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苹果养生 2023-06-03 11:32:05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春季阳气渐生,阴寒未尽,气候变化反复无常,此时应注意保暖;秋季阳始退而阴渐长,此时应适当少穿点衣服,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意思是说在春季向夏季转变、秋季向冬季转变时,不要急于减加衣服,这样能够增强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不易生病,保障机体的健康。

春季是由寒冬向炎夏过渡的季节,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阶段。此时阳气渐生,阴寒未尽,气候变化反复无常,时冷时热,温差很大,如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受寒致病。因此,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春捂”,认为这即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

秋季,昼热夜凉,阳始退而阴渐长。这个时候人应该适当少穿点衣服,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以便逐渐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适应寒冷天气,气候变化,从而使人免受风寒,防止各种病菌、病毒对机体的侵袭,这对预防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尤为有效。“秋冻”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人在寒冷中,机体为调节体温,血液循环加快,能量消耗增多,营养状况也随之改善,新陈代谢转旺。

虽说春捂秋冻有诸多的益处,但是也是有限度的。捂要捂得适度,冻要冻得适当。如果在春末天气已很炎热时还穿得很厚,死抱着“春捂”不放,使人动辄流汗;或者在秋末天气很凉时还穿得很薄,把人冻得瑟瑟发抖,超过了人体所能耐受的寒冷程度,都是会生病的。

养生小提示:

老年人正气亏损,御寒能力减弱,不适合秋冻。儿童的抵抗力比较低,免疫功能不健全,容易受寒邪侵蚀,也不适合秋冻。另外,有支气管病、哮喘病、冠心病等病史的人不宜秋冻。因为这种人一旦着凉、感冒,就很容易旧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捂应该怎么捂?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那为什么要春捂,春捂应该怎么捂吗?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加之春回大地,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一旦遇到“倒春寒”,人们常会觉得自己“不像秋天那么抗冻”,特别是老人、儿童、产妇、慢性病患者,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中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即 养生 养长。春季 养生 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淮南子·时则训》所述“禁伐木,毋覆巢杀胎夭”就是对顺应春季天时的描述。

“捂”的部位

01 捂肚子

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露脐装还是暂时放在衣柜吧,现在还没到它登场的时候。

02

捂脚

“寒从足下起”,四季的 养生 保健都应该注重足部保暖。《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老老恒言》亦云:“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03

捂背

中医理论认为背部属阳,而贯穿整个背部的督脉又被称为“阳脉之海”。后腰又为肾之府,胃肠道不好的人,以及肾阳虚的人,千万不要急着把低腰裤穿起来。腰细虽美,也不能露得太早。

“捂”的程度

“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干舌燥,身体也不出汗,即便气温稍高,也不必急着减衣。如果觉得“捂”后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反而容易着风。

“捂”的饮食

春捂的目的是顾护身体的阳气,除了衣着方面,饮食的“春捂”也很重要。春季适宜进食一些辛温升散的食品,如麦、枣、豉、韭、葱、香菜等。生冷之物应少食,早春饮茶应饮用一些性质温和的茶类,如红茶和黑茶,以免损伤脾胃之阳气。

“捂”的加强版

以上是顺应天时而 健康养生 的“春捂”内容,对一些平素就手足冰冷,遇寒后易出现腹泻、恶心、呕吐、胃痛,甚至出现消化性溃疡反复发作的人,还应有加强版的内容。

穴位:平时可以对天枢、神阙、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或药物贴敷。

足浴:采用中药足浴的方式,以促进人体阳气的升发。

体操:现在很流行的五禽戏和八段锦,也是在春季里使人体阳气升发的绝佳方法。

“捂”到啥时候

江苏昆山有句民谚:“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难道要捂到端午节?当然不是,春捂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一般是根据当地的天气决定的,如果连续两周最高气温都在15 以上,而且比较稳定,那时间就差不多了,可不必再捂。

春捂是时节 养生 的内容,特别适合平时有畏寒肢冷、面色?白、大便溏稀、进食生冷或遇寒易出现腹痛等症状的一类人群。

对于不会表达的小儿,要时不时摸一摸后背,如果总是汗津津的说明捂得太过了,应适量减衣,免得毛孔张开遇风着凉。

春捂以自觉温暖、不出汗为宜。每个人的穿衣标准不一样,可不要出现“我妈妈觉得我要春捂”这种情况哦。

俗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季为何要捂?

原因其实确实很简单理解,人的体温基本恒定在37 ℃ 左右,我们自己调节体温,如排汗和中枢调节,以及通过增加或减少衣服,冬季保暖衣物保护后,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已经适应了目前的平衡。如果你过早地脱下冬装,将自己暴露在稍微温暖但不稳定的温度下,体温调节机制将无法建立新的平衡,尤其容易引起身体冷热失衡,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进而受到疾病的侵袭。

因此,在这个时候,你不应该匆忙脱下你的厚衣服,而应该多穿,并要且捂上它,特别是,孩子们应该多遮盖,因为儿童抵抗力差,免疫力弱,如果他们过早脱掉厚衣服,就更容易感冒,从而导致感冒甚至发热,春天早晚温差较,就上海而言的话,早晚气温可达10度,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比较高。

因此,父母可以在早上和晚上给孩子多加一件衣服,一般来说,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父母应该在孩子离开房间之前给孩子多加一件衣服。孩子回到房间后,应及时脱下厚衣服,如果他们等到孩子出汗,就更有可能引起感冒,父母应该注意每天的天气变化,在温度过高或温差小的天气里,他们不需要为孩子穿太多衣服。

以免孩子因出汗脱衣而感冒,当孩子晚上睡觉时,父母可以把孩子换成薄睡衣,以防孩子晚上过热时感冒,春天要捂有一定的道理,受冬季低温影响,人体血管正在收缩,在春季的时候,随着温度的升高,我们的血管逐渐松弛,身体的血液循环开始加速流动,从而提高个人身体的免疫力。

以上俗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季为何要捂的问题,就分析到这里为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14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