤较厚而色浅,称白肉,又称赤白肉际。
(2)核骨——张介宾注:“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其形如半个果核,故名核骨。即指第1蹠骨的头部突起。
(3)内踝——胫骨下端的突出处。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5)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6)咽——张介宾注:“咽以咽物,居吼之后。”此兼指食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语译】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公孙),上向内踝前边(商丘),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中极、关元,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1)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2),则快然如衰(3),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4),水闭(5),黄疸,不能卧,强立(6)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能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注释】
(1)胃脘——《说文》:“脘,胃府也。”
(2)得后与气——“后,指大便;“气”,指矢气。
(3)快然如衰——感到病情忪解。
   (4)溏瘕泄——溏,指大便溏薄,瘕,指腹部忽聚忽散的痞块;泄,指水泻。
   (5)水闭——指小便不通等症。
(6)强立——《太素》作“强欠”。可作勉强起立解。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舌根部发强,吃了就要呕,胃脘痛,腹胀,好嗳气,得到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轻松,全身感到沉重无力。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利,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勉强站立,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
足太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其病: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腹(1)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腹——原作肠,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络脉,名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节后方一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与肠胃相联络。
其病症:气厥逆就挥霍缭乱,上吐下泻。实证,见腹部绞痛;虚证,见腹部胀气。可取足太阴络穴治疗。
足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本(1)。
【注释】
(1)舌本——原作舌中,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分出后到达大腿前面,和足阳明经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喉,贯通到舌本。
足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1)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2)引脐与(3)两胁痛,引膺中与(4)脊内痛。
【注释】
(1)阴股——股的内侧。
(2)上——原作下,据《太素》改。
(3)(4)与——原缺,据《太素》补。
【语译】
足太阴经筋,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结于内踝,直行向上结于膝内辅骨(胫骨内髁部),向上沿着大腿内侧,结于股前,会聚于阴器部;向上到腹部,结于脐,再沿着腹内结于肋骨,散布到胸中,在内的经筋则附着于脊旁。
其病症:可出现足大趾支撑不适,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器部有扭转疼痛,并可向上引脐及两胁作痛,且能牵引胸膺和脊内疼痛。

四大天坑两大护法什么意思?天坑专业为什么不取消?

大学里所设的专业很多,但有的专业是公认地好,有的专业是公认地“坑”,那么网上所说的四大天坑两大护法什么意思呢?为大家带来“天坑专业为什么不取消”的解答。


一、四大天坑两大护法什么意思?

四大天坑指的是生化环材,也就是生物类、化学类、环境类和材料类专业;两大护法指的是,左护法机械,右护法土木。这些专业,大家应该都有耳闻,说它们是“天坑”专业,是因为大家公认比较坑。从理论上来看,四大天坑专业是“21世纪”的发展方向,前途无量,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很多问题。

1、行业门槛过高

生化环材,一般都偏向科学研究,大学四年很难培养出核心的就业技能,所以本科毕业生出来找工作很难找到对口的。且由于所学的东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转行业也很难。所以大部分人找不到对口工作就做起了销售,或者是选择考公务员。

2、工作环境艰苦

生物类、化学类专业,工作中会接触到一些腐蚀和有毒物质,稍微不小心会影响到自己。材料类和环境类专业,工作的地方相对偏僻,大多是在工厂里面。且这些专业都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一天下来会很累。

3、就业前景一般

既然是偏向科学研究的专业,那读到博士就会好起来吧?其实不然,因为在博士阶段,大家都是以发论文为主,相当于跟现实会有所脱节,很少有机会能够施展自己的研发技能。

简单来总结,跟生化环材同等学历的其它职业,赚的比生化环材多;跟生化环材工作强度一样的职业,赚的也比生化环材多。

二、天坑专业为什么不取消?

首先大家需要明确一点,不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这些专业坑,就会被取消。毕竟坑不代表这些专业没有用,打比方说,没有人学土木,谁来盖房子呢?没有人学生物类专业,谁来研发新冠疫苗呢?

其次,并没有一个专业是“坑人”的,生物类专业毕业后发展较差,主要是国内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比较一般,在国外的话,生物类专业还是很吃香的。

最后,大家认为这些专业是天坑专业,主要原因是钱少,钱少的一般都是基础学科,而基础学科又不能不发展,所以自然不能够取消。虽然生化环材并不能让人发家致富,但这类专业却可以给你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如果你对科学有理想,不注重物质的追求,依然可以作为高考填报志愿时的选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02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