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脾胃→用感受→检验方法

苹果养生 2023-06-03 13:07:08

脾胃→用感受→检验方法

凡职场人士多有脾胃病症,有病人道:每日工时太紧,早起匆忙,街边对付一口,便乘车上班。打工完毕,回转家中亦太疲劳,故顺便于小饭店填腹。呈知道健康重要,但又能怎样啊?前日,于书场购得养生类书籍若干,见其所言尽皆废话,所述方法要么耗时,要么医理不通,真不知此世间是否还有良医妙法,能解工薪族脾胃隐患啊!

中医回言道:医者著书撰文,实为救疾,并不为赚钱,而此类仁心人士,在撰写健身、励志方法时,必先积累临床经验,且亲自尝试,选有实效而省钱、省时者,书写出来,以供广大工薪族健身。故此类方法,不失于医学原理、科学,且经得起检验,应仔细采购这样的书籍,按医法健身,定会增强体质,使心志饱满,脾胃病症再无病发机会。

医者言:是人皆为父母生,职场人士为男女所造,而出书媒体人士亦为精子、卵子相配、发育所成。故此,在编写养生书籍之时,应本着专业对口、撰写科学的原则,站在患者角度出版书籍。若无此能耐,应谦虛好学,请专业人士代笔,方可为患者提供真实、实用、科学、简便的健身方法。

又言:病从自身生,但凡有健身、励志之心的人士,当体察自我感受,按久病成医的原则,选择医学人士所撰书籍。既可凭自身感受检验文词是否正确,又可少花冤枉钱,避开健身养生之误区。

观察小腿的变化,就能知道脾胃功能

大家好,我是一名全科医生。中医,是我国劳动人们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以前又称为汉医。中医理论来源始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断法、辩证、治则治法、预防、 养生 等内容。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四肢肌肉,为“气血生化”,是后天的基础。脾的正气是否充足,在我们的小腿上就有直接的反映,脾胃 健康 的正常运转,则肌肉就饱满、健壮、四肢强壮有力;如果脾胃运转不正常失调了,就会出现消瘦的形体和精神萎靡的现象。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常常见各种各样的腿,有的小腿变细、有的诉说下肢无力发凉,有的诉说肢体关节僵硬,还有诉说皮肤灼热等症状。 这些症状是提示我们什么样的信号呢?

1,小腿变粗,肌肉松软 我们的脾可以化湿气,如果脾不能化湿气了,贮藏于体内的湿气就会阻滞经络的通畅而聚焦于四肢,后导致四肢水肿,小腿变粗,肌肉松软无力的症状,有些病人会出现四肢肌肉麻木,极大影响生活。



2,小腿冰凉 如果出现这种症状提示脾阳亏虚,因为脾阳虚气血不足而不能温暖四肢肌肉,所以会出现小腿冰凉的感觉,如果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全身怕冷的表现。如果是女性有这样的现象就会出现白带增多、宫寒不孕,男性阳痿早泄的现象。

3,小腿柔软,下肢酸困无力 脾主四肢肌肉,脾胃为气血生化的主要脏器,脾胃虚弱就不能生正常的气血来供应营养下肢肌肉,最后导致小腿柔软、酸困无力。

4,小腿变细,肌肉萎缩 脾胃的运转功能障碍,就会导致肌肉削瘦,主要是脾胃的气血运转功能受阻。



5,小腿僵硬、疼痛 这种现象就会有人问,这与脾胃有什么关联呢?中医学说五行讲脾属土,土克水,脾虚日久病鸡及肾水,出现脾肾阳虚,如果遇到天气寒冷,或感受寒邪。寒冷麻痹,就会出现小腿僵硬、疼痛的现象。时间长久了就会导致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

6,小腿发热 这种症状与脾阳有关,即就是中医所说的真寒假热现象。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脾阳虚,就感觉皮肤发烫的感觉是表面的假象,出现了虚阳外表现。这样的现象应该采取温脾阳的治疗方法,而不是用清热泻火的治疗方法。

