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中暑是指在热辐射或高温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出现自我调节障碍、电解质代谢紊乱、水平衡失常以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心脑血管疾病重症患者、老年人、孕产妇及体力较弱、耐热能力差的人,较一般人容易发生中暑。中暑发生后,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引起全身抽搐、肾功能衰竭、永久性脑部损伤,甚至死亡。
按摩疗法
点揉委中穴
〔操作方法〕被按摩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两手食指、拇指或中指点按委中穴10秒,然后放松3秒,反复5〜8次,然后轻轻揉动约2分钟。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腰酸腿痛、下肢肿胀、下肢痿痹、膝关节周
围疼痛等。
按揉八风穴
〔操作方法〕用中指按于八风穴,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两腿交替进行,以大腿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祛风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经常按摩此穴可帮助消除体内热毒,改善咽喉肿痛、慢性咽炎等。
按摩足部反射区
〔操作方法〕食指扣拳法顶压额窦、大脑、脑垂体、小脑和脑干、腹腔神经丛、肝反射区各50次。
〔功效主治〕对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有较好的疗效。
中暑的症状及缓解方法
中暑的症状及缓解方法,中暑是夏天常见的病症,到了炎炎夏日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特别是如今好多地方夏天都达到了四十度以上的高温,下面看看中暑的症状及缓解方法及相关资料。
中暑的症状及缓解方法1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下:
1、先兆中暑:一般可有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惫、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对于先兆中暑者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休息后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体温可升高到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甚至出现面色苍白、皮肤四肢湿冷的表现,以及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除口服淡盐水和含盐清凉饮料并休息外,可静脉补充5%的葡萄糖盐水,但速度不能太快,需要密切观察直至恢复。
3、重症中暑:可有头痛、头晕、恶心,之后有口渴、胸闷、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弱后缓慢,以及血压偏低,可有晕厥,并有手足抽搐、高热和意识障碍,体温可大于41℃。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应静脉补充5%的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必要时可补充血浆。
可使用电风扇、空调降温,并按摩患者的四肢和躯干,促进循环散热,给予吸氧、体外降温,可使用冰帽或装满冰块的塑料袋,紧贴两侧颈动脉处和双侧腹股沟处降温,全身降温可使用冰毯或用冰水擦拭皮肤。此外,还需要注意防治脑水肿等综合治疗。
中暑的症状及缓解方法2 中暑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生,是一类由于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导致的综合征,其症状和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一、症状:
1、先兆表现:包括头晕、头疼、出汗较多、口渴、注意力不集中等,如果这时不能及时补充水分、降温,患者就会中暑;
2、主要症状:包括热痉挛,主要表现为四肢肌肉,比如小腿腓肠肌或胸背部的肌肉痉挛,患者还会肠痉挛,会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热衰竭、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症状。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会出现高热、无汗、昏迷、多脏器的功能衰竭和损害。
二、处理方法:
1、一旦发生中暑,先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给予物理降温,除去衣服,用凉水或冰袋擦拭皮肤表面,起到降温作用,同时可以口服冰盐水或使用异丙嗪、氯丙嗪进行降温;
2、注意补液,神志清楚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含盐的饮料进行补充液体,如已发生热衰竭、热射病等意识障碍的情况,要通过静脉给予补液,补充由于中暑导致的液体丢失;
3、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如要防止皮肤的褥疮、防止感染,维持脑功能、肾功能、水电解质平衡等。
根据中暑的程度不一样,表现的症状和体征都有很大的差别,处理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别。中暑分为轻度中暑、中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一般的轻度中暑,可以理解为先兆中暑。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心慌、胸闷、乏力等不舒服症状,都可能是中暑的发生。
对于轻症中暑,需要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吹空调,吹电扇,口服淡盐水,一般很快就可以缓解症状。如果中暑严重,可以出现胸痛、大汗、高热、肌肉痉挛,严重的恶心、呕吐。
