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胁胀痛或刺痛,肝脏肿大,质地稍硬,舌质紫暗,脉细涩等。
治疗原则:补气化瘀。
饮食原则:宜食用消食补血的食物,如山楂、蜂蜜、黄豆、大枣、龙眼、葡萄等。
山楂蜂蜜饮
原料:生山楂40克,蜂蜜10克。 做法:
将山楂洗净晾干,捅去蒂和核,切成两半,放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 兑入蜂蜜搅匀即成。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
芹菜黄豆汤
原料:芹菜100克,黄豆20克。
调料:盐适量。
做法:
(1)芹菜撕去老筋,冼净后切成片;黄豆事先用水泡半天,使之充分发涨。
(2)锅中加水适量,放入黄豆与芹菜,烧开后改用文火煮熟,加盐调味即可。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
中医疗法:中医认为,小儿先天元气不足,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成痰;肝藏血,肝失疏泄,气机不畅,瘀血内阻,痰瘀互结于肝脏而形成脂肪肝。因此治疗儿童脂肪肝以健脾化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
方药:健脾降脂方(自拟方、仅供参考)。
组成: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扁豆10克、茵陈10克、丹参10克、山楂10克、决明子10克、泽泻10克、制首乌10克、郁金10克、法半夏6克、陈皮6克、柴胡6克。
功效:健脾降脂,疏肝利胆,消积祛痰。
主治:儿童脂肪肝。
服法:水煎服,按患者体质虚实加减。
儿童被发现患有脂肪肝后,家长应从饮食和运动方面来加以调理,注意儿童饮食结构的合理化,提倡采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肝脏、甜食。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鱼类、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保证儿童有充足睡眠。适当增加运动,坚持每天跑步、游泳、仰卧起坐或健身器械锻炼等,促使体内脂肪消耗。因此,调整饮食是治疗儿童脂肪肝重要环节,家长不要急于用西医降血脂药物来控制孩子的病情。如发现儿童转氨酶升高,肝炎,肝硬化,腹水等症状,就必需到医院就诊,按医生的处方进行药物治疗。儿童脂肪肝并不可怕,早期发现积极治疗,一般都能痊愈,且不留后遗症。
脂肪肝中医治疗方法
1、痰瘀阻络型:肝胃不和,肝气郁结,
(1)临床表现:胸闷不舒、肝区胀痛、善叹息、倦怠乏力、恶心纳呆肝脏肿大或不肿,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玄细
(2)病因病机:肝郁气滞、情志不舒、湿痰内停、气滞血瘀,发生脂肪肝
(3)治疗原则:疏肝理气、化痰祛瘀
2:肝郁血瘀型:脾虚湿盛、痰湿内阻
(1)临床表现:嗳气恶心、右肋胀满、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大便溏薄、苔厚白腻、舌质淡红、脉濡缓。
(2)病因病机:长嗜食甘肥厚味之品,或着情志失调以及某些疾病因素,使脾失健运,湿浊结聚成痰,肝失疏泄,以致痰湿阻于肝络而成脂肪肝。
(3)治疗原则:疏肝健脾、祛湿化痰
3、脾失健运型:痰瘀痹阻、肝肾亏虚
(1)临床表现:头晕目眩、体型稍胖、耳鸣健忘、偶有头痛、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失眠多梦、脉细数。
(2)病因病机:水不涵木、肝失疏泄、脾虚失于运化、痰瘀痹阻于肝,成为脂肪肝。
(3)治疗原则:滋肾养肝、活血化淤、清热化痰
4、瘀浊内滞型:痰瘀互结、气滞血瘀
(1)临床表现:原有消渴病、素体阴虚火旺、慢性迁延性肝炎、肋下肿大、质中拒按、纳减乏力、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2)病因病机:痰湿阻滞、气滞血瘀、痰浊、瘀血痹阻于肝络,致使肝区刺痛胀痛以及脂肪肝的形成。
(3)治疗原则:益气活血、化痰祛瘀、消肿散结
脂肪肝是一种非常容易发生在“富贵病”人身上的一种疾病,脂肪肝因为平时营养过剩、大鱼大肉、高脂肪、高胆固醇人群身上的一种疾病,脂肪肝对人体有很多的影响,其中我们常见的糖尿病人、持续酗酒人群等都会发生脂肪肝。脂肪肝人群舌质暗,有紫点,有瘀斑,有腻苔,对人体危害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及时调理。
