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而采用的一项独特诊法,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脉诊又称切脉、号脉、诊脉、把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而脉象的变化与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和关。病位浅在表则脉浮,病位深在里则脉沉;疾病性质属寒则脉迟,属热则脉数;邪气盛则脉实,正气虚则脉虚。脉诊在临床上,还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如久病脉缓是胃气渐复病情向愈之兆;久病脉洪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候,而若脉急数烦躁则病进等。
现在最常用的脉诊的方法是寸口诊法,即诊察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临床上主要掌握脉诊的时间、病人的体位、按脉的指法指力。每次按脉的时间,以每侧触摸脉搏跳动应不少于50次,同时要了解健康人脉象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
中医在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如从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脉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脉来缓迟;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象濡弱而略快;痩人脉多稍浮。另外,当长途旅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饮酒、饱食、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较弱。气候对脉象也有影响,如春天的脉象微弦(春弦)夏季的脉象微洪(夏洪)秋季的脉象微浮(秋毛)冬季的脉象微沉(冬石)。至于“反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见于腕关节的背侧)、“斜飞脉”(脉从尺部斜向虎口),都因桡动脉位置异常所致,一般不是病脉。
“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按照上述方法把食指,中指,无名指放在被把脉者的寸、关、尺三部部位,无名指按的地方是“寸”,中指是“关”,食指是“尺”。这里的寸和尺暗含离手掌最近的是“寸”,最远的是“尺”。如果怀孕了,无名指,中指和食指三个指头都能清晰的把到跳动得很欢快的脉象,而且从“寸”至“尺”有如行云流水,依次跳来。如果没有怀孕,那“尺”的脉象一般把不到。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如果怀孕了,无名指,中指和食指三个指头都能清晰的感觉到很欢快的跳动脉象,如果三个手指有一个没感觉到跳动,就不是怀孕的脉象。把脉能知道胎儿性别?中医把脉看男女的原理我国古典医书有记载,“胎息之脉……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如是以脉辩人则,男女脉同,唯尺各异,阳弱阴盛,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其中“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大概意思就是左边的脉象跳动得比较明显的,是男孩,右边脉象跳动比较明显的是女孩。也有说法是“寸”的脉象跳动比其它的更明显的话呢,那怀的就是儿子,不然怀女儿的机率就大一些。综上所述的也就是中医把脉的一些方法,咱们大家更是要做好了解,还有就是大家更是要知道选择中医把脉来了解是不是怀孕及胎儿的性别也是能尽早的知道自己的状况,这样对女性朋友们来说也是比较方便且快捷的方式和方法。
问题一:中医把脉能看出什么病中医是讲究望闻问切,从你一进门的时候他就会观察你外面的异常,包括面色舌苔眼睛以及其他地方反映的疾病征兆,之后在听你对你最近察觉到的身体异样情况进行叙述,再然后根据他的观察和你的叙述他的心里就会有一个大概,根据他的猜想来对你进行讯问,最后再来诊脉,根据脉象的情况来确定病情,并不是只是诊脉就能准确的判断
不过诊脉确实能反映不少问题,从古代文献所记的常用脉象就约二十多种,如浮、沉、迟、数、滑、涩、虚、实、儒、芤、缓、弱、结、代、促、紧、弦、洪、细、微等等,只有有经验的老中医才可以察觉到脉像中的细微差别
问题二:中医把脉可以知道身体哪些什么?????我个人觉得不可信,因为我本身学的是中医专业。把脉是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身体盯态,但易懂难精。比如说气血两虚,外感疾病等等。但要真正的具体到某一个器官具体到某一个病症。估计我国有名的老中医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问题三:中医号脉都能号出什么?准吗?在公元前五世纪,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脉诊,并一直沿用至今,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现代脉象研究证实,脉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功能、血管的机能、血液的质和量。这三方面决定了脉象出现某些形态的改变,即脉动应指的形象,也即脉象。脉象首先可显示这三方面因素的病变,其次可据其推断其他的病变。显然,脉象是有其客观存在因素的。
心脏是形成脉象的动力器官,所以脉象首先可反映心脏的病变。如冠心病、心脏供血不好、心功能低下等可通过脉象有所反映。如当冠心病形成的时候,心脏可有停跳现象,这时通过脉象就可发现脉搏停跳。
血管的舒缩运动,反映了血液流动的质、量与速度等信息。血管本身的病变,如动脉硬化等也可反映在脉象上。
结脉的脉象特征是脉搏缓慢、时有停跳且没有规律。而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疾病可出现脉搏停跳。
弦脉的脉象特征是血管紧张度增高,脉体端直、长。弦脉反映出高血压病,血液流动阻力增高、血管壁硬化。
濡脉的脉象特征是脉象细、位置表浅、无力,即浮细无力。当人体患有胃肠性感冒(不想吃饭、恶心、呕吐、拉肚子等,摄入不足)、急性胃肠炎,呕吐时,体液减少,气血不足,反映在脉象上就可出现濡脉的特征。
影响因素多难于准确把握
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脉象是一种生物信息传递现象,是从外部测量到的关于循环系统的一个信号。其不足之处是,不精确,缺乏量化,如号脉可发现高血压,但测不出血压值,若说号出高压180mmHg是不科学的。任何一个生物体,除了发送内源性信息,还发送外源性的信息。决定脉象的内源性因素主要是前面提到的三方面的因素。决定脉象的外源性因素有地理、气候等。