脾经经络循行经过小腿,进入腹部,属于脾胃经。所以,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小腿的变化及病症,提示是脾胃出现了问题。调理脾胃最简单的方法是从饮食和保健两方面着手;① 饮食宜温性、节制控制,因为我们的脾胃需要温性而怕寒性的刺激。所以在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些温性的食物,比如:羊肉等,尽量少吃或不吃过甜的食物和辛辣食物;② 不要暴饮暴食;③ 经常按摩足三里、梁丘保健和治疗胃痛穴,它们位于小腿,坚持每天各穴按摩50~100次,可以帮助你健脾养胃。如果坚持一段时间后没有效果,应该及时就医,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理中丸、健脾丸调整脾胃。



总结:上文只是提供医学科普知识,并不提供临床就诊的依据,如果您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建议你应该及时就医确诊治疗。

真传一句话!17个脾胃病方妙用,每一个都有用方指南?

本文根据费维光的《中医经方临床入门》整理统计该书肠胃病17方。其中胃痛4方,腹泻6方,腹痛7方,覆盖常见肠胃病,其中病案和心得都比较朴实,值得揣摩。


一、胃痛4方

1,人参汤又名理中汤 (丸)

方药: 党参,白术,干姜,甘草。

病症:胃寒。

此方为我热爱和用于临床的第一经方,以后成为我治胃寒的专用方。所谓寒性胃炎,即简称胃寒。

什么是胃寒?凡是不敢冷饮、冷食、以至于不敢吃水果或凉菜的人,皆属于胃寒。服此方可痊愈。症轻者三剂可愈。症重者,约30剂可愈,一般症状,6剂左右可愈。


2,半夏泻心汤

方药: 半夏,党参,黄芩,黄连,干姜,甘草,大枣 (切) 。

病症:饭后心下有堵塞感,食物停留胃中,难以向下运行。

此方治热性胃炎,即胃热,敢于冷饮冷食,与人参汤相对。胃寒易治,最少三剂可愈。胃热难治,最少十剂才觉得有效。


3,生姜泻心汤

方药: 生姜,甘草,党参,黄芩,半夏,黄连,枣 (切) 。

病症:食复症、饮食过量症。

余治教育厅长之儿媳,年30岁,久患伤寒不愈。余诊之,与小柴胡汤未服10剂而诸症痊愈。回其娘家,其母听其女儿病症已愈,极为高兴。与其做了患者喜欢的饭菜。由于患者长久食欲不好,病愈后食欲大增,食后前病复发,病症如前,胸胁苦满,饮食不下,恶心。余诊之,再与小柴胡汤则无效,后来费了许多工夫,方与其治愈。


4,柴胡桂枝汤加牡蛎小茴香

方药: 柴胡,半夏,桂枝,白芍,黄芩,党参,甘草,大枣 (切) ,生姜,牡蛎,小茴香。

病症:胃痛。

余治此病按症状,辨虚实,用药20剂方愈。用此方以治胃痛,无不效如桴鼓。按柴胡桂枝汤,本来就治胃痛,经加牡蛎、小茴香后,不论虚实寒热,用之无不百发百中,一般服10剂可愈。原方本是治感冒 (伤寒) 的第一阶段 (太阳病) 的症状未罢,而又有第二阶段 (少阳病) 的症状方剂。


二、腹泻6方

1,葛根黄芩黄连汤

方药: 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病症:热性腹泻。

所谓热性腹泻,多发生于外有表热,大便带有恶臭,多为急性腹泻,宜此方。

小儿腹泻,大便为绿色者,亦为热性腹泻,宜用调胃承气汤。所谓寒性腹泻,急性慢性都有,大便无味,所谓吐泻无热,即不发热多属于寒泻,大多出现于虚弱的中、老年人及小儿中。用人参汤及赤石脂禹余粮汤可治之。


2,黄芩汤

方药: 黄芩,白芍,甘草,大枣 (切) 。

病症:赤白痢疾。

人们每遇赤白痢疾,不管其里急后重 (自觉大便催促) 如何,便认为是重病,必送医院,通过检査化验,然后再打针、吃药,颇能耗费资财。不知我们的祖先,早已给我们准备好如此小方,等待我们坐享其成,一般三剂可愈。