学会三道汤轻松调理男人脂肪肝
脂肪肝怎么调理?脂肪肝的男人吃什么好?其实,中医认为脂肪肝属于积聚与瘀痰范畴。脂肪肝的发生机理以气滞血瘀为本,以肝胆湿热为标。以饮食不节、情绪不佳、肝失疏泄为诱因,以气滞于内、肝络阻塞、脾失健运、浊邪害清、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为基本病机。
一、山药牛肉汤
食材:胡萝卜、土豆、山楂各30克,山药200克,牛肉300克。
调味料:醋、盐、味精适量。
做法:
1、山药、土豆、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小丁,山楂放清水浸泡2小时;
2、牛肉洗净,锅放水烧开,放入牛肉煮10分钟后捞出,洗净切块备用;
3、取瓦罐,先放牛肉与山楂,用小火慢炖1小时后取出山楂,放入其他食材,加盐继续炖30分钟,然后放味精调味即可。
食疗功效:山药牛肉汤是非常适合脂肪肝的男性饮用的,牛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但脂肪的含量却很低,脂肪肝患者,不必担心,因吃牛肉而加重病情;山药中的脂肪含量也很低,几乎为零,山药中含有的淀粉酶消化素,能分解蛋白质和糖,避免脂肪大量堆积;山楂是一种酸中带甜的水果,克起到增强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
二、姜片蒜苗汤
食材:姜5片,蒜苗100克。
调味料:盐。
做法:
1、蒜苗、姜洗净,蒜苗切段备用;
2、锅加水,烧开,放姜片、蒜苗,煮一会儿,等蒜苗熟透后加盐调味即可。
食疗功效:姜片蒜苗汤用的是姜、蒜苗、盐等一起制作的,姜片蒜苗汤是非常适合患有脂肪肝的病人食用的,姜片蒜苗汤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肝脏细胞,可以帮助男性轻松调理姜片蒜苗汤。蒜苗能为脂肪肝患者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常喝此汤,可缓解病症带来的不适。
三、虾丸黄瓜汤
食材:虾丸120克,黄瓜1根,木耳20克,姜3片。
调味料:清水、素高汤个2.5杯,白酒1匙,盐半匙,香油1匙。
做法:
1、虾丸洗净备用,黄瓜去皮洗净切片,木耳放温水中泡软,去蒂、洗净,撕小朵备用;
2、姜放入油锅中爆香,然后加入木耳,倒入虾丸、清水、高汤、白酒,加适量盐,煮开,加黄瓜片煮滚,淋上香油即可。
食疗功效:虾丸黄瓜汤用的是虾丸、黄瓜、木耳、姜等作为主要食材制作的一种汤类,非常适合脂肪肝患者饮用。黄瓜能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它所含的黄瓜酸,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黄瓜又含有大量维生素C,脂肪肝患者多吃黄瓜对调节病情有很多帮助。
脂肪肝患者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控制,尤其是高脂肪、高糖类食物要减少,而且还要注意多吃一些帮助保护肝脏的食物,还可以炖汤喝,上面我们为大家介绍的脂肪肝调理汤类,山药牛肉汤能分解脂肪,控制脂肪堆积,姜片蒜苗汤帮助缓解脂肪肝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虾丸黄瓜汤可以帮助控制脂肪肝,有助于脂肪肝的恢复。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肝内脂质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变化。本病属于中医“胁痛”、“积聚”等范畴。与肝郁、痰湿有关。临床可无症状,或以右胁隐痛不适、乏力、肝肿大、轻度黄疸等为主症。
脂肪肝的病因
根据脂肪肝的证候及病理特点,其病位在肝,痰湿、湿热、瘀血等邪气壅阻肝之经络,致肝气郁滞,疏泄失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进一步加重湿浊内生,瘀血阻络而致脂肪肝的发生。
一、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及酒酪辛热之品,就则伤及脾之运化功能,致使痰湿内生,酿久化热,阻滞肝胆而致脂肪肝的发生;痰湿阻滞气机,痰浊气滞交阻,日久影响血运,导致气滞血瘀,脉络瘀塞,而致脂肪肝的发生。
二、情志失调
情志内郁,气机不利,肝气郁滞,疏泄失调而凝结成积,气滞日久,血运不畅,脉络受阻,使瘀血内停,结而成块,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三、久病不愈
