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肾阳虚水湿泛慢性肾炎

苹果养生 2023-06-03 13:02:49

肾阳虚水湿泛慢性肾炎

治疗原则:温补肾阳。

饮食原则:宜食补肾利尿的食物,如韭菜、山药、猪肾、西红柿、柑橘、西瓜、冬瓜、黄瓜、白萝卜等。不宜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食糖类。

鲫鱼羹

原料:大鲫鱼1条(约500克),陈皮3克,砂仁3克,荜茇3克。

调料:葱段5克,酱油10克,花椒3克,胡椒3克,蒜瓣10个,料酒5克,白糖、盐适量。

做法:

(1)将鲫鱼收拾干净,两侧划上刀花;陈皮、砂仁、荜茇洗净;将葱段、花椒、蒜瓣、胡椒和中药一起用纱布袋装好,塞入鱼腹。

(2)将鱼下锅,加适量水,放入料酒、酱油、白糖、盐,将鱼炖至烂熟,去掉药包即可。

适用于肾阳虚、水湿泛滥型慢性肾炎。

水红花子猪肉汤

原料:水红花子30克,瘦猪肉120克。

调料:葱花、姜末各5克,料酒10克,水淀粉、盐适量,味精、香油、香菜段少许。

做法:

(1)将猪肉洗净,切成肉丝,用姜末、料酒、盐和水淀粉抓匀上浆;水红花子洗净,放入纱布袋包好。

(2)将水红花子加水煎汁,去掉药包,加适量水煮开,下入上浆好的肉丝, 肉熟后撒上葱花、味精、香菜段,淋上少许香油即可。

适用于肾阳虚、水湿泛滥型慢性肾炎。

党参山药粥

原料:黄芪、党参各20克,小蓟30克,肉桂、干姜、巴戟天、紫河车各10克,鲜山药、大米各60克。

调料:蜂蜜适量。

做法:

(1)将中药洗净,加水煎取汤汁;鲜山药洗净,去皮,切成片;大米淘净。

(2)将大米放入锅中,加入药汁和适量水,煮至大米开花时,加入山药片再煮至粥熟,加入蜂蜜调味即可。

适用于肾阳虚、水湿泛滥型慢性肾炎。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药方 慢性肾炎治疗方法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以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药方的资料,欢迎阅读。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药方
  益母草黄芪治慢性肾炎

  【功能主治】补虚固本,活血化瘀,解毒祛邪。主治慢性肾炎。

  【偏方组成】益母草30克,黄芪20克,当归20克,党参15克,川芎12克,红花12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每周尿检1次,连续3次皆阴性者,可改汤剂为丸或散剂,维持用药2~6个月以巩固疗效。

  【加减】若脾肾阳虚者,加茯苓18克,山萸肉、菟丝子各15克,白术12克,肉桂6克;肺脾气虚者,加山药20克,升麻12克;肝肾阴虚者,加旱莲草20克;女贞子、龟版、山萸者,肉各15克;气阴两虚者,加玄参、生地、麦冬、黄精各15克;急性发作者,加白茅根25克,公英、二花、板蓝根各15克;尿少而见肿者,加薏仁、车前子各15克,猪苓、泽泻各12克,大腹皮10克,高血压者,加夏枯草30克,生牡蛎20克,白芍、菊花各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54例,经治3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9%。

  参芪丝子汤治慢性肾炎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主治慢性肾炎。

  【偏方组成】党参15克,黄芪30~60克,菟丝子15克,丹参15~30克,当归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益母草30~60克,六月雪30~60克,薏苡仁15克,地龙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经临床治疗40例观察,普通型有效率为86.4%;高血压型有效率为81.8%;肾病综合征有效率为57.1%;伴有镜下血尿者有效率为77.8%;肾功能不正常者有效率为77.8%。

  黄芪鱼腥草治慢性肾炎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主治慢性肾炎。证见颜面下肢浮肿,气短喘促,神疲乏力,腰部酸痛,食欲不振,少尿。舌质淡暗,苔薄白或微有黄腻。

  【处方组成】黄芪45克,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30克,地龙、益母草、丹参、蝉衣各15克,银花20克,猪肾(猪腰子)1个。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41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21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

