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避免错误生活习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问题(生活中怎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祝由网 2023-06-26 03:30:11

腰椎间盘突出问题的出现,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在平时不注意细节导致的,在平时如果我们就不去注意细节,在平时养成了一些错误的生活习惯,那么自然就容易导致我们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所以要预防腰椎间盘突出问题,就要学会方法预防,一起看看怎么做。

女性最好避免穿着高跟鞋

想要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那么对女性来说就要尽量的避免去穿高跟鞋了。这是因为女性穿着高跟鞋的时候,人的重心过度前移,造成了骨盆前倾,脊柱弯曲度变大,腰椎受力集中以后椎间盘就容易损伤。而且女性朋友们在日常尽量以穿着平跟鞋为主;如果特殊场合必须要穿高跟鞋的,要注意要尽量将重心从前脚掌移至脚后跟。

不要养成弯腰搬重物习惯

很多人在搬东西的时候都喜欢去弯腰搬,但是由于直接弯腰搬重的东西时,会导致腰椎间盘瞬间受力增加,这时极容易导致腰椎间盘通过薄弱区域而突出,有的甚至加重了原有的突出症状而痛苦不堪。所以我们在搬东西的时候最好通过单膝跪地的方式,搬动时尽可能将重物靠近身体,保持背部笔直的方式站起来,将重物贴近身体的方式搬运。

避免慢性咳嗽和便秘发生

因为长期慢性咳嗽和便秘,会导致腹压的明显增加;腹压增加的同时,也会导致腰椎间盘受力增加了,这就成了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了。所以在平时就要及时治疗慢性咳嗽和便秘,从根本上消除病因,这样是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去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对健康的影响。

想要预防掉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出现,那么在平时就需要学会合理的方法解决才行了,上面介绍的这些情况都是我们在平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的生活习惯,这样做就对我们健康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所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就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中怎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腰椎疾病,一般患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当中,但是由于工作特殊性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患病,所以年轻人生活当中要学会预防腰椎间盘突出,不然对身体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那么,一般怎么预防呢?
1、纠正不良姿势
注意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和习惯,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劳动的姿势以及睡姿,避免久坐、长时间的弯腰动作及腰部的过度及过于剧烈的动作,防止腰部受累。
2、加强腰背肌锻炼
平常可以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防止肌肉的萎缩,提高腰椎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同时还可以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松解软组织的粘连。可以做以下运动:
3、燕飞法
俯卧,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保持此姿势3~5秒,再放松肌肉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适用于:腰肌力量较好的人群。
4、五点支撑法
可采取仰卧,去枕屈膝,将腹部及臀部尽量向上抬起,依靠头部、双肘部及双足五点支撑身体的重量,抬到最高点后保持此姿势3~5秒,再放松肌肉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适用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群。
5、睡硬板床
柔软的床睡起来虽然比较舒适,但是却不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床垫的柔软和塌陷对人的腰部是十分不利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最好睡硬板床,保持褥子厚薄及软硬适中,床的高度最好能使患者刚坐起时双脚就可着地。
6、避免不良刺激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缓解期时,应注意减少各种不良刺激,防止腰背部受寒受潮,避免劳累,特别是腰部过度的劳累或不适当的活动,如弯腰拾物及腰部外伤等。
7、推拿保健
日常生活中腰背酸痛,可以前往正规的医院进行推拿按摩保健,缓解腰背疼痛,但是急性腰损伤或急性腰背痛的患者应强调充分休息,同时应避免施行作用于腰椎骨关节的各种推拿按摩手法治疗,具体请听从专业医生指导。
8、注意保养
1、正确的卧姿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期除了进行治疗以外,正确的休息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卧床休息要求完全、持续、和充足,在卧床休息时最好选择硬板床休息,翻身过程中应当缓慢,先挺腰而后翻身,以保持腰椎的稳定性;卧床适宜采用低枕高腰的方式,可在腰部垫上10厘米厚的小棉枕。
2、上下床自我护理
腰椎间盘患者在上下床的时候注意应当先采取俯卧姿势跪于床边,然后健侧下肢先着地,站好后再让患侧肢体落地,最后在直腰站立。上床时顺序相反,即保证患侧肢体先上传后健侧肢体在上床。
3、起居自我护理
腰椎间盘患者在平时生活起居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到风寒,同时也应当避免长期久站、久坐以及不进行强力性的活动,注意保护腰椎不再受到外力损伤。
4、自我运动护理
在腰椎间盘疼痛发作的时候可以在局部涂抹红花油稍加按摩,在症状减轻后注意进行功能锻炼,如原地踏步、膝胸运动(屈曲双侧膝关节抵于胸部)、倒着行走等,注意运动量宜逐渐加大,要量力而行。
5、生活自我保护
有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并且明显好转,但在2、3个月内复发。究其原因大多还是因为要不突然做旋转、侧屈活动或者是要不过劳、扭伤或者着凉所致。因此在生活中应当特别注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保存正确的姿势以防旧病复发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办法?