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开始可以出现嗜睡、昏睡,严重的出现昏迷。但对于重度中暑,主要是控制体温,避免出现肾功能衰竭,避免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凝血功能要维持正常,这些都需要住院综合的抢救治疗。
中暑是在暑热的天气,湿度相对较大,而且无风的环境中,患者常会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疾病。轻度中暑常会出现多汗、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肌痉挛、心率明显增快、体位性低血压或者晕厥。重度中暑,又称为热射病,一般伴有神志障碍。早期受损器官依次为脑、肝、肾脏和心脏。出现中暑,首先应该降温治疗,快速的降温是治疗的基础,迅速的降温决定了患者的预后。
可以进行体外降温,用冷水浸浴或者用冰毯、冰帽进行降温,也可对患者进行胃管的冷盐水或者直肠的灌浴。药物降温可以用氯丙嗪进行静滴,可以降低患者的温度。出现昏迷的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误吸。如果有颅内压增高,需要静脉注射甘露醇,预防脑水肿。伴有癫痫发作的患者,需要静脉注射地西-泮进行镇静。
中暑的症状及缓解方法3 1、中暑的'症状
中暑刚刚开始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头晕眼花、口渴、心悸以及体温升高的症状。轻度的中暑患者还会出现大量出汗、四肢无力、口渴、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和体温升高的症状。
对于中暑很厉害的患者来说,还会出现过度出汗、皮肤表面冷、体内温度升高、恶心、呕吐、脉搏加快、呼吸困难,甚至昏迷、休克、散失意识等症状,严重的中暑对患者大多危害特别大,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2、中暑的急救方法
中暑会出现这么多的症状,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首先要离开高温地区,不要继续待在室外或者太阳很大的地方,可以找一个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补充水分是中暑患者一定要做的事情,但是不能一次性喝很多的水,补水一定要少量多次的补充,这样才会有效果,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丧失意识的症状。
要让患者平躺,解开患者的衣领,汗留很多的要更换衣服,然后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急救措施做的好可以减少很多危险的情况发生,急救好了以后可以适当的给患者服用治疗中暑的药物,比如藿香正气水、人丹、十滴水等。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中暑的症状和急救的方法。在炎热的夏天,出现身体不适的感觉就要怀疑自己是否中暑了,然后按照中暑进行治疗,一定不要随便服用退烧药物、去头痛的药物,不准确的治疗对中暑没有效果,还可能让中暑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平时还要做好预防中暑的工作,尽量不要在夏天太阳很大的时候外出,多喝清凉解毒的饮品。
有点长,但都是我一点点搜集来的,希望你能耐心的看完。希望对你的外出有帮助
在外避暑的方法:
坐班族要进行耐热锻炼
在办公室工作的“坐班”族可以长期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但这一人群存在着很大的中暑隐患,一旦出现停电或者在室外呆的时间过长,就会出现中暑。
建议:进行耐热锻炼,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主动适应自然气温;在办公室里要多喝水,补充水分;避免空调或风扇的风向自己直接吹。
业务员要打太阳伞
经常在室外活动的人群,比如业务员、记者等,在夏天除了要注意预防中暑外,还要预防被晒出皮肤病等疾病。
建议:尽量不要在上午11时到下午3时这个高温时段出门;出门时要带齐防暑物品,随身携带人丹、十滴水等防暑药品;在日光下行走要打太阳伞;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不断补充水分;充分休息,不要开夜车以免降低身体抵抗力。
旅游者多喝盐水
夏天出门旅游时要注意防暑降温,由于旅游者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如果防护不当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建议:出游时最好穿白色、浅色或素色衣服;戴太阳镜、太阳帽;多喝盐开水防中暑,喝盐水时,要少量多次地喝;携带防暑药;高温时段不要出游;保证充足的睡眠;使用防晒霜等防晒物品。
“老病号”要定时服药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不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病号”是中暑的高危人群,由于长期患病,他们的体质本来就较弱,酷热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因此这些“老病号”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在体内不断积蓄,最终引起中暑。
建议:高温时段不要出门;使用电风扇、空调等降温设施;针对自己的慢性病情,根据医生的嘱咐定时服药;一旦感到身体不适或者有发病的迹象,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孕产妇要减少外出
身体笨重的孕妇和刚刚分娩的产妇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不少人尤其是农村人还守着“月子里不能吹风、不能沾凉水”的传统观念,致使很多孕产妇终日逗留在通风不畅、温度较高的室内,稍不注意就会引起中暑。
建议:孕产妇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散步或上街购物时要避开高温时段,不能乘坐拥挤的火车、汽车;短时间的外出也要戴帽子和太阳伞;临睡前淋浴一次,或用温水擦身;居室温度最好能保持在25℃~30℃之间,室内空气干燥时,应勤洒水或放置一盆清水;不要吃高脂肪食物,饮食应清淡、凉爽可口;不能多吃冷饮,也不能用啤酒和汽水等饮料解暑。
老年人饮食要清淡
