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夏或者秋冬交替的时节里,孩子由于自身的身体抵抗力不强而容易受到外来的病毒的侵袭,当出现这种状况时,我们是否应该马上将孩子送往医院呢?还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别的措施,如果这些措施还不奏效的话再送往医院呢?
1、首先,最为重要的一点时,当孩子出现高烧不退的症状时,作为家长需要及时地冷静下来,然后迅速地对情况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不要六神无主从而耽误最佳的就诊时机,影响孩子的病情。
2、家长可以先尝试着用酒精来将孩子的手心、脚心、腋窝以及颈部擦拭一遍,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情况,如果孩子的体温逐渐地有所降低的话,那么就不必将孩子送往医院了,后续给孩子服用一些退烧药,慢慢地孩子的高烧不退的症状就会有所缓解。
3、如果在持续地用酒精擦拭孩子之后体温依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范围内,那么家长不要犹豫,及时地将孩子送往医院,根据孩子的症状去往相关的诊室进行全面而精密的检查,从而明确孩子出现高烧不退的症状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从而对于缓解孩子的症状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如果需要住院观察情况的话,家长应该及时地办理住院手续,配合医生进行积极的治疗,从而促进孩子健康的恢复。
1、如果是3个月以内的婴儿,体温超过38度(最好用直肠测温,其次是腋下),那么需要及时送医,因为宝宝月龄较小,身体抵抗力较弱,单纯的药物或物理降温不仅效果不佳,还可能起负面影响。
2、3个月到3岁的孩子,如果发烧超过39度(最好采用直肠测温,其次用耳温计测量),且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呆滞,则说明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3、3岁以上的孩子,如果长时间、间断性的发烧(持续72小时以上),且面色、指甲、舌头发青、发紫,心跳加速,反复性地呕吐、腹泻,则需立刻就医。
但是爸爸妈妈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发烧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发热既是身体在对抗疾病时的防御反应,也是身体释放的一种警告信号:你生病了。许多病都能引起发热,所以,家长们在宝宝发烧之后就应该带着宝宝及时就医、寻找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在宝宝发烧之后,不仅要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整体状态。假如宝宝一点都不精神、什么都不想吃,哪怕体温在39度以下,家长也要立即送医。
在网上关于还有一种关于宝宝退烧的谣言:对于康复的办法来说,也不能仅仅依靠打针吃药来退烧。这句谣言既错误地理解了发烧这一过程,也没有指出什么是支持身体完成发烧的有效措施。而且,不顾病情的去指望宝宝自动退烧,并不明智。而病情越是来势汹汹,热度就越可能居高不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借用能够帮助机体退烧的有效措施,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
?宝宝一发烧,马上就去打针退烧(以为是在帮他),这个其实就害了他。除非可能有生命危险,不然不要贸然地去打退烧针。?这句话真是害人不浅,家长又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怎么才能能够判断烧到什么情况会造成生命危险?更何况,疾病的凶险程度并不总与发烧的热度直接相关。很多情况下,宝宝发热本身不是件凶险的事,但是由于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就会导致宝宝身体的各种调节功能受累,心肺负担加重,甚至并发热性惊厥。
因此,在宝宝发烧之后,首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确诊最重要】
其实,治疗小宝宝发烧,并不是直接打一针退烧针这么简单。一些普通的着凉感冒能引起发热,而严重的疾病比如肺炎也同样能够引起发热。普通的感冒好得很快,如果是肺炎,家长就只是把它当作普通感冒没有引起重视,从而耽误了病情,那么很可能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2、退热处理很安全,具体方式医生说了算】
很多人觉得?是药三分毒?,所以宝宝生了病也要尽可能地避免吃药。实际上,医生开的每一种药,每个年龄段对应的药物剂量,都经过了严格科学的试验,确保了安全性。作为家长不应该轻信谣言,要明白:打针吃药并不可怕,对疾病情况不了解还放任不管才可怕。
另外,家长还可以采用其他的一些降温手段,比如物理降温,药物降温。退烧针是只是药物降温法的一种,一般小儿发热的话也是大多采取口服退烧药这种更安全的方式降温了,所以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
【3、避免冷风直吹,解开衣服散热】
很多家长们认为,宝宝发烧的时候还在发抖是不是因为太冷了,要给宝宝裹上衣服吗?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一般在宝宝发烧的时候,家长们应该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这样有利于散热。而家长们所说得发抖也并不是因为宝宝们冷,而是体温升高造成的寒战。
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是在宝宝发烧的时候把宝宝裹得特别厚,试图把汗发出来,但其实有些宝宝本来热度不高,就是因为家长捂得太厚实,热度散不出来,反而体温愈来愈高。宝宝身体各项机能发育未全,体温调节,特别是散热的能力不如成年人,如果在发烧的时候反而被捂着,是很危险的处理方式。
所以,宝宝发烧了,不要惊慌,也别裹得太厚,及时送医就行,别擅自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47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孩子高烧不退如何物理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