腰椎间盘突出原因分为内因 和 外因两种。内因包括不良的工作、生活习惯,脊椎蜕变、受凉、腰肌劳损等。外因含以上的前提下,打喷嚏、上厕所、弯腰搬重物,椎间盘瞬间压力增大髓核冲破纤维环就突出来了耶~ 还有就是职业病造成的。那么就让我帮助你们吧,专家告诉大伙儿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样和它有什么样的好办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体征

一般体征

1. 腰椎侧凸

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

2. 腰部活动受限

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尤为明显,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显,因为前屈位时可进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对受压神经根的牵拉。

3. 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

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间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1cm处,可出现沿坐骨神经放射痛。约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特殊体征

1.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膕窝不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在阳性病人中,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屈曲患侧踝关节,再次诱发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有时因髓核较大,抬高健侧下肢也可牵拉硬脊膜诱发患侧坐骨神经产生放射痛。

2. 股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时,则为阳性。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神经系统表现

1. 感觉障碍

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早期多表现为面板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2. 肌力下降

70%~75%患者出现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3. 反射改变

亦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腰5神经根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骶1神经根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有哪些呢

1腰间盘突出的预防需注意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工作一段时间后稍作运动。

2腰间盘突出患者应睡软硬适度的硬板床,饭后不要长时间看电视。这也是较为有效的腰间盘突出的预防措施。

3腰间盘突出的预防应避免寒冷、潮溼的居住及工作环境,在寒热交接的季节注意避免腰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4腰间盘突出患者在走路时多运用腹部肌肉,站立时不要双腿同时并齐长时间站立。

5腰间盘突出的预防需注意动作宜“慢半拍”,运动前或做重体力工作前、或晨起后,身体各部肌肉和关节都在松弛状态,如此时做突然的动作就有可能伤害椎间盘,易导致腰间盘突出的发生。

6睡前暖腰,确保睡眠质量。极度放松腰部,使腰椎间盘盘内压力在高质量的睡眠中得到充分的释放,使髓核、纤维环得到较好的营养,延缓退变的发生,进而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

7工作中注意养成良好的用腰习惯,减少因腰部不协调运动而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

8饮食方面,原则上应保持营养平衡,特别要注意多进食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

9扭腰过快可导致脊柱周围小肌肉拉伤,对椎间盘会有不利影响,可能会导致椎间盘突出。因此,在使用扭腰类健身器械时,要扶稳把手,转180度即可,一般用 3~4秒是安全的,个别老年人可用1~2秒。同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过分用力。使用滑跑机时惯性很大,不易控制,因此要注意频率别过快。以1个周期 360度计算,年龄较大的人一般1秒钟内不要超过1.5~2个周期。停下时,不能着急往下跳。

广大朋友们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不要总是保持一个动作,也不要做动作强度太大的动作,这样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61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