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膀胱经的中医养生功效(中医经络养生有哪些好处)

祝由网 2023-06-24 06:43:59

膀胱经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经络,如果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出现了一些膀胱经的病症,那么会严重的危害我们人体的健康,并且还会引发其他的一些疾病的,但是我们大家要知道,膀胱经的中医养生功效也是非常多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说到膀胱经,还有一个穴位必须提及,那就是委中穴。腰痛疼痛、腰扭伤等病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而委中穴是这些病的克星。“腰背委中求”,这是“四总穴歌”的一句。委中穴是四总穴中的要穴,“腰背委中求”就是说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穴治疗。在膀胱经中,睛明穴(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应该是女性朋友的最爱。因为睛明穴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只要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坚持按揉膀胱经,那么长期下来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去除皱纹的作用的,尤其是我们皱纹比较多的朋友们,建议大家经常按揉膀胱经。

其实,我大们大家适当的按揉膀胱经,也是可以帮助我们大家预防和治疗许多的妇科的疾病的,因为膀胱经上的妇科穴位是非常多的,比如至阴穴这个穴位就是可以缓解很多的妇科疾病的。此穴位于足小趾的外侧,古书《医宗金鉴》中记载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因为胎位不正造成的难产。曾听一个女中医谈到至阴穴的效果时,现身说法地讲到,在她怀孕时胎位不正,灸过至阴穴后就正了,不料过两天检查时发现又不正了,只得再灸,又灸了三次,小宝宝才老实了,终于顺产了。其他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及乳痈、乳癖等,采用针灸至阴穴可获得一定功效。

上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了膀胱经的一些中医养生功效了,我们可以知道,膀胱经的中医养生功效也是非常多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按揉膀胱经,既可以帮助我们大家促进血液的循环,更是可以预防和治疗许多的妇科疾病的。

中医经络养生有哪些好处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预防和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的方法,而中医中的经络养生更是重中之重。那么,中医经络养生有哪些好处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经络养生的好处 中医经络养生的好处1、调和气血

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这里的运旋荣卫,就是调和气血之意。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机械刺激,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粘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中医经络养生的好处2、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如小儿痢疾,经推拿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小儿肺部有干湿性罗音时,按揉小横纹。掌心横纹有效。有人曾在同龄组儿童中并列对照组进行保健推拿,经推拿的儿童组,发病率下降,身高、体重、食欲等皆高于对照组。以上临床实践及其他动物实验皆证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也正是由于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周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中医经络养生的方法 梳头百遍促进头部血流

用手指或梳子从额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早晨起来后为梳头的最佳时间。古时候被称为?栉发?。

人体的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使这些穴位得到按摩和针灸同样的刺激,达到促进头皮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功效

太阴肺经

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

此外,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此经脉,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对面色白,指甲苍白或暗紫效果较好,同时可起到改善情绪激动、消除疲劳,减少皱纹的作用。

敲打胃经

首先用手指肚敲击脸部,此时在敲打胃经的同时也敲打了大肠、小肠的经络。因为面部的胃经只是整条胃经的一部分,与整体还没有接通。为了打通整个胃经,所以要再捋捋脖子,不是敲而是捋一捋。重在坚持!只要你坚持每天都按照经络养生法交给你的方法做,回报给你的将是不老容颜。

日常判断经络是否通畅的方法 有明显的过血现象

很多人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即用一只手紧攥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过了1分钟左右会看到被攥住手腕的手掌逐渐从红色变成白色,而当突然松开的时候,会感觉一股热流一直冲到了手指尖,同时手掌也会从白色变成红色,这种现象称为过血。有过血现象说明经络是通畅的。

对于手掌而言,很容易了解过血现象,但怎样知道下肢是否过血呢?那就让别人帮忙,压住股动脉(仰卧位,用手指稍微用力按压腹股沟,能感觉到有一个地方有跳动感,就像摸手上的脉搏一样),大约1分钟左右的时间,猛然松开手,若血能冲到脚趾尖,且过血的感觉呈圆桶状,前后腿一起过,说明经络畅通。反之,就需要通过按摩打通经络了。