天冷了,血管收缩变细了,血流会减慢;天热了,血管舒张变宽了,血流会加快,脉象就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哪怕是外界环境微不足道的变化,在脉象上都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如果在生理的调节范围内,是正常的脉象;超过生理范围,就是病态的脉象。有了干扰,脉象有时就不准确可靠。在这时,经验显得尤其重要,诊脉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可以较准确地发现病变,而一般的中医大夫就可能诊断不清,甚至诊断失误。
寸口诊法精巧还需四诊合参
诊脉有寸口诊法、人迎寸口诊法、张仲景三部诊法等,现在常用的是寸口诊法。诊脉部位是手腕内侧,腕后高骨(桡骨茎突)旁,桡动脉搏动处。高骨对应的桡动脉搏动部位是关部,关之前为寸部,关之后为尺部。寸关尺的称呼,最早见于《内经》,寸口诊法发展于《难经》。寸、关、尺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在左手,寸对应心,关对应肝,尺对应肾(肾水)。在右手,寸对应肺,关对应脾,尺对应肾(命门)。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两大思想观念。中医看病是望、闻、问、切四诊结合,从整体上来诊治疾病,单用一种诊断方法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人体的信息不仅仅表现在脉象上,有的还反映在肤表、声音、嗅味上等。仅凭脉象是单一的、不全面的,容易产生误差。四诊各有各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不能以脉诊取代其他的诊法,而应四诊合参,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问题四:把脉能诊断哪些病?把脉是中医常用的诊断手法,是我们中华医学的瑰宝。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认为,把脉是万能的,可以诊断所有的疾病。中医专家指出,这种认识是绝对错误的,把脉虽然是非常有效、非常可靠的诊断方式,但绝对也不是万能的,有些疾病必须依靠西医的检测才能确诊。 首先,把脉一是会受医生的经验水平的影响,二也有它的局限性。在古时候也不能完全做到百分之一百的确诊,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的进步,也有更多的病无法在单一的脉上体现出来了。 其次,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一样的诊断模式。西医诊断的是确定具体哪种物质的多少,而中医诊断,是判断你的身体与自然的平衡差距,以及自身的平衡差距。为什么中医讲证为主,讲病为辅。因为证才能体现平衡。但是,同样的平衡缺失,有时候却不能完美得判断严重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举个例子,比如你的脉象也许像感冒一样,但其实你患的是癌症,因为有可能你这个感冒跟某一个癌症的脉象是一样的。这就是中医诊断不足之处。大家可能会受那些神奇故事的影响,觉得中医搭脉什么病都能知道。也许,水平非常高超的中医生,确实能靠搭脉判断大多数的疾病,但是,绝对不如直接的检查来的快和准确。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前点所讲的,搭脉,关键是找出证,找出你的身体哪里不平衡了。所以,用西医检验来确定病,然后用搭脉确定你身体不平衡的地方,再用西药治你的病,用中药来纠正你的平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西医结合,而且是一种有效结合。现在有一些中西医结合的医生,说是搞中西医结合,但其实他开的中药也是根据病来开。比如是癌症,他给你开了治癌症的西药,又给你开一些所谓提高免疫力的中药,而不管你的证如何,这种就属于假的中西医结合,只是一个纯粹的西医而已。 传说中,自古以来有很多神医,我也希望这些神医能真正存在,把中医真正的本领传授出来。但是,现在一些所谓的神医,胡乱吹嘘中医的神奇,夸大其词,这些人,是在败坏中医的声誉,对中医的发展极其不利。所以,也请大家在看病时,能了解中医中药,了解搭脉,正确对待你的病症。也相信我们的老专家,他提出的方案总有他的道理。
问题五:中医把脉都可以看出什么现在中医把脉主要是手部桡动脉的把脉,又叫寸、关、尺把脉,左手的寸、关、尺可以把脉得到:心、肝、肾的脉象;右手寸、关、尺可以把脉得到肺、脾、三焦的脉象。初学中医最难的应该就是把脉了。
问题六:中医把脉具体能看出什么病来你说呢?
摸的是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是深是浅,速率是快是慢,强度到底是有力还是无力,节律整齐无否,和形态等方面。把脉是中医辨别病症的重要依据,可以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是否有所好转,以及推断疾病的变化等等,在临床医学研究上具有重大意义。把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流传至今,脉贯通全身,有时病情症状还未表现,脉象就早已发生了改变。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直接相关,心和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所以古有心脉之说,特别是在古装电视剧里,只要主角受伤,一把脉十有八九都会说:心脉受损,恐难医治。所以心脉直接连通心脏,起到主导作用。其次就要说一下气血,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血液流入脉道之中,顺着脉道流布全身,运行不息。
那么把脉的部位到底是哪里呢?平时看别人把脉,就是在手腕的中间摸,也不知道到底摸的是具体哪个位置,但是经过了解后,其实摸的是桡动脉的婉后部位,也就是寸口。这是依据人体各经脉均汇集于肺,这个寸口呢又是手太阴肺经的循环部位,再上一点就是太渊穴,就是脉会之处。因此,切脉必须在病人安静的时候,这样才能达到更佳的效果。
切脉历史悠久,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扁鹊大家都知道吧,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就是以精,切,方法特别而远近闻名。还有张仲景,东汉名医,在他的记录中就可看出当时的脉诊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并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现在中医也一直以切诊的方式看病,但是西医大多都用听诊器,中西结合,才能更好的发展医学技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14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冬季男性皮肤干燥的食疗方法
下一篇: 西洋参能补肾吗,小心服用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