3,调胃承气汤

方药: 大黄,甘草,芒硝。

病症:小儿腹泻绿便者 (为热泻) ,成人或者老人有干稀、绿色便者,专治具有口臭之口腔溃疡与一般人的便秘。

一般口腔溃疡,并非中西医难治之病,但亦有方法用尽而不能根治者。此方服十剂得痊愈, 笔者之业师已80多岁,患便秘,服此方三剂即变为正常。

日子多了以后仍患便秘,再服此方,又得效如前。以后往往如此,其丈夫梁老先生年近九旬亦患便秘。服此方无效,给与大承气汤亦无效。对小儿腹泻,绿色便,极效。


4、赤石脂禹余粮汤

方药: 赤石脂,禹余粮。共为细末。

病症:滑性腹泻

煎服法:将药末加水400毫升,煎沸后再煎十分钟左右即可,去渣。如此再煎一次,温服时,可用筷将药液搅混,边搅边饮。因单服药液上清汁无效。可分二次或一次服下皆可。

所邻后院有一王姓老妇,腹泻多年,不能根治。一日求治,自言腹泻极为特别,几粒米饭,或吃一小片苹果,即可招来腹泻大祸,夜间亦不可免,至少要泻3~4次,与赤石脂禹余粮汤,后知服10剂根治,而未再发,老妇极赞中药之妙。


5,甘草泻心汤

方药: 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党参,大冬 (切) 。

病症:心下痞硬、胃中不和性腹泻。

心下痞硬,胃中不和性腹泻又可称为非寒非热性腹泻,即便是一般寒性腹泻或热性腹泻,亦可用此方治之。”


6,四逆汤

方药: 炮附子,干姜,甘草。

病症:上吐下泻。

古代称四肢冰冷为四肢厥逆,四逆汤即由此而得名。

此方所治症状为:四肢厥逆、上吐、下泻、身体疼痛等。

本校杨老师于1998年3月11日带她刚满10个月的耿姓白胖儿子求治。杨老师言,今日上午儿子吐了三次,大便了四次、全是水。诊之,脉微有低热,四肢温暖,只是上吐下泻。试投四逆汤一剂,令服两日,告诉她这是成人剂量。次日中午来电话言:今日未再吐泻,只是早晨体温达39度,现在为38.5度。笔者命其晚六点再来电话,六点电话言又降半度。并言药只服一半。第三日晨来电话告知,体温降为37度。余认为服完余药,定能痊愈。

此例单凭上吐下泻,而未见四逆,而四逆汤竟能治愈。


三、腹痛7方

1,小建中汤

方药: 桂枝,白芍,甘草,大枣 (切) ,生姜,饴糖。

病症:盗汗、自汗、小儿腹痛、小儿尿频、腹股痛。

中医把人睡出汗,叫做盗汗。平日无故 (不是因活动、或饮食热物) 而出汗者,叫做自汗,又叫表虚。平日无故而不出汗者,叫做不自汗,又叫表实。小儿的盗汗、自汗,应看成一种病症,大多是缺钙现象。此方又能治小儿经常性腹痛。笔者用此方治小儿夜啼多人和小儿缺钙自汗者多人。

笔者自己患腹痛服之亦有效。

2,小陷胸汤

方药: 半夏,栝楼仁,黄连。

病症:胸痛。

笔者对此方治疗胸痛,早期多作使用,但已不记得此方的临床医案,但只记得咳嗽胸痛,咳嗽药中必配此方。今有一梁姓朋友之夫人,患胸痛,医院检查不出病来,求治于笔者。自言胸下可触及到如枣片大的硬块,按之则痛,不按不痛。如天气不好,有轻微疼痛,向周围放射。