老年人体质弱,汗腺开始萎缩,体内各系统的功能开始衰退,散热不畅,是中暑的高发人群。
建议:老人应减少活动,更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活动和行走;感觉到热时一定要借助自然风和地上洒水或电风扇、空调来降温,不要固守陈旧观念不愿使用空调;主动喝水,即使没有出现口渴也应定时喝水,每天的饮水量应该在2000毫升左右;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的饮食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主食以稀饭为宜;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一个半小时左右为宜;不可迎风而卧或久吹电风扇。
孩子出门注意安全
儿童和婴幼儿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差,特别是整天用包袱包着的新生儿更是中暑的高发人群。
建议:家长要尽量减少孩子的户外活动以防晒;要给孩子适当补充水分,最好是饮用一些淡的盐开水;冷饮不要猛吃,否则会导致肠胃疾病;食用一些清淡的食物,常吃水果;带孩子外出游泳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防止出现溺水现象;夏天孩子的抵抗力较差,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学习压力。
工人随身携带防暑药
工地建筑工人、交巡警的工作环境是室外高温,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下,极易造成中暑。
建议:不断补充水分;随身携带防暑药品;不要长时间裸露胳膊等部位;饮食上要经常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要少于8小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午休。
出租车司机要防情绪中暑
高温季节容易造成“情绪中暑”,人们会出现心情烦躁,因此出租车司机在夏天更要注意健康保健。
建议:不要一直在车里驾驶,每隔一段时间要出来活动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由于出租车内空调不断,司机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肩、膝盖、腹部、腰部等容易受凉的部位。
在家避暑的方法:
持续几天地高温,大家都在为如何度过漫长的盛夏而发愁吧!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专家特意为酷暑提出了16种避暑方法,帮你度过一个清凉的夏季。
1.少吃多餐
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
虽然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的确难以想像,但是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器,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所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
使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虽说冲凉水澡让你听起来很诱人,但是你的身体会在凉水澡后产生更多的热量以弥补冲澡时失去的热量。
4.呆在地下室
如果你有一间地下室,最好在每天太阳最毒,气温最高的时候躲在里面,一般情况下地下室的温度都会比高层楼房温度低10到15度。
5.室内要拉帘
不在家时,把窗帘拉上,这样就能阻止热量进入,以防形成温室。
6.多喝水
在炎热的天气里,你或许想要一杯冰镇啤酒。最好少喝酒,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此外,咖啡或是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也尽量少喝,它们都会增加体内的代谢热量。
7.女性选用芦荟产品
用冰凉的芦荟油代替保湿霜,早晚使用能够起到降低皮肤温度的效果。
8.放慢动作
避免剧烈活动,巨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如果你有跑步的习惯,最好在每天早上7点前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再跑。
9.使用冰袋
可以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无需冰箱冷冻就有降温效果。
10.选好枕具
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11.自制降温用品
如果第二天你要在烈日炎炎中忙碌,最好前一天晚上准备一些湿的绒布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找个塑料袋装上,开始感觉热的时候用它们擦擦脸,你会备感凉快。
12.睡前冰床单
换掉棉被,盖个床单,还觉得热的话,给床单套个塑料袋,睡前放在冰箱里冰上几个小时。我们入睡时体温会有所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在热天里很难入睡的原因,从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清凉床单会帮助你尽快入睡。
13.做白日梦
坐着休息一下,闭上眼睛,小睡一会儿。研究表明,人体对“白日梦”的反应之一就是降低身体温度。
14.喝菊花茶
专业人士称菊花茶能够降温清脑。
15.穿棉质服装
穿上轻薄的浅色棉质衣服,合成纤维衣料容易锁住热量,而棉质衣服利于排汗,汗水的蒸发又能使你感觉更加凉爽,浅色衣服还能反射更多的阳光。
16.凉水冲手腕
每隔几个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五秒,因为那里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做可以降低血液温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04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蛇莓洗净捣烂可以治眼结膜炎
下一篇: 面色暗黄的原因及调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