  珍珠草大枣治慢性肾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肾盂肾炎。

  【偏方组成】珍珠草(全草)30克,大枣6个。

  【用法用量】将上药初煎液1次空腹服,复煎液当茶饮,每日1剂,长期服用或加大剂量。

  【宜忌】珍珠草勿放在阳光下曝晒,以免叶果脱落影响疗效。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患者16例,均获治愈。其中4例仅服药12剂,1例服药80剂,一般服药15~20剂即愈。有2例追踪观察分别10年和5年,其余追踪观察2~4年,均未见复发。
  慢性肾炎病因
  慢性肾炎是一组多病因的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但多数患者病因不明,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据统计仅15%~20%从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而至。此外,大部分慢性肾炎患者无急性肾炎病史,故目前较多学者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之间无肯定的关联,它可能是由于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将其分为以下五个亚型:

  1.普通型

  较为常见。病程迁延,病情相对稳定,多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的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尿蛋白(+)~(+++),镜下血尿和管型尿等。病理改变以IgA肾病,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系膜增生性较常见,也可见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早期)膜增生性肾炎等。

  2.肾病性大量蛋白尿

  除具有普通型的表现外,部分患者可表现肾病性大量蛋白尿,病理分型以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等为多见。

  3.高血压型

  除上述普通型表现外,以持续性中等度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特别是舒张压持续增高,常伴有眼底视网膜动脉细窄、迂曲和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少数可有絮状渗出物和(或)出血。病理以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和弥漫性增生为多见或晚期不能定型或多有肾小球硬化表现。

  4.混合型

  临床上既有肾病型表现又有高血压型表现,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征象。病理改变可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和晚期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5.急性发作型

  在病情相对稳定或持续进展过程中,由于细菌或病毒等感染或过劳等因素,经较短的潜伏期(1~5日),而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经治疗和休息后可恢复至原先稳定水平或病情恶化,逐渐发生尿毒症;或是反复发作多次后,肾功能急剧减退出现尿毒症一系列临床表现。病理改变为弥漫性增生、肾小球硬化基础上出现新月体和(或)明显间质性肾炎。

  检查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异常是慢性肾炎的基本标志。蛋白尿是诊断慢性肾炎的主要依据,尿蛋白一般在1~3g/天,尿沉渣可见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多数可有镜下血尿、少数病人可有间发性肉眼血尿。

  (2)肾功能检查 多数慢性肾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减低,早期表现为肌酐清除率下降,其后血肌酐升高。可伴不同程度的肾小管功能减退,如远端肾小管尿浓缩功能减退和(或)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

  鉴别诊断

  慢性肾小球肾炎需要和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

  2.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

  常起病于青少年,患者有眼(球形晶状体)、耳(神经性耳聋)、肾异常,并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3.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病

  (1)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2)感染后急性肾炎 有前驱感染并以急性发作起病,慢性肾炎需与此病相鉴别。二者的潜伏期不同,血清C3的动态变化有助鉴别;疾病的转归不同,慢性肾炎无自愈倾向,呈慢性进展。

  4.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临床上远端肾小管功能损伤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改变轻微,仅少量蛋白,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并发症。
  慢性肾炎治疗方法
  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应该针对其病理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抑制免疫介导炎症、抑制细胞增生、减轻肾脏硬化。并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以及防治合并症为主要目的。可采用下列综合治疗措施:

  1.积极控制高血压

  防止肾功能减退或使已经受损的肾功能有所改善,防止心血管合并症,并改善远期预后。

  (1)治疗原则 ①力争达到目标值,如尿蛋白

  (2)治疗方法 ①非药物治疗 限制饮食钠的摄入,伴高血压患者应限钠,钠摄入量控制在80~100mmol,降压药物应该在限制钠饮食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饮食蛋白质与含钾食物的摄入;戒烟、限制饮酒;减肥;适当锻炼等。②药物治疗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受体阻滞剂等。由于ACEI与ARB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保护作用,应优选。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ACEI或ARB要防止高血钾和血肌酐升高,血肌酐大于264?mol/L(3mg/dl)时务必在严密观察下谨慎使用,尤其注意监测肾功能和防止高血钾。少数患者应用ACEI有持续性干咳的不良反应,可以换用ARB类。

  2.减少尿蛋白

  延缓肾功能的减退,蛋白尿与肾脏功能减退密切相关,因此应该严格控制。ACEI与ARB具有降低尿蛋白作用,其用药剂量常需要高于其降压所需剂量。但应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3.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的摄入

  低蛋白与低磷饮食可以减轻肾小球高压、高灌注与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质及磷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或加用必需氨基酸或?-酮酸。

  4.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感染、低血容量、脱水、劳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妊娠及应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造影剂等),均可能损伤肾脏,应避免使用或者慎用。

  5.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由于慢性肾炎是包括多种疾病在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病理类型及其程度、临床表现和肾功能等差异较大,故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应根据病因及病理类型确定。