肝病迁延不愈,他病日久损伤肝脏,疏泄不利,痰浊内停,淤滞肝脏而发为此病;病久入络,气滞血瘀,脉涩血凝,结为积块,而成本病。
四、感受外邪
邪毒稽留 寒、湿、热诸邪,侵袭人体,留着不去,以致脏腑失和,痰浊内聚,痰食交阻,气机阻滞而成本病。
脂肪肝的病理变化是痰凝、气滞、血瘀。其病机是气滞痰凝血瘀交结而为脂肪肝。
早起的治疗调理
一、自我调护
首先,找出病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能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二、饮食
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少喝不喝酒,少吃辣椒;少用动物性脂肪,如少吃动物油、动物内脏肥肉;少食煎炸食品;不吃或少吃甜食(包括含糖饮料),控制糖、巧克力的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即淀粉类的主食的摄取,主食种类要丰富,富含纤维素。
三、运动
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的动态有氧运动为主。最好的运动方式如登山、慢跑、中快速徒步行走、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爬坡、打羽毛球等。
四、情志
心情要开朗,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
首先是关于饮食的。
气滞血瘀体质宜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饮食,例如: 白萝卜、柑橘、大蒜、生姜、茴香、桂皮、丁香、山楂、桃仁、韭菜、黄酒、红葡萄酒、洋葱、银杏、柠檬、柚子、金橘、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 。
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据报导,黑木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积;适量的红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山楂或米醋,能降低血脂、血黏度。
少吃盐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
不宜吃甘薯、芋艿、蚕豆、栗子等容易胀气的食物;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鳗鱼、蟹黄、蛋黄、鱼籽、巧克力、油炸食品、甜食,防止血脂增高,阻塞血管,影响气血运行;不宜吃冷饮,避免影响气血运行。
再来药物调养:
气滞血瘀体质如有情绪抑郁,应以心理疏导为主,配合疏肝理气解郁药物,如柴胡、郁金、青皮、香附、川芎、绿萼梅、八月札等。中成药逍遥丸、越鞠丸等,均有较好的解郁作用。
还有关于生活方面的调理:
研究发现,人体长期处于气滞血瘀状态,组织缺血,细胞处于“饥饿”状态,会加快衰老。因此,对气滞血瘀体质而言,行气活血有预防衰老的功效。
在生活上,应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避免大怒、惊恐、忧思等不良情绪对气血运行的影响。
坚持体育活动,运动量因人而异。每次运动锻炼应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
体内的水分通过呼吸、皮肤蒸发和大小便排出。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使血液中水分减少,导致血粘度增高,血行缓慢。所以,气滞血瘀体质平时宜多饮水,每天摄入量不低于2000毫升约8杯水)。
“寒则气滞”、“寒则血凝”,气滞血瘀体质除衣被保暖外,在寒冷环境的时间不宜过久。冬季室温应不低于摄氏20度。夏季使用空调降温,室温也不宜过低,一般宜保持在25~26度左右。每天用热水泡浴,有利于改善全身气血运行,如能定期进行药浴、按摩,则效果更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10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怎么淡化色斑,食物小偏方帮你忙
下一篇: 中药材贯众的应用方法和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