搓八髎脚会发热

如果想重点测试一下督脉及膀胱经的情况,就要通过搓八髎来进行检测了。所谓八髎,是八个穴位的统称,即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分布在左右两条膀胱经上,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骶后孔中。

很多从来没有做过按摩的人,经络大体都不通,不仅表现在压股动脉没有过血的感觉,还表现在搓八髎也没有脚热的感觉,大部分人只有屁股热,稍好一点的膝盖能热,最好的才是脚能热。搓八髎的方法是用手掌快速在八髎处摩擦。

平躺下肚子塌陷

十二经络疏通的好处和作用

十二经络疏通的好处和作用

十二经络疏通的好处和作用,背部是我们人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位,许多人对经络懂得不太多,经络可以帮助身体排毒、血液疏通等很多作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十二经络疏通的好处和作用。

十二经络疏通的好处和作用1 1、胆经

胆经由臀部中点开始,沿大腿笔直下滑,至脚踝底端结束。当胆汁分泌不足时,人体无法有效分解食物中的油脂,头发会显得油油的,在冬天尤其如此。

因此建议你每天用力敲打胆经,左右各200下,提高胆汁分泌速度,让头发健康、黑亮。

另外,敲胆经还能帮助大腿排出堆积在外侧的脂肪。

功效:让你头发黑亮

2、膀胱经

膀胱经从头顶的百会穴开始,延至后背、臀部,于脚跟止。一般中医认为,膀胱经真正的效力位置从腰间开始,因此你只要敲打下半身就够了。

经常敲打膀胱经,可改善脑部供血质量,刺激脑神经细胞活性,让你记忆力提高!

下午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的运行时间,那时敲打,可有效减少“午乏”,让你的精力格外充沛!

功效:让你记性好

3、胃经

面部供血主要靠胃经,颜面的光泽程度、皮肤的弹性都与胃经供血有关。

胃经从锁骨下开始,顺双 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止于第四脚趾趾间。面部供血主要靠胃经,颜面的光泽程度、皮肤的弹性都与胃经供血有关。

如果在你一觉醒来以后脸上突然起来皱纹,是因为你的胃经气血弱而造成的。

然而最佳的敲打时间是早上9点之前,这样坚持敲打下去的话,你会发现你的脸色会白里透红那样,就算熬夜也不会显得很憔悴。

功效:让你脸色白里透红

4、大肠经

大肠经从鼻翼旁的迎香穴开始,经过脖子,贯穿手臂,止于食指指尖。

经常敲打大肠经,可清肠润胃,使你代谢通畅,有很强的排毒效果,使你皮肤滑润、口气清新!

大肠经的作用时间是早5点到7点,建议你在早餐前敲打大肠经,以帮助身体代谢掉夜晚沉积于体内的毒素!

功效:帮你排毒

5、三焦经

三焦经起于眼角鱼尾纹的生长处丝竹空穴,止于无名指之间。中医经络养生学中三焦经是人体健康功能的总指挥,它能使各个脏腑顺利合作,步调一致,有些中医学家还将它等同于淋巴系统,可见其作用不一般。

经常敲打三焦经,能提高身体免疫力,让你不再小病连连!

三焦经的.运行时间是21:00到23:00,建议你敲打前尽量少喝水,三焦经还主管水液运行,体内水液沉积太多,会让你次日清晨感觉眼皮肿肿的!

功效:让你免疫力提高

6、心包经

从你的乳 头外侧以手指的长度教天池穴开始按摩。到中指之间末端,为心包经。其实心包就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当外界侵犯的时候,心包有一定的作用。

经常敲打心包经,除了提高心脏功能,让你的呼吸和血流更有力外,还有一定的减脂效果。

晚上19点到21点是心包经运行时间,如果你在晚饭后敲打心包经,可使血液中积存的胆固醇顺畅地排出体外,加快食物脂肪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即使吃得很多,也不用担心发胖!