笔者诊后,按结胸概念处方,与小陷胸汤,令服6剂。并说如果有效,可服至痊愈,后又服10剂,按已不痛,已不向四周放射,但硬块还在。

笔者告诉她如再能服20剂,此硬块当能化掉。


3,小半夏加茯苓汤本名小半夏汤

方药: 半夏,茯苓,生姜。

病症:呕吐、妊娠呕吐

世交官扎营中街的杨学彦先生之次女,婚后,妊娠呕吐,甚为剧烈,求治于笔者。诊后,与小半夏加茯苓汤,服二、三剂后,呕吐大减, 随服至痊愈。全家共叹经方之妙如此。此方不仅能治妊娠呕吐,就是治一般呕吐,亦有神效。后以此方治愈多人。


4,附子粳米汤

方药: 半夏,炮附子,甘草,大枣 (切) ,粳米。

病症:寒性腹痛。

腹痛一症,极为复杂。所谓寒性腹痛,即自觉腹中寒冷,而疼痛剧烈者。女子腹痛,大都与月经有关。如无关系,可用此方治之。

70年代用此方5剂治愈了魏姓青年女子剧烈腹痛。最近有友人之妻,65岁,患腹痛。自言此次腹痛,与往常不同, 有胸腔和腹部好像不能相通之感,如饮一 口水,即积聚在上部,胸胁胀满,令人难以忍受,亦无大小便的要求。予以附子粳米汤,服2剂而愈。


5,大建中汤

方药: 蜀椒,干姜,党参,加饴糖或糖稀。

病症:腹中寒或寒痛。

凡遇急性腹症,如肠套迭、肠扭转,都急速送往医院,所以二、三十年均未遇到过此症。我校机械系,有一吕姓女青年教师,自诉:自觉睡后从肚脐进冷气,所以睡觉必须抱着枕头,方觉好些。亦不腹痛,亦不呕吐。笔者与真武汤以祛寒。可是服12剂后,竟毫无作用。

5月26日又来求治,言未见好转, 笔者甚为惊奇。试投大建中汤,令服6剂,如见好转可服至痊愈。后来告知服16剂而得治。


6,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方药: 厚朴,半夏,党参,甘草,生姜。

病症:腹胀、气痛。

此方治腹部胀满有特效。

笔者用此方时,惟恐其失去治腹胀特性,不敢与他方合煎,亦不同服。此读日本各家医案可知,并非笔者的杜撰。另外,1987年5月2日由朱姓友人引一许姓女中学教师来就医。

患者说:近几日下腹部疼痛不止。曾去过济南市各大医院检查,皆査不出疼痛病原,无法手术。诊之,其他均无异常,惟独下腹部有气一块,笔者诊断为气痛,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并言如欲急愈,每日可服2剂。后来告知服3日后,已不再疼痛。3日内共服6剂痊愈。


7,旋复花代赭石汤

方药: 旋复花 (布包) ,代赭石,党参,半夏,甘草,大枣 (切) ,生姜。

病症:噫气。又治胶粘性咳嗽。

此方治疗单纯噫气有神效。

所谓噫气,又称嗳气、打呃、打嗝、呃逆。此症为膈肌痉挛,急促吸气后,声门突然关闭,发出声音。另外,噫气亦有和胃癌有关者。噫气一症,若服旋复花代赭石汤六剂以上,尚未见好转,应去医院检査,如排除胃癌,仍服此方。

#中医# #春日生活打卡季# #春日星能量#

脾胃病的常见的预防与调摄方法有哪些

预防以及保养脾胃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饮食上要遵循“温、软、淡、鲜、少”的五字原则。温,就是说要少吃冷食,温热的食物比较容易被消化。寒冷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收缩,胃酸分泌减少,从而影响消化。
第二,切忌过分饮酒,因为酒精能直接破坏胃粘膜,啤酒还会诱发腹泻等等。慎饮牛奶,研究表明牛奶或豆浆会增加胃酸。
第三,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劳累会破坏机体免疫平衡,休息不足则使得胃肠修复时间欠缺,胃肠的屏障机制受损,容易引发胃肠炎。
第四,适当的运动。许多人视运动为畏途,托辞是肌肉酸痛、关节不适或者大汗淋漓所引起的不快感受。逃避运动固然会减少这些问题,但得不到锻炼的身体其机能势必下降。此外运动的很多优点如能够快速消除负面情绪、改善睡眠、改善代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17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