  6.其他

  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他汀类降脂药、中医中药也可以使用。

  预后

慢性肾炎、肾衰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慢性肾炎从形成、发展直至肾功能不全,在这个过程中可有一系列脾胃症状。张景岳说:“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可见脾土在水液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脾与胃又相表里。改善慢性肾炎病程中的脾胃症状,可以使病情随之减轻,或者配合其它药物达到预期的疗效。“有胃气则生,无胃气者死”,“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肾病属于“阴水”范畴,《诸病源候论》所说:“水病无不由于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皮肤,而令身肿满。”又说:“肾主水,与膀胱为表里……而开窍在阴,阴为溲便之道。”可看出肾脏、膀胱、尿道相通,肾病能直接引起膀胱和生殖器的疾病。在古典素问中提到“脏各有一,肾独有两”,又说“肾病少腹腰脊痛,骨行酸,三日背躬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两肋支痛。”概言之,病在本则(脏腑)会出现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水气下注、少腹满急疝瘕、大便闭塞、吐利腥秽、水液澄澈、清冷不禁、消渴引饮等症状;病在标(经络)会出现发热不恶热(真寒假热)、头眩头痛(太阳经病,肾络所通)、咽痛舌燥、脊骨后兼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下肢浮肿,蛋白尿……中医称肾水,西医称肾炎。本病由于病程较长,病情复杂,久病必虚,久病入络……肾气之机能一般低下,功能减退,经过治疗,邪气已衰,加之激素撤减,故应温壮肾阳,填补精髓,以遵经旨“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注意“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方用龟鹿二仙胶,右归丸。等血肉有情之品,温壮肾中之阳气,栽培身内之精血,肾气充足,方可保证撤减激素的安全。

西医治疗:适当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强的松每日30亳克,1一2周后逐减法停药;环磷酰胺,隔日静注200毫克,2一4周停药。有瘀血者加潘生丁、高血压加复方降压片、水肿者加速尿、感染者加抗生素等等。

.中药疗法:以标本兼顾,补泻并施,益气化瘀,通腑泄浊,庶可奏功。应补肾健脾,渗湿泄浊为主。黄芪,坤草,丹参,白茅根各30一60g,当归10一15g,脾虚加党参,白术,怀山药;肾阴虚加生地,早莲;肾阳虚加制附子、淫羊藿、杜仲;水肿加猪苓、茯苓、车前子;瘀血明显加桃仁、红花、川芎;湿热加甘露消毒丹(包煎);肝阳上亢加石决明、夏苦草;热毒加二花、白花蛇舌草;血尿加大蓟、小蓟;蛋白尿明显加金樱子、芡实。

对于血清白蛋白很低而久治不愈的患者,一般单用西药难以奏效,应调理脾胃给合使用补精填髓的血肉有情之品,使肾气充沛,正气恢复,补充各种氨基酸,以起到消肿利水,提高增强抗御外邪的能力。

病人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后,脾胃功能受到克伐,而引起一系列胃肠道反应,用调理脾胃的方法在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症状上能起到重要的纠正作用。

再者,增进食欲,改善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很重要,比如合并有腹泻,便溏的患者应采益气健脾方法,使脾运恢复正常,蛋白质在肠道的丢失减少,提高蛋白质吸收合成,需保持一定饮食,使血浆中蛋白的水平得到改善,一般一周左右可有疗效,少数病人需要一至2-5半月有效。

人的体液排泄,主要依赖脾肾两脏。脾虚则水液难以蒸化,停滞而为肿;肾虚则开阖不利,膀胱气化失司,水湿停滞形成水肿。水为阴邪,得阳始化。因此,古往今来医家治疗慢性肾炎均注重温振脾之阳,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法。

慢性肾衰是多种肾脏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的,脾肾虚弱是本病发生的基础(内因),风,寒,湿,热,浊阻塞是其病理物(诱因),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本病发展的必然结果。治疗应标本兼顾,补泄并举,益气化瘀,通腑泄浊。故应益肾健脾,解毒降浊法,补与泄熔于一炉,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使脾肾得健,运化、开阖功能正常,排泄湿浊之功加强,达到祛邪之目的。加强活血化瘀法,使气血调整,既有助于湿浊瘀血的祛除,又有利于脾肾功能的恢复,故而收到理想的疗效。肾经用药……

助阳肉桂与附子,益火之源消阴翳。

黄柏知母泻肾火,壮水之主益精液。

五味蛤蚧纳肾气,壮阳起痿问肭脐。

阳起石与淫羊藿,菟丝潼蒺盐巴戟。

金樱销阳固精关,枸杞熟地精气添。

鹿茸龟板补骨脂,强筋健骨壮腰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17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