功效:让你吃不胖

7、心经

心经始于腋下,止于小拇指指尖,贯穿上臂内侧。中医认为,心经可透露出人体最准确的健康指标,是不可不试的健康自测法。

具体方法很简单:先将手向前伸直,15秒后,斜放下45°,10秒后,再把手臂垂直举高。

如果你的血液迅速下流,静脉凸显消失,说明你指标正常,不必为健康担心,如果静脉凸显消失缓慢,说明你疲劳过度,急需减压,建议你借机美美地睡一觉!

功效:最准确的自我体检法

8、小肠经

小肠经由眼角内侧半寸处的晴明穴开始,经由脸颊、脖子,贯穿手臂,止于小拇指指尖。小肠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如果它的功能减弱,手臂就会出现松松的肉肉。

如果你想拥有一个纤细的手臂,就经常按摩小肠经就可以了。具体的做法很简单,把你的手举起来,用手指捏手臂内侧,少有那么一点点的痛感就可以了。经常这么做,你就可以放心穿吊带衫,展现你的好身材啦。

功效:拥有纤细手臂

9、肺经

从肩胛骨凹陷处连出一条直线,沿着手臂内侧,到拇指内侧端止,为人体肺经。

“肺主皮毛”,经常敲打肺经的同时,保证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进水量,就能使水分通过肺经运转到真皮层,使你的皮肤不再干燥!

敲打肺经时,从大臂到手腕上方,可用半空拳敲打,由于手掌面积较小,从手腕到拇指内侧,建议你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以使穴位足够受力。

另外,清晨3点到5点是肺经运行时期,按理说此时敲打效果最好,如果你不愿打搅自己香甜的睡眠,可将敲打肺经作为晨练第一课!

功效:让你皮肤不再干燥。

“万病之源源于血,百病之由由于气。经络通百病消,血液清颜如玉”可见经络疏通是相当重要的。

十二经络疏通的好处和作用2 十二经络的功效与作用

提高心脏作用

长期性坚持不懈刺激性经穴,可使心悸比较发达,减缓心脏衰退,扩大冠脉,使血容量提升,所以能推动氧浓度和营养元素消化吸收,使心脏获得充足的营养成分,进而避免冠心病,脉管病,肌肉硬直及手足麻木,筋挛和疼痛等。

调整自主神经

刺激性十二经穴后,能改进大脑皮层的激动和抑止全过程,消除人的大脑的焦虑不安和疲惫,能调整甘精胰岛素和肾上腺激素的代谢,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和肥胖症等。

提高抗病性工作能力

刺激性十二经络穴位能加快血液商品流通,使新陈代谢充沛,推动消化和营养成分新陈代谢,维持肺组织的延展性,提高肺活量,所以能提升身体对病症的防御力。

十二经络的迈向

十二经络的名字是依据各经联络的五脏六腑阳阴特性,表中内外,手脚左右部位而定,如将在其中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两侧的经络为阳经;属于六脏,循行于四肢里侧的经络,称之为阴 茎;循行于手的为手经,循行于足的为足经。手三阳经一律从手走头,手三阴经一律从胸走手。足三阳经一律从头开始走足,足三阴经一律从足至胸腔。

经脉是运作全身血气、联系五脏六腑、沟通交流内外、围绕左右的通道,身体各五脏六腑中间的互相联络主要是靠经脉的沟通交流联络功效完成的。经脉是经络和络脉的统称,经络是血气运作的关键安全通道,络脉具备布散和渗灌经络血气抵达五脏六腑的功效。《黄帝内经》说:“经络者,因此能决死生,处万病,调实虚,不能堵塞。”

十二经络疏通的好处和作用3 通经络方式

莲花式坐活动韧带

坐时屈左腿,将左脚的脚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沟处,双手放在左膝盖上,轻柔地做上下弹性运动数次,使之接触地面;然后换右脚。坚持运动能有助于活动人体多处韧带,使腿、腹、胸、颈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经络畅通。

