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血为气之母

苹果养生 2023-06-03 15:37:48

在气与血的关系中,如果说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那么血就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气以推动、温煦为主,血以营养、滋润为主,所以血到之处气一定到,而气到之处血却未必跟随。这一点跟我们人类的“母子”关系是何等的相似啊。

中医学认为,人体脏腑的气血不足,必然会表现在脸色上。气虚则脸色萎黄。如有些产妇在生产后,面部皮肤缺少光泽,显得苍白,手部皮肤粗糙,指甲无血色、不光滑。这就是因为她们产后缺乏充足的睡眠,元气不足,才看上去显得憔悴和苍老。

接下来,来看一下这对所谓的“母子”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血能养气

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中,血液不断地在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所以血足则气旺,血虚则气衰。人体脏腑、关节等任何部位,一旦失去血的供养,就会出现气虚或气的功能丧失等病变。血虚的病人往往兼有气虚的表现,其道理即在于此。

关于血虚的症状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叫“一细五白四不养”。“一细”指脉细弱,“五白”指面白、唇白、(指)甲白、舌白、眼白,“四不养”指不养心(心悸、多梦、心神不宁)、不养肝(耳鸣、胁痛、情志不畅)、不养生目(头晕、视力减退)、不养肢体(皮肤干燥、关节屈伸不利)这些症状中,如头晕、面白、心悸等,同样也是气虚的表现。

血能载气

中医认为,“肝藏血”而“血能载气”。气是依附于血才得以存在于体内,并以血作为载体而能运行全身的。人体内的脏腑和经络之气的生成以及调和,除了与先天之气有关外,还要依赖于后天之气的不断充养,而后天之气流布于脏腑经络,主要靠血液的运输作用。当血液大量丧失时,常常会引起气脱病。出血过多使气失去依附,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细等症状,相当于出血性休克。所以在临床治疗大出血的气脱病时,需要同时配合止血补血的方法。

“血能养气”与“血能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所以将其概括成了一句话:血为气之母。总体说来,血属阴,气属阳,只有气血阴阳协调平衡,生命活动才能够正常进行;反之,则气血不和,百病由此而生。因此,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使其恢复到协调平衡的状态,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法则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22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