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苹果养生 2023-06-03 07:02:18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出自:

《素问•灵兰秘典论》。

译文:

三焦能保持全身水道通畅,所以是管理水道的官。人体中的水液所以能够正常代谢,就是因为三焦气化在不断地进行。

解析:

全身的水液代谢,虽然是由肺、脾、肾、膀胱等多个脏腑协作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路;如果三焦水道不通利,就会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液潴留之症,所以《灵枢?本输》也说:“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孤腑”,意思是说明三焦虽为六腑之一,但与胆、胃、大肠,小肠、膀胱等腑不同。其他诸腑皆与相应的脏构成表里关系,惟独三焦无所配合,只是其下合穴出于足太阳膀胱的委阳,与膀胱相联络。张景岳还分别指出了三焦病变的情形:“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可见,三焦在水液代谢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故有“决渎之官”、“中渎之腑”的名称。

养生智慧:

两手托天理三焦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而“两手托天理三焦”属于八段锦中的一式,经常锻炼此法可以强健三焦。

通常而言,现代人平时的坐卧立行很少有伸展姿势,我们的胸腔、腹腔中脏器处于挤压状态,而此操双手掌心托天,同时头部仰视,再配合呼吸,使胸腔、腹腔为“舒展”的状态,一方面可以使“三焦元气”的生理功能升降自如,另一方面能使“三焦水道”通畅无比。

具体方法:

1.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尖轻抵上腭,以鼻呼吸,放松周身关节,各手指自然伸展,两臂自然松垂,足趾抓地,足心上提,集中精神,贯注力量。

2.两臂自然松垂身侧,然后徐徐自左右两侧向上托举,到头顶之后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有如托天之感,两脚跟同时也提起离地。稍停片刻,两臂放下复原,足跟着地。上托时深吸气,还原时深呼气。

此方法如此反复可进行多遍。

温馨提示:

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晚上21点至23点)入睡,全身百脉都可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还有很好的美容作用。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时间上最好不要超过子时。

三焦可再生吗

三焦可以再生。有人认为三焦的实质与血液循环系统有相似性,三焦与内分泌系统有联系;也有人认为三焦的功能是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物质,协调生命活动,作为气化的场所,参与细胞代谢、能量代谢、体液免疫及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等;但是仍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三焦应归属膀胱等。各抒己见,推陈出新。

2.“三焦”的无形与有形

《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主通行三气”。凡物都有一定的形态,可是气体就例外,因为气体分子很小,人的肉眼无法洞察,况且气体是“流体”,它不停地运动,变化无穷,无固定形态可言。若以其容体(包容物)的形态为其形态,没有现实意义,所谓无“定形”,就是无形。如果一旦发现“三焦”起源在某个器官,那么该器官形态为名义三焦的宏观形态,可是三焦的生理气化运动状态仍是无形的,这是首先要澄清的概念。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上述论述都没有指三焦是“腑”。但是《难经·三十八难》说:“藏唯有五,府独有六者,何也?然,所以府有六者,谓三焦也。”“三焦”的生理范围遍及人体,称其为“大府”是可以理解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难经·三十九难》说:“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难经》所说“右为命门”的根本在精室,“精室”为藏精之室,男子为睾丸,女子为卵巢。因为“精室”乃是精神之所舍,及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的器官,精气为阳气,应走“右道”,故符合“右为命门”之说。“其左为肾”,乃指脊柱两侧左、右肾脏,因为现代医学认为脊柱两侧肾脏,生理功能相同,脊柱右侧肾脏没有睾丸及卵巢的特有功能,故“右为命门”之说,并非指脊柱右侧肾脏,因为已有“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的理论。中医学认为肾主水,水为阴,故在阴阳五行中属阴,“阴”走左道,故说:“其左为肾。”

刘完素说:“右肾属火,游行三焦,兴衰之道由于此。”与《难经》言命门所见略同。刘氏将三焦之气化和生命兴衰,都寄托在“右肾”。《难经》以脐下之动气的部位作为“命门”所在,这两个概念都比较抽象,因为“凡在外有现象可见者,必有其内在物质”(“明代命门学说与宋儒太极图说”,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年12期),这个物质就是“精室”。《难经》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

因为精室产生精气,精气也称原气,由此推论“三焦”发源在精室,但是精室不等于“三焦”,“精室”是实质性器官,“三焦”是无形的,“三焦”是以睾丸、卵巢所分泌的精气去运用,精室原气不仅与“肾”相通又分布上、中、下焦遍及全身。“肾”与“精室”及“三焦”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均属水,三焦之气属阳,则是在一定条件下从精室化生而来。

3.“三焦”的功能于养生大有作用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精室精气的盛衰决定人的生长和衰老。《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生。……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这段经文描述人体的兴衰表现,反映精室主藏精和生殖功能。如果男子到了“八八”六十四岁,女子到了“七七”四十九岁,由于天癸竭,精气衰,雌、雄激素缺乏,表现为更年期综合征,记忆力、视力下降,骨质疏松症等。对于生理上的自然衰老,可以食疗吸取有效的养料,如番茄、芝麻、枸杞子、核桃、鱼鳔、鱼肝油等,还可以清晨在樟树下行呼吸气功,补充体内能量。滋补精室精气能够抗老延寿。

《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精以天地之气成,精以天地之气化,精室产生精气,“精气”在人体是最基本的气化,故也称“原气”。

肾中原气系先天精气所化生,有特定含义,所以“原气”不宜简称“元气”。《难经·六十六难》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藏六府。”《难经·八难》说:“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精室原气寓血液循环,游行遍及人体,在上焦助心肺吐故纳新吸氧排碳,是谓气;在中焦使脾胃腐熟水谷传化精微,是谓血;在下焦行“决渎津液”之本职,使肝能藏血,肾能藏精,调控人体生理,至“阴平阳秘”。

十二经脉根于精室原气,在阴脉之海的任脉经上有三个焦点。

第一,位于腹中线上,两乳间“膻中穴”,又称上气海,是八会之一的气会。

第二,在腹中线脐上“中脘穴”,是八会之一的府会,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六脉沉细,四肢厥冷,阴精欲脱,灸中脘五十壮,关元三百壮,六脉复生。

第三,在腹中线脐下“气海穴”,是肓之原穴,主治一切气病,及遗精、阳痿、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等。

三焦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发展了中医学藏象学说,对养生学有很大贡献。

中医里的“三焦”是指的哪三处?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
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是报导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雹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故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05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