升温是疏通经络的有效方法

只要身体内寒湿重,身体内所有的管道就会因冷而收缩,身体内的肌肉、组织也会遇冷而板结。遇到这类情况时,就要学会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为身体升温、达到排寒湿的作用,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轻揉耳轮通肾气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梳头促进血循环

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头为最佳。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有氧激活按摩

有氧激活按摩可帮助打通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艾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非常有效。

每天一个中医小知识:足太阳膀胱经

每天一个中医小知识:足太阳膀胱经。

经络循环:

足太阳膀胱径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于巅顶(百会)。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络脑向下至项部,沿着肩胛内侧,夹脊柱,抵达腰部,进入体内,络肾,属膀胱。腰部的支脉向下经过臀部,进入腘窝中。后项部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内侧缘下行,经臀部,沿着大腿外侧后缘,与腰部支脉在腘窝相合,从此向下,通过腓肠肌,经外踝后,沿着第5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交足少阴肾经。

主要病候:

脏腑病证: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等;经脉病证:目痛,鼻塞多涕,头痛以及项、背、腰、股、臀部及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

主要治点: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脖、下肢病证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徂织器官病证;头面部、预部穴位以近治作用为主。睛明、攒竹以治疗目疾为主;眉冲、曲差、五处、络却治疗头痛、目眩。背俞穴分别治疗相应脏腑的病证;膈俞治疗血证。足太阳膀胱经第2侧线上的穴位治疗作用与第1测线上的穴位相近。

其中膏肓主治肺虚证和虚劳证,志宴主治肾精不足之证秩边主治腰骶痛。臀、股部穴位以近治作用力主;膝部以下穴位以远治作用力主。其中委中主治腰背疼痛,承山、承筋主治痔疾,昆仑主治后头痛,申脉主治癫狂,至阴主治胎位不正。

操作要点:

睛明穴针刺时应首先将眼球推向外侧区定,进针后不能大幅度提插捻转,避免损伤血管和眼球,出针后应按压针孔,避免出血;针刺天柱时应向下刺或直刺,并挖制针刺深度;自第1胸椎到第2胸椎棘突旁的穴位应向脊柱方向斜刺,严格掌握针刺深度不能深刺,以免刺伤脏器;针刺承山时刺激不能过强,以免造成腓肠肌痉挛;至阴穴矫正胎位多用灸法。

足太阳膀胱经针灸有哪些功效?

足太阳膀胱经中常用的有:①肺俞。在第三胸椎下旁开1寸5分。

主治咳嗽、咯血、气急、肺结核、盗汗。针5分;灸5~15壮。

②心俞。在第五胸椎下旁开1寸5分。

主治咳嗽、咯血、精神恍惚、健忘、癫痫。针3分;灸3~7壮。

③肝俞。俯卧或正坐,在第九胸椎下旁开1寸5分。

主治黄疸、目昏眩红肿、惊狂。针5分;灸3~7壮。

④胆俞。在第十胸椎下旁开1寸5分。

主治黄疸、胸胁痛、口苦、食不下、呕吐。针5分;灸3~7壮。

⑤脾俞。在第十一胸椎下旁开1寸5分。

主治消化不良、腹胀、泄泻、噎膈、水肿。针5分;灸3~7壮。

⑥胃俞。在第十二胸椎下旁开1寸5分。

主治反胃呕吐、胃寒、胃弱、不进饮食。针5分;灸3~7壮。

⑦肾俞。在第二腰椎下旁开1寸5分。

主治遗精、阳痿、尿血、肾虚腰痛、耳聋、目昏花、水肿。针5分;灸3~7壮。

⑧大肠俞。在第四腰椎下旁开1寸5分。

主治肠鸣气胀、绕脐腹痛、泄泻、便秘、腰痛。针5分;灸5~15壮。

⑨委中。在膝窝中央的横纹中点。

主治腰痛、膝不能出伸、半身不遂、急性吐泻、心腥绞痛、热病汗不出。针1寸~1寸5